流体粘度测定
粘度测试方法

粘度测试方法粘度是液体的黏稠度,是液体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液体的生产、运输、贮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粘度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液体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旋转粘度计法。
旋转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仪器,它通过旋转内部的转子来测定液体的黏稠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倒入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粘度计进行测试即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试速度较快,适用于大多数液体的粘度测试。
二、粘度杯法。
粘度杯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工具,它通过流出时间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粘度杯倒满待测液体,然后打开出口,记录流出时间。
根据流出时间和粘度杯的特性参数,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值。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流动性较好的液体。
三、旋转流变仪法。
旋转流变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旋转圆盘或圆柱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流变仪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旋转流变仪可以测试各种流体,对于高粘度、非牛顿流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四、振动式粘度计法。
振动式粘度计是一种新型的粘度测试仪器,它通过振动的方式来测定液体的黏稠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振动式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振动式粘度计可以测试各种液体,对于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五、纳米粘度计法。
纳米粘度计是一种高精度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纳米级别的测量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纳米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纳米粘度计适用于各种粘度范围的液体,对于高精度、高粘度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六、红外粘度计法。
红外粘度计是一种无接触式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红外技术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置于红外粘度计的测试区域内,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红外粘度计适用于各种液体,对于无接触、无污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七、声速粘度计法。
声速粘度计是一种基于声速变化来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它通过声速与粘度的相关性来计算液体的粘度。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简介粘度是流体内部摩擦力的度量,它对于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质以及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粘度测定方法是在不同条件下对流体的黏滞阻力进行测量,常用于工业制造、实验室研究以及其他领域。
常见的粘度测定方法1.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该方法通过旋转圆柱形的试样容器,测量试样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计算出粘度。
2.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该方法通过旋转圆盘形的试样容器,测量试样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计算出粘度。
3.管道流变法:该方法利用长管道中流体的流动特性,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来计算粘度。
4.滚珠流变仪:该方法利用滚珠在粘度流体中的受力情况,测量流体的黏滞特性。
5.悬臂梁振动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在振动条件下流体的阻尼特性来计算粘度。
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原理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通过使试样容器内液体产生剪切流动,测量剪切力和切变速率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螺旋式圆柱容器内。
2. 调整仪器参数,使得旋转的速度符合实验要求。
3. 开始采集数据,包括旋转速度、剪切力以及剪切速率。
4. 根据已知的流体模型,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粘度。
### 适用范围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适用于中高黏度的液体,如涂料、聚合物等。
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原理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通过使试样容器内液体产生剪切流动,测量剪切力和切变速率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圆盘容器内。
2. 调整仪器参数,使得圆盘的旋转速度符合实验要求。
3. 开始采集数据,包括旋转速度、剪切力以及剪切速率。
4. 根据已知的流体模型,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粘度。
### 适用范围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适用于低中黏度的液体,如乳液、胶体等。
管道流变法原理管道流变法通过测量液体在长管道中流动的特性,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来计算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管道流变仪中。
黏度测定法

黏度测定法_(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_(2010年版)黏度测定法1 简述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G中以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黏度η,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ν],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黏数[η]。
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1 简述1.1 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1.2 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黏度或运动黏度。
2 仪器与用具2.1 平氏黏度计(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mm±0.05mm,1.0mm±0.05mm,1.2mm ±0.05mm,1.5mm±0.1mm或2.0mm±0.1mm多种,可根据各品种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小于200s)。
2.2 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除另有规定外,恒温精度±0.1℃。
2.3 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 秒表分度0.2s,经周期检定。
3 操作方法3.1 黏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黏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h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三氯甲烷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h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 取黏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min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简述几种常见的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

简述几种常见的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
几种常见的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粘度计法: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液体的黏度。
粘度计通常是基于旋转悬臂式或振动式的原理,通过测量液体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阻尼来计算黏度。
常见的粘度计有克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等。
2. 滴定法:通过利用液滴从一个小孔中滴下的速度和液滴的形状等参数来计算液体的黏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黏度较小的液体,如溶液。
3. 球摆法:将一个小球浸入液体中,并通过测量小球的受力和运动的参数来计算液体的黏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黏度较大的液体,如高聚物溶液。
4. 挥发法:通过测量液体的蒸发速率来推测其黏度。
液体的蒸发速率通常与其黏度成正比,所以可以通过测量蒸发速率来间接测量液体的黏度。
5. 管道流动法:通过测量在管道内流动时液体的压力损失和流速等参数,结合流体力学原理来计算液体的黏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比如油品、液态化工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体和黏度范围。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性质、黏度范围以及实际测量的要求。
同时,测量液体黏度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根据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操作。
粘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粘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粘度是流体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描述了流体流动的阻力大小。
测定粘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流体的性质,从而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应用。
粘度的测定原理基于牛顿的粘度定律,该定律指出,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其速度梯度成正比。
即,剪切应力(τ)等于粘度(η)乘以速度梯度(du/dy)。
τ = η * (du/dy)其中,τ是流体的剪切应力,η是流体的粘度,du/dy是速度梯度。
常见的测定粘度的方法包括旋转式粘度计和滴流式粘度计。
以下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1. 旋转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使用旋转圆柱或球体来测定流体的粘度。
其原理基于牛顿的粘度定律。
操作步骤:a. 在粘度计的测量腔室中加入待测流体。
b. 旋转粘度计,使流体在圆柱或球体上形成剪切应力。
c. 测量所施加的剪切应力和速度梯度。
d. 根据牛顿的粘度定律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2. 滴流式粘度计:滴流式粘度计利用流体通过特定孔径的小孔时所需的时间来测定粘度。
操作步骤:a. 在测量装置的容器中加入待测流体。
b. 打开装置的阀门,使流体从小孔滴下。
c. 记录流体滴下所需的时间。
d. 根据滴流式粘度计的标定曲线,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除了旋转式和滴流式粘度计,还有其他一些测定粘度的方法,如倾斜管法、振荡粘度计等。
这些方法根据流体的性质和实验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测量方式。
测定粘度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液体的工业加工、流体力学研究、医药领域等。
准确测定粘度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粘度的测试方法及原理

粘度的测试方法及原理以粘度的测试方法及原理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粘度的测试方法和原理。
一、粘度的定义和意义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它反映了液体的黏性特征。
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体的流动性能和传质传热过程,因此粘度的测试对于很多工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粘度的测试方法1. 平板式粘度计法平板式粘度计法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方法。
它基于平板间的液体层与平板之间的剪切力关系,通过测量液体在平板间流动的速度来计算粘度。
具体步骤是将待测液体放置在平板间,施加剪切力使液体流动,然后测量流动速度,并根据流动速度和平板间距离计算粘度值。
2. 旋转式粘度计法旋转式粘度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方法。
它基于液体在旋转圆柱或圆锥形容器内的流动规律,通过测量转子的转速和扭矩来计算粘度。
具体步骤是将待测液体放置在旋转容器中,施加转子转动,测量转子的转速和扭矩,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粘度值。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简便的粘度测试方法,适用于一些低粘度液体的测试。
它基于液体从容器中滴下的速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液滴的滴下时间来计算粘度。
具体步骤是用滴定管取一定量的液体,放置在容器上方,然后打开滴定管,记录液滴滴下所需的时间,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粘度值。
三、粘度测试的原理粘度测试的原理基于牛顿流体力学的黏滞性理论。
牛顿流体力学假设流体的黏滞性是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即剪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线性的。
根据这个假设,可以得出粘度的定义公式:粘度=剪应力/剪切速率。
根据牛顿流体力学的理论,不同类型的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变特性,即它们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
常见的流体类型包括牛顿流体、非牛顿塑性流体和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对于不同类型的流体,需要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原理进行粘度测试。
四、粘度测试的注意事项1. 粘度测试时要保持温度稳定,因为温度对粘度有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测试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条件。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一、引言粘度是指流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流体的一种物理性质。
粘度测定是衡量流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粘度测定方法。
二、动力粘度测定法动力粘度测定法又称为旋转式粘度计法,利用旋转式粘度计来测定流体动力粘度。
该方法适用于液态和半固态物质。
1. 实验仪器旋转式粘度计、恒温水浴或恒温箱、电子天平。
2. 实验步骤(1)将待测样品放入恒温水浴或恒温箱中进行预热。
(2)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旋转式粘度计,将其插入待测样品中。
(3)以一定速率旋转旋转式粘度计,记录其所需扭矩。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动力粘度。
3. 实验注意事项(1)待测样品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热,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选择合适的旋转式粘度计,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气泡和异物的干扰,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运动粘度测定法运动粘度测定法又称为滴定式粘度计法,利用滴定式粘度计来测定流体运动粘度。
该方法适用于液态物质。
1. 实验仪器滴定式粘度计、恒温水浴或恒温箱、电子天平。
2. 实验步骤(1)将待测样品放入恒温水浴或恒温箱中进行预热。
(2)将待测样品倒入滴定管中,并调整滴定管高度使其滴落速率为每秒钟4-5滴。
(3)记录样品从上部到下部所需时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运动粘度。
3. 实验注意事项(1)待测样品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热,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调整滴定管高度时要注意使其滴落速率为每秒钟4-5滴,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气泡和异物的干扰,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四、旋转粘度测定法旋转粘度测定法又称为圆盘式粘度计法,利用圆盘式粘度计来测定流体旋转粘度。
该方法适用于液态物质。
1. 实验仪器圆盘式粘度计、恒温水浴或恒温箱、电子天平。
2. 实验步骤(1)将待测样品放入恒温水浴或恒温箱中进行预热。
(2)将待测样品倒入圆盘式粘度计中,并调整转速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实验报告测定液体粘度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体粘度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3. 熟悉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液体粘度是指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阻力。
它是衡量液体流动阻力大小的重要物理量。
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液体粘度,其原理是利用流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与流体的粘度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毛细管粘度计、秒表、量筒、温度计、蒸馏水、待测液体;2. 试剂:待测液体。
四、实验步骤1. 将毛细管粘度计清洗干净,并确保其无气泡;2. 在毛细管粘度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量筒,并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待测液体;3. 将毛细管粘度计垂直放置,调整液面高度,使液面与毛细管下端齐平;4. 记录室温,并用秒表测量液体在毛细管中流过一定体积所需的时间;5. 重复步骤4,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 将毛细管粘度计清洗干净,用蒸馏水冲洗,再进行下一组液体的测量。
五、数据处理1. 根据公式:η = (πρgL/t) / (d^4),计算液体粘度,其中:η:液体粘度;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L:毛细管长度;t:液体流过毛细管所需时间;d:毛细管直径;2. 计算液体粘度的平均值;3.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液体1:η1 = 0.002 Pa·s液体2:η2 = 0.005 Pa·s液体3:η3 = 0.008 Pa·s2. 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液体的粘度值。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1)毛细管粘度计的精度和校准问题;(2)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3)液体流过毛细管时可能存在气泡。
七、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液体粘度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了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熟悉了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液体的粘度表示它的流动性的大小,粘度大则流动性小,反之亦然。
液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实验,要求了解液体恩格拉(Engler)粘度的工业测定方法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粘度是表示流体质点之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指标,粘度大即摩擦力大,流动性小。
根据牛顿粘度定律:
dn
du
A F μ=
式中:F ——内摩擦力,N ;
μ——粘性系数(粘度),Pa.s ; A ——面积,m ; du/dn —速度梯度,s -1。
当各值均采用C 、G 、S 制时,μ的单位为泊(poise )。
测定粘度的方法很多。
在工业上,多采用泄流法来测定流体的粘度。
泄流法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容量的液体经由锐孔流出所需要的时间,就表示该液体的粘度。
工业上用的粘度计也很多,如恩格拉(Engler)粘度计,赛波尔(Saybolt)粘度计,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计等。
恩氏粘度计测粘度的方法是:在实验的温度下测定200ml 试样油从小孔流出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与20℃时200ml 蒸馏水流出所需要的时间相除,所得的商就是该试样油在实验温度下的粘度,即:
E t =)
蒸馏水流出的时间(秒时)试样油流出的时间(秒时ml C ml C t 20020200
其单位为条件度,用ºE 来表示。
一般地20℃的蒸馏水流出的时间为51±1秒,本实验不进行这项测定,对每台仪器,都已测量好(标准水值)并标明在粘度计外表面上。
三、实验设备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棒式温度计
2.温控仪探头
3.手动搅拌器
4.恩氏温度计
5.加热器
6.内锅盖
7.内锅
8.外锅
9.油面高度标志10.木栓11.流出管(锐孔)
12.支架13.粘度计接收瓶14.调整螺丝15温度控制仪
图1、恩氏粘度计
四、实验步骤
1、用木栓堵住内锅底部之小孔,注意必须严堵,但不能用力过度。
2、将试样油沿着玻璃棒缓慢注入到内锅中,注意不能产生气泡。
3、调节调整螺丝,使得油面高度标志(三个尖顶)的刚好露出试样油液面。
4、往外筒中加水。
注意:水面应比油面高10毫米以上,把温控仪探头及棒式温度计固定在支架上,探头和温度计头部要插入水中。
5、盖上内锅盖,并插上恩氏温度计。
6、在流出口下面放置洁净、干燥的接收瓶。
7、用搅拌器搅拌外筒中的水,用温度计搅拌试样油。
8、当试样油的温度计基本稳定时,停止搅拌,并保持五分钟。
9、五分钟后,若试样油的温度没有变化,则迅速提起木栓,同时按动秒表。
10、当接收瓶中试样油正好达到刻度时,立即停止秒表,并将读数记入下表。
11、打开温控仪开关,分别先后把温控选择旋钮旋至40℃、50℃的位置上,重复实验步骤1、2、3、4、5、6、7、8、9、10。
本实验所需的试样油为20#机油,由于粘度较大,流动性小。
为节约时间起见,我们只测定100ml试样油流出所需的时间。
将该时间乘以一个系数即得200ml试样油在同一温度下流出的所需要的时间,该系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0℃左右为2.3556,40℃左右为2.3348,50℃左右为2.3283。
五、实验报告
1
2、思考题
1)说明测定粘度的意义及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2)说明恩格拉粘度计的理论依据。
3)对实验的准确性及造成误差的原因加以说明。
4)作出试样油的流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5)作出试样油的恩氏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