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如何让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如何让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那么,如何让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呢?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小学生年龄较小,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尚在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分享: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
2.倡导平等: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3.强调互助:强调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支持和激励,共同进步。
二、合理分组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合理分组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语表现、成绩、性格特点及个人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组。
要避免同学之间的竞争和排斥,让小组之间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和意愿,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小组成员互动情况等因素,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小组成员将目标落到实处。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1.多媒体教学:结合新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游戏教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引入一些英语游戏,如单词拼写、口语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技能。
3.拓展活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英语角、英文电影欣赏、海外文化交流等多种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和海外文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学习效果。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交流不畅、合作氛围不好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学生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会导致合作的困难和混乱。
解决对策一:设立明确的角色和任务教师在分组时可以明确指定每个学生的角色和任务。
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活动,一个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内容,一个时间管理员负责控制时间等。
教师也要监督学生按照自己的任务进行工作,并辅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解决对策二:学生自主分工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分工。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择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然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分工后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调整,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完成任务。
问题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有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可能不够充分和有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对策一:建立积极的合作氛围教师需要在教室中营造积极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游戏和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
教师也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合作案例,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
解决对策二:提供有效的沟通工具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沟通工具,如讨论板、小组讨论环节等。
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交流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交流的效果。
问题三:合作学习的评价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体成绩和小组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学生需要做出个人贡献,小组成绩也需要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解决对策一: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
英语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英语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学生们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英语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
但是,许多英语小组活动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讨论英语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英语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1.参与度不高在英语小组活动中,有些同学会表现得比较被动,不愿意积极参与,这会导致整个小组的气氛显得比较拘谨,沟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2.话题无聊有些英语小组活动的话题比较死板,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英语小组活动中,有些小组会把时间分配得比较死板,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时间分配不平等的情况。
4.缺乏教学指导有些英语小组活动缺乏教学指导,小组成员会由于缺乏方向感而导致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二、建议1.激发参与兴趣在英语小组活动中,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使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问答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与学生互动。
2.设计有趣的话题老师在设计英语小组活动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有挑战性的话题,并且要确保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合理分配时间在英语小组活动的实施中,需要合理地分配时间,对不同的任务给予不同的时间,避免慌乱的情况发生。
尽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
4.提供教学指导英语小组活动是一种课外活动,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指导。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提供语言输入,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
三、结论英语小组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实施英语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兴趣。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方法:1. 制定明确的小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该明确制定每个小组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小组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配适当的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应该是能够相互合作、互补优势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3.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包括课堂教材、图书、电子资源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地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效果。
6. 鼓励合作交流和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7.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
8.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教师也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有效方式。
然而,在小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 学生不积极参与: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而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从而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解决对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活动,建立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设立小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重要性,通过及时的表扬和激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讲不清楚或者不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单词掌握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不能理解其他同学的意思,从而导致信息交流失败。
解决对策:老师可以为没有什么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学生提供口语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设定合理,简单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3. 学生不遵守规则:在小组活动时,有些学生可能出现不听取意见、不合作、吵架等行为,影响小组学习的开展。
解决对策:通过制定小组规则,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建立起良好的小组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增强小组之间的互动性。
同时,老师应该在学生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协调、指导。
4. 学生个体差异大:小学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明显,一些学生可能觉得学习难度大,有些学生可能觉得学习太简单,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顺利进行。
解决对策:设定不同的任务,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辅助工具,例如单词卡片、语音模拟工具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愉悦地学习,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偏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为了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任务、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答案,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在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整个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另外,教师在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例如,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相互帮助,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安排小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在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该注重评价和反馈。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
例如,可以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学生习惯于独立思考和学习,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动力。
解决对策:1.培养合作意识: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举办团队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奖惩激励:针对合作中的表现,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
问题二:学生沟通能力差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沟通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解决对策:1.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口语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组织小组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就特定话题展开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问题三:学生分工不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分工不明确,导致任务执行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1.明确任务分工:老师在分组时可以明确规定每个学生的任务分工,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2.监督指导:老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按照规定的分工完成任务。
问题四:学生合作时出现分歧有时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会产生分歧,影响合作氛围和效果。
解决对策:1.引导平等合作: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保持平等的态度,尊重彼此的意见,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2.导师指导:老师可以在学生出现分歧时及时进行干预,提出解决建议,化解矛盾,确保合作活动顺利进行。
问题五:学生合作效果不佳有些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成果不佳。
解决对策:1.激发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效果。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互
合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面临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组织能力不足和分工不均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对策,以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更好地进行小组
合作学习。
沟通不畅是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时候,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与组员交流
或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交
流技巧,如如何启动对话、如何提出问题和如何回答问题等。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
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和理解能力。
组织能力不足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挑战。
有时候,学生可能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如何安排时间和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
任务目标,并向他们解释每个小组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老师还可以给出一个时间安排表,告诉学生每个任务的截止日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
分工不均是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时候,学生可能不公平地分担任务,导
致一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其他组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事先告诉学生,每个人都
应该有机会参与到小组工作中,并鼓励他们相互合作。
老师还可以定期检查小组工作的进
展情况,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做出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问题及有效策略[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许多教师所应用,但是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存在一些问题。
如:1.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3.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4.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5.教师思维固定化,扼杀学生思想火花6.教师评价不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一)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小组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或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
类型不同,小组的成员也会不断调整,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成为自己合作伙伴的机会,使小组的合作内涵更广,使学生随时愿意与同学合作。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的安排形式多样:2人小组(包括前后2人和同桌2人);4人小组(前后两排共4人);一排;一行;男女分组及自由分组等等。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组的方法。
1.均衡型:将整个班级成员分成若干个水平相当的小组。
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活动中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感到这种比赛是公平的。
而小组的胜负在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能调动每个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发挥了小组内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困难生一起前进。
2.分层型:将班级成员按水平进行分层,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一组,较困难的学生一组。
这样对于学习优秀生来说能够通过互相的学习、交流和比较,能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落后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
在小组分层中我们对不同组的学生活动要求也可以进行分层。
如在Topic “family”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老师则规定学生必须说的内容,然后根据水平要求一些小组加以丰富。
并以初定目标进行评价。
3.自主型:就是让学生自由搭配,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
这样能使交谈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真实。
如可以以”Topic”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合作进行角色对话。
当然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完善,因此教学中应以均衡型小组活动为主,而其它形式为辅,这样既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能防止形式模式化,使学生厌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序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
比如我在上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 camping trip E Read the passage这个部分的时候,先是出示教师自己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谈论老师的玩具,然后老师用屏幕打出一段话:I have a toy m onkey. It’s small. It’s not fat. It’s not thin. It has big eyes. I think it’s very lovely. I like it very much. 教师自己介绍自己的玩具,目的是给孩子自己在小组内介绍玩具做个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玩具。
然而在第一班上的时候发现学生活动比较乱,介绍玩具的同学是一边说一边想,听的孩子是一边听一边想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玩具,效果不理想。
后来经过反思,后面的班级进行本课时教学的时候,我给孩子留了时间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在小组内介绍玩具,整个小组的发言和活动都很有序,不管说的还是听的都很认真,效果较好。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
另外在其他小组发言时,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准备自己小组将要发言的内容。
因为在听的基础上,才能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平时的评价的激励和一些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如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请小组上台表演,各个小组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一般都先请一个小组,然后会说下面老师将请听的最认真的小组来表演。
这样学生听的就特别认真。
另外我还会采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倾听习惯。
就是当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发言或表演的时候请其他同学来找一找他们的发言中有没有什么错误或发音不准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高,自然听得仔细。
再有就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比如5B Unit6 Doing housework C部分要求学生说的就是:What are you doing? I’m/We’re… 学生Work in pairs之前老师就说,大家可以加一些句子。
一组学生站起来说了Hello, Nancy.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shing clothes. Oh, I see. Goodbye. Goodbye. 下面一组起来就要开始“滚雪球”了,他们的对话是:Hello, is that Nancy. Yes, this is Nancy. Are you free now? No, im not.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shing clothes. Oh, I see. Goodbye. Goodbye. 第三组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又加了Can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Sure. How about this Sunday. 下面的小组继续“滚”,能接下去的小组一定是认真倾听了别人的发言的。
3. 培养积极参与与合作的习惯。
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递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
如我们在检查学生的词语和课文朗读情况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参与,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
另外我们学校英语组老师这个学期在采用的Happy reading快乐阅读(朗读)的活动形式就是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或阅读一篇课文或文章,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当然会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参与率大大提高,促进生生互动,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更加有效。
(三)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1. 规律性知识的合作讨论。
如某个时态的语法规律或语音规律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出规则。
如:我在教学5B Unit1的G部分时,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得出这些单词中字母a都发/ei/的音,然后有的同学在小组内找出了apple, elephant等这些不符合本单元发音规律的词,小组的其他同学发现了问题并告诉其规律,有效的进行了合作。
在教学六年级过去时的时候,教学A部分课文时,我将课文中出现的词组写在黑板上,动词后都加了d或ed,然后让学生讨论过去时中动词的变化规则和加了ed后单词的读音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很快就总结出了规律,这样的小组活动比老师直接告知要有效的多,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出来的知识印象也更加深刻。
2. 存在信息沟的任务。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是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积极交流。
怎么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交流的欲望呢?存在信息沟的任务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它能促使拥有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传递和交流信息,填补信息差距,达到真实交际的目的。
如采用调查表的方式。
在教学5B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 BCD时教师创设了学校有三个俱乐部要招募新会员,在学习了B部分单词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学生采访小组内其他同学会做什么想要参加什么俱乐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再如通过竞猜游戏的方式。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Guess! What am I doing?”的猜谜游戏。
教师先给学生一个示范,告诉学生自己在哪儿,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猜一猜老师在做什么:Are you …? 最后老师公布答案。
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开展这个游戏。
还有可以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
3.竞争性任务的合作。
如课堂开展的一些朗读比赛,表演比赛等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总能激发学生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比个人完成任务的形式更加高效。
如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小诗和歌曲的教学时,在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操练,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朗读或唱歌大“PK”。
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最后总要向老师要个结果,还不太高兴与别人并列第一。
这样的竞争性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4. 拓展创新的任务。
教学中教师会设计一些拓展创新的任务,这些任务对于知识来说是一种运用和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个人完成它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这些拓展创新的任务必然需要小组合作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一起接受挑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的个人才能和个性特长也能得到发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拓展创新的任务还是比较多见的。
如在教学6B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课文后,教师设计了让小组合作去制作一个海报。
海报的内容是你们小组准备组织的一次周末活动,通过这张海报去招募同学加入你们的活动,谁的活动愿意加入的人多,周末就准备组织这样的活动。
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有的画画,有的想宣传口号,有的想活动中加入怎样的元素才能吸引其他同学参加等等。
虽然是比较大的任务,但是小组内的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去拓展创新,这样的任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