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药物动力学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完整版
药学《药剂》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药剂学一、名词解释1 .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于下一步的配制。
2.乳析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3.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4.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
二、写出下列物质在药剂学中的主要作用1.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
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Oo2.焦亚硫酸钠:又称二硫五氧酸钠。
为水溶性抗氧剂。
3.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习惯上亦称其为高糊(高黏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黏结性,一般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4.HPMC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简称。
本品选用高度纯净的棉纤维素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专门醍化而制得,是常用的增稠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成膜剂等材料。
主药 压片1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辐 射灭菌法、微波加热灭法。
2植物性药材的浸出过程一般包括浸润渗透、溶解、扩散和置换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防止药物氧化的常用措施有煮沸除氧、加抗氧剂、加金属离子螯合剂、通 惰性气体、调节PH 值、避光。
四、简答题1. 简述低温粉碎的特点?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如软化点、熔点低的及热可塑性物料,例如树脂、树胶、 干浸膏等,可以得到较好粉碎;含水、含油较少的物料也能用该法粉碎,可获得 较细的粉末,并且可以保存物料中的香气及挥发性有效成分。
2. 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辅F 粘合剂粉碎—I —►混合 —L 制软材料—> 制粒3. 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途径:从注射用水中带入;从原辅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从输液器具带入。
除去方法: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 透法。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化学1试题及答案汇编

药物化学模拟卷1一、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胞菌素类的结构通式。
N NOONa H1.2. 写出局麻骨架中中间链对作用时间长短的顺序。
N NH 2O2.3. 说明拟肾上腺素药N 上取代基对受体选择性的影响。
NHHOHOOH3.4. 说明苯乙基吗啡较吗啡镇痛作用强的原因。
N OOO O NO 2H4.5. 氮芥类抗肿瘤药毒性较大,如何通过结构修饰降低其毒性?N N O NH 2HCl5.6. 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C-1、C-6、C-9、C-16和C-21位如何进行结构修饰及结构修饰的目的。
ONHCH 3Cl7. 在雌二醇和睾丸素的C-17α位引入乙炔基的到的化合物各有什么样的生物活性?NNOCH 3Cl8. 比较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聚合速度的快慢并说明原因。
ON PO N ClCH 2CH 2ClCH 2CH 2H二、写出下列结构药物的名称和一种代谢产物N NOONa H1.N NOONa HOH苯妥英钠N NH 2O2.NNH 2OONNH 2OHON H或或卡马西平NHHOHOOH3.CHOHOHOOH NHH 3CO HOOH或肾上腺素N OOO O NO 2H4.N CH 2OHOH OO ONO 2H N OOO ONO 2H 或硝苯地平N N ONH 2HCl5.N N O OH HCl盐酸阿糖胞苷 6.ONHCH 3ClO NHCH 3ClOHONH 2Cl或氯胺酮 7.NNOCH 3ClNNO CH 3ClOHNNO ClOHH 或地西泮 8.ON PO N ClCH 2CH 2ClCH 2CH 2H ON PO N ClCH 2CH 2ClCH 2CH 2OHH N ClCH 2CH 2ClCH 2CH 2H 等环磷酰胺三、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主要药理作用 1. 氟尿嘧啶 2. 吡哌酸HN N O OFHN NN ON COOHC 2H 5HN抗癌药 抗菌药3. 布洛芬4. 吗啡OHO非甾体抗炎药 麻醉性镇痛药5. 氢化可的松6. 维生素D 3C OCH 2OH HOOHOCH 2甾体抗炎药 抗佝偻病四 出下列结构的药物名称及主要药理作用NOOH1.米非司酮 抗孕激素OO SOCCH 3O2.螺内酯 保钾利尿药N N NH 2H 2NOCH 3OCH 3OCH 33.甲氧苄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CHCONH NH 2N SO4.头孢来星(头孢氨苄)抗菌药NNOCNH 5.米力农 强心药NS(H 2N)2C=NSNH 2NSO 2NH 26.法莫替丁 抗溃疡药NS 2CH 2CH 2NN CH 2CH 2OHCl7.奋乃静 抗精神病药。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药物代谢动力学三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3一、名词解释1. 清除率2. 消除半衰期3. 负荷剂量4. 稳态血药浓度5. 首过效应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 ()()t c T t c T e V e k k e V e k k C ββααβαβββααα-------+---=)()1()()1(2102102. 0log 303.2logX k t k t X e c u +-=∆∆3. )(0t k kt a a a e e kk X Fk x ----=4. 00x V x k C m m ss -=τ5. iv MRT t 693.02/1=三、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参考答案: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
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通常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量。
2. 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符合哪些条件?参考答案:答:①至少有一部分或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从而可以方便的测定尿药浓度,计算尿药量;②假设药物经肾排泄过程亦服从一级动力学过程,则尿中原形药物排泄的速率与该时体内药物量成正比关系。
3.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参考答案:(1)治疗指数小、生理活性很强的药物;(2)在治疗剂量即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3)为了确定新药的群体给药方案;(4)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5)中毒症状容易和疾病本身症状混淆的药物;(6)常规剂量下没有看到疗效的药物;(7)常规剂量下出现中毒反应的药物;(8)药物的消除器官受损(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茶碱等);(9)怀疑是否因为合并用药而引起异常反应的出现;(10)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学》--药物化学_附件

一、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胞菌素类的结构通式。
书(药物化学第二版主编徐文方)P2132. 写出局麻骨架中中间链对作用时间长短的顺序。
书(药物化学第二版主编徐文方)P18”(二)中间连接部分”这段3. 说明拟肾上腺素药N上取代基对受体选择性的影响。
书(药物化学第二版主编徐文方)P116“4.侧链氨基被非极性烷基R’取代时,……”这段4. 说明苯乙基吗啡较吗啡镇痛作用强的原因。
答:吗啡17位氮上去甲基,镇痛活性及成瘾性均降低,这是由于分子极性增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所致。
氮上甲基若变成乙基后为拮抗剂占优势的药物。
5. 氮芥类抗肿瘤药毒性较大,如何通过结构修饰降低其毒性?答:根本原理是通过减少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来降低氮芥的反应性,达到降低其毒性的作用,但这样的修饰也降低了氮芥的抗肿瘤活性。
1、在氮芥的氮原子上引入一个氧原子,使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少,从而使形成乙撑亚胺离子的可能性降低,也使毒性和烷基化能力降低,抗肿瘤活性随之降低。
2、将氮原子上的R基进行交换,用芳香环取代结构的脂肪烃甲基,得到芳香氮芥。
芳环的引入可使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和苯环产生共轭作用,减弱氮原子的碱性。
6. 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C-1、C-6、C-9、C-16和C-21位如何进行结构修饰及结构修饰的目的。
答:1、C-21:21位上的羟基被酯化,可使其作用时间延长以及稳定性增加;2、C-1:1-2位脱氢在A环引入双键,可使A环构型从半椅式变成船式,能提高与受体的亲合力,增加糖皮质激素的活性,不增加盐皮质激素的活性;3、C-9:C-9F取代,提高作用强度,增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活性;4、C-16:在16位引入基团可消除钠潴溜,16位甲基的引入,降低盐皮质激素的活性,16位羟基的引入,降低糖皮质激素的活性,5、C-6:在C-6引入氟原子后可阻滞C-6氧化失活,其抗炎以及钠潴留活性均大幅增加,而后者增加得更多。
药学《药理学》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药学《药理学》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 副作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药物作用。
2. 肾上腺素作用翻转治疗量下,肾上腺素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总体上呈现升压作用,但如果事先使用α受体阻断药,后再给予肾上腺素,因为此时α受体已被阻断,故肾上腺素只呈现β受体兴奋后的扩血管作用,导致血压不升反降,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
3. 拮抗剂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4. 肝肠循环一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由肝脏转运至胆汁,再经胆汁流入肠腔,除了随粪便排出外,部分可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形成循环,称肝肠循环。
5. 一级动力学消除体内药量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比例消除。
二、填空1. β受体阻断剂通常具有抗高血压 , 抗心绞痛和抗心律失常作用.2. 用于治疗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丙戊酸钠和乙琥胺。
3. 心肌梗塞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利多卡因治疗.4.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特别适用于原发性及肾性高血压。
5.格列本脲主要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6.胰岛素的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
7. 根治良性疟最好选用氯喹和伯氨喹.8. 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是抑制细菌二氢喋酸合成酶。
9.青霉素主要与细菌PBP S结合而发挥抗菌作用。
10.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的抗生素是氯霉素。
三、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E 1. 有关β-受体的正确描述是A. 心肌收缩与支气管扩张均属β1效应B. 心肌收缩与支气管扩张均属β2效应C. 心肌收缩与血管扩张均属β1效应D. 心肌收缩与血管扩张均属β2效应E. 血管扩张与支气管扩张均属β2效应D 2. 下列哪种效应为M受体兴奋效应A. 骨骼肌收缩B. 瞳孔开大肌收缩C. 睫状肌松弛D. 唾液分泌增加E. 血管平滑肌收缩B 3. 术后尿潴留可选用A. 琥珀酰胆碱B. 新斯的明C. 匹鲁卡品D. 阿托品E. 东莨菪碱A 4. 某青年患者用某药后出现,心动过速,体温升高,皮肤潮红,散瞳,此药是A. 阿托品B. 阿片类生物碱C. 神经节阻断药D. 抗胆碱酯酶药E. 奎尼丁D 5. 抗胆碱酯酶药不能用于A. 青光眼B. 重症肌无力C. 术后腹气胀D. 房室传导阻滞E. 尿潴留D 6. α受体阻断后,不产生下列哪种效应A. 血压下降B. 体位性低血压C. 鼻塞D. 心率减慢E. 心收缩力增加B 7. 神经节阻断药无哪种作用A. 血管扩张B. 流涎C. 散瞳D. 心输出量减少E. 肠蠕动减慢B 8. aspirin不适用于A. 缓解关节痛B. 缓解内脏绞痛C. 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D. 治疗胆道蛔虫E. 防止心肌梗塞D 9.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是由于A.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B. 促进前列腺素的代谢C. 抑制前列腺素的代谢D.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E. 抑制和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D 10. 与吗啡相比,哌替啶的特点是A. 镇痛作用强B. 镇咳作用弱C. 无成瘾性D. 能用于分娩止痛E.对胃肠道无作用A 11. heparin的抗凝机理是A. 激活抗凝血酶Ⅲ, 灭活多种凝血因子B. 激活纤溶酶, 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C. 与Ca2+结合, 降低血中Ca2+浓度D. 与维生素K竞争拮抗影响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E. 以上均不是A 12. 强心甙对心功能不全的疗效以何者效果最佳A. 高血压所致的心功能不全B. 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心功能不全C. 肺心病所致的心功能不全D. 甲亢所致的心功能不全E. 心肌炎所致的心功能不全C 13. 治疗强心甙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选用的药物是A. 普萘洛尔B. 氯化钾C. 阿托品D. 利多卡因E. 胺碘酮C 14. 硝酸甘油不作口服给药原因是A. 口服不吸收B. 口服易被肠液破坏C. 该药有首过效应D. 口服易被胃液破坏E. 胃肠道刺激明显D 15. 水肿伴高血钾患者禁用下列哪种利尿药A. 氢氯噻嗪B. 依他尼酸C. 呋噻米D. 螺内酯E. 布美他尼B 16.肝素用量过大中毒宜用何药解救A. 维生素KB. 硫酸鱼精蛋白C. 垂体后叶素D. 氨甲环酸E. 华法令E 17.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选用那个药物A. 维生素B12B. 叶酸C. 硫酸亚铁D. 甲酰四氢叶酸钙E. 维生素B12加叶酸A 18.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作用机理是A. 抑制过氧化酶, 抑制碘的活化B. 抑制碘化物的摄取C. 抑制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D. 抑制促甲状腺素的释放E. 阻止甲状腺素的释放C 19. 碘的摄取不足可引起A.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降低B. 甲状腺萎缩C. 血液中甲状腺素的浓度降低D. 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升高E. 基础代谢率增加D 20. 大剂量应用时,下面哪个不是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A. 低血钾B. 高血压C. 肌无力D. 低血糖E. 浮肿E 21. 对青霉素G的错误叙述是A. 口服吸收少B. 肌注吸收迅速, 30 min达血浓高峰C. 可透过胎盘屏障D. 丙磺舒使其血浆半衰期延长E. 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C 22. 红霉素的抗菌机理是A. 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 阻止mRNA的合成B. 与50s亚基结合, 抑制肽酰转移酶C. 与50s亚基结合, 抑制氨酰基-tRNA移位.D. 与50s亚基结合, 抑制始动复合物的形成E. 与50s亚基结合, 抑制蛋白质合成全过程E 23.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下列哪种药无效A. 羧苄西林B. 多粘菌素C. 庆大霉素D. 诺氟沙星E. 两性霉素BC 24. 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强效药是A. 乙胺丁醇B. 链霉素C. 异烟肼D. 对氨基水杨酸E. 吡嗪酰胺C 25. 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是因细菌A. 改变代谢途径B.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 产生灭活酶D. 细胞结构改变E. 细胞壁增厚D 26. 进入疟疾流行区应选何药作病因性预防A. 氯喹B. 青蒿素C. 伯氨喹D. 乙胺嘧啶E. 奎宁E 27. 氯喹不用于A. 根治恶性疟B. 控制良性疟急性发作C. 治疗阿米巴肝浓肿D.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E. 厌氧菌感染C 28.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影响下列哪些期A. G1, G2, S, M, G0B. 整个增殖周期C. S, M期D. S期E. M期A 29. 下列哪种药属于烷化剂A. 环磷酰胺B. 5-氟尿嘧啶C. 6-巯嘌呤D. 甲氨喋呤E. 三尖杉酯碱A 30.通过抑制叶酸代谢过程,产生抗肿瘤作用的药物是A. 甲氨喋呤B. 喜树碱C. 5-氟尿嘧啶D.三尖杉酯碱E. 环磷酰胺四、简要回答下列各题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P.388-389喹诺酮类药物选择性抑制敏感细菌DNA回旋酶的A亚单位的切割及封口活性,同时也阻断拓朴异构酶Ⅳ的解旋活性,阻碍细菌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而呈杀菌作用。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化学2试题及答案[精选]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化学2试题及答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c98eb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e.png)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化学2试题及答案[精选]第一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化学2试题及答案[精选] 药物化学模拟卷2一.写出下列结构的药物名称和主要药理作用1.ClNHCH3HClO盐酸氯胺酮静脉麻醉药3.CH3NCH3CH3NNOCH2SO3Na安乃近解热镇痛药5.NCH3HClHOOOH盐酸吗啡麻醉性镇痛药7.HClNSNHH2NO2SOO氢氯噻嗪利尿药2.SNClHClCH2CH2CH2N(CH3)2盐酸氯丙嗪抗精神病药4.OHOCNHNSNCH3OO吡罗昔康非甾体抗炎药6.OCH3NNCH3ONN CH3咖啡因中枢兴奋药 8.ClOHHClH2NCHCH2NHC(CH3)3Cl克仑特罗平喘药10.HCH3CH3OOO9.CH3OOCH3HSCH2CHCNCOOHO卡托普利抗高血压药青蒿素抗疟药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主要药理作用 1.盐酸丁卡因2.苯巴比妥ONHCHCl4H9OHNCOOCH2CH2N(CH3)2CH3CH2NHO局麻药镇静催眠药或抗癫痫药3.地西泮4.乙酰水杨酸CH3NOCOOHClNOCOCH3镇静催眠药或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5.布洛芬6.盐酸哌替啶COOHCH3NCOOC2H5HCl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7.螺内酯8.硫酸阿托品OONCH3CH2OHOSCOCH3OCOCH2H2SO4利尿药解痉药三.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改善丙戊酸钠的吸湿性?制备片剂时,环境湿度小于41%;加入少量有机酸如硬脂酸,枸橼酸等,生成丙戊酸-丙戊酸钠复合物。
2、比较咖啡因、可可豆碱和茶碱的中枢作用的强弱,并说明原因。
咖啡因> 茶碱>可可豆碱,取代基的多少与位置有关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各作用于什么受体?肾上腺素:αβ受体;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沙丁胺醇:β2>>>β1受体4、说明利多卡因较普鲁卡因化学稳定性好的原因。
利多卡因以其结构中的酰胺键区别于普鲁卡因的酯键。
药学《药理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 受体就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得一种特殊蛋白质。
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引起相应得效应,具有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与饱与性等特性。
2 治疗指数指药物得LD50与ED50得比值,用来反映药物得安全性。
3 零级动力学消除体内药量单位时间内按恒定得量消除。
4 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得时间。
二、填空题1、 受体激动可引起心脏____兴奋_____________, 骨骼肌血管与冠状血管_____扩张, 支气管平滑肌_____松弛______________, 血糖___升高。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得机理就是使胆碱酯酶得酯解部位磷酰化,从而使CHE失去水解ACH 得能力, 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得症状, 可选用阿托品与氯解磷定解救。
3、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 失神性发作首选乙琥胺。
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4、左旋多巴就是在_脑内多巴脱羧酶作用下_转变为__多巴胺__而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5、哌替啶得临床用途为_____镇痛__, __心源性哮喘得辅助治疗_, ___麻醉前给药__, ___人工冬眠__。
6、强心苷得毒性反应表现在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与心脏毒性三方面。
7、西米替丁为H2受体阻断剂, 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8、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必须与足量有效得抗菌药物合用, 以免造成感染病灶扩散。
三、A型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正确答案。
)C 1、两种药物产生相等效应所需剂量得大小,代表两药A、作用强度B、最大效应C、内在活性D、安全范围 E.治疗指数C 2、丙磺舒增加青霉素得药效就是由于A、与青霉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提高后者浓度B、减少青霉素代谢C、竞争性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D、减少青霉素酶对青霉素得破坏E.抑制肝药酶D 3、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A、毒扁豆碱B、匹鲁卡品C、琥珀酰胆碱D、新斯得明E、阿托品 C 4、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效果最好得就是A、支气管平滑肌B、胆道平滑肌C、胃肠道平滑肌D、子宫平滑肌E、尿道平滑肌C 5、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A、苯海拉明B、糖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E、异丙肾上腺素B 6、选择性作用于β1受体得药物就是A、多巴胺B、多巴酚丁胺C、去甲肾上腺素D、麻黄碱E、异丙肾上腺素D 7、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就是A、酚妥拉明B、可乐定C、α-甲基多巴D、哌唑嗪E、妥拉唑啉B 8、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B、抗抑郁作用C、抗惊厥作用D、抗癫痫E、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D 9、在下列药物中广谱抗癫痫药物就是A、地西泮B、苯巴比妥C、苯妥英钠D、丙戊酸钠E、乙琥胺C 10、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用A、苯巴比妥B、地西泮C、苯妥英钠D、乙琥胺E、阿司匹林C 11、成瘾性最小得药物就是A、吗啡B、芬太尼C、喷她佐辛D、可待因E、哌替啶B 12、吗啡中毒最主要得特征就是A、循环衰竭B、瞳孔缩小C、恶心、呕吐D、中枢兴奋E、血压降低D 13、下列哪个药物就是最强得环氧酶抑制剂之一A、保泰松B、乙酰水杨酸C、对乙酰氨基酚D、吲哚美辛E、布洛芬D14.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得首选药物就是A.奎尼丁B.胺碘酮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D 15.强心苷治疗心衰得原发作用就是A.使已扩大得心室容积缩小B.降低心肌耗氧量 C、减慢心率D、正性肌力作用 E.减慢房室传导E 16.下述哪种不良反应与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得作用无关A、心率加快B、体位性低血压 C.搏动性头痛D、升高眼内压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 17.呋塞米利尿得作用就是由于A、抑制肾脏对尿液得稀释功能 B.抑制肾脏对尿液得浓缩功能C.抑制肾脏对尿液得浓缩与稀释功能D.抑制尿酸得排泄 E、抑制 Ca2+、Mg2+得重吸收A 18.肝素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得对抗药就是A.硫酸鱼精蛋白B.维生素 KC.垂体后叶素D.氨甲苯酸E.右旋糖酐C 19、下列哪个药属于胃壁细胞 H+泵抑制药A.西米替丁B.哌仑西平C.奥美拉唑D.丙谷胺E.硫糖铝B 20、下列哪个药物适用于催产与引产A、麦角毒 B.缩宫素 C.前列腺素 D.麦角新碱 E.麦角胺D 21.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得主要作用机制就是A.促进葡萄糖降解B.拮抗胰高血糖素得作用C.妨碍葡萄糖得肠道吸收D.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E.增强肌肉组织糖得无氧酵解D 22、环丙沙星抗菌机理就是A.抑制细菌细胞壁得合成B.抗叶酸代谢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DNA螺旋酶,阻止DNA合成E.抑制蛋白质合成E 23、与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机制无关者为A、与PBPs结合B、抑制转肽酶C、激活自溶酶D、阻止粘肽交叉联接E、抑制DNA回旋酶A 24、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A、羧苄西林B、替卡西林C、阿莫西林D、呋苄西林E、双氯西林D 25、能渗透到骨及骨髓内首选用于金葡菌骨髓炎得抗生素为A、红霉素B、乙酰螺旋霉素C、头孢氨苄D、克林霉素E、阿齐霉素四、简答题1、氯丙嗪中枢神经系统得药理作用。
药学《药物动力学》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 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包括生物利用程度与生物利用速度。
2.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3. 积蓄系数:又叫蓄积系数,或称蓄积因子,系指坪浓度与第1次给药后的浓度的比值,以R 表示之。
4. 双室模型:药物在一部分组织、器官和体液的分布较快,分别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可以近似地把这些组织、器官和体液,连同血浆一起构成“中央室”,把药物分布较慢的组织、器官和体液等部分称为“周边室”,从而构成双室模型。
5.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假设之一,呈现与线性动力学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 ssss ss C C C DF min max -= 药物血药浓度的波动度为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2. )1111()(0min ττa k k a a ss e e k k V Fx k C ------= 多剂量血管外给药,当t =τ时,药物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 AUCMRT X V SS 0= 药物单剂量静注后,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消除率与平均滞留时间的乘积。
4. ()()t e t e u e k x k e k x k dt dx βαβαββαα--⋅--+⋅--=210210 二室模型静注给药,原药经肾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5.00X V X K C m m ss -=τ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当多次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时,稳态浓度与剂量X0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1. 何谓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药物动力学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药物动力学一、名词解释 1. 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包括生物利用程度与生物利用速度。
2.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3. 积蓄系数:又叫蓄积系数,或称蓄积因子,系指坪浓度与第1次给药后的浓度的比值,以R 表示之。
4. 双室模型:药物在一部分组织、器官和体液的分布较快,分别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可以近似地把这些组织、器官和体液,连同血浆一起构成“中央室”,把药物分布较慢的组织、器官和体液等部分称为“周边室”,从而构成双室模型。
5.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假设之一,呈现与线性动力学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 ssss ss C C C DF min max -= 药物血药浓度的波动度为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2. )1111()(0min ττa k k a a ss e e k k V Fx k C ------= 多剂量血管外给药,当t =τ时,药物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 AUCMRT X V SS 0= 药物单剂量静注后,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消除率与平均滞留时间的乘积。
4. ()()t e t e u e k x k e k x k dt dx βαβαββαα--⋅--+⋅--=210210 二室模型静注给药,原药经肾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5.00X V X K C m m ss -=τ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当多次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时,稳态浓度与剂量的关系。
X三、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1. 何谓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ADME 过程均存在“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对这一动态变化过程规律进行定量描述即为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
2. 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可分为哪几个时相?写出各时相的半衰期公式表达式?答:分为三个相a:吸收相。
药物浓度持续上升,在这一阶段,药物吸收为主要过程。
t1/2(a)=k a b:分布相。
药物浓度下降,说明吸收至一定程度后,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此时,药物分布是主要过程。
t1/2(α)=αc:消除相,药物浓度逐渐地衰减,体内过程主要是消除。
t1/2(β)=β3.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写出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答:研究方法有:血药浓度法、尿药浓度法、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测定剂量-效应曲线;测定时间-效应曲线;通过上述两条曲线转换出剂量-时间曲线;通过剂量-时间曲线进行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
4. Michealis-Menten方程式特征有哪些?答:1.高浓度为零级过程2.低浓度为近似一级过程有关3.消除速率和半衰期不再为常数,而与初浓度C与剂量不成比例5.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有哪些?答:1.根据治疗目的要求和药物的性质,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药物制剂。
2.根据药物治疗指数和药物的半衰期,按药物动力学方法估算血药浓度允许波动的幅度,确定最佳给药间隔。
3.根据已知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按药物动力学方法计算最适给药剂量(包括负荷计量和维持计量)。
4. 将前三步确定的试用方案用于病人,观察疗效与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计量调整,直至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药物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 生物等效性:是指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毒性的一致性。
2.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常用t 1/2表示,单位取“时间”单位。
3. 达坪分数: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相比,相当于坪浓度的分数,以fas (n )表示之。
4. 单室模型:有些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够迅速向全身的组织及器官分布,使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很快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
此时,整个机体可视为一个隔室,即单室模型。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根据临床个体病人具体病情设计,以最佳给药途径、优良的药物制剂、最适给药剂量和最佳给药间隔,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特别是使治疗既产生最佳疗效又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治疗目的要求的给药方案,即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t 的关系。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n 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4.)2(00VX k V V X AUC m m +=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X 0的关系。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答:缓控释制剂的释放度测定至少需三个时间点。
第一取样点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
缓、控释制剂剂量较普通制剂大2~3倍以上,如短时间内全部释放、失去缓释效果,可能导致药物中毒、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2h ,释放量在15%~40%之间。
第二个取样点为中间的取样时间,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累积释放量约为50%。
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5%以上,给药间隔为12h 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h ;24h 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答: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蓄积与某组织中。
3. 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包括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两个方面:剂型因素如药物的脂溶性、水溶性和pKa 值,药物的剂型特性(如崩解时限、溶出速率)及一些工艺条件的差别;生理因素包括胃肠道内液体的作用,药物在胃肠道内的转运情况,吸收部位的表面积与局部血流,药物代谢的影响,肠道菌株及某些影响药物吸收的疾病等。
4. 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维护病人不受或减少、或减轻与用药相关的损害,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宣传、指导病人安全用药;进行临床药学研究,为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监测或实验数据。
5. 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答:识别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可采用下述方法静脉注射一系列不同剂量(如高、中、低三个剂量),可得到不同剂量在各个取样点的血药浓度-时间(ti ,Ci)对应数据组,按下述方式处理数据:(1)作血药浓度-时间特征曲线,如三条曲线相互平行表明在给剂量范围内为线性过程;反之则为非线性过程,在估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需采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有关方程进行。
(2)以每个血药浓度值除以相应的剂量,将这个比值对t作图,若所得的曲线明显不重叠,则可预计存在某种非线性。
(3)以AUC分别除以相应的剂量,如果所得各个比值明显不同,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4)将每个浓度-时间数据按线性模型处理,计算各个动力学参数。
若有一些或所有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明显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药物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2. 消除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常用t1/2表示,单位取“时间”单位。
3. 负荷剂量: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目的,通常首剂量增大,使其很快达到有效治疗血药浓度,以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以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有效治疗浓度范围。
首次给以较大的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4. 稳态血药浓度:在多剂量给药时,随着给药次数n充分大时,血药浓度不再升高,随每次给药做周期性变化,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5. 首过效应: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tcTtcTeVekkeVekkCββααβαβββααα-------+---=)()1()()1(2121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结束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的关系得分评卷人2. 0log 303.2log X k t k t X e c u +-=∆∆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法)3. )(0t k kt a a a e e kk X Fk x ----= 单室模型学关外途径给药,体内药量与时间t 的关系式4. 00x V x k C m m ss -=τ 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当多次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时,平局稳态浓度与剂量X 0的关系。
5. iv MRT t 693.02/1=半衰期为平均滞留时间的%三、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答: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蓄积与某组织中。
2. 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符合哪些条件?答:用尿排泄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符合一下条件:药物服用后,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并且假定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即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从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