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方法--有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 题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22 功与功率(解析版)

A.8.64×109J 8×109J
4.8×104N 8.64×104N 4.8×104N 8.64×104N
解:(1)火车行驶 100km 的时间 t= =
=1.8×103s,
火车所做的功 W=Pt=4800×103W×1.8×103s=8.64×109J,
<PBC。 答案:D。 9.(2021•自贡模拟)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 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解: A.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①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②次通过的路程,由 v=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B 段做的功较多 B.CD 段做的功较多 C.AB 段与 CD 段做的功一样多 D.AB 段的功率比 CD 段的功率大 解: 由题知,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拉力相等,且木箱移动距离 sAB=sCD, 由 W=Fs 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 C 正确,AB 错误; 由于本题没有给出两种情况下的运动时间,故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 D 错误。 答案:C。 7.(2021•烟台模拟)如图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门的过程 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 (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3)功率大小比较:
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
②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36道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6题带答案全国通用

1:有关大气压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中考物理图像压轴题及解法
2、有关浮力与密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3、有关力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4、有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5、有关阻力与速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6、名师教你如何看图像解中考物理压轴题
7、有关阻力与速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8、有关电动机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9、有关电压与电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
10、实验研究型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1、有关调光灯电路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2、节能减排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3、有关电磁继电器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4、有关电热器节能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5、有关风力测定仪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6、有关滑动变阻器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
17、有关电学动向题中单刀双掷的中考物理压轴
题及解法
18、解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串通分压是个好方法
19、动向电路压轴题最小功率的计算方法
20、物理压轴题中有关动向电路比率关系的解法。
专题04 功和功率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功、功率和机械能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也是中考试卷中分值高、考查形式多样、问题变化较多的内容,所以做好本部分的专题复习尤为重要。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内容有:功与功率概念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利用和转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及转换,用机械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
本部分中考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为主,常见的是选择题和计算型填空题,均属于基础题型,试题难度以中等为主;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功率计算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的计算类题。
机械能在近三年来在中考中分值保持在4—10分之间,平均分值在5.5分左右。
复习重点:(1)功的概念及相关计算;(2)功率概念及其相关计算,功与功率的关系;(3)对动能、重力势能的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换;(4)利用机械能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功、功率问题(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FS W =。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1J= 1N ·m 。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或说成单位时间内力作做的功叫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公式:Fv tW P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单位是瓦特,符号是 W 。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马力。
例如:(2016·年深圳市特训)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 .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C .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考查角度】功、功与力、路程的关系。
【答案】B 。
二、考点复习 1.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 距离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功和机械能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
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若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位置到B位置铁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B.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GhC.小球到达B点时,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所以小球继续下落D.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大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从A位置到B位置,铁球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铁球重力势能减小;该过程铁球速度增大,铁球动能增大;该过程弹簧形变量增大,弹簧弹性势能增大。
若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则铁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铁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
故A错误;B.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 Gh因为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所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 W Gh故B正确;C.从A位置到B位置,小球重力大于弹簧弹力,小球受合力方向向下,小球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该过程中,小球重力不变,弹簧形变量增大,弹力增大,小球受向下合力变小,小球到达B位置时,小球受合力为零,即小球重力等于弹簧弹力,速度最大;从B位置到C位置,小球继续下落,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D.从B位置到C位置,该过程弹簧形变量继续增大,弹簧弹力继续增大,大于小球重力,小球受合力方向向上,小球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做减速运动,C位置小球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能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子弹具有能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因为小球不能做功,所以小球不具有能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势能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A正确;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尽管小球不能做功,但是它具有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B错误;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很多,那么甲物体的动能将会比乙物体的动能小,C错误;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那么甲物体的势能可能比乙物体的势能小,D错误。
201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方法--有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 题

201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方法--有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
研读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物理试卷发现,考题越来越具有生活气息,坐卧行走皆入考场(如,2012年河南卷第22题、2012年山东德州卷第12题、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卷第34题,等等).特别是2012年河南卷的压轴题,立意新颖,以人的行走为载体,别出心裁地考查了人在步行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多少,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W =Fs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若克服摩擦力做功,一般根据公式W-如进行计算;若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一般根据公式W-Gh进行计算.。
中考物理力学压轴题(功和功率)

主题18 功和功率中考真题(2011天津市)如图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v,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p0,铁的密度为p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1)铁块上升过程中听受浮力的最大值;(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3)在图中,定性画出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解析】(1)由题意可知,铁块在未打捞出水面前,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大,F浮=p水g V排=p0gG /(p1g)=p0G/p1;(2)拉力F=G-F'浮=G-p0Gg(h0-△h)/(p1gh0)=G[1-p0(h0-vt)] /p1h0=(G-p0G/p1)+Gp0vt/P1h0(3)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2-39所示.拓展延伸1.小柯参观了临海括苍山风力发电场,决定探究风力电站发电时的输出功率和风速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所示,将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处,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将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档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如表1所示.③将电风扇换到2、3档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注:电风扇档位越高,风速越大)请回答:(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_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2)小柯从网上查到以下数据:如表2、表3所示.根据以上数据预测,台风来临时,能否给风力电场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并说明理由_______.(3)在相同的风速下,不同风车的输出功率是不同的,其输出功率除了与风叶的形状和排列结构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_有关(填一项).(4)右图是某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图.①在风速为_______m/s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②若该风力发电机按输出功率为500 W发电,平均每天工作8h,计算一年(360天)发电量是多少?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林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1)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车身质量为1725 kg.当车上载有195 kg的人和物品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试求轿车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2)若轿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0~5 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做多少功?轿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大?(3)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可知,当轿车速度为80 km/h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是多少m?3.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绵阳城内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电梯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公寓的电梯某次在竖直向上运行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忽略电梯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向上运行的动力只有竖直向上的电动机拉力,电梯箱和乘客的总质量为600 kg,g取10Nkg.求:(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1是多少?拉力F1做了多少功?(2)电梯在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该阶段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已知在加速阶段,电动机的拉力F2做了11 520 J的功,求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3)电梯开始向上运动后经过64 s,电动机的拉力的平均功率是多大?精要评点本主题主要从函数图像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利用功和功率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真题是从画图像的角度来探究汽车的功率与铁块上升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而拓展延伸则是以给出的函数图像为信息展开的.其中的拓展1以风力发电场为情景,重在考查学生探究输出功率和风速关系的能力;拓展2和3分别以汽车走进家庭、公寓电梯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是否善于利用函数图像或表格中的有用数据结合功和功率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本主题的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涉及到的公式有:W=FS、P=W/t、G=mg、P=Fv、F浮=p水gV排、F=G-F'浮、p=F/S、p=m/V、v=s/t等.失分点跟踪1.在求轿车速度为80 km/h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时,失分在没有从表格中归纳出制动距离与轿车速度的正确关系,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其实,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制动距离与轿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s3/s1=v23/v21=802/402=4/1,s3=4 s1=4×8 m=32 m.2.在计算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时,失分在错误地用h=vt计算0~4 s内做加速运动这段时间提升的高度.其实,这段时间内电梯的上升高度应为图像中三角形的面积,h=vt/2=[(0+0.8)/2] m/s×4 s=1.6 m.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W2/h2=11 520 J/1.6 m=7200 N.参考答案1.(1)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2)不能,当风速过大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反而变小(3)风叶的材料(或风叶的面积、风的方向)(4)①12②1 460 kW·h2.(1)4.8×105 Pa (2)4.5×105 J;3×103 N(3)32 m.3.(1)48 m;2. 88×105 J.(2)7 200N.(3)4. 68×103 W.。
“功”的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

“功”的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功》这一章的有关计算,重点是物体的功、功率与滑轮组机械效率相结合的综合题。
不少学生由于不会会析功与功率之间、功与机械效率之间、功率与机械效率之间的结合点,造成解题没有正确的思路。
下面例举几道考题,让学生学会解“功”的综合题的关键——即找到功、功率、机械效率之间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解题思路。
一、做功与功率问题例1. 某同学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质量15kg的木箱,使木箱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地面对木箱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10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功和功率分别是多少?分析:公式W Fs=的含义,是表示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当物体只受力没有移动距离、只移动距离没有受力、受到力并同时移动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力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由此可知,题目中木箱受到的重力没有做功。
其质量15kg是一个多余的干扰因素,完全不用考虑。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Ff与水平推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有F F Nf==100,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左。
(2)10s内木箱移动的距离为:s vt m s m==⨯=05105.所以10s内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W Fs N m J==⨯=1005500所以推力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PWtJsW ===5001050二、做功与机械效率问题例2. 一个工人用类似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货物,货物重G N=2000,所用的拉力F 为800N,货物提升的高度h为3m,求:(1)该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是多少?(2)拉力做的总功W总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是多少?分析:正确判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解机械效率有关问题的关键,解题时可以用机械做功的目的来分析,凡是用机械来升高物体的,使物体升高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且W Gh 有用=,凡是动力做的功就是总功,且W Fs 总=;而用来克服摩擦和机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即W W W 额总有用=-。
中考物理复习基础知识+典型考题详解:功和功率

中考物理复习基础知识+典型考题详解:功和功率一、功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用符号W表示2.做功的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在下列三2.功的计算(1)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为W=F s,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F表示力,单位牛顿;s表示沿力的(2A.分子的尺度约为1mmB.此时考场的大气压约为lOOOPaC•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10JD.—名初中生以正常速度爬楼梯的功率约为100W【答案】D【详解】A.分子的量度单位为lO v o m,即0.1nm,故A不符合实际;B.考场的大气压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0x105Pa,故B不符合实际;C.两个鸡蛋重力约1N,举高1m做功W=Gh=1Nx1m=1J故C不符合实际;D.一初中生以正常速度从一楼登上三楼所做功为W=Gh=mgh=50kgx10N/kgx6m=3000J一初中生以正常速度从一楼登上三楼用时间约30s,爬楼梯的功率约为功率_W_3000J_P t30s100W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下列生活实例中,人对物体施加的力做功的有()甲:箱子在推力作用乙:提看小桶在水平路丙:用尽全力搬石丁:物体在绳子作用下前进了-段距离面匀速前行-段距离丸搬而未起下升高一段距离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答案】B【详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甲中,箱子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有力作用在箱子上,箱子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了功;乙中,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前行,人给小桶一个向上的力,而小桶沿水平方向移动,小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小桶没有做功;丙中,用尽全力搬石头,但未搬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丁中,物体在绳子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升高一段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方法--有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
研读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物理试卷发现,考题越来越具有生活气息,坐卧行走皆入考场(如,2012年河南卷第22题、2012年山东德州卷第12题、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卷第34题,等等).特别是2012年河南卷的压轴题,立意新颖,以人的行走为载体,别出心裁地考查了人在步行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多少,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W =Fs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若克服摩擦力做功,一般根据公式W-如进行计算;若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一般根据公式W-Gh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