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系统
软启动方式

软起动的起动方式软起动器的功能主要是实现软起动和软停车,而软停车相当于是软起动的逆过程。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拥有多种起动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的起动要求。
下面详细介绍:(1)限流起动限流起动就是在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限制其起动电流不超过某一设定值Im 的软起动方式,起动波形如图2-8所示。
主要用于轻载起动的降压起动,其输出电压从零开始迅速增长,直到其输出电流达到预先设定的电流限值Im,然后保持输出电流不大于该值的条件下逐渐升高电压,直到额定电压。
这种起动方式的优点是起动电流小,且可按需要调整起动电流的限定值Im。
其缺点是在起动时难以知道起动压降,不能充分利用压降空间,损失起动转矩,起动时间相对较长。
该方法应用较多,适用于风机,泵类负载。
图2-8 限流启动波形(2)电压斜坡起动输出电压由小到大斜坡线性上升,将传统的有级降压起动变为无级,主要用在重载起动。
它的缺点是起动转矩小,且转矩特性呈抛物线型上升对起动不利,起动时间长,对电动机不利。
改进的方法是采用双斜坡起动,如图2-9所示。
输出电压先迅速升至U(U,为电动机起动所需的最小转矩所对应的电压值),然后按设定的斜率逐渐升高电压。
直至达到额定电压,初始电压和电压上升率可根据负载特性调整。
在加速斜坡时同期闻,电动机电压逐渐增加,加速斜坡时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调整,加速斜坡时间一般在2~60秒之间。
这种起动方式的特点是起动电流相对较大,但起动时间相对较短,适用于重载起动的电动机。
图2-9 电压斜坡启动波形(3)转矩控制起动主要用于重载起动,如图2-10所示。
它是按照电动机的起动转矩线性上升的规律控制输出电压。
其优点是起动平滑、柔性好、对拖动系统有利,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使最优的重载起动方式。
其缺点就是起动时间较长。
图2-10 转矩控制启动波形(4)转矩加突跳控制起动转矩加突跳控制起动与转矩控制起动一样,也是用在重载起动的场合。
所不同的是在起动的瞬间用突跳转矩,克服拖动系统的静转矩,然后转矩平滑上升,可缩短起动时间。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1. 引言1.1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机的使用频度不断增加,软启动技术逐渐成为电机启动的主流方式。
软启动是指在启动电机时,通过逐渐增加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使电机平稳启动,避免了传统直接启动时电机受到的冲击和振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软启动技术有多种方式,包括电压变频软启动、电流限制软启动、降压软启动等。
相比于直接启动,软启动具有启动平稳、保护电机和降低能耗的优势。
设计软启动系统时,需要考虑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负载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启动效果最佳。
回路设计在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良好的回路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电机启动时的电压波动和谐波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回路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电机的负载特性、选择合适的软启动方式、配置合适的保护装置等。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延长电机的寿命,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软启动的原理与作用软启动是一种电机启动的方法,通过逐步增加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减小电机启动时的冲击和压力。
其原理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软启动可以减少电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在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下,电机启动时需要瞬间吸收很大的电流,会对电网和设备造成较大的冲击,甚至会引起电网跳闸。
而软启动则可以通过逐步增加电压和电流的方式,使电机启动过程更加平稳,减少电网的冲击。
软启动可以延长电机的寿命。
电机在启动时受到的冲击和压力会对电机的绝缘、轴承等部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电机的寿命。
通过软启动可以减小这些冲击,保护电机的各个部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软启动还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
在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下,由于启动时的冲击会导致电机运行不稳定,效率较低。
而软启动能够使电机启动过程更加平稳,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1. 引言1.1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是一种重要的电机启动方式。
传统的直接启动方法会带来较大的电流冲击和机械冲击,容易对电机和相关设备造成损坏。
而软启动则可以通过逐步增加电机的电压或频率,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保护设备和延长电机寿命。
软启动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压或频率逐步增加,使电机在启动过程中逐渐达到额定负载运行状态,避免了直接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软启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电机和负载特性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启动效果和运行效率。
在进行回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因素包括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节能性以及成本等。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电路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元件和电路参数、进行电路布局和连接等。
在进行回路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避免电路中的短路和过载现象,确保元件的负载均衡,以及考虑到电路的散热、防护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和回路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保护设备,延长设备寿命,为工业生产和设备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字数:240】1.2 回路设计回路设计是三相异步电机软启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回路设计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机和降低起动时的电流冲击,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进行回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功率因数、电流限制等。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元件和材料,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等。
在具体进行回路设计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例如避免线路短路,确保接线正确,避免过载,保证接触良好等。
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整个电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正文2.1 软启动的原理和作用软启动是一种用来对电机进行缓慢启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逐步增加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从而减小电机启动时的冲击力和电流冲击。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的启动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和电气压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小设备的维修成本。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1)无冲击电流。软起动器在起动电机时,通过 逐渐增大晶闸管导通角,使电机起动电流从零线 性上升至设定值。
(2)恒流起动。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 使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保电机平稳起 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可 自由地无级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6、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 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 a-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 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 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d-控制板问题更换控制板
◆ 软起动器过热保护: 温度升至80℃士5℃时保护动作,动作时间 <0.1 秒;当温度降至55℃时(最低),过热保护解除。 ◆ 输入缺相保护:滞后时间: <3秒
◆ 输出缺相保护:滞后时间: < 3秒 ◆ 三相不平衡保护:滞后时间: < 3秒,以各相电流偏差 大 于 50%士10%为基准 ◆ 起动过流保护:起动时持续大于电机额定工作电流5倍 时保护动作。
2、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 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b-电源缺相或者三相电末上,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 源) 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 器才能正常工作) d-控制板有问题更换控制板
在工程中最常用的就是三相异步电机,由于 其电机启动特性,这些电动机直接连接供电系统 启动(硬启动),将会产生高达电机额定电流5 -7 倍的浪涌(冲击)电流,使得供电系统和串 联的开关设备过载。另一方面,直接启动,也会 产生较高的峰值转矩,这种冲击不但会对驱动电 动机产生冲击,而且也会使用机械装置受损;还 会影响接在同一电网上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子软启动器的诞生解决了这 个问题。它既能改变电动机的起动特性保护拖动 系统,更能保证电动机可靠起动,又能降低起动 冲击 ,因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 型软起动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三相异步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它具有启动电流大、启动冲击大的特点,为了避免对电网和设备造成损害,通常需要采取软启动措施。
本文将介绍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和回路设计。
一、软启动原理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起始电压和起始电流来实现的。
在电机启动过程中,首先通过控制器向电机提供较低的电压,逐步增加电压,使电机缓慢启动,不会造成电网和设备的冲击和损坏。
软启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控制:采用变压器或者电压控制器逐步提供电压,使电机从零启动到额定电压,减小了电机的启动冲击。
2. 电流控制:通过控制器对电机的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避免电机启动时的大电流冲击。
3. 时间控制:设定启动时间,保证电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实现缓慢启动。
软启动可以有效降低电网和设备的损坏风险,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软启动回路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设计软启动回路来实现对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
软启动回路的设计需要考虑电机的额定功率、起动过程中的电流波形和起动时间等因素,下面将介绍一种典型的软启动回路设计方案。
3. 控制器:采用专门的软启动控制器,通过对电压和电流的控制,实现对电机启动过程的精确控制。
5. 过载保护:在软启动回路中添加过载保护装置,当电机出现过载或者短路时,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电机和设备。
6. 自动复位:设置自动复位功能,当电机启动失败或者出现故障时,自动复位并重新启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设计软启动回路,可以实现对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小对电网和设备的冲击。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定制软启动回路设计方案,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
三相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及回路设计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软启动措施可以降低设备的损坏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

辽宁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签字)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现在传动工程中最常用的就是三相异步电动机。
在许多场合,由于其启动特性,这些电机不可以直接连接电源系统。
如果直接启动,会产生较高的峰值转矩,这种冲击不但对驱动电机有冲击,而且也会使机械装置受载。
而软启动器通过平滑的升高端子电压,可以实现无冲击启动,最佳保护电源系统及电动机。
本文设计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主要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
采用电压斜坡软启动,晶闸管脉冲触发,通过对电机启动过程中晶闸管的控制来实现软启动器平滑启动的功能。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晶闸管目录第1 章绪论 (1)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1)本文设计内容 (1)第2 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电路设计 (2)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总体设计方案 (2)具体电路设计 (3)主电路设计 (3)控制电路设计 (4)触发电路设计 (5)同步电路设计 (5)检测电路设计 (6)保护电路设计 (7)元器件型号选择 (8)系统仿真 (9)MATLAB仿真软件简介 (9)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仿真模型建立 (10)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仿真波形及数据分析 (10)第3 章课程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4)第 1 章绪论1.1 电力电子技术概况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 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是以1957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的第一个晶闸管为标志的,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础就是由于晶闸管和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而确立的。
从20 世纪50 年代中到70 年代末,以大功率硅二极管、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和晶闸管应用为基础的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比较成熟。
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传统启动与软启动的优缺点

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传统启动与软启动的优缺点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钻井设备的更新与发展,对电气配套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软启动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水站配电柜、高低压移动变电站、无人值守泵站、无人值守供热站、各种遥控调度系统、生产作业自动化等等。
这正是国家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一个技术人员肩负的重要责任。
软启动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
如电网的波动性,执行机构的智能配套等,都要求越来越严格。
作为重要驱动执行机构的电动机来说,它的控制方式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既要为智能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又要降低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
所以,不得不在电动机的起动设备上做工作。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子软启动器的诞生给技术人员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既能改变电动机的起动特性保护拖动系统,更能保证电动机可靠起动,又能降低起动冲击,而且配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实现智能控制。
二、电动机起动方式的选择传统启动装置与软启动装置的优缺点:电动机传统启动方式有自耦减压、Y/△减压、延边△减压及串电抗器减压(磁控式),其共同特点是控制线路简单,启动转矩不可调并有二次冲击电流,对负载有冲击转矩。
如电网电压下降可能会造成堵转。
上述方式在停机时均为瞬间动作,如无机械缓冲装置会对相关设备造成损坏。
软启动装置有下特点:1)降低电机启动电流和配电容量,避免增容投资。
2)降低启动机械应力,延长电机及相关设备的寿命。
3)启动参数可视负载调整,以达到最佳启动效果。
4)多种启动模式及保护功能,易于改善工艺、保护设备。
5)备有外控端子,可方便实现异地控制或自动控制。
6)全数字开放式操作显示键盘,操作灵活简便。
7)高度集成的Intel微处理器控制系统,性能可靠。
8)大电流无触点交流开关无级调压,调压范围宽、过载能力强。
9)产品可用作频繁或不频繁启动。
有关研究资料报道,绝大部分故障都是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的,软启动的出现,避免了以上传统启动的缺点。
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

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摘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高达额定电流的5~8倍,对电网造成较大干扰,尤其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载起动,有时可能对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利用软起动技术不仅实现在整个起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地起动电动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起动过程中的参数,如限流值、起停时间等,以达到最佳的起停状态。
【关键词】电动机;软起动1 前言三相异步电机由于结构简单、控制维护方便、性能稳定、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拖动中。
因其直接起动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对电网及其负载造成冲击,同时由于起动应力较大,使负载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常采用降压起动方式来减少影响。
但是,传统的降压起动方式,如星三角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等,要么起动电流和机械冲击过大,要么体积庞大笨重、损耗大,要么起动力矩小、维修率高等等,都不尽人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用软起动器可以无冲击而平滑地起动电动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起动过程中的参数达到最佳的起停状态,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量,提高经济效益。
2 软起动的基本原理软起动是指运用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软起动器,控制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机输入电压从零以预设函数关系逐渐上升,直至起动结束,赋予电机全电压的起动方法。
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晶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控制三相反向并联晶闸管的导通角,使被控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按不同的要求而变化,就可实现不同的功能。
如图(一)所示。
图(一)基本原理图目前使用的软起动器,基本上是以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控制核心来完成测量及各种控制算法,用程序软件自动控制整个起动过程。
它通过单片机及相应的数字电路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的迟早来改变触发角的大小,从而改变晶闸管的导通时间,最终改变加到电动机三相绕组的电压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变频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对变频空调的原理、新技术、空调的结构、空调的日常保养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变频空调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节能、舒适、制热效果好。
从节能方面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变频空调器已由最初的交流变频空调器、直流变频空调器发展到现在pam(脉冲调幅)空调器。
变频空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优势也是在于它自身无可比拟的优点,简单的介绍其优点主要是:采用低频启动,启动电流小对电网的干扰小,省电节能;能快速制冷、制暖;启动后长期运转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0.5℃。
关键词:新技术变频发展应用AbstractThis paper is the principle of frequency conversion air-conditioning, newtechnologies,then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ing,air-conditioning maintenance to carryout simple day-to-day art an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variable frequency air conditioner in its energy-saving,comfortable, good heating effect.From the energy point of view,as the technolog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frequency conversion air-conditioner from the original A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Dc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developed to pam air conditioner.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advantages:the use oflow-frequency start,starting current of the power system small disturbancesmall,energy-saving power;fast refrigeration,heating System;start functioning after thelong-term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can reach ± 0.5℃.Key words:new technology frequency convers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绪论 (3)第一章制冷空调技术综述 (3)1.1空调发展的概述 (3)1.2空调的分类 (3)1.2.1 按照使用目的分类 (3)1.2.2 按照空气处理方式分类 (4)1.3空调型号标识 (4)第二章变频空调的概念 (5)2.1变频空调的发展前景 (5)2.2变频空调的定义 (5)2.3工作原理 (6)2.4变频空调的优点 (7)2.5变频空调的选购和使用 (7)第三章浅析变频空调新技术 (7)3.1变频器工作原理简介 (7)3.1.1变频器的定义 (7)3.1.2变频器的组成 (8)3.1.3工作原理 (8)3.2变频空调特点 (8)3.3发展前景 (9)第四章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图及其变频全系列 (9)4.1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 (9)4.2变频空调工作原理 (11)4.3 变频空调优点 (11)4.4美的变频空调 (12)第五章空调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3)5.1关于开关机 (13)5.2日常的温度控制 (14)5.3关于家庭清洗 (14)5.4日常维护的空调器件 (14)谢辞 (17)参考文献 (18)绪论空调行业的发展是未来我们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变频空调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更是我们大家所面对的巨大困难,但是时代的进步与人类对于新技术的探索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去挑战这一领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居住空间逐渐增大,人们对工作、娱乐和居住环境也越来越高,变频空调开始逐渐普及,许多已陆续进入市场。
其中,许多新型空调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功能多、性能好、能耗低、噪声小,能使居室空气清新,盛夏不热,严冬不冷。
尤其是变频空调的出现,弥补了以前空调存在的缺陷,它以其自身的优点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同时,空调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各色中外品牌型号琳琅满目。
空调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电器产品,因此近年来对空调的研究与开发也成为众多空调生产厂家最为关心的部分。
第一章制冷空调技术综述1.1空调发展的概述制冷技术是使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
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的提高不断发展的。
如今,制冷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应用在空气调节、食品冷藏、生产工艺等部门。
制冷的历史要早到公元前五世纪,那时候的人们用天然冰,机械制冷到十八世纪才得到发展,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用电制冷,采用人工制冷的蓄冷空调大约出现在1930年前后,最初用于影剧院、乳品加工厂等短时间使用降温、负荷集中的场所,目的是为了减少制冷机容量和制冷设备的购置费用。
在我国制冷工业起步与建国初期,在“一五”计划期间(1956年),建立在制冷技术基础上的我国空提哦啊制造业仅约2 5年历史,但发展迅猛,现已发展成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代化建设及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产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居住空间逐渐增大,人们对工作、娱乐和居住环境也越来越高,中央空调开始逐渐普及,许多新型中央空调已陆续进入市场。
其中,许多新型空调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功能多、性能好、能耗低、噪声小,能使居室空气清新,盛夏不热,严冬不冷。
尤其是中央空调的大规模应用,在大型的宾馆、医院、集会场所、商场、娱乐场所、办公场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入世”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空调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各色中外品牌型号琳琅满目。
空调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电器产品,因此近年来对空调的研究与开发也成为众多空调生产厂家最为关心的部分。
1.2 空调的分类1.2.1 按照使用目的分类舒适性空调:要求温湿度适宜,环境舒适,如房间、办公室、影剧院、体育馆、汽车、船舶空调等。
工艺性空调:对温湿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有的还有空气清洁度精度要求,如生物实验室、半导体元件生产车间、有要求的净化车间、计算机房空调等。
1.2.2 按照空气处理方式分类集中式(中央)空调:空气处理设备全部集中在一个中央空调机里,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送入各个房间的空调机。
这种系统管理和维修方便,设备的消音和减振比较容易,适用于空调面积大,房间集中,而且各室热湿负荷比较接近的场合。
局部式空调:每个房间的空气处理分别由各自的空调机承担的空调。
空调机可直接装在房间或邻室里,就地处理空气。
适用于空调面积小、房间分散、热湿负荷差别大的场合,空调机的制冷和加热装置可以是分散在各室并与空调机结合在一起的独立式空调机组,也可以是集中供给栽冷(热)剂的冷水(而水)机组与分散在各室的风机盘管式空调机的组合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即有中央空调机和有各室处理空气的末端装置组合成的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比较复杂,可达到较高的调节精度。
1.3 空调型号标识国家统一的空调型号的命名方法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每个位置上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解释如下:位置①为字母:表示空调的产品代号,K——家用空调;位置②为字母:表示空调的结构形式,分体式——F;位置③为字母:表示空调的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热泵式——R;电热式——D;热泵辅助电加热混合式——Rd。
KF——分体壁挂单冷式空调;KFR——分体壁挂冷暖式空调;KC——窗式空调;LW——落地式空调(柜机)位置④为数字,表示空调的额定制冷量,用二位阿拉伯数字,制冷量在10000W以下的,其单位为100W,制冷量≥2500W时,单位为1000W;位置⑤为字母,表示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整体式结构分类代码,壁挂式——G;落地式——L;天井式——T;嵌入式——Q。
位置⑥为字母,表示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组代号,用W表示。
位置⑦为字母,表示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位置⑧为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工厂设计序号和特殊功能代号等,如:变频技术——BP;遥控——Y。
注:第①位与第②位之间,省略了表示气候类型的代号“T1”,T1型气候环境最高温度为43度。
举例: KFR-26GW/DY-GA(E5)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R——热泵型;26——制冷量2600W;G——挂壁式;W——室外机代号;GA——空调类型(空调型号);E5——能效等级。
第二章变频空调的概念2.1变频空调的发展前景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
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关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
而与之相比的“变频空调”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得到较大提高。
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消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2.2变频空调的定义简单地说变频空调是在常规空调的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变频器。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其转速直接影响到空调的使用效率,变频器就是用来控制和调整压缩机转速的控制系统,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的转速状态,从而提高能效比(比常规的空调节能20%~30%)。
变频空调具有以下特点:(1)启动电流小,转速逐渐加快,启动电流是常规空调的1/7;(2)没有忽冷忽热的毛病,因为变频空调是随着温度接近设定温度而逐渐降低转速,逐步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与冷量损失相平衡的低频运转,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3)噪声比常规空调低,因为变频空调采用的是双转子压缩机,大大降低了回旋不平衡度,使室外机的振动非常小,约为常规空调的1/2;(4)制冷、制热的速度比常规空调快1~2倍。
变频空调采用电子膨胀节流技术,微处理器可以根据设置在膨胀阀进出口、压缩机吸气管等多处的温度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度,以达到快速制冷、制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