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
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骨伤科建设总结汇报材料

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骨伤科)建设总结汇报材料在国家、省、州、县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 我院于20xx 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十三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并获准,自20xx年进入项目建设周期,历时三年。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院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科室建设(一)科室名称我院重点专科名称为“土家医骨伤科”,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要求。
并在历次重点专科会议上得到认可。
(二)规划、计划及措施1、我院士家医骨伤科根据建设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专科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突出了以民族医特色建设为重点的建设内容,并在临床工作中充分体现民族医特色。
2、分别制定了重点专科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重点专科年度工作计划、发挥民族医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有年度工作小结。
(三)重点专科民族医药文化建设1、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民族医特色疗法及疗效的内容。
2、门诊候诊区及住院区走廊张挂民族医特色疗法及疗效的内容宣传、介绍专栏,如封刀接骨、土家要熏蒸、土家药温熨、赶酒火等,病名和民族医术语规范。
(四)门诊情况(五)住院情况重点专科20xx年一20XX年住院情况统计表(六)设备配备1、依照《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医院诊疗设备,已完全能满足临床诊疗所需。
“十三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启动前,我院共用及专用诊疗设备有:西门子CT, 800毫安X线摄片机、X线C型臂、电脑操控四维牵引床、全身熏蒸机、骨伤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拔罐器、全自动生化及血球分析仪等。
医院为促进专科建设,20xx年新添置了CR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彩色超声诊断仪,麻醉机。
骨伤科更新了六合治疗仪、离子导入机、红外线治疗仪等。
20xx年添置了高频X 线摄片机。
中药房购置了小型中药粉碎机,煎药器,钢制药柜(屉)等设备。
20xx年购进全新飞利浦4000MAX CT机,更新了土家药温熨设备。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7篇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本年度,中医骨伤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以人为本,以病为先”的原则,团结协作,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提升专科技术水平。
以下为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二、专科建设成果1. 技术能力提升:本科室积极响应医疗技术发展潮流,强化中医药特色,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本年度的手术总量同比去年增长XX%,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XX%以下。
尤其在复杂骨折、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2. 诊疗方案优化:结合临床实践,不断优化中医骨伤诊疗方案。
通过引进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结合传统中医手法和现代医学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案,有效提高了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
3. 学科建设推进: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康复科、疼痛科等科室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骨伤患者的全面康复。
同时,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成功申报多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三、医疗服务质量改进1.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简化患者就医流程,实行预约制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首诊负责制执行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患者安全管理加强: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全年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纠纷。
3. 健康教育普及: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对骨伤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全年累计受益患者超过五千人次。
四、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1. 人才梯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骨干等方式,不断提高科室整体实力。
本年度有X名医生获得高级职称,X名医生完成进修学习。
2. 学术活动丰富: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和学术进展。
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举办及参与学术会议XX次。
3. 团队建设凝聚人心:加强团队建设,定期开展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在学习和工作中,汇报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汇报可以以某个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汇报,也可以以某个阶段的工作为单位进行汇报,每次提笔要写汇报的时候都毫无头绪?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悉心指导下,我院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下大力气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培育名医、名科、名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作用日益彰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鹿寨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爱婴医院、全区示范中医医院,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38人,设有内儿、外、妇、骨、急诊等16个临床科室,开放病床141张,拥有进口彩超、CT,进口DR(数字化X线摄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臂机、体外震波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机、进口麻醉机、腰椎间盘镜、腹腔镜,无痛电子胃、肠镜等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良好条件。
医院中医特色较为突出,成立了腰腿痛、颈肩痛、中风病、胃肠病、结石病、针灸推拿、痔瘘病、不孕症等重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
20xx年1至9月全院门急诊人次148827,住院人次5180,业务收入1983.4万元,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29.34%。
二、主要做法(一)强化龙头带动效应,为全县农村中医工作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我院“名院、名科、名医”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近两年来我院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购了数字X光机、双排螺旋CT、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大幅度提高诊疗装备水平,开设了全县唯一一家血透室并通过了自治区资质验收;投入50多万元改扩建病房,增加业务用房面积200平方米,增加床位50张,进一步优化了中医医院的服务环境,成为我县群众中医诊疗的首选医院;按照“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突出“名科”建设,重点发展了中医骨伤专科、针灸推拿专科、中医妇科、脑病科、肛肠科等5个特色专科,形成“名科”梯队,今年在自治区中管局的关心支持下,我院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骨伤医院、柳州中医院共建中医骨伤、中医针灸、中医肝病、中医治未病四个区级重点专科,这些名科的建设,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带动了医院综合实力全面发展,如骨伤科、妇科与外科率先引进腰椎间盘镜、腹腔镜开展微创手术,配以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医院的中医特色保健科全力打造我县的中医治未病治疗中心,在引领我县中医保健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医院中医专科重点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医院中医专科重点工作总结汇报材料202**年我院紧紧围绕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和省、市卫生领导部门的相关要求和工作任务,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中医建设、基础质量达和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等活动,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诊疗能力,强化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
202**年我院以突出中医特色,扎实做好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为工作重点。
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我院重点工作汇报如下:一、认真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推进医改工作迈上新台阶。
医院根据相关精神立即成立了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设置了公立医院改革办公室,组织医院中层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了院务会对医改工作进行讨论研究。
由于我院在医改中存在编制太少,临时人员太多的核心问题,我院积极与县政府、县医改办、县卫生局联系,反应实际存在的问题。
已制定了《留坝县中医院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和《留坝县中医院岗位设置方案》(讨论稿),并正在讨论制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二、继续加大专科建设,提升医疗质量。
我院在专科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对现有的疼痛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医院对针灸、推拿科进行了扩大科室规模和人才引进措施,对原有一间房屋的针灸、推拿科扩大为现有5间房屋的康复理疗科,引进相关人员2人,业务量明显提高。
加强中医药业务的宣传,购买了煎药机,新建了煎药室,配置TDP红外治疗仪,火罐、电电针仪、新购两台腰椎牵引床、等设备,完善了中药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
全院各临床科室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参与临床诊疗比重,使医院由过去单一的仅中医科室开展中医诊疗转变成各科室共同参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特色突出的院内大中医格局。
三、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安排,我院继续深入开展此项活动,紧紧围绕突出中药医特色这个主题,广泛宣传动员,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
骨伤科重点专科总结报告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总结报告海南省中医院骨伤科2011年07月1目录一、科室简介 (3)二、人员结构、学术带头人及学科负责人情况 (4)三、门诊、住院及经费投入情况 (7)四、专科设备情况 (8)五、专科(病)新技术及特色疗法 (9)2六、专科建设三年规划与措施 (12)七、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28)一、科室简介我院骨伤科建于1973年10月,由著名骨伤科专家黎秉衡先生指导下由蔡志利、梁明章先生等共同创立。
现已形成“以中为主,中西结合”为特色,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省内龙头科室。
目前开设两个病区分为脊柱、关节、创伤三个专业组共床位100张。
骨伤科是海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的龙头单位,功能齐全,为海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及海南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临床突出传统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各类骨伤疾病。
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及创伤骨折的诊治,是本科医疗的特长及优势,特别是四肢关节及脊柱脊髓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及省内的先进水平。
3骨伤科担任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专科教学任务,年教学任务400余学时;还是海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医师进修、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及海南省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点,为基层培养了大量人才。
科室设有中医骨伤研究室,已完成的多项科研课题获省级科研成果奖。
本院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可以承担各级各类新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试验工作,是海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发展和交流的活动中心。
近3年内,已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3项。
二、人员结构、学术带头人及专科负责人情况、骨伤科现有在职医师总人数20人职称情况: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9人,高级职称比例45%。
中医职称共16人占80%,西医职称4人占20%。
学历(学位)情况,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14人,硕士学位比例30%省内名老中医蔡志利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推4拿分会委员,海南省骨科学会常务委员,海南运动医学理事,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
中医重点专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现将本年度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二、专科建设基本情况1. 专科设置:本年度,我单位共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七个中医重点专科。
2. 专科规模:截至年底,七个中医重点专科共有医护人员200余人,床位300余张,门诊量达10万人次,住院患者5000余人次。
3. 专科特色:各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形成了以下特色治疗:- 中医内科: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 中医外科:以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肛肠病、皮肤病、烧伤、创伤等疾病。
- 中医妇科:以中医调经养颜、产后康复为特色,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产后身痛等疾病。
- 中医儿科:以中医儿科特色疗法为主,治疗小儿感冒、咳嗽、腹泻、厌食等疾病。
- 中医骨伤科:以中医正骨、推拿为主,治疗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 针灸科:以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为主,治疗各种疼痛、神经系统疾病等。
- 推拿科:以推拿、按摩、牵引等中医特色疗法为主,治疗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等。
三、专科建设主要工作1. 人才培养:- 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人才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专科负责人,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 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提升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学术研究:- 积极开展中医重点专科相关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提高专科学术影响力。
-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中医药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3. 临床服务:- 提高中医重点专科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8篇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节奏,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骨伤科成为了医院中的重点专科之一。
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着中医养生的理念,通过中药、推拿、针灸等手段,对各种骨伤科疾病进行治疗。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中医骨伤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
我们中医骨伤科注重技术的提高和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组织了多次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操作指导,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了诊疗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中医骨伤科加强了团队建设和管理。
我们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与康复科、理疗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我们也加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服务意识和医疗质量,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
我们中医骨伤科注重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探索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健康宣传活动,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中医骨伤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我们中医骨伤科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骨伤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医院的医疗资源和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
一些新兴疾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仍存在较大困难,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中医骨伤科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加大技术培训和科研投入,拓宽诊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骨伤科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发扬中医精神,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健康服务,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骨科重点专病建设汇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总结一、基础条件1、基础设施:目前中医骨伤科下设五个科室,分别为创伤科、关节外科、中医骨伤科、脊柱病一、二科,共计设置开放床位190张。
2、设备配套:目前设备骨科超薄观片灯,骨科手术器械,软骨移植系统,软骨修复系统,骨科关节镜,骨科等离子手术系统,石膏锯,心电监护仪,椎间盘镜手术器械,石膏振动锯,心电监护仪,炎症治疗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修补器械,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手术显微镜,深静脉血栓防御系统,头戴式头灯及MRI(德国siemens)一台、CT(Philips)一台、CR&DR机、骨密度仪一台、摄像控制器、Ccd摄像头、冷光源、显微镜等,配备的中医药专科诊疗设备有脉诊仪、舌诊仪、中医骨伤科病例采集系统等。
(附件12)3、经费投入:截止目前中医骨伤科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费管理相关要求进行,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
本院对中医骨伤科建设也按计划足额投入了专项经费。
包括配备重点专科(专病)办公室两间、办公用计算机5台,重点专科(专病)门诊一间,科研用计算机2台、骨密度仪一台、电子显微镜一台及相关软件、超低温冰箱等。
4、信息技术应用:目前中医骨伤科拥有计算机7台,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同时中医骨伤科已建设科室业务工作信息目录及档案、建立了病例采集系统收集病人信息,通过购买相关文献搜索系统建立了中医骨伤科医学情报信息库,在院医务部的统一安排下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信息库。
5、对口支援:目前按照本院统一安排,中医骨伤专科截止到目前已对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及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进行了为其两年半的中医药对口支援。
二、基础管理1、质量管理:中医骨伤专科在本院医务部的统一安排和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建立和完善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疾病诊疗质量管理制度及疾病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疾病费用控制管理措施等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住院费、护理费、诊疗费、药费、检查费等费用的控制方案)等质量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
●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经皮穿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中药外敷舒筋活血通络
●中药外洗熏蒸
●热疗磁疗
●骨折治疗仪促进骨痂生长
骨科科室介绍
骨一科:床位60张,以四肢创伤骨折为主,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为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为其优势:如经皮绞锁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等。
骨二科以颅脑、脊柱为主,主治颅脑损伤及颈、胸、腰椎的创伤、退变、骨病等。
2006年骨二科引进3项新技术,如骨折治疗仪、红外线、电磁促进骨折生长,2007年引进的新技术,如臭氧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2008年引进的新技术如:骨折疏松治疗仪等,2009年引进的新技术如: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双球管电透机等,2010年引进的新技术如:手术导航系统。
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为主,主治各种断肢再植,血管、神经的修复,带蒂及游离皮瓣移植等。
治疗开放性骨折是其特色。
骨四科以关节、骨病为主,主治髋、膝关节脱位,骨折、骨病及骨盆骨折等。
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科室人才培养
骨伤科共有医护人员90余人,设有7个门诊室,一个门诊治疗中心。
近20年来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共32人次,如301医院、北京武警总院、上海龙华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附院、无锡手外科医院、89医院、401医院、蚌医附院、阜阳市人民医院等。
科室科研项目
1.锤击法治疗跟骨骨刺。
张连友等。
1998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2.指骨钻孔指套外敷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
程启华等。
2002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3.腰椎峡部骨折应力滑移率的应用。
(与山东文登正骨医院合作项目)姚先杰等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4.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胶原酶注射治疗嵌夹型颈椎病。
于其华等。
2010年安徽省科技厅。
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5.温经养荣汤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于其华等.安徽省卫生厅立项。
正在研究当中。
6.通络活血汤在组织瓣术后应用观察。
程启华等。
安徽省卫生厅,正在研究当中。
7.介入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李俊宇等。
阜阳市卫生局。
正在研究当中。
骨伤科科研论文
骨伤科自93年以来共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32篇。
如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医正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矫形
外科杂志、中国骨伤、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四川中医等。
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于其华,主任医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骨科学会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委员。
发表专业论文6篇。
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已经通过鉴定,一项课题正在研究中。
安徽省中医名医学科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
专业方向:脊柱。
姚先杰,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常务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发表专业论文8篇,一项科研获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与他人合作一项科研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
专业方向:脊柱。
骨伤科科室规章制度
重点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
保持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扬各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优势和特色,争取进入同学科国内领先或先进行列。
坚持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创新相结合,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新药开发和临床相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建设管理情况
1、分科更细,专业更强;
2、加强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3、不断开展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以推动学科发展
4、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通过科研实现技术创新和学科水平提高;
5、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突出中医、中药特色
关于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具体措施
加强临床基础管理工作,建立院科二级质控网络,成立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并指派一名专职副院长负责管理,各科室主任负责科室质量及学科发展,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
学科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总结
我院骨伤科做为阜阳市重点中医专科,坚持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
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确认学科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具体总结如下:
一、完善了学科建制,分科更细,专业更强,划分了分科收治病种,突出各病区专业重点,突出专科特色,骨一科主要开展四肢骨折的整复外固定,经皮闭式穿钉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二科主要开展对脊柱疾患的保守、微创及手术治疗;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断指肢再植,皮瓣移植为专科特色,骨四科主要开展关节镜、关节置换以及关节翻修等关节疾患的治疗,现已完成小儿骨科病区筹备工作,床位也将由原来的的220张扩展到300张左右,基本做到了专病-专科-专治。
二、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使人才梯队结构更合理,根据专业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依据个人专长,每年选派10-20名医师到上海瑞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等国内知名骨科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加强院外学习交流,2009-2010年度先后20余人次参加国内各科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业务及管理水平,也推动了科研的发展。
三、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得到开展,新增双球管电透机、新式手术显微镜等设备,新开展了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带神经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术等新技术,使手术范围及手术方式不断提高。
四、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技术创新,近3年科研立项4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2项,在国内各类骨科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
五、重视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及继承,使中医特色更加突出,张连友名老中医工作室已建成,并被批准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中医整骨手法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开发创造了广阔空间。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医药在骨关节病如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中中医特色不突出
2、科研基础建设及科研资金投入不足
3、学术交流较少。
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在保持手法整复骨折的传统优势下,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医药在骨病治疗中的特色,努力做到专病有专方。
2、重视临床和基础建设,完整数据库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3、重视学术交流,尤其是国家级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