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合集下载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毒性及健康危害
3:10mg/m职业接触限值:MAC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以(1000mg/m3肺水肿。极高浓度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发生闪电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上)型死亡。
.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
硫化氢分子式Biblioteka HS2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
4
/ 2
.
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注意自身防护。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2%或用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就医。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爆炸极限%~%。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 称
硫化氢
分子式
H2S
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25.5℃),熔点(℃),蒸气密度(空气=1),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眼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40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 称
硫化氢
分子式
H2S
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
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
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中
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职业接触限值‎ :MAC: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 洗10min‎ 或用 2%
碳酸氢钠溶液‎ 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
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
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 呼 吸
器)。就医。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
有人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 泄漏处 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
置 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 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 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 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包装与 4;40
储运 包装类别 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硫化氢 危险、有害识别表

硫化氢 危险、有害识别表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接触反应表现为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急性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出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肺水肿;多脏器衰竭;猝死。高浓度(1000mg/m3以上)接触硫化氢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熔点/℃:-85.5
临界温度/℃:100.4
相对密度(水=1):1.54
沸点/℃:-60.3
临界压力/Mpa:9.01
相对密度(空气=1):1.19
最小引燃能量/mJ:
饱和蒸汽压/Kpa:2026.5(25.5℃)
燃烧热/(kJ·mol-1):







燃烧性:
闪点/℃:-106
聚合危害:不聚合
引燃温度/℃:260
爆炸极限/%:4.0-46.0
稳定性:稳定
爆炸物质级别、组别:ⅡA级T3组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理化特性外观:无色性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味:有臭鸡蛋气味蒸汽压:2026.5kPa/25.5℃闪点:<-50℃熔点:-85.5℃沸点:-60.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溶于水称为氢硫酸(硫化氢未跟水反应)溶解度:1:2.6(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1.19稳定性:不稳定 H2S↔H2+S,条件:加热,为可逆反应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C50618毫克/立方米(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

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氟,有小气道损害。

污染来源: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2H2S+3O2==2H2O+2SO2(O2过量)2H2S+O2==2H2O+2S(O2不足)现场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硫化氢库仑检测仪、硫化氢气敏电极检测仪;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醋酸铅检测管法、醋酸铅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环境标准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毫克/立方米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1毫克/立方米(一次值)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毫克/立方米):一级0.03;二级0.06~0.10;三级0.32~0.60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0.33~21kg/h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防治措施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防治措施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硫化氢气体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C50618毫克/立方米(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

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害。

污染源: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多为化工过程的副产品。

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

另外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硫。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点燃=2H2O+2SO2(O2过量)2H2S+O2=点燃=2H2O+2S(O2不足)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方程式:2H2S+SO2=2H2O+3S现场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硫化氢库仑检测仪、硫化氢气敏电极检测仪;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醋酸铅检测管法、醋酸铅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③用快速气体检测管(气体速测管)中毒临床表现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1)接触较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可发生轻度意识障碍。

硫化氢理化特性

硫化氢理化特性

硫化氢理化性质:硫化氢﹙H2S﹚在温室下是无色窒息性可燃气体。

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高浓度时,由于使嗅觉迅速失灵而闻不到味。

熔点-85.5℃,沸点-60.4 ℃,闪点≤-50 ℃,自燃温度260 ℃,液态相对密0.79﹙1.80MPa﹚,气态相对密度1.19,爆炸极限4.0%~46.0 %。

(二)危险特性及事故危害1、火灾、爆炸硫化氢具有易燃性,能与空气形成混合性爆炸物,遇浓硝酸等氧化性物质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在低洼处聚集,易形成大面积污染区域和易燃易爆区,遇到点火源可引起燃烧爆炸。

储存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2、健康危害人主要通过吸入途径,同时可通过皮肤沿粘膜接触硫化氢导致中毒。

硫化氢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对眼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

轻度急性中毒者有双眼刺痛、流泪、畏光等眼部症状;中度中毒者有头疼、头晕、昏迷、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度中毒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浓度过高可出现“电击”样死亡。

3、环境危害硫化氢燃烧产物可造成空气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三)安全防护在怀疑有硫化氢的场所,应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穿气密性消防防化服。

(四)现场急救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四)泄漏处置措施1、稀释防爆在泄漏的储罐或容器周围设置水幕和使用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对气体进行隔离、稀释和驱散,降低硫化氢的危害,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有毒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硫化氢,可打开门窗和地沟盖板,可采取水喷雾稀释、防爆机械送风等驱散方法。

2、关阀堵漏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必要时应充分冷却阀门,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

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必要时充分冷却有关部位,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 称
硫化氢
分子式H2S危险货 Nhomakorabea编号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毒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40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眼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