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共36页文档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共36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立德高等教 育出版社第二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案设计在满⾜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员构思出多种可⾏⽅案并进⾏分析⽐较,从中优选出⼀种功能满⾜要求、⼯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成本低廉的⽅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失效,破坏正常⼯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种。

1.3什么叫⼯作能⼒?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作能⼒为指零件在⼀定的⼯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

对于载荷⽽⾔称为承载能⼒。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起来的⼯作能⼒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最⼤,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 28301)221142(103')'2(3=--=--⨯+⨯-⨯=--+-=FPPPnFHL或:12 242721122932 3=--=⨯-⨯-⨯=--=HLPPnF1-1122424323=-⨯-⨯=--=HL P P n F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41314133431==P P P P ω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2r r P P P P ==ω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 AB BC∠=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 045sin sin BCABC AC=∠,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第2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边界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但由于边界膜较薄,不能完全避免金属的直接接触,摩擦系数较大,仍有局部磨损产生。混合摩擦的特点是同时存在边界润滑和液体润滑,摩擦系数比边界润滑小,但会有磨损发生。
①求 。由已知条件可知: ,方向为B A; 。
②求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选立下列方程式
大小? ?
方向水平
取加速度比例尺 ,作加速度矢量如题4.9答案图c,则 代表 , 代表 。
由图可知, 方向同 (水平向左); ,方向同 。
③求 。因 ,则
(方向为逆时针)
④求 。
大小? ? ?
方向?
作矢量图,如题4.9答案图c所示,可见 代表 。
题3.5图
答:取 ,绘制运动简图如题3.5答案图所示:
题3.5答案图
图a): ,则 ;
图b): ,则 。
3.6试计算如题3.6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3.6图
解:a): 。
运动确定。
b)
运动确定
c) 。
运动确定
d) 。
运动确定。
e) 。
运动确定。
答:(1)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来回摇动的速度不同,返回时速度较大。机构的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通常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来表示这种特性。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解:当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时,它的位移方程为
当 、 、 时的位移 、 、 分别为
(1)用极标法求理论轮廊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选取凸轮转轴中心为坐标原点,OX通过从动件的运动起始点,则理论轮廊上某点的极坐标方程为
因该凸轮机构为对心直动从动件,故 、 、 、
可求得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2)用极坐标方法出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紧螺栓连接中,螺纹部分受轴向力作用产生拉伸正应力σ,因螺纹摩擦力矩的作用产生扭转剪应力τ,螺栓螺纹部分产生拉伸与扭转的组合变形,根据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7.10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有何特点?用于承受何种载荷?
答: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在装配时螺栓杆与孔壁间采用过渡配合,没有间隙,螺母不必拧得很紧。工作时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螺栓在连接结合面处受剪切作用,螺栓杆与被连接件孔壁相互挤压。
5.7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7所示位置转到B点而与从动件接触时凸轮的转角 。(可在题5.7图上标出来)。
题5.7图
答:
如题5.7答案图
5.8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8图所示位置转过 后机构的压力角 。(可在题5.8图上标出来)
题5.8图
答:
如题5.8答案图
题5.9答案图
5.10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基圆半径 ,行程 ,滚子半径 ,推程运动角 ,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试用极坐标法求出凸轮转角 、 、 时凸轮理论轮廊与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
11.12 试分析如题11.12图所示的蜗杆传动中,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题11.12
答: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如题11.12答案图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a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第十章 齿轮传动10.1渐开线性质有哪些?答:(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NK NA=。

(2)因为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所以它与基圆的切点N 就是渐开线上K 点的瞬时速度中心,发生线NK 就是渐开线在K 点的法线,同时它也是基圆在N 点的切线。

(3)切点N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中心,NK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半径。

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少。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当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为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何谓齿轮中的分度圆?何谓节圆?二者的直径是否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答:分度圆为人为定的一个圆。

该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并且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节圆为啮合传动时,以两轮心为圆心,圆心至节点p 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

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是相重合的;而采用非标准安装,则节圆与分度圆是不重合的。

对于变位齿轮传动,虽然齿轮的分度圆是不变的,但与节圆是否重合,应根据具体的传动情况所决定。

10.3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作纯滚动,还是齿轮上的节圆与齿条插刀上的分度线相切作纯滚动?答: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

10.4为了使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可用以下三种方法:(1)应用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的可分性。

(2)用变位修正的直齿轮传动。

(3)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1)此方法简易可行,但平稳性降低,为有侧隙啮合,所以冲击、振动、噪声会加剧。

(2)采用变位齿轮传动,因a a '>,所以应采用正传动。

可使传动机构更加紧凑,提高抗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但互换性变差,齿顶变尖,重合度下降也较多。

(3)采用标准斜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且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传动平稳,冲击、噪声小,而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所以传动平稳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齿轮传动10.1渐开线性质有哪些?答:(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NK NA=。

(2)因为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所以它与基圆的切点N 就是渐开线上K 点的瞬时速度中心,发生线NK 就是渐开线在K 点的法线,同时它也是基圆在N 点的切线。

(3)切点N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中心,NK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半径。

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少。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当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为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何谓齿轮中的分度圆?何谓节圆?二者的直径是否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答:分度圆为人为定的一个圆。

该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并且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节圆为啮合传动时,以两轮心为圆心,圆心至节点p 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

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是相重合的;而采用非标准安装,则节圆与分度圆是不重合的。

对于变位齿轮传动,虽然齿轮的分度圆是不变的,但与节圆是否重合,应根据具体的传动情况所决定。

10.3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作纯滚动,还是齿轮上的节圆与齿条插刀上的分度线相切作纯滚动?答: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

10.4为了使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可用以下三种方法:(1)应用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的可分性。

(2)用变位修正的直齿轮传动。

(3)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1)此方法简易可行,但平稳性降低,为有侧隙啮合,所以冲击、振动、噪声会加剧。

(2)采用变位齿轮传动,因a a '>,所以应采用正传动。

可使传动机构更加紧凑,提高抗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但互换性变差,齿顶变尖,重合度下降也较多。

(3)采用标准斜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且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传动平稳,冲击、噪声小,而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所以传动平稳性好。

10.5 一渐开线齿轮的基圆半径b =60mm r ,求(1)=70mm K r 时渐开线的展角K θ,压力角K α以及曲率半径K ρ;(2)压力角20α= 时的向径r 、展角θ及曲率半径ρ。

解:(1)因b 60cos 70K K r r α==,可得出31K α=︒,则 tan 0.60.540.06rad 3.38K K K θαα=-=-==︒因为曲率半径K ρ即为发生线NK 的长度,则b tan 36mm K K r ρα=⋅=。

(2)b 6063.85cos cos 20r r α===︒tan 200.3490.3640.3490.015rad=0.86θ=︒-=-=︒b tan 2060tan 2021.8mm r ρ=︒=︒=10.6一渐开线外啮合标准齿轮,z =26,m =3mm ,求其齿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及齿顶圆压力角。

解:26339mm 222d mz r ⨯==== b cos 39cos2036.65mm r r α==︒=b =tan 2036.65tan 2013.34mm r ρ︒=︒=a a a (2)3(2621)42mm 222d m z h r ++⨯==== a 36.65cos 42α=,可得出a 29.24α=︒ a b a tan 36.65tan 29.2420.51r ρα==︒=10.7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轮,当齿根圆和基圆重合时,齿数为多少?若齿数大于上述值时,齿根圆和基圆哪个大?答:当齿根圆和基圆重合时,即a (22)cos m z h c mz α**±±=(负号用于内齿轮,正号用为外齿轮)可得出z =42。

当42z >时,齿根圆比基圆大。

10.8一对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 1=19,z 2=68,m =2mm ,20α=︒,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以及齿厚和齿槽宽。

解:121938mm d mz ==⨯=a a (2)2(1921)42mm d m z h *=+=⨯+⨯=f a (22)2(192120.25)33mm d m z h c **=--=⨯-⨯-⨯=b cos 38cos2035.7mm d d α==⨯︒= 6.28mm p m π=== 3.14mm 2p s e ==10.9题10.8中的齿轮传动,计算其标准安装时的中心距、小齿轮的节圆半径及啮合角。

若将中心距增大1mm ,再计算小齿轮的节圆半径、节圆上的齿厚、齿槽宽及啮合角。

解:(1)标准安装时,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121212()87mm 2m z z a r r r r +''=+=+== 1119mm,=20r r α'==︒(2)当中心距a 增大1mm ,即87188mm a '=+=cos 87cos 20cos 8821.7a a ααα︒'==''=︒ 19cos 2019.22mm cos cos 21.7b r γα︒'==='︒因K K d p zπ=,则 219.22 6.36mm 19d p z ππ'⨯⨯'=== 因K/K K 2(inv inv )K r s sr r αα=--,则/2(inv inv )s sr r r αα''''=--3.1419.22/19219.22(inv21.7inv20)3.01mm=⨯-⨯︒-︒=6.36 3.01 3.35mm e p s '''=-=-=10.10 如题10.10图所示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测得跨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211.595mm W =,跨三个齿的公法线长度316.020mm W =,求该齿轮的模数。

题10.10图解:因b b (1)k W k p s =-+,可得出2b b (21)11.595W p s =-+=3b b (31)16.020W p s =-+=联定上二式并求解,可得出b 4.425p =;又因b cos 4.425p m πα==,可得出m =1.5mm10.11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m =5mm ,20α=︒,123i =,中心距a =200mm ,求两齿轮的齿数z 1,z 2,实际啮合线长12B B ,重合度ε,并用图标出单齿及双齿啮合区。

解:21213z i z ==,可得出213z z = 又因1211()5(3)200mm 22m z z z z a ++=== 可得出1220,60z z == 根据[]1a12a21(tan tan )(tan tan )2z z εααααπ''=-+- 因a a cos cos 2z z h αα*=+ 即a120cos 20cos 0.8542021α︒==+⨯ a260cos 20cos 0.9096021α︒==+⨯ 得出a131.32α=︒,a224.58α=︒又因20αα'==︒,代入ε公式中,可得[]120(tan 31.32tan 20)60(tan 24.58tan 20)2επ=︒-︒+︒-︒ 1.67= 根据12bB B p ε=,可得出12b B B p ε= 12cos B B m επα=24.65mm =单齿及双齿啮合区如题10.11答案图所示。

题10.11答案图10.12 若将题10.11中的中心距a 加大,直至刚好连续传动,求啮合角α',两齿轮的节圆半径1r '、2r '和两分度圆之间的距离。

解:刚好连续传动,则1ε=,且a131.32α=︒,a224.58α=︒,即[]120(tan 31.32tan )60(tan 24.58tan )12ααπ''︒-+︒-= 得出22.58α'=︒cos 200cos 20203.54mm cos cos 22.58a a αα︒'===''两分度圆之间距离为203.54200 3.54mm a a '-=-=1r '、2r '为11cos 50.89mm 2cos mz r αα'==' 22cos 152.66mm 2cos mz r αα'=='10.1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117z =,2119z =,5mm m =,20α=︒,中心距340mm a '=。

因小齿轮磨损严重,拟将报废,大齿轮磨损较轻,沿齿厚方向每侧磨损量为0.9mm ,拟修复使用。

要求设计的小齿轮齿顶厚a1s ≥0.4m ,试设计这对齿轮。

答:因为12(17119)5340mm 22z z a m ++=⋅=⨯= 所以a a '=,即采用零传动。

又因为大齿轮齿厚每侧磨损0.9mm ,根据齿厚公式,可知22tan 2ms x m πα=+得出:22tan 1.8x m α=-20.495x =-,10.495x =1117585mm d mz ==⨯=,2595mm d =19.65mm s =,2 6.05mm s =1185mm d d '==,2595mm d d '== 因a a '=,所以0y =,0σ=。

a1a 1()7.475mm h h x m *=+=,a2 2.525mm h =f1a 1() 3.775mm h h c x m **=+-=,f28.725mm h =a1a 299.95mm d d h =+=,a2600.05mm d =f1f 277.45mm d d h =-=,f2577.55mm d = 又因b 85cos cos 2039.94mm 2r r α==︒= 根据b a a 39.94cos 99.95/2r r α==,可求出a 36.95α=︒ 查表得a inv 0.10728α=,inv 0.014904α= 所以a a11a a 2(inv inv )rr s s r αα=-- 2.120.4=> 结论:此种设计合适。

10.14 已知两齿轮中心距155mm a '=,传动比87i =,模数 10mm m =,压力角20α= ,试设计这对齿轮传动。

解: 1221287z z m a z i z +⎧=⎪⎪⎨⎪==⎪⎩(式中a 为155mm )联立上式,可得出1214,16z z ==12141610150mm 22z z a m ++==⨯= a 与a '不同,又因12min 2z z z +<,则应选用正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