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后进生的心灵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个班 级 管 理 是 否 成 功 很 大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对 班 上 几 个差 严重 。 成绩 直线下降 , 任凭 家人 怎 么打 骂也 不愿说 出原 因; 最 谁 不想 学好 , 即使 玩 内心 也不快 乐 , 因为 心里很 生的教 育 . 因为他们在 班级 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影响 着整 后说 了一句 , 我看到正 面教 育的条件成熟 了, 一方面与 学生 个班 级 的精 神 面貌 。如 果教 师 对他 们 置之 不理 或 弃之 不顾 , 那 空虚 。这 时候 。 让他们 以后 多关心体贴 自己的孩子 , 一方面与 学生 就 违背 了我 们教师的职业道德 .而且 必然会 影响到教 学的整 家长联 系。 谈 前途 , 谈理 想 , 指 出过去 的错误 。这位 差生感触很 体 效果 . 甚 至对周 围同学的学 习亦会造成 不好 的影 响。 因此 , 谈 学习 , 表 示要 重新塑造 自己。通过一年的努 力, 这位 学生 变化很 了解 和研 究 差 生 .做 好 差 生 的辅 导 工 作是 现 代 教 师 的 必备 能 深 , 在今年 的高考 中上 了本科线 。 自己和 家人都十分高兴。 力 。那 么 , 如 何 才 能 做 好 差 生 的 辅 导 工 作 呢 ?我 想 可 以从 以下 大. 三、 要善 于发现差生 的优 点, 培养差生的 自 信 。即使是 所 几方面进行 . 我本人一直以来也是坚持这样做 : 他 身上肯定也有 闪光点 , 但 差生身上的 闪光 点通 常 首先要从 思想上转 变 自己的观念 , 要从 思想上真 正认 谓 的差生. 识到 “ 没有教 不好 的学生 , 只有 不会 教 的老师” 。差生也 是 学 被他 身上的 消极 因素所遮盖而被人们 忽视 。作为老师, 要特别 不仅要善 于发现 . 还要善 于挖掘他 们的优 生, 他们 也有 自己的特 长、 优点, 他们 也有无限的潜力 , 他们也 注意差 生好 的方面 。 可 以成 为 国 家 的栋 梁 。教 师 只 有 多给 他 们 爱 心 , 多 给 他 们 温 点。如 思想品德 、 关心集体 、 热爱劳动等 高尚之处 ; 文体 活动 、 暖。 多给 他 们 鼓 励 。 让他 们体会 到老师 的关心 , 体 会 到 集 体 的 书法、 绘 画等 长处。及 时抓住优 点并给 予表 扬 , 倍加 爱护和扶 增 强其 自信 , 最后达到调动其学 习积极性 的 目的。我曾经 帮助 , 才会使 他们从思 想上 意识 到学习的乐趣 。 找到 学 习的动 植 。 力。 遏 过一个差生 , 其 学习成 绩有 多门不及格 . 一 次我在使 用 多媒 二、 以朋友的 身份 与差生交往 , 消除影 响其进 步的心理障 体教 学时, 对新版的 P P T操 作不熟悉 , 在 操作 上 出现 问题。在 碍 。差 生在 内心深处是和所有 学生一样 渴望得 到老师和 同学 我询问班上有哪位 同学可 以帮忙解 决问题 的时候 。该差生主 的尊重与关心 。然而通常由于其 学习成绩或表现较差 , 达 不到 动上来帮忙并解决 了问题 。我马上在班上所有 同学面前对他 老师 的期 望 , 有可 能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指责及批评 , 长此 进 行 了 表扬 , 我发现 在表 扬他 时, 他眼里闪着亮光。 之后 。 我时 以往 , 他 们便会 渐渐产 生 自卑心理 . 破罐 子破摔 , 甚 至意 志消 不时让他来解决一些 电脑 问题 。 并表 扬和鼓励他。后来 。 我发 沉、 自暴 自弃 、 最后 对老师和 同学产 生怀疑心理 、 戒 备 心 理 及 现他在 上我的课 时积极性 明显增加 。 写作业也十分认真 , 成绩 逆反 心理 。所 以差生通常对 自己周 围的人们 的态度和言行更 也有 了长足的进步。 因此 .我们老师如果发现 差生的 闪光点 为敏感 , 有的甚 至对老 师和 同学抱有 敌意 。 用错误 的方法对待 时 , 要 懂得 , 也要舍得 用真诚 的表扬 来激励和鼓 舞差 生 。 使 他 老师和 同学善 意的批评和帮助 . 或以恶作剧戏弄 师长 , 欺 负同 们体验到受到爱护和尊 重、 信任和 支持的快感 . 从 而进发 出 自 学, 破 坏班级的学 > - 3 氛 围,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 序。此 时。 如 果有 信 及奋 发 向 上 的 力量 老师 以朋友 的身份 与其接触 。 经常关心他的 学习和 生活 。 以爱 四、 转化差生要 有恒心。通常差生的认知心理还不成 熟 . 来感化他 、 教 育他 , 最后 一般 可以达到转化他 的 目的 。曾有这 他们转化后 出现反复是很正 常的。多数 的差生抵 抗不 良诱 惑 样一位 学生 , 中考成绩在 班上排 第五名 , 高一一年成绩一 降再 的 能 力 较 弱 , 一旦 心 理 失 控 . 他 们 往 往 自觉 不 自觉 地 “ 旧病 ” 复 降, 到 了高二 已经成 为班上 名副其 实的一名差生 . 平常上课 经 发。如果此 时我们不好好教育他们 , 只是一味批评或责 骂 . 就 常迟 到 , 动不动 发个短信 就不 来上课 , 谁 的话也 不听 。 一旦挨 可能使 他们心理再 次失衡 , 于是便 会破罐破摔 , 一发而 不可 收 打就 离家出走 , 家人 拿他 一点办法都 没有 。我 了解 了这种情况 拾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差生反复并不代表 该差 生就是“ 朽木 不 后, 并没有 马上对其批评教 育 , 而是花 了十 多天时 间与这位 学 可雕” , 要 引导他们 回顾转化前后 , 反复前后的情景 , 比较前后 生交往 , 做到 不揭 短 , 不提过去 。 热情与之谈心 , 以期能和他做 的得失 , 说 明其发展 下去大相径庭的结果 。只有始终如 一 , 持 “ 知 心” 朋友。在我 的言行 感动下 . 这位 学生终 于说 出了心 理 之 以恒 , 对转化差生千万不可求之过急 。 最 终 才 可 达 到 良好 的
让爱心在后进生身上闪光

让爱心在后进生身上闪光爱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它让我们变得宽容、善良,懂得关爱他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后进生,他们在学业上很难取得好成绩,甚至在社交上也有困难。
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爱心和关怀,让他们重新找到自信,看到希望,让他们在我们的爱心下闪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让爱心在后进生身上闪光。
我们需要以爱心对待后进生。
在学校里,后进生往往会成为其他同学们的笑柄,他们的低分数和学习困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作为教师和同学,我们应该用爱心和关怀来对待他们,多给予一些肯定和鼓励。
用我们的行动来告诉他们,他们并不孤单,我们会一直陪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取得进步。
我们需要在学习上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学业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所在,耐心地指导他们解决困难。
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学习活动,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学习上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心,并在学习上闪光。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后进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后进生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经验,从而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
这些活动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闪光。
我们还可以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后进生可能会碰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我们可以通过给予他们一些专业的辅导和指导,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和途径。
这样一来,后进生就能更好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让他们的爱心在学习上闪光。
我们还应该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生活中,后进生可能会受到各种困难和打击,他们需要我们的指引和鼓励。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爱,是一种浸润心灵的美好情感,它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安慰和力量。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种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如何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教师是学生心田的园丁,他们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在言行举止中传递出爱的力量。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和关怀;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价值观念。
在校园里,不应该有欺凌、歧视和孤立,而应该有尊重、理解和关爱。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够感受到爱的甘甜。
家庭也是学生心田的滋养者,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要给予理解和鼓励;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要给予肯定和赞美。
家庭中的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归属和安全感,让他们在成长中拥有坚实的后盾。
社会也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爱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也可以设置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此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永年县第四中学吴睿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支柱,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四有”人才呢?在两年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因此,教师必须有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用爱心浇灌、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亲近和关心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我一直认为: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
作为班主任,每次考完试,我都认真地思考怎样分组,男生女生岔开,这样才能有好的课堂距离;优等生和学困生交叉,这样便于一帮一。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分组提问问题,重点照顾中等偏下的学生,对于优等生,有时让他们代替老师,到黑板上讲解。
在我心里,没有差生,学生都是一样的,都有一颗求知的心,有的只是方法不对,方法对了,就会很快入门。
我们班一个学生,王张天,学习成绩很差,不爱说话,也不爱学习。
自习课上,我问他:“今天的课听懂了吗?”他很诚实,“没有。
”我便耐下心来,重新讲解,讲完以后,再问,如果没有听懂,重新讲解,听懂了就让他给我讲解。
几天之后,课上王张天同学认真听讲了,有时还举手回答问题,有的问题能独立完成。
课上我多次表扬了他,他学习更加积极了,这次考试数学成绩竟然接近五十,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二、理解和宽容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应本着一颗理解和宽容的心去引导教育他们,借助理解和宽容去寻找师生的共同语言,用理解和宽容洗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用理解和宽容洗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一般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怀有偏爱之心,当这些学生一旦有了错误,教师予以理解和宽容并不难,但对那些后进生就不一样了,往往一有错误就抓住不放,涉及其他,轻率否定。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摘要: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思想转化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27-01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爱,他们的心灵才能向你敞开,任你洗涤和浇灌。
1 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这是思想转化基础班主任要顺利地开展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双方关系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被学生信任,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感情。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与引导,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如果能及时帮助学生解除精神压力,就能换来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教师如果能信任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而出现奇迹。
回想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以来,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对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远大的理想,更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每次接班后我深感难度很大,也深感肩上担子很重,责任重大。
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十六、七岁的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是很大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易被一些不良思想所侵蚀,所以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因此,我真心实意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还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我认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感化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消除师生间隔阂和对立。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受到振动,发生变化产生飞跃。
我利用早自习、午间、晚上深入到他们中间去,甚至利用休息日深入宿舍,细致观察他们的点滴变化,及时发现每个同学的发光点,有的放矢。
用心关爱温暖心灵

用心关爱温暖心灵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上帝允许差生的存在”。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更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一、平等民主的观念关爱学生。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实现教育民主平等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情感的交流被抑制,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
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班级管理之用爱心促后进生成长

班级管理之用爱心促后进生成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需要和发展水平。
要让班内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1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有些老师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
当他们受到某种伤害时,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
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2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
要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
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3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对后进生的教育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培养他们做优秀学生的责任心。
只有这样,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可能实现。
用爱的甘霖去滋润后进生干涸的心灵

用爱的甘霖去滋润后进生干涸的心灵宋洛中心学校:王玉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人都想往好的方面发展。
后进生也不例外。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爱”。
因此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爱。
话虽如此,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是每个人都将爱心献给了后进生?勿庸讳言,目前很多学校里的老师对后进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青年教师身上时有发生,如教师对学生用棍棒敲头,揪耳朵,打耳光,罚站,罚做劳动,罚长时间值日,罚写作业。
有的教师甚至让违纪学生在大雨下浇淋,在烈日下曝晒,在冷风中受冻。
有的老师用污言秽语骂学生,或冷言冷语讽刺、挖苦学生,更有甚者,对前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也加以训斥、侮辱。
还有些老师不分青红皂白,以自己的好恶论是非,喜怒哀乐不能自制。
类似上述种种教师对后进生的行为举不胜举,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后进生应有的尊重和信任,缺乏对后进生深广博大的爱,他们臵学生的人格尊严于不顾,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荣辱感,失去了自信心和进取心,以致于影响学生整个人生。
我经常接手一些乱班,散班,这些班不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可对后进生我从不歧视,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对他们我总是爱心一片,丹心一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诲人不倦。
我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如果十全十美,还要老师干什么?要允许学生犯错,当然更要帮助学生改错。
我认为让后进生前进的良方不是声色俱厉的训斥,更不是狂风暴雨似的打骂,而是和风细雨般的爱心。
后进生在老师心目中往往被视为不懂感情,顽固不化的人。
其实并非如此。
莲花学生唐某,离校百里左右,那里交通不便,他往往步行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
同时他家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在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唐某在校学习极不专心,并且厌学情绪严重,经常旷课在家。
对于他的行为我没有简单粗暴地进行处理,倘若武断行事,我想唐某定会成为流失学生。
一个星期五,放学后我步行到他家走访,路程实在太远,我的双腿走硬了,双脚也磨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人助教总结
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后进生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爱和信任的缺乏,常会使他们自卑感增强。
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省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滋润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
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一(1)班的方香、杨婉婷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们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们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
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们交朋友,对她们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们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们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们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
间请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她们,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
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应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
如罗荣生同学,无心向学,不守纪律,上课喜欢讲话且累教不改。
有一次英语课上,我意外地发现他大声跟我读课文,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并奖给他一颗星星。
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我行我素的表情。
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
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此后,他上课认真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注意后进生的反复,强化对后进生的持续教育工作。
后进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言行易于反复。
后进生在老师一番批语教育和鼓励之后,认识可能一下子提高许多,行动也变得很积极,但他们并未形成真正的自律能力,一旦遇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或其他学生异样的目光,或个别人的冷嘲热讽,或难以忍受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就很容易更新换代掉继续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因此,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要经常抓,二要抓反复。
同时要借助于多种教育力量的影响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要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对待,持续不断地推动后进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