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明显的差异是_____越__往__北__雨__季__越___短__,__降__水__集___中__程__度。越高
第30页,共53页。
(2)、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冷空气空气空空气气气气气
(2)温度带: 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范围
秦岭—淮河以北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河西走廊、新疆南部
≥10℃ 积温(℃)
3400~4500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麦、棉花及苹果、 梨、葡萄等主产区
第17页,共53页。
3. 温度带的划分:
区域地理 第3讲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气候
改编:龙在天涯
第1页,共53页。
• 考点1: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2页,共53页。
中国的气候
季
气 候 的 主 要
风 气 候 显
夏季风:
主要影
雨
响降水。
热
同 冬季风: 期
利 农 业 生
产
著
加剧南
北温差。
多气 象灾害
兴利 除弊
特
利多种
征
气候复杂多样
动植物
生长
五温度带 四干湿区
第3页,共53页。
等温线的判读:
• ①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 气温差别小。
• 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 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适合全国使用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第四节中国的气候适合全国使用教学目标课标: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点:1.掌握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掌握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温度带及于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4.认识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点:1.学会用地图和资料,得出我国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分析形成原因。
2.运用资料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适合全国使用概念梳理:⑴天气的概念:短时期的大气状况(阴晴冷热风雨气压等). 天气变化较快.⑵气候的概念: 长时期的大气综合状况.气候比较稳定.⑶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 ⑷形成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②下垫面(地形.海陆位置. 洋流) ③大气环流. ④人类活动.适合全国使用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适合全国使用一.气温和温度带漠河1.气温的时空分布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南北温差大. ②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一月均温约C30℃. 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0℃等温线西沙群岛南北温差50℃以上. 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①南北方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适合全国使用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形成原因: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因此南北温差不大.海南岛吐鲁番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_____盆地. 漠河均温16℃.海南岛原因是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二.漠河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均温为28℃.南北温差为12℃左右适合全国使用一.气温和温度带2.温度带划分五带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来划分的。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美版

•
5.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每一 家以自 己的地 位做中 心,周 围划出 一个圈 子,个 圈子是 “街坊 ”。可 是这不 是一个 固定的 团体, 而是一 个范围 。范围 的大小 也要依 着中心 的势力 厚薄而 定。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之微课小视频
(4'18'')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课件完 美版
知识小结 冬季气温 特点
夏季气温 形成原因
中
气温 等温线分析
湾的南部 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
>8000℃ <2000℃
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
一年两熟 (水稻)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水稻) (青稞)
主要自 然植被
针叶林
针阔 温带落叶 亚热带常 热带 混交林 阔叶林 绿阔叶林 季雨林
荒漠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农业上, 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2)冬季风
黑省北部 16°C 海 南 岛 28°C 南北温差约12o C
1、黑龙江北部平均气温多少,海南岛呢? 2、我国南北温差相差多少? 3、概括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共34张PPT)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2.右图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是
。
3. 读图20一2,回答问题。
(1)C点的气温:
(2)A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 ,
气温的范围:
(3)B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气温的范围:
2
1.判断下列现象中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现象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热带全年高温,华北冬季结冰 夏季的海边是避暑胜地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 山麓红花绿草,山顶白雪皑皑 东京气温年较差小于郑州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13
14
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
1.东西方向的差异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部距海近并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而西部 正相反。
(1)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2)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光照充足 (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比热容小,地表升温快 8
划分依据:积温 <1600℃
地图册163页
>1600℃ >3400℃
>4500℃
细节关注:
>8000℃
1.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度数;范围(地形区),尤其是暖温带
2. 跨四个温度带:甘肃省 跨三个温度带:云南省、陕西省、新疆、内蒙古
(2)成都一月均温比同纬度的武汉气温 高 ,主要原因是。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有大巴山、秦岭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的
影响小;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7
1.B处等温线向 高 纬弯曲,说明气温比同纬气温 高 ,主要形 成原因是 地处黄河谷地,地势低,气温高 。
2.吐鲁番出现我国夏季最高温,原因:
纬度 海陆位置 地形 地形 海陆位置和洋流 洋流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学案引言: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和变化规律。
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政策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的气候进行复习,包括气候带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等方面。
一、气候带分布中国位于东亚大陆,其气候受到亚洲季风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的不同,中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热带四个气候带。
1. 寒温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边缘地带,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这一气候带具有严寒干燥的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2. 温带:位于寒温带以南,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这一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3. 暖温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地区。
这一气候带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暖而潮湿。
4. 热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省南部,具有炎热湿润的特点,全年温暖潮湿。
二、主要气候类型根据气候因素的不同影响,中国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严寒气候、温带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1. 严寒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稍短而凉爽。
该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限制。
2. 温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四季分明,夏季热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田和森林资源的开发。
3. 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雨量充沛。
该气候类型适宜水稻等作物的种植。
4.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在夏季。
该气候类型适宜热带作物的种植。
5.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气温较低,日温差大。
该气候类型适宜高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差异明显。
1. 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降雨较少。
丰收季节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
精品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之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0 20
32
8
28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0 20
32
8
28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温度带
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
形成原因 :
(1)纬度因素: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另一方面北 方昼长较南方短。 (2)北方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 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 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 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黑省北部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南海诸岛 南北温差约12o C
D. 甲地农作物二年三熟、乙地一年二熟
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 4500℃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 毫米。据此回答1~2题。
1、对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甲地种植春小麦、乙地种植冬小麦
B. 甲地在牧区、乙地在农区
C. 甲地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季,乙地集中在夏季
数值的变化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特 殊等值线、极端值、 等值线延伸方向等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
分布 范围
黑龙江北 部、内蒙 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 蒙古东部 分、新疆 北部 1600℃ ︳ 3400℃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中国地域辽阔,拥有广泛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和季节特征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
一、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分为五大类:寒温带、温带、地中海气候、热带和高原气候。
这些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个地区的冬季经常降雪,气温低于冰点,夏季则多雨,气温适中。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和东部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气温适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均匀分布。
3.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出现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干燥。
4.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丰富,热带风暴和台风也常常袭击。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高原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由于海拔的影响,气温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少。
二、中国的季节变化中国的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如下所示:1. 春季春季通常从3月份开始,到5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复苏。
春季的降水量较多,多雨的天气常常出现。
2. 夏季夏季一般从6月份开始,到8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高,天气炎热潮湿。
夏季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季节,雷雨和台风经常席卷许多地区。
3. 秋季秋季通常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适宜,天气凉爽宜人。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地农田都处于丰收的时期。
4. 冬季冬季一般从12月份开始,到次年的2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低,北方地区常常降雪。
冬季是中国最冷的季节,需要注意保暖。
总结: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丰富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黑龙江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高原气候区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2000 一年一熟, 高寒农牧业、 河谷农业(青稞)
温度带
范围
积温(≥10℃)
作物熟制及品种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2.温度带:
⑴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中温带
亚热 带
热带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热带
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纬; 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暖流经 过气温高凸向高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
一.气温和温度带
1、中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冬季气温的分布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 • •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 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 游凸,兰州附近河谷 •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 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 ⑤最低温处——漠河 最高温处——海南岛
气候复杂多样
五温度带 四干湿区
等温线的判读:
• ①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 明气温差别小。 • 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 ③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 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 • ④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 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1.降水:
1、800毫米等降 秦 岭、 水量线通过___ 淮 青藏 高 __河附近至_____ 原东南边缘。它与我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国一月份的___ 等温 0℃
线大体是一致的。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东北地区 内蒙古大部分 新疆北部
1600~3400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我国春小麦、玉米、大 豆、甜菜的主要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1600℃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1600—3400℃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暖温带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地区和新疆南部 玉米、谷子、甘薯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4500—8000℃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青藏高原以东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 。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张家口
。
2、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 ____ 安 岭、张家口市、 ___ 兰州 ____ 市、拉萨 _____ 市
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
托克逊
3、年降水量200毫米 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西北内陆地区 。 _____________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云、粤、台南部和琼
高原气候区
>8000
一年三熟, 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 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印 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
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 远离海洋和山脉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阻挡 。 _____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9、季风区和非季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典型例题2】(2003全国文综,36)(24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 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4,回答下 列问题。
(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 理坐标是 115°E,41°N 。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4分) •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4分), •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4分)呈东北—西南走向。(4分)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秦岭—淮河以北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河西走廊、新疆南部
3400~4500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麦、棉花及苹 果、梨、葡萄等主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 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陆递减?
我国国的夏季风,
太平 既有来自_____ 洋的_____ 东南 季风,也有来自 ______洋 印度 西南 的 _____季风。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7、东南季风主要影响 我国的东部 ____地区,西南季 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 西南地区、 平 华南 ____ 地区、以及 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 洋 地区等,甚至__________ 黄河中下游 地区。
夏季气温的分布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 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夏季(7月)气温分布特点:
①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②东部等温线与海岸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 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 特点①成因:
【典型例题1】(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 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B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B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贺兰 岭 、阴 ___山、 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 山、____
_冈底斯 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2)、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4、5、6、7、8、9 1、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月, 3、4、5、 6、7、8月,北京为______ 7、8 月,哈尔 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 7、8 月。 滨为_____ 夏秋多,冬春少 2、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 ①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 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 特点①成因: 一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越往北不但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而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 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 二受冬季风影响,因为北方比较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势力强, 影响大,降温幅度大,而南方远离冬季风源地,并且经过重重山岭 阻挡削弱作用,受冬季风影响降温少,又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温差。 特点②成因: • 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 主导作用,所以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 • 而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成为 主导因素,因此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所以等温线比较 弯曲,甚致出现闭合(盆地或或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