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1种笔画。

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

了解大成都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爱自己的城市吗?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现代化城市的新面貌,好吗?
二、看图学词语
1.(出示插图)图上有些什么?
2.你在哪儿见过的,是什么样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四、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2.指名书空笔顺:泉。

3.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指导写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

2.学习生字:道、车、交。

3.学生照课本提示说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

三、指导书写田字格。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完成描红书写。

四、课堂巩固、检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词语开花。

板书:道、车、交。

教学后记:大部分学生已学会生字,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本课时,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他”,“她”字的写法和读音。

2.了解“夏”,“秋”字的写法和读音。

3.培养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促进语文知识的传授。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要围绕《识字六》展开。

本单元包括两个学习内容,分别是“他,她”和“夏,秋”。

“他,她”是常见的包含人物的汉字,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两个汉字,辨别男性和女性的称呼。

同时,在学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男女平等的重要性,课堂中也可以讲述一些关于性别平等的小故事。

“夏,秋”是课程中的重点部分,这两个字体现了四季的交替变化。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四季变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材内容1.他,她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他”和“她”两个汉字,带读音读出它们的发音和翻译。

接着,老师可以教授他和她的笔画、搭配、读音等内容,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和记忆。

2.夏,秋学习夏和秋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关于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捕捉季节的不同之处,引发学生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四季变化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领会到文字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1.互动讲解教师可以通过重复、引导和比较等方法讲解字的写法和咒语练习。

通过互动讲解,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图片展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典型案例老师可以找一些有关性别平等故事和有关四季变化的故事和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情感的决策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针对本节课,实施以下评价方法:1.知识点评测教师可以出一些有关字的书写、读音、搭配等方面的试题进行测试,看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识字6》教学设计_二下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_二下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_二下识字6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识字6》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是数量词的归类识字。

教材把数量词集中在四幅不同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并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学生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

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牛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

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

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根据书中提供的数量词的用法,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

3.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像力,在叙述的周时,语言得到训练。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5.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设计思路本课共四个小节,通过每一小节不同的内容展示出四幅不同的侧面,而四个小节的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采用教、扶、放的方法。

首先,以第一小节为例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想像中感悟景色的美丽,然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主识字。

在第二小节的处理上,我扶助学生在想像、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渗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摸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三、四小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其中。

在巩固识字上,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学,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在指导写字上,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并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卡通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五一长假,在这个假期里,老师跟随旅游团出去旅游了,这节课我想把我旅游的景点介绍给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景色优美,还可以向别人推荐。

《识字6》(第一课时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6》(第一课时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6》(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的《识字6》,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

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

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塞”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轻松学习词语。

2、“读”是语文教学中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让读贯穿在课程始终。

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在教学中,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一、接唱导入。

1、师唱“我们都有一个家()。

生接唱“名字叫中国”。

2、你们知道中国有四个美丽的地方吗?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6》,认识这四个美丽的地方。

板书课题《识字6》。

(以接唱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学词。

1、学习第一组词语。

过渡::老师先带你们去认识第一个美丽的地方.(1)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引出“塞北”,认读。

指名读,正音.多媒体示图“塞北的草原”师:看看,这就是塞北的草原。

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们知道塞北的草原是谁的家吗?(2)多媒体示图引出“骏马”“秋风”,认读。

(3)练读“骏马、秋风、塞北”边读边想象画面。

《识字6》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6》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6》教案教学设计识字6教学目标:1、把握4个生字,两条绿线能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能按观看的顺序看图,认识图上描画的事物。

凭借图画来明白得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的地域宽敞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了解我国各地风俗人情。

教学预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喜爱旅行吗?假期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点旅行呢?2、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专门喜爱旅行,还把自己在不同地点看到的景物画了下来。

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CAI:四副图)他画了些什么?3、你们看得真认真!想去这些地点玩玩、看看吗?刚才大伙儿所看到的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6》里面。

(板书:贴识字6)咱们把识字6的字音读准了,词儿读好了,就动身去这些地点。

二、初读词串1、快快翻开书,开始读吧!把生字多读两遍。

2、读得多认真哪!我们来听听生字都读准了吗?(出示生字卡)都读准了,词儿一定也能读准!大伙儿在小组内读读吧!哪个组来展现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认真听,他们词儿读准了吗?4、词儿也读准了,词串连起来会读吗?自己试试,要和往常一样,注意词之间要停顿。

5、读好了,咱们男女生来个小竞赛好吗?男生举荐一个代表,女生举荐一个,比比谁读的准。

你们说,如何比?(CAI:韵文)读的如何样?6、还想竞赛吗?这次男生一起来,女生一起来,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三、读好词串(一)大伙儿读的都不错!好,现在咱们说走就走!(CAI:小火车)瞧,咱们的“神州号”小火车都开来了!小火车会载我们去哪些地点玩呢?大伙儿先听一听——(CAI:教师配乐范读)——明白了吗?原先我们要到塞北、江南、海南、高原(齐读)这些地点去旅行。

(板贴四个词条,让学生视觉上一目了然)(二)安排路线(CAI:中国地图)看,今天我们要去的四个景点分别在我们祖国的东、西、南部,请小朋友先安排好这次出游的路线吧!咱们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识字六》教学设计

《识字六》教学设计

《识字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认读14个生字。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2、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课前准备:教学演示课件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我们中队进行一次春游活动好吗?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出发吧!二、随情境学文、识字(一)学习第四小节1、(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少先队员是多么高兴啊! (课件出示第四小节内容)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用变序法处理教材,以韵文最后一节为突破口,精心创设以春游为主线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习本小节的三个生字、新词。

(铜、号、领,铜号、红领巾)3、师:除了生字,其余的字都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第四小节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读这一小节。

(二)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自由拼读生字。

(2)开火车拼读生字。

(3)指名分行读生字。

(4)齐读生字。

(5)去拼音,分组开火车读生字。

(6)识记生字:①学习“海、滩、溪”。

②熟字相加法。

③形声字。

(7)(出示带拼音的新词)指名读、齐读。

(8)(出示去拼音的新词)指名读分行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和新词,让学生轻松有趣的识字,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习第一、二、三小节过渡:同学们学习生字非常认真,翘舌音也读得很准确,现在我们举着队旗,吹着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咯。

1、预设学路1(1)师: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出示海边景色,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句式把看到的景物说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识字6》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教育学生要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引导学生扩词。
3、指导描红,临写。
(1)说说笔顺规则。
(2)分析各部件在格中的位置及关键笔画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完成习字册。
三、把十二生肖填入词语中,再用心读读。
胆小如()力大如()
生龙活()守株待()
叶公好()打草惊( )
悬崖勒()顺手牵()
杀鸡吓()呆若木()
()急跳墙人怕出名()怕壮

教学设计《识字6》

教学设计《识字6》

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清油河希望小学田梽鑫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

对“只要求认识”的生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

对要求会写的字要作到会读、会写、会默、会运用。

本课采用的方法是词串识字,这种识字形式所安排的内容,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

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

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利于相机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塞”“岛”“骄”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引导探究引导点拨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大中国》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你们可得听仔细了!里面唱的是什么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2、出示地图、依次呈现四幅画面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黄沙漫天的——塞北(出示词卡,指名读,贴词卡),有碧波荡漾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3、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小朋友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二、读好课文过渡: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赶快背上行李包,乘上小火车,踏上我们的旅途吧!(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咦,火车先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呢?1、学习“骏马秋风塞北”(1)出示塞北图,你知道塞北是哪里吗?(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河北省外长城以北地方)(2)小朋友再看,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谁是主角呢?(马儿)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卡),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3)骏马喜欢在塞北草原上奔驰,不仅因为草原的辽阔,而且还因为有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出示秋风)假如你就是那只骏马,迎着瑟瑟的秋风奔跑,那是怎样的感觉啊?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4)小朋友想不想跨上骏马,迎着瑟瑟秋风,奔驰在塞北草原上?先读好这个词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6》的最新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识字6》的最新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数量词编的儿歌,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课文有几节。
2、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3、展示交流,完成表格。
4、学习字词:
⑴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⑵ 全班交流:
指读──小老师领读──抽读──齐读
⑶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四、指导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的范写,注意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4、对比观察:品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读读连连
2、比一比:
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最先读准词语到达终点。
海鸥──军舰──竹竿──小溪
沙滩──铜号──红领巾──稻田
秧苗──水塘石桥──队旗
3、读一读:
一头牛,两瓶酒。
三串葡萄四节藕,
五六条鱼,
七八只狗,
九把韭菜花,
十个手指头。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自由读文,想意境:
说说都看到什么景物了 ?
2、画一画:
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3、美读,读出意境:
⑴ 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⑵ 分组分节比赛朗读。
⑶ 自选喜欢的一节朗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师生对读。
⑷ 齐读全文。
三、语言积累,扩展活动
1、我会认:
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我会说:
一只 海鸥
一片 沙滩
一艘 军舰
一条 帆船
一块 稻田
一座 果园
一道 小溪
一群 飞鸟
一面 队旗
一把 铜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