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化学计算1-关系式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专题目标】中学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①关系式法——多步变化以物质的量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②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计算。

③守恒法——运用质量、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④极值法——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计算。

⑤信息转换法——为解题寻找另一条捷径。

⑥讨论法——将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分别求算。

【经典题型】题型一:关系式法例1:一定量的铁粉和9g 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参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 水,求参加的铁粉质量为A .14gB .42gC .56gD .28g例2:有以下两组固体混合物:(1) Na 2O 2、NaOH 混合物,含Na 元素58% (2) Na 2S 、Na 2SO 3、Na 2SO 4的混合物,含硫元素:32%那么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

例3:一定温度下,w g 以下物质 (1)H 2,(2)CO ,(3)CO 和H 2,(4)HCOOCH 3,(5) HOOC ―COOH ,在足量氧气 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响,固体增重 w g ,符合此要求的是〔 〕A .全部B .〔4〕〔5〕C .〔1〕〔2〕〔3〕D .〔1〕〔2〕〔3〕〔4〕练: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参加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参加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那么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A .a c b 22-B .a c b 22-C .a c b 32-D .a c b 62-【规律总结】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建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式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题型二:差量法例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100 mL 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通入400 mL 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响,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枯燥气体460mL ,那么反响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例5:现有KCl 、KBr 的混合物3.87g ,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参加过量的AgNO 3溶液,充分反响后产生6.63g 沉淀物,那么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0.241B .0.259C .0.403D .0.487练: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 ,使之完全反响得剩余物ng ,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规律总结】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响,且反响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响体系。

2025届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学案: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2025届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学案: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答案在最后)1. 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桥梁”作用。

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3.初步建立化学计算的思维模型。

考点一利用差量法计算1.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2.解题步骤(1)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3)根据化学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教考衔接】典例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请列式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听课笔记【对点演练】1.将标准状况下的5 L CO2气体缓缓通过球形干燥管中的过氧化钠,气体体积变为3.88 L(标准状况下),则剩余气体中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16 mL由NO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6NO +4NH3⇌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H3物质的量之比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考点二利用关系式法计算1.常用列关系式的三种方法(1)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2)原子守恒关系;(3)得失电子守恒关系。

2.应用关系式法的解题模型【教考衔接】典例[2023·湖北卷,18(4)]取含CuO2粗品0.050 0 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的酸性KI 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5.00 mL。

粗品中CuO2的相对含量为________。

(已知:2Cu2++4I−===2CuI↓+I2,I2+2S2O32−===2I-+S4O62−)听课笔记【对点演练】1.由NH3氧化制NO的转化率为96%,NO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为92%,现有10 t NH3,总共可以制得63%的HNO3多少吨?2.称取2.0 g制得的K2FeO4样品溶于适量KOH溶液中,加入足量KCrO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转移到250 mL容量瓶定容。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锂B.钠C.钾D.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解题技巧(7)------关系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解题技巧(7)------关系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解题技巧(7)------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关于多步反响,可依据各样的关系(主假如化学方程式,守恒等 ),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目与题目给出物
质的数目之间成立定量关系,进而免去了波及中间过程的大批运算,不但节俭了运算时间,还防止了运算犯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常常使
用的方法之一。

[ 例 9]必定量的铁粉和9 克硫粉混淆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加入过度盐酸,
将生成的气体完整焚烧,共采集得9 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
B.42g
C.56g
D.28g
由于题目中无指明铁粉的量,因此铁粉可能是过度,也可能是不足,则
与硫粉反响后,加入过度盐酸时生成的气体就有多种可能:或许只有
H2S(铁所有转变成 FeS2),或许是既有 H2S 又有 H2(铁除了生成 FeS2外还有节余 ),因此只凭硫粉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不易成立方程求解 . 依据各步反响的定量关系,列出关系式: (1)Fe--FeS(铁守恒 )--H2S(硫守
恒)--H2O( 氢守恒 ),(2)Fe--H2(化学方程式 )--H2O( 氢定恒 ),进而得悉,不论铁参加了哪一个反响,每 1 个铁都最平生成了 1 个 H2O,因此快速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物质的量,根本与硫没关,因此应有铁为
9/18=0.5 摩,即 28 克。

;..。

高中化学计算

高中化学计算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有关反应方程式或化学式,找出有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式,从而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

(一)根据反应方程式确立关系式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尤其是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时可将其相互叠加),找出有关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1.46g金属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淡黄色粉末,该粉末跟足量水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A.44.8L B.11.2L C.22.4L D.5.6L2Na + O2 == Na2O22Na2O2 + 2H2O == 4NaOH + O2↑关系式:4Na ————O24×23 g 22.4L46 g V(O2):V(O2)=11.2L2.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

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

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I2,反应如下:2Na2S2O3+I2=Na2S4O6+2NaI。

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mL。

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

(二)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关系确立关系式3.含FeS2 65%的硫铁矿在燃烧的时候,有1.8%的硫受到损失而混入炉渣。

由这种矿石2 t可以制得98%的硫酸多少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4FeS2+11O2 == 2Fe2O3 + 8SO22SO2 + O2 == 2SO3SO3 + H2O==H2SO4关系式:FeS2————————2H2SO4(三)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确立关系式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守恒的原则,确立有关物质间的关系式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知识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大小比较

【知识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大小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大小比较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定义式法:v(A)=() |A| ct∆∆(2)比例关系法:根据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进行计算,如反应m A+n B===p C,其化学反应速率之比v(A)∶v(B)∶v(C)=m∶n∶p。

注意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的单位要统一,都是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否则无法计算。

(3)“三段式”法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的量;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计算。

如反应m A +n B === p C起始浓度/(mol·L-1)a b c转化浓度/(mol·L-1)x nxmpxm某时刻的浓度/(mol·L-1)a-xnxbm-pxcm+若时间的变化量为Δt s,则v(A)=xt∆mol·L-1·s-1,v(B)=nxm t∆mol·L-1·s-1,v(C)=pxm t∆mol·L-1·s-1。

2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1)定性比较看现象定性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如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气泡或沉淀的快慢、溶液颜色变化的快慢、固体消失所需的时间等)来说明。

例如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浓硝酸与铜反应比稀硝酸与铜反应要快,Na2S2O3与H2SO4的混合液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先出现浑浊等。

(2)定量比较看数值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值,还要进行一定的转化,具体有如下两种方法:①归一法②比值法先看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转化为同一单位;再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除以相对应的系数,最后比较求出的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大。

3 常见题型(1)计算用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王晓波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 024400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终态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现就高中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汇总一下,分享给各位同仁!方法一 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法宝——电荷守恒法涉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时常需用到电荷守恒,首先找出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再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列等式。

如Al 2(SO 4)3、NH 4NO 3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为 3c (Al 3+)+c (NH +4)+c (H +)=2c (SO 2-4)+c (NO -3)+c (OH -)注意 一般情况下,列电荷守恒等式时不能忽略H +、OH -,但在计算时,酸性溶液中常可忽略OH -,碱性溶液中常可忽略H +。

例题1、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1,SO 2-4为0.4 mol·L -1,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 mol·L -1 B .0.2 mol·L -1C .0.3 mol·L -1D .0.4 mol·L -1答案 B解析 在任何一个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 (Al 3+)+c (Na +)=2c (SO 2-4),解得c (Na +)=0.2 mol·L -1 例题2、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 (Mg 2+)=2 mol·L -1,c (SO 2-4)=6.5 mol·L -1,若将200 mL 的此混合液中的Mg 2+和Al 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 )A .0.5 LB .1.625 LC .1.8 LD .2 L 答案 D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得: 2c (Mg 2+)+3c (Al 3+)=2c (SO 2-4),c (Al 3+)=2×6.5 mol·L -1-2×2 mol·L -13=3 mol·L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Mg 2+、Al 3+分离,此时NaOH 转化为Na 2SO 4和NaAlO 2,由电荷守恒得: V (NaOH)=2n SO 2-4+n AlO -2c NaOH=2×6.5 mol·L -1×0.2 L +3 mol·L -1×0.2 L 1.6 mol·L -1=2 L 方法二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均可用差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类型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类型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1.差量法 当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或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可用差量法计算。

(1)体积差[练习1] 常温下盛有20mL 的NO 2和NO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6mL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NO 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若在上述大试管中缓缓通入O 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2mL 气体,则通入O 2体积可能为多少mL ? 【解答】2223NO 323121v 2v 436y 20614NO x y NO H O HNO NO mL x xmL x mLmL+=+∆=∆===-=设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是,的体积是理论体积差实际体积差答:略。

223223222316NO 2mL 4NO+3O +2H O=4HNO NO,14NO 4NO+3O +2H O=4HNO 431410.5O NO 4NO+3O +2H O=4HNO 4316214mL mL xx mLmL y y mL=-=由上小题可以确定剩余气体均为,通入氧气后仍有气体剩余①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参加反应②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16参加反应答:略。

(2)质量差[练习2] 将10.000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 。

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 ,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

【解答】223223g,,.10O 74.59.81311944.50.1871190.51000.7211110.8100.50.88.7x y g z g x y z NaCl NaCl NaClKBr Cl KCl Na CO KClCaCl CaCl CaC x y z y y g z z gx g ++=⎫⎧⎧⎪⎪⎪+−−−−→+−−−−−→⎬⎨⎨⎪⎪⎪⎭⎩⎩++=-=====--=灼烧蒸干过滤沉淀干燥设:氯化钠 溴化钾氯化钙①②①②:答: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关系式法
1.在O2中燃烧0.22 g由Fe和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S全部转化为SO2,把这些SO2全部氧化生成SO3并转化为H2SO4,这些硫酸可被1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2% B.40% C.36% D.18%
2.将m gFe2O3和FeS组成的混合物溶解在足量的盐酸中,结果得到n 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为①5n g ②(m-5n)g ③(m-1/4n)g ④11n/4g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HCl=SnCl2+H2↑再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
6++14=6+2+2+7液滴定生成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K Cr O HCl FeCl KCl CrCl H O
2227332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经上述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K2Cr2O7溶液16.0mL。

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4.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

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

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5.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 Na4S4O6+2NaI,滴定时用去溶液20.0 mL。

试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

6.让足量浓硫酸与10克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加强热反应,把生成的氯化氢溶于适量的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使盐酸完全氧化,将反应生成的氯气通入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试计算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