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前言生态环境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根本,人类通过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本文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2.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对生物的影响2.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指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存在和浓度的增加,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不言而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会因为大气污染而大大增加,对于其他生物,大气污染也有很大的影响,空气中污染物质可被吸入并储存在生物体内,影响其免疫力、种群数量等。
此外,颗粒物等对植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污染会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导致植物生长迟缓,产量下降。
2.2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主要指各种有害物质、垃圾等对水质的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各种废水和工业废料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会导致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从而对水生生物体造成伤害。
例如,鱼类会因盐度、氧气和污染物等的变化而死亡,螃蟹、甲壳类生物因污染物质吸收而出现畸形或死亡,甚至对海鸟、海豹等动物的生存繁衍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2.3 声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是指城市交通和工业机械的噪声、建筑施工的噪声、宠物等产生的噪声污染,这种污染对各种动物都会造成影响。
如对鸟类的极大影响,在大声噪音环境下,它们难以依靠声音定位寻找食物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导致它们的繁殖和生存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人类居住领域内,由于噪声污染,宠物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逐渐出现问题。
2.4 土地污染土地污染主要指各种有害化学元素在土地内的存在和污染,土壤的污染会导致各种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有效地使得土地质量下降。
而这一点将会造成许多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栖息地。
此外因为人类对土地的污染和浪费造成的地表水逐渐变干,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防范和治理生物在遭受污染后,往往出现各种症状,如健康状况恶化、死亡率上升等,为了减少污染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教研主题巧设课前参与激活课堂
课 题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章节
第七章
第2节
主备人
刘锡菊
周 次
课时
一课时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知道废电池的成分及危害,知道水俣病和痛痛病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带来的危害。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法设计
调整修改
‘
课
后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活动建议】探究“酸雨”的危害。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相关内容。
这一节内容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技能方面的目标。
2.在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为下一节的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准备pH试纸,配制模拟酸雨,清水,烧杯,纱布,大培养皿、小麦的种子等。
教学策略这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设计实验及其操作是重点也是难点,还涉及许多化学知识,教师要先给同学讲解清楚,课前同学要预习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课堂上实施方案,通过实验认清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危害是什么?了解当地雨水的情况,增加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播放PPT中视频):《从外太空看美丽的地球》。
美丽的地球、生物共同的家园,曾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环境被无情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欣赏视频,体会地球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播放PPT课件中视频)1.认识酸雨: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产生的?(虚拟软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2.实验设计: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pH。
3.展示实验,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与答案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七章
pH
6.5~7.0 6.0~6.5 4.5~6.0
溪红点鲑
√
黑头呆鱼
√
×
×
牛蛙胚胎
√
√
√
小龙虾
√
√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3.0~4.5 × × × × ×
A.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
(3)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 液对小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 如图所示
生物 配RJ版 七年级 下册
目 录
CONTENTS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01 自主预习 02 互动探究 03 课堂精练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七章
课时学习目标
内容 了解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第四单元 第七章
2.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 ( C )
A.安装净化装置 B.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
C.减少污水排放 D.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3.(2021·岳阳)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 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D )
A.垃圾分类处理
B.重视新能源开发、利用
C.工厂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D.废电池土壤填埋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七章
6.用过的废旧电池不要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而要单独回 收,主要原因是 ( C )
A.节约能源
B.防止酸雨的发生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方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了解酸雨、温室效应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难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是酸雨地区的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同一地区3次雨水;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比色卡、标签、镊子;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事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
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
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
酸雨是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下面的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贴好标签。
3.选择植物种子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的生长状况。
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制定计划:(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
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1)污染物: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指含有汞、镉、铬、铅、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品。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2)危害:水中、土壤中的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防治:禁止有毒有害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中,发生重金属污染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3.大气污染
(1)污染物:主要有工业废气,燃烧煤、石油等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危害: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叶面产生伤斑,甚至使植物枯萎死亡;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还会造成酸雨,对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等产生不利影响;动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污染的空气被人体吸入,除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脏等产生危害,严重时可夺去人的生命。
c.设计表格,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注意:
向B、C、D培养皿中喷洒的“酸雨”pH由大到小,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每天喷洒的次数和量由自己控制,但向A、B、C、D培养皿中喷洒的次数和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湿润为宜。
⑤实施计划:根据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天
1
2
3
4
……
分析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核污染
日本东部特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严重的核污染。周边居民被疏散,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一、酸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地或人为地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产生危害的行为。
新会区五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1、认识酸雨的成分,酸雨的危害;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酸雨自主探究:阅读教材108--109页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酸雨?2、酸雨是怎么形成的?3、酸雨有哪些危害?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合作交流:请你设计探究酸雨对生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订计划:①在一个花盆里播下六粒玉米,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4左右。
③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请你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请你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若有不缜密之处,请你指出。
⑦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探究任务二: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自主探究:阅读课本110—111页,思考下列问题:1、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2、水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3、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危害是什么?合作交流: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拓展提升】有人说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附:参考答案探究任务一:酸雨自主探究:1、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
2、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与空中的水蒸气结合就会形成酸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不烧煤,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呢?(燃烧含硫量低的煤,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种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如柳杉等)
(8)你认为废电池真的对生物有害吗?表现症状是什么?
学生:再取一烧杯,里面不放模拟酸雨,放上清水,同样放入三株南瓜幼苗。
教师:设计得很好!如果我把这两组实验放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会怎样?如果放入的幼苗大小不一样会怎么样?再如果加入的模拟酸雨和清水不一样多,又会怎么样?
学生:认为没法比较。讨论后得出:应该放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
二、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一定是。会不会是南瓜苗本身有病,或者是温度太低导致的。教师: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肯定是模拟酸雨起的作用?
学生:增加对照实验,进行比较。
教师:对!实验安排对照组的目的就是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这是实验设计要遵循的一个原则。这样我们就可成的。那么,我们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呢?
2.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的方案。
设计对照组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资料。准备学生探究活动所需的用具(烧杯、培养皿、pH试纸等)和材料(已浸泡一昼夜的小麦种子),提前培育的长有三片幼叶的南瓜苗若干。
2.学生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计划。
学生代表: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并做简要介绍:
①配制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
②将模拟酸雨放入一烧杯中,再放入三株南瓜幼苗。
③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幼苗生长的情况。
④记录每次观察的结果(写在提前设计好的表格中)。
⑤得出结论。
教师: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比较好。我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南瓜幼苗出现的症状一定是模拟酸雨造成的吗?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通过完成探究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知道在实验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保护环境的做法,并能付诸于实践行动。
●教学重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答案:用清水清洗洗手眼睛和皮肤安全
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例,请你对其中会污染环境的例子提出改正措施。
事例改正措施
(1)随地吐痰、吐口香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流走(2)____________________(3)稻、麦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购买食品用一次性塑料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生活垃圾集中埋在一块地里(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
答案:要研究的问题: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实验。这样做不对。错误在于:①实验幼苗的数目太少,没有重复的实验组;②没有进行对比实验。
4.做“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如果不小心皮肤被废电池内容物溅到了,应该立即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还必须用肥皂__________。在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模拟探究时,要注意不要让模拟酸雨溅到__________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做实验要注意__________问题。
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3.明白实验安排对照组和重复组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一个花盆里播5粒大豆,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用pH试纸测定它的pH4左右。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花盆中大豆幼苗都死亡了。
实验结论: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小丁“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请你补上。实验这样做对不对?若不对,请指出错误的地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身经历?
学生:大部分资料是看电视、报纸知道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亲自动手探究一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介绍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教师:课前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方案进行检查摸底。课上选有代表性的小组阐述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不可以,有误差。
教师:那么,怎样做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呢?
学生: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教师:回答得很好。重复实验是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另一原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做到既节约时间又体现了重复性,最终得到可靠的结果呢?
学生:讨论思考。能!把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教师:同学们很聪明。我们现在就一起统计各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尊重事实,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现在同学们依据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酸雨对生物有害吗?具体表现有哪些?
(2)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3)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区别?查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4)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分发实验用具和材料。
学生:以小组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完成有关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模拟探究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模拟酸雨和废电池浸出液溅到皮肤上。
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各小组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结果有所差异。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只进行一次实验可以吗?
●板书设计
第二节探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原则:①对照性;②重复性。
●活动与探究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能否提出较好的改正措施?
2.有的地方生态环境很好,没有产生酸雨的条件,但是,环保部门却监测到有时有酸雨出现。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答案:外地的酸雨随气流飘到该地方。
3.小丁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制定方案:
(2)准备食醋、废电池浸出液等实验材料。
(3)设计一个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表格。阅读课本118页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结合观察、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酸雨、重金属盐、农药化肥、温室效应等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学生:人类活动造成的。
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人类活动确实造成了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现状。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亲眼看到了酸雨及废电池对生物造成的伤害,更激发了我们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设计实验方案,明白了实验设计中安排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并能较好地设计对照组。
[巩固练习]
1.一般来说,酸雨的pH会__________5.6(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要求“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说明“模拟酸雨”的酸性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大(或:更强)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9)粗略估算一下全班同学家中使用电池的情况,一年的废电池大约是多少?
(10)同学们都在消费电池,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废电池?对废电池的回收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1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避免模拟酸雨和废电池浸出液溅到皮肤上,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由此你会想到什么?
(12)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控制废电池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