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观博物馆

合集下载

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攻略

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攻略

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攻略
参观国家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以下是一些攻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提前了解:在参观之前,建议提前了解国家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展览信息和门票价格。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或电话了解这些信息。

2. 预定门票:如果国家博物馆需要预定门票,尽量提前预订,以避免排队等待。

一些博物馆也提供在线购票服务。

3. 制定计划: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布局和展览分布,制定一个参观计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时间,并确保你不会错过重要的展品。

4. 注意时间:国家博物馆通常都很大,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

尽量选择在平日或非繁忙时段参观,以避免人流拥堵。

5. 注意规定:在进入博物馆之前,了解并遵守博物馆内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例如,可能会有禁止摄影、禁止食物
饮品等规定。

6. 准备舒适的服装与鞋子:参观博物馆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步行,所以选择舒适的服装和鞋子是很重要的。

7. 借助导览设备:许多博物馆提供导览设备或音频导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和文化背景。

8. 保持安全:在参观博物馆期间,确保保持个人财物的安全。

尽量不要携带太多现金或贵重物品。

9. 尊重展品:在参观时,请遵守博物馆的规定,不要触摸展品、闯入禁止区域或进行任何破坏行为。

10. 深入学习:在参观结束后,如果你对某些展品或主题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相关的书籍、网站或其他资源,加深你的了解。

希望以上攻略能帮助到你,祝你在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逛博物馆的方法

逛博物馆的方法

逛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休闲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

要确保逛博物馆的体验愉快且有意义,可以遵循以下方法:1. 选择合适的博物馆:根据你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的博物馆。

博物馆种类繁多,包括综合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

2. 做好准备工作:在参观博物馆之前,了解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如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展览内容等。

此外,可以提前查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了解当前的活动和展览。

3. 规划参观路线:到达博物馆后,先了解博物馆的布局和展览区域,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规划参观路线。

如果博物馆较大,可以优先参观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区。

4. 注意参观礼仪:尊重博物馆的规定和其他参观者,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触摸展品,不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

此外,尽量避免在博物馆内奔跑、玩耍,以免影响他人的参观体验。

5. 仔细观赏展品:在参观过程中,仔细观察展品,阅读解说牌,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科技原理等。

如果对某个展品感兴趣,可以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6. 与讲解员互动:如果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可以请教讲解员相关问题,获取更多关于展品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参观者交流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7. 做好记录和总结:参观结束后,可以将自己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总结收获和感悟。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为以后参观其他博物馆提供参考。

8. 持续关注博物馆动态:在参观结束后,可以关注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展览和活动,为下一次参观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你将能更好地享受逛博物馆的乐趣,并从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是保留最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品的宝库之一。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艺术和历史遗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一些攻略和注意事项。

开放时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对公众开放,周一闭馆。

具体开放时间如下: -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16:00停止入馆)请注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家法定假日和重大展览期间可能会有特殊的开放时间安排,请提前查询相关信息以确保您的参观计划。

预约与购票为了保证参观的流畅和质量,建议游客提前预约门票。

您可以通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在线预订平台进行预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票采取实名制,您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订。

如果您无法提前预约门票,您也可以当日购票入馆,但由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流量较大,可能会遇到人流高峰和长时间排队的情况。

建议您提前安排好时间,避免等待时间过长。

参观路线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区域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部分。

基本陈列包括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品,而临时展览则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时间段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

以下是一个推荐的参观路线:1. 基本陈列区•一楼:中国古代历史陈列、中国书画和印章陈列•二楼: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陈列、中国瓷器和玉石陈列•三楼:中国民间工艺陈列、世界非洲文化陈列•四楼:世界古代文化陈列、世界古代艺术陈列2. 临时展览区中国国家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展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

请您在参观前查询相关展览信息,并了解展览的时间和内容。

临时展览区位于博物馆的四楼,展览主题多样,从古代文物到当代艺术都有涉及。

特别注意事项•建议提前安排好参观时间,并注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临时闭馆情况。

•由于场馆的流量较大,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建议提前预约门票或提早到达馆内,以避免长时间排队。

如何参观博物馆

如何参观博物馆

如何参观博物馆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参观博物馆。

第一点建议就是,参观博物馆,首先要注意选择。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咱们干任何一件事情,要有目的性,你目的明确,你的效果才能好,同样的道理,参观博物馆也要有目的性。

第二个建议,咱们看看进入展厅里面该注意点什么,就进入到博物馆大门了。

进入博物馆大门,我提这么个建议,就是先宏观,后微观。

先宏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现在发现不少同学进入博物馆以后,这个眼睛左右看一看,先看看建筑,然后进了展厅就直奔展品了,这样不好。

要先宏观,就是说我到了博物馆以后,在它大堂,我先了解一下,看看它的平面图,这个博物馆根据平面图它有哪些展厅,这些展厅都展的是什么,它的平面图都做了介绍,然后我进行选择,我是看玉器展厅,还是看军事展厅,我做出选择。

进了展厅以后,大家先别急着往里走,先在展厅的门口,每个展览的展厅门口,都会有一个前言,很简短的前言,这个前言它的信息量大,文字水平也比较高,一定把这前言读一遍,一般的前言都是一二百字,它高度概括告诉你,在这个展厅里边,你将看到什么,都有什么,这就叫什么呢?你就要有一个,先对这个展厅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有个总体的了解,知道我进入这个展厅,它主要要看什么。

往往我们的很多同学忽略这个前言的看,甚至有人在那看了两眼,没看全就往里走了,这是不好的。

看完前言以后,我们进入到展品的展现区了。

这个时候,我劝大家,还不要忙于看东西,看什么呢,先看大标题,一般的大标题都在你站在这的时候,眼睛平视的位置,或者是眼睛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大标题下面会有一个几十个字或者百十来字的一个组说明,或者叫单元说明。

这些文字都是点睛之笔,都是概括性很强的,目的就是让人家了解主题。

你了解了主题,你才好往下进行。

这样你的收获就会大一些。

大家进了展厅以后,要学会观赏。

看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尤其是重点文物,同学们可能会问我,我们刚进展厅,哪知道哪是重点哪不是重点呢?有一个窍门告诉大家,听讲解员讲解或租语音导览系统,可以听着语音导览系统,那么语音导览系统它在导览的时候,它不是把所有的展品都导览的,它是把展品里边最典型的展品进行导览,而这个最典型的展品,它在说明牌那就会有一个小标,那个小标大多数都是个耳机。

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拓宽眼界的活动。

无论是对历史的深入了解,还是对艺术的欣赏,博物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参观博物馆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以保持秩序和尊重文化遗产。

本文将就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进行分点列举,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博物馆之旅。

1. 保持安静参观博物馆是一种需要专注和静心的活动。

当我们漫步于展厅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或使用手机。

这样不仅可以尊重其他参观者的体验,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展品的欣赏和学习。

2. 不可触摸展品博物馆内的展品往往具有历史价值和独特性。

在参观时,严禁触摸展品,以防止其受损或破坏。

许多展品都很古老且易碎,触摸它们可能导致化学反应或机械受损,甚至引发争议。

若想更近距离地欣赏展品,可以通过观看展厅内的介绍,或者使用博物馆提供的虚拟展示等方式。

3. 遵守博物馆规定参观博物馆时,要遵守博物馆的规定和行为准则。

这些规定通常会在入口处或展厅内的告示牌上贴出。

例如,有些博物馆禁止拍照或者使用闪光灯,有些博物馆禁止携带大型背包等。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我们能够保护展品并维持博物馆的秩序。

4. 尊重其他参观者博物馆是一个公共场所,我们需要尊重其他参观者的权益。

在观看展品时,要注意避免阻碍其他人的视线,不要拥挤或推搡。

若觉得需要等待参观某个展品,可以礼貌地等待,不要插队或者占用过多的观看空间。

尊重他人,共同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

5. 学习展品背后的故事博物馆中的展品都有一个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参观时,我们可以通过看展厅内的标签或者使用音频导览等方式,了解展品的背后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

这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欣赏展品的价值和意义。

6. 保持卫生和整洁为了保护展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保持博物馆的卫生和整洁。

遵守博物馆内的禁烟规定,不乱丢垃圾,并注意不要碰撞或破坏展厅内的设施。

博物馆是在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参观环境,我们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持其整洁和有序。

博物馆参观行为规范

博物馆参观行为规范

博物馆参观行为规范博物馆是一座培育文化、传承历史和艺术的宝库。

参观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体验,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以保护文物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博物馆参观的行为规范,帮助参观者在博物馆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1. 尊重文物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件文物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不触摸或移动任何展品,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如果有疑问或者想要更详细了解某个展品,可以寻找工作人员的帮助。

2. 保持安静在博物馆中保持安静是尊重其他参观者和展品的表现。

不要大声喧哗、讲手机或吃东西。

遵守博物馆的规定,不要在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展览区使用相机或者手机拍照。

3. 注意个人卫生在博物馆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十分重要。

不要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或破坏公共卫生设施。

如果需要吃东西,可以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保持整洁。

4. 注意个人行为举止在博物馆中,我们需要注意个人行为举止。

避免跑跳或嬉闹,以免打扰其他参观者。

保持排队有序,不要挤推或者插队。

如果需要带小孩参观,要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造成任何不适或损害。

5. 遵守博物馆规定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规定和指引,参观者应该仔细阅读并遵守这些规定。

这些规定可能包括禁止使用脚架、触摸某些展品或者限制人数。

遵守规定能够维持良好的参观秩序和保护文物的安全。

6. 学习与分享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观看展品,还应该有学习与分享的态度。

充分利用提供的音频导览、小册子和展品解说来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博物馆参观体验,鼓励朋友们也去参观。

7. 尊重其他参观者博物馆通常都是人流密集的场所,我们需要尊重其他参观者的个人空间和观赏时间。

避免站在拍照点或展品前久立,让其他参观者得到机会。

保持友善的态度,在需要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8. 负责任的旅游消费在博物馆内的礼品店或咖啡馆选择消费时,要注意负责任的消费行为。

支持博物馆的文化价值,选择质量好、符合博物馆主题的商品。

避免购买盗版或者非法来源的物品,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

博物馆参观要求

博物馆参观要求

博物馆参观要求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是人们认识历史、了解文明、
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有一些要求如下:
1. 服装规范
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应该穿着得体、朴素。

尽量不穿短裙、露背、露腰等时尚穿着,这可以显示对历史文化场馆的尊重和敬重之心。

2. 自觉排队
参观博物馆是众多游客的选择,但为了保持秩序,我们需要自觉
排队。

排队参观可以保证每个展品都得到应有的关注,杜绝因为拥挤
而引起的混乱和人为伤害。

3. 勿扰展品
博物馆展品是稀有的文化和历史精华。

在参观时,我们应该保持
合适的语音音量,保持身体卫生,切勿大声喧哗,不要触摸展品、拍
照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文物安全和整体品质。

4. 玩具、食品禁止带入
参观博物馆是需要注意自我行为的表现。

我们应该遵守规定,不
携带食品和玩具入内。

这可以保持博物馆文化环境的纯净而效果良好。

5. 讲解解说不可胡扯
博物馆在我们学习了解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向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讲解和解说。

但是,我们不应该胡扯掳控,不要偏离历史文化的真实本质和价值。

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可以满足我们求知欲望的场所。

既然来到博物馆,我们应该能够自觉遵守上述要求,为博物馆维护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流畅秩序盡一份力。

参观博物馆的技巧

参观博物馆的技巧

参观博物馆的技巧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座知识的殿堂,每一个展品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璀璨。

但是,博物馆毕竟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所,在观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领略博物馆所传达的文化价值呢?下面,笔者将介绍参观博物馆的一些技巧。

一、提前了解展览内容年轻人到博物馆不是为了打卡,而是通过展览了解文化、歷史和艺术的传承。

因此,在参观前,可以提前了解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可以浏览博物馆网站发布的信息,了解展品的背景和内涵,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参观、观察和思考。

二、选择较为宽敞而不拥挤的时间段博物馆一般司空见惯地排队和挤场面,人流大的时候,进出方便,观展体验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选择时间上,可以选择避开早高峰和晚高峰,如午后时段,或者工作日的晚上等较为宽敞而不拥挤的时间段,这时,可以更加自由地观看展品,体验更佳。

三、留意展品文字说明博物馆的展品都有背景和历史涵义,如果只对展品的外表进行浅尝辄止的欣赏,那么就必然会忽略中间的大量意义和内涵。

因此,留意展品后面的文字说明和解说,对于展品的理解和欣赏都有极大的帮助。

即使你的专业背景相对较弱,也可以直接从文字上领略展品所传达的文化价值。

四、不要遗漏常规展品博物馆常规展品,往往是这个国家或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因此,在参观时一定不能遗漏常规展品,如博物馆中的历史珍品、文化遗址、名人博物馆等,都是值得一看的,可以为参观博物馆中更深层次的文化探究提供锚点和推动。

五、严格遵守博物馆规定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严格遵守博物馆的规定和礼仪是必要的。

例如,不触摸展品、不大声喧哗、不吃东西等都是基本的常识。

此外,在部分博物馆需要购票,如果有学生身份的话,可以凭学生证享受优惠票价,但不要试图通过暴力或其他方式搞到半价票。

六、与管理员和其他观众交流在参观博物馆中,如果有些问题或经历可以与管理员和其他观众交流。

可以向管理员请教一些相关问题,寻求协助,也可以与其他观众分享对展品的看法和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颃略和参与其中体验参观的乐趣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参观博物馆父母是第一位也是最好的讲解师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的家长越来越多了,而华商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往往走马观花,并没有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收获。

西安新知小学学生家长徐女士感慨:“西安的博物馆资源丰富,但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才能有收获、有意义呢?”带孩子坐“时光穿梭机”看看文物是如何被发现的10月18日下午,知名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张鹏(昵称:朋朋哥哥)应邀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时光机之旅——走进古老文明的瞬间》。

来自全市的10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们跟随朋朋哥哥登上“时光机”,穿梭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场景中。

孩子们跟随英国人卡特先生回到了图坦卡蒙金面具被发掘的现场,一同经历了木乃伊的发现之旅。

朋朋哥哥还现场启发孩子“木乃伊有哪些用途?”“木乃伊除了放在博物馆里展览,富有珍贵的研究价值外,小朋友们想想它还能用来做什么?”小朋友们一下子被问住了,木乃伊还能用来干吗呢?“老师,木乃伊可以用来做装饰品”“老师,木乃伊可以用来吓人”……经历了片刻的沉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讲座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原来历史文物还可以这么讲!”带孩子来听讲座的萌萌妈妈感慨地说:“以后自己也可以尝试用讲故事、做时光穿梭机的方式给孩子讲历史和文物知识。

”参观博物馆前家长先做功课朋朋哥哥在现场与家长们分享到,参观博物馆的“习惯”永远比知识更重要,“观察”、“发现”、“思考”是我们带着孩子面对一件文物时的三要素。

他建议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首先家长要先于孩子学习,找到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展览的主题和线索以及孩子可能的关注点;同时,参观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有的家长把孩子带进博物馆自己就坐在一边玩手机或者和朋友聊天,这其实非常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与孩子共同参观,不要担心被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也不要强调参观必须要学到知识,而是尽量引导孩子思考。

参观结束后,引导孩子将看到的想到的分享给家人或者同学。

朋朋哥哥表示,父母永远是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第一位也是最好的讲解老师。

带着问题去参观博物馆更有效果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讲得不亦乐乎,孩子却不情愿地嘟囔“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讲了,像上课一样很烦”。

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科学文化传播中心科普部主管王凯表示,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增长知识,但绝对不能对孩子强行灌输。

举例来说,有的孩子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看到各种蝴蝶的图片,兴趣使然就想到博物馆去看看实物,这样“先了解知识,再看实物”的参观就非常有意义。

另外,也可以“带着问题去参观”。

比如说家长做足功课,启发提问孩子“老虎为什么那么凶?为什么牙齿那么尖?或者植物有哪几种,如何分类?”对孩子抛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自己去找答案。

这样“带着问题去参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王凯表示,学龄前的孩子以看为主,不强求他们一定要记得或者了解。

小学以后的孩子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配合着参观。

例如一年级的自然课(科学课)会讲花草树木等内容,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带孩子去植物园参观,亲手制作植物标本。

五六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参观富有启发性的天文、地质博物馆。

说到博物馆,人们或许会想到什么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之类,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离孩子的世界就更遥远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国内,就有许多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去参观的博物馆。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包罗万象或是专精某一个领域的那些馆藏文化,能让孩子近距离就接触到那些知识的奥妙,可以穿越时空、走向世界、飞向宇宙。

科技、人文、艺术、自然……这些馆藏文化的力量,让人不能不佩服。

尤其是这样的社科场馆,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开阔的眼界,更有深远的知识熏陶与文化启蒙,足够让孩子在日后慢慢地消化吸收。

对我们来说,还有另一重意义,那就是可以把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内容,在博物馆中得以真实地呈现出来。

每次小米在各式各样的博物馆里参观时,真会让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正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所以,请多抽出一些时间,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博物馆,这就带孩子出发吧,去感受那些独特的馆藏文化。

哪些博物馆适合孩子参观?为孩子选择博物馆,从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博物馆为入手,是他能够善于接受的。

1、科技类和自然类很容易让孩子们去接受。

国家动物博物馆体验观察活动非常好,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很多虫子都有标本,甚至它每年都会有一个项目,也不是特别贵。

晚上有让你在博物馆住一宿,一家发一个账篷,住一宿。

我想说的动物博物馆,晚上是他们专业的讲解的老师,他们为什么说自然博物馆和动物博物馆比起来我更推荐国家动物博物馆呢,因为它背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学所,原来是动物学所的标本室,改的一个博物馆,所以很多东西很专业,人也很专业,会带着孩子们去看,拿着手电筒去找这些动物,找完动物,刷牙、洗脸睡一宿,第二天带着去北京麋鹿园看麋鹿。

前一天不是跟你讲这个鹿,后来给你看活鹿,就这样,有一排不同的鹿,这是一个。

还有北京自然博物馆,也有自己的特色儿童讲解活动,我听过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儿童讲解,面对小朋友的讲解,像首博,国博,我也在跟国博给孩子们讲,讲得最好的是自然博物馆,我举个例子,有次活动,让今天到场的孩子们,每个人扮一个角色。

比如你去扮演的是这个海马爸爸,这边扮演一个鸟,所以有很多种东西,为什么呢?它今天的主题就是一个,这些动物的宝宝怎么出生的。

比如海马她会告诉你,海马是海马爸爸养的,不是妈妈养的。

然后她会告诉你,这个鸟儿是把别人的鸟蛋给挤下去了,我是靠自己的养母给养大的,都是一个主题,但是又有一个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当中给你讲,讲完答对一个会给你一个奖励,所以说整个过程,两个多小时,孩子一点都不累。

但是他们有一个先天性有利的资源,就是自然类的东西好扮演。

你说我去青铜馆,扮一个花墩这个不太合适。

有机会的大家可以去自然博物馆感受一下特色的东西,而且自然博物馆有小朋友的讲解,孩子给孩子讲解,他们更乐趣一些。

2、第二个就是从很多户外遗址类的博物馆入手。

大家把综合类的文化历史类的博物馆放在后面,越往后越好。

比如说故宫博物院,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然后我们的西汉博物馆都是户外的,有些是遗址类博物馆,去了之后孩子能跑起来,能动起来。

如果再给他一些小的游戏的项目,让他带着任务去活动,他会更有乐趣。

所以说不要一下子今天去博物馆,我就带你去,我这两天我要开始讲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通史陈列,我要从170晚年袁某仁义之讲到1972年溥仪退位,讲三个多小时,四个小时,有一个小学的妈妈,二年级孩子他妈,非得告诉我说,带着孩子来听。

我说你别来,你来了之后,孩子会很难受的,我也会很难受的,因为我讲的不是给孩子讲的东西,而且现在不需要那个阶段,他现在达不到那样一个程度。

像这种综合类的,以线索要穿起来的,一定要有一个历史背景的东西,这种展览和博物馆越往后放越好。

然后这几个博物馆,户外遗址类的博物馆大家可以尝试,需要孩子们在里面动起来,设计一些互动的环节。

3、第三个就是历史类、综合类的博物馆。

这类的要将展览的主题进行一个拆分,只看一个方面。

就像我刚才讲的中国青铜艺术展,是按照时代来排的。

如果让我去看,我就知道这一排摆了七八个,我知道这个时代风格更早,那个时代风格更晚,这是成年人看的东西,孩子不需要看这个。

你只需要拆分不同的主题,你告诉他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这个东西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它的花纹第二个阶段告诉他,第三个看上面不同的字,这个字是干什么用的,等等,可以拆成不同主题看它,切莫说一次性去一个展览,我让孩子们要给他很多的知识,不要这样子,只要考虑到一个方面就行了。

而且一定要这个主题很鲜明,就像刚才讲的青铜,我这一次只看花儿,别的什么都不看。

我这个看的瓷器展,这个瓷器展我这一次只看颜色,不看花形,红色、蓝色、这个红色和那个红色有什么变化,这个蓝釉红从上面一直往下变化流淌的效果什么样子,只看颜色等等。

只是看一个局部,我要给大人讲的时候,一个瓷器摆在我们面前,找三个办法。

第一看颜色美在哪,第二造型美在哪,第三特殊美在哪。

找到这三美,就可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去欣赏一个瓷器了。

但是跟孩子不需要讲这么多,你只需要讲一个点。

比如说很简单的元代的时候,花大朵的缠枝花卉,一朵花是面朝上,一朵花面朝下的,当你转成一圈看的时候,你看到这一朵花,有正影,有背影,我看不到背影,但是我把背面单独给你画出来,让孩子们观察这个细节,找到这个点,找到这个点以后,你到明代一看,风格马上就变了,另外一种风格。

让他去找它的区别,找它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说你可以拆分主题,这一次看颜色,下次我们看花儿,下次我们看鸟,看它的鸟是怎么画的,不同的鸟等等。

4、寻找与生活贴近的主题有一次带着孩子们去讲青铜,一个小姑娘整个青铜下来,她不喜欢这些东西。

然后她就提不起来兴趣,但是她到楼下新疆服侍展的时候她有很多问题,她喜欢给自己做衣服。

回来之后她妈给我打电话,她就会问为什么穿这种衣服,这个衣服怎么做出来的,这个衣服什么样子,和我现在穿法一样不一样,会有很多小问题,和她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你去找,你去给她找相关的一些资料。

5、在历史空白的时候,应该做一些概念性的补充今天要跟他讲佛造像的展览,如果你前面不知道这个时代,为什么有人要造佛像,我要给大朋友讲,上来就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讲的佛造像艺术展,讲的是雕塑艺术展,但是我们首先要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有一个了解。

我们首先要看佛教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这是我给大人的背景,给小孩的背景,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造佛像,佛像是做什么用的,佛像是用在什么地方,摆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就会告诉你在庙里,给一个大的背景,再告诉他,再往下讲。

所以有时候平时可以给他一些基础性的东西,这种概念性的解释,他可以在走进博物馆的时候有了解,比如如果前期告诉过大家,青铜是什么,再来看青铜,我们就会有一个前面做铺垫的这个过程就可以省略掉了,这是第三个。

就是为孩子现在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