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谈育儿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

崔玉涛谈育儿-正确使用药物本章你将读到以下精彩内容:●静脉输液虽然有它的好处,但并不一定就是最积极的方式,应该遵循“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给药”的原则。

●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病毒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会导致人体特别是肠道内菌群失调。

LESSON 44 退热药,混搭用虽然我们都不希望,也尽量避免孩子发烧,但没有一个孩子能躲过发烧。

实际上,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

当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阻止它们,其中,让体温升高就是一种常见而明显的方式。

既然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那为什么还要退热呢?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38.5℃的体温。

因为高热会使体内代谢过高,导致人体消耗明显增加。

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高热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出现高热惊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所以,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应该采取退热治疗。

退热治疗分为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多喝水多排尿、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学疗法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

但是,在用药物降温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诊室镜头回放1使用退热剂每天不能超过4次11个月的楠楠一天前开始出现高热,体温超过了39℃。

在医生的指导下,父母给孩子服用泰诺林小儿滴剂退热。

药物服用后效果很好。

说明书标明,药物应该间隔至少4个小时才能再次服用,但说明书上又提到,每天使用不能超过4次。

这下爸爸妈妈左右为难了:吃药后退烧的有效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如果孩子4个小时后又烧起来,这样算下来,每天使用退热剂的次数肯定会超过4 次,这该怎么办?诊室镜头回放2使用退热剂1小时还没有退热1岁3个月的宝宝近几天发热,体温超过了39℃。

使用泰诺林小儿滴剂将近1小时后,孩子的体温仍然没有减退。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昨日,关于在孩子打针效果及注意事项的专题上(点击查阅?【崔玉涛谈常见病】孩子肌肉薄,扎针要慎重,效果也需酌情考虑!),宝爸妈集体回忆自家熊孩子第一次打针的趣事后,紧接着,就把关于幼儿急疹和退热药、输液的区别使用,刷上了留言榜首。

的确,打针孩子痛苦,对宝爸妈来说其实也是一份煎熬,可看着孩子高烧不退,那简直就是在考研家长的最后一层心理底线,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高热的护理。

我真的要奔溃了,宝贝已经无故发烧三天三夜了,一直高烧不退,毫无症状,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体温一直在38度以上甚至近40,时刻不停擦身体,还吃了好几次退烧药,可就是退不了高烧,验血也没有白细胞,不知道咋回事,睡眠也无法熟睡,一碰就醒来大哭,该怎么办?拜托了!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持续3天,高热后出皮疹,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多是孩子有生第一次发热,会导致家长到达接近崩溃的边缘。

由于幼儿急疹属马后炮诊断,只要孩子发热期间无其它症状,家长只有“忍着”=等待+等待。

孩子出现发热时伴随着皮疹、腹泻、剧烈咳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高热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退降的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退热药剂量不足;2.体内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3.孩子对此种退热剂不敏感;4.未达到家长的希望值。

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不能遏制发热。

病毒感染,比如幼儿急疹,高热一般维持于三天。

服用退热药几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

今日,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书籍后就婴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以及退热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补充回答。

什么时候考虑静脉补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几小时内体温下降,说明孩子对退热药是敏感的。

几小时后,体温再度上升是发热的基本过程。

如果体温越烧越高,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热。

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

只有进水困难时,才考虑静脉补液,但不是输抗生素。

没有研究证实注射退热药物的效果优于口服退热药。

崔玉涛谈育儿-便便问题

崔玉涛谈育儿-便便问题

崔玉涛谈育儿-便便问题本章你将读到以下精彩内容:●排除宗教和文化因素,包皮环切是否有必要,目前并没有一个定论。

●虽说包皮环切手术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手术,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可接受的。

●不要过于认真清洗婴幼儿的外阴。

●大便干燥的主要原因是大便在结肠内存留时间过长,大便中的水分被结肠吸收,造成大便干结。

LESSON 35 宝宝为何尿频?身为父母,似乎天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这边还在为宝宝吃什么、怎么吃焦虑不安,那边又为不成形的便便愁眉不展。

因为对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其是否健康,尿便就是一个指标。

松田道雄说得好,我们是在养育婴儿,不是在培养大便。

所以,爸爸妈妈们对待尿尿和便便,完全可以放轻松些,当然前提是对它们有详细的了解。

诊室镜头回放宝宝小便次数明显增多近来,5岁的强强小便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

爸爸发现了这个问题,可妈妈没怎么当回事,她认为是强强从幼儿园回家后喝水多的缘故。

昨天,幼儿园的老师又向爸爸反映了强强小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希望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去看医生。

这下,妈妈有些慌张了,怕孩子的肾脏出了问题。

一大早就带强强来到诊室。

经过检查发现,强强的小鸡鸡头轻度红肿,轻轻按压阴茎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强强的小鸡鸡怎么了?婴儿期,男婴的包皮粘于阴茎头上。

大约4~5岁时,包皮的部分内面将逐渐与阴茎头分离,形成一些小囊。

多数孩子的包皮口较为狭窄,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尿液存留于此,渗出的尿碱和包皮内面代谢脱落的组织碎片逐渐形成包皮垢。

在潮湿的环境下,包皮垢可诱发包皮垢杆菌生长,从而刺激包皮内面和阴茎头发炎。

阴茎头和包皮上含有的众多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容易产生排尿感。

这就是强强为什么老想小便的原因。

治疗与处理向妈妈解释这种情况后,我建议最先应做的治疗是控制感染。

于是,我在强强的阴茎头涂了些局部麻醉的药膏。

15分钟后,用手轻轻向上翻开包皮,即见到了乳白色如同豆腐渣样的包皮垢,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继续慢慢上翻包皮,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浸满生理盐水的纱布轻擦)。

崔玉涛谈育儿 全

崔玉涛谈育儿 全

崔玉涛谈育儿(对厌奶、副食、枕秃、补钙、发烧问题汇总)*上次讲座谈到益生菌对过敏的防治作用,有妈妈问“妈咪爱”和“培菲康”都是益生菌,可不可以像Culturelle那样天天吃,长期吃呢?崔医生说,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几乎3岁之内的孩子都有“对眼”现象,是眼睛发育不好吗?不是!其实是3岁之内孩子鼻梁低平所致。

如果家长试图将孩子的鼻梁轻轻揪起,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眼睛非常正常。

鼻梁低平造成的成人观察孩子时出现了视觉偏差。

如果两只眼睛视物或运动出现不对称现象,应该请教眼科医生。

*肋缘轻度外翻是否就是缺钙或佝偻病的标志呢?当然仅是轻度肋缘外翻不是佝偻病的标志,更不是缺钙的迹象。

人体胸、腹被膈肌所分隔。

膈肌附着于倒数第二肋间内。

由于婴幼儿膈肌比较僵硬,就有股力量将肋骨内拉。

倒数第二肋骨被内拉,肋缘就会轻度外翻,像喇嘛花。

3岁后自然变正常。

以前提到过婴幼儿揪耳朵的问题。

因孩子两侧内耳发育不平衡,所以感觉到耳内有东西。

就如同我们刚下飞机时,感觉耳内有异物是一个道理,是因为飞机降落造成双侧内耳轻度不平衡。

随着孩子长大,两侧内耳就会逐渐发育平衡。

所以,3岁以内孩子不仅揪耳朵,还有晕车、怕秋千等现象*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骨骼不断拉长(身长)是生长的重要标志。

随着骨骼内钙质的不断沉着,才会逐渐拉长;骨骼逐渐拉长,钙质才可不断沉积于骨骼内。

若骨密度正常,可能有骨骼生长缓慢。

到目前为止,尚无婴幼儿骨密度正常值。

千万不要担忧骨密度的问题,生长结果最为关键。

*眼睛的发育与婴幼儿生长发育同步。

眼球形状不对称或歪斜,被认为屈光不正。

婴幼儿眼睛发育过程,就是由不对称的球体逐渐变成对称球体的过程。

婴幼儿不仅屈光不正,而且“近视”。

出生一个月婴儿视力仅为0.1。

接受这样的结果,因为婴幼儿还在发育。

3岁时的检查才有可能说明问题。

*血液微量元素检测到底有何意义?人体内接受食物中的营养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主,还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粉喂养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粉喂养

这部分是崔玉涛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家长们提供的一些育儿建议。这 些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育儿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问题。
附录部分包含了一些实用的信息,如崔玉涛医生的等方式,以及一些相关的医 学名词解释。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本书。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粉喂养》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 丰富实用,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育儿书籍。无论大家是新手父母还是经验丰 富的父母,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 粉喂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宝宝
问题
家庭
介绍
提供
配方
父母
பைடு நூலகம்
育儿
配方
喂养 方面
自己
母乳
详细
摄入
母乳喂养
知识
方法
许多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母乳喂养是最自然的喂养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本书介绍了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母乳的成分、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应对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如乳腺炎、 乳汁不足等。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亲,本书提供了配方粉喂养的详细指南。其中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宝宝 的配方粉、如何正确地冲泡配方粉、如何避免常见的配方粉喂养问题等方面。本书还详细介绍了 不同月份婴儿的喂养计划,让父母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宝宝的营养需求。 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月份婴儿辅食添加的顺序和原则,以及辅食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还介绍了如 何逐步减少奶制品摄入、增加肉类等其他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提供了许多常见喂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宝宝吃得太少、宝宝对食物过敏、宝宝不肯吃等等。 还介绍了如何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如何监测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等方面的知识。

【崔玉涛最新访谈】崔玉涛做客央视《读书》栏目谈自然养育

【崔玉涛最新访谈】崔玉涛做客央视《读书》栏目谈自然养育

【崔玉涛最新访谈】崔玉涛做客央视《读书》栏目谈自然养育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我们!只为您分享权威、实用的育儿知识(关于育儿,我们是很认真的)崔玉涛做客央视《读书》栏目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一个知名儿科专家,他的追求就是让孩子不用去医院;一个儿童健康科普工作者,在《父母必读》杂志笔耕不辍13年。

“育儿男神”崔玉涛携新书《崔玉涛谈自然养育(1)理解生长的奥秘》做客本期《读书》,为你答疑解惑。

节目刚刚开始,大家就提出了各种关于缺钙的问题,崔医生就“我们的孩子怎么就缺钙了?”联系尊重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这个主题,又做了一次深度的解读。

问:1岁的孩子不能站是不是缺钙?崔玉涛:1岁的孩子不能站,是不是缺钙?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我们的家长怎么样才能正确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运动发育其实涉及到骨骼和肌肉两方面。

是骨头软还是肌肉力量不够?大家想想,如果骨头软的话,骨头应该是弯的。

孩子站不起来,这明明是肌肉力量不够,可我们的家长就认定是缺钙了。

有些家长习惯对自己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冠以流行的概念,那就是缺钙。

说话晚是缺钙,站不起来也是缺钙……说到怎么去练肌肉,首先得练他的力量,我们说出生后应该多让孩子趴着,因为趴着是孩子发展大运动和小运动的起点,有多方面的好处。

可很多家长就觉得趴着不行,把心压坏了怎么办?肺压坏了怎么办?孩子累坏了怎么办?太多的忧虑,这样孩子很难得到正常的锻炼,怎么能发育好呢?孩子从趴着开始就比别人晚,势必爬、坐、走一系列发育都会晚。

这样的孩子到了1岁还不会走路也就不奇怪了。

问:前囟18个月没闭上是不是缺钙?崔玉涛:再说说头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头。

我们头上有几块骨头?其实每个人头顶是5块骨头,不是4块,也不是3块,为什么现在摸不到,因为骨头之间有纤维连接,虽然你摸不到缝,但它存在。

而孩子们呢,很轻易就摸得到这5块了,因为骨缝没有闭合。

大家看,前面的两块额骨和头顶的两块顶骨,这4块儿骨头中间的空隙就是菱形的前囟,头顶的两块顶骨和后边一块枕骨之间形成了三角状的后囟。

崔玉涛育儿知识讲座

崔玉涛育儿知识讲座

崔玉涛育儿知识讲座崔玉涛是一个育儿的专家,崔玉涛的育儿知识讲座都会有很多妈妈参加,那么崔玉涛的育儿知识讲座讲到哪些知识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崔玉涛育儿知识讲座,供大家阅览!崔玉涛:如何带孩子看病如何带孩子看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容易生病,孩子生病时,家长会立刻想到带孩子就医。

然而各位家长知道带孩子就医时要做些什么准备吗?接下来就跟崔医生学习一下,如何带孩子看病。

崔玉涛育儿知识1:家长应该怎么做?孩子生病以后,家长在及时带孩子就医的同时,要向医生提供孩子准确的病史。

可不要小看了提供病史这件“小事情”,各位家长真的能做好吗?疾病过程回顾① 发现疾病时间:面对医生,家长要详述孩子的发病时间,这要求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呵护要极其细心,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孩子身体的不适。

② 家庭类似疾病: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和孩子有类似的疾病症状,如果有,家长要详细地向医生叙述,帮助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崔医生提示:举例来说,家里2个月的小宝宝发烧了,这应该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可能会对ta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家长告诉医生家里较大的、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最近也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那小宝宝的病症就很有可能来自家里“老大”的传染,此时,家长就不必对2个月宝宝发烧过于担心和着急。

③ 主要症状表现和疾病变化趋势:家长要跟医生详细讲述孩子生病的症状,以及孩子生病以来的症状变化,比如采取了简单的处理措施后,孩子见不见好等。

崔医生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孩子病情的时候,只要有一位家长来详细描述就可以了,其余家长可以在病情描述之后做简单的补充,但切记不要打断主要描述孩子病情家长的述说过程。

简单明了地记录在跟医生描述孩子病情时,家长可以先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将孩子的病情用“数量化”的表现形式进行描述。

比如:孩子发烧了,发烧多少度?孩子起疹子了,孩子身上疹子的照片有没有?这些数量化的症状描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病情。

崔玉涛育儿知识大全

崔玉涛育儿知识大全

崔玉涛育儿知识大全男神崔玉涛在育儿界非常有影响力,妈妈们需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但是多学习多了解是必需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崔玉涛育儿知识大全,供大家阅览!崔玉涛育儿小知识1.安抚奶嘴会影响牙齿和嘴形发育吗?这是经常被问及的问题。

吸吮是婴幼儿先天性反射,出生即会,但吃手和吸安抚奶嘴是婴幼儿自我安慰的表现,很难轻易阻止和戒断。

为此,对于频繁吃手的婴儿,应鼓励吸吮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的外部的圆片可有效拮抗频繁吸吮可能造成的牙齿和嘴形的异常。

2.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3.辅食添加注意事项:1、添加起始时间为生后4-6个月,起始时间与喂养方式没有明显相关性,与孩子的生长过程,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如果孩子近期出现体重生长偏缓,同时对大人进食出现兴趣,即可考虑添加辅食。

生后满4-6个月为辅食尝试阶段。

家长不要添加过急,以免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问题。

4.妈妈要将咀嚼动作演示孩子,这样他们才会学会咀嚼。

5.为使婴幼儿能养成顺利进餐习惯,建议家长注意几点:1、将辅食时间调整到大人进餐期间或进餐后。

大人进餐对孩子有行为引导作用;2、喂辅食时,大人嘴里同时嚼食物,哪怕仅是口香糖。

咀嚼的动作同样诱导孩子顺利进食;3、每次喂饭控制于30分钟之内,没有吃完也要结束,避免产生厌恶情绪。

6.鲜牛奶的推荐引用时间——在发达国家:12个月以上。

在中国:因鲜奶的质量问题,推荐在2周岁以上再喝鲜奶。

7.对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的情况称为便秘。

便秘与肠道状况功能状况有关。

肠道内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可败解食物中的纤维素,产生短链脂肪酸,同时产生很多水分,从而导致大便变软。

大便中所含水分,与喝水量关系不大。

保证肠道菌群正常和足够纤维素摄入,才是预防便秘的关键。

8.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

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9.家长常问及给婴儿喂水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卧、俯卧或侧卧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可能压迫心脏等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因心脏位于胸廓中间,不会因姿势而导致受压。

大多数人之所以适应于平卧与平时习惯有关。

对于以平卧为休息姿势的人来说,俯卧或侧卧出现呼吸、心率增快是因为肌肉不适应,相对负荷增加所致。

仅夜间咳嗽,说明问题不是出自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应是鼻咽部。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出现炎症,咳嗽应该24小时都可出现,而且白天相对重些。

仅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咳嗽应是鼻咽分泌物在平躺时倒流,刺激咽喉而引发咳嗽。

应看耳鼻喉科,确定原因,采取对应治疗。

仅服止咳药肯定不会见效耳朵里有响声,不伴疼痛,很可能是耳石所致。

若是耳石,可先滴软化耳石的滴耳液3-5天,然后到医院取出已软化耳石。

否则取耳石过程会非常疼痛。

耳石的形成,与耳道正常分泌物有关,也与曾经的耳部感染有关。

经常取出的耳石为深褐色,是脓血性分泌物的干痂,说明孩子曾经患过中耳炎。

婴儿满脸的粟粒状皮疹应是热疹。

虽说脸部的热疹多与环境温度较高、穿盖过多有关,实际上小婴儿面部热疹多与母乳喂养有关。

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面部与妈妈乳房接触过程中妈妈的汗渍会落于婴儿脸部。

若每次喂养后妈妈能用柔软的干布轻蘸婴儿脸部,去除留下的汗渍,可减少脸部出现热疹的机会。

孩子体重长得是否偏慢不是与其他孩子比较,也不是用某一次测定值与正常值比较,而应观察从出生开始,多次体重测量值在生长曲线中形成的轨迹。

对6个月婴儿应考虑添加辅食,不是添加了配方粉就能解决生长缓慢的问题。

添加配方粉出现过敏,应换为深度水解配方,不是不同品牌间的尝试。

大人不要刻意扶着孩子走路。

孩子的走路过程应该是从坐着到扶着站,再到扶着走,最后就会自己行走。

特别是孩子不能全脚掌着地时,更不能扶着走,否则对双足、双腿发育不利。

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去干预孩子的大运动发育。

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其中仅极少数有髋关节发育异常。

生后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只是极为粗略的检查。

应进行双髋关节的活动检查。

存在髋关节问题时,滑动髋关节可听到“卡啦”的声音。

当然早期B超检查,较为准确。

孩子大些时,可进行X光检查。

怀疑有问题,应该请教小儿骨科医生。

孩子出牙有着自身的规律,牙齿生长的速度也是因人而异。

家长不要以固定模式衡量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更不要因此就与“缺”什么元素挂钩。

保证均衡营养——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适宜辅食添加,就可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生长。

对于1岁的婴儿,我建议3-4次奶喂养+2次辅食。

只要会叫“爸爸”就说明孩子会说话,当然也可间接说明孩子听力没有问题,或者没有大问题。

之所以,孩子说话字数少,多是因为照顾过于周到,过于准确地理解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时满足,致使孩子对于说话的重要性没有重视。

适当削弱对行为语言的理解,可促进孩子多说话。

婴幼儿出现打嗝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婴幼儿膈肌(分割胸、腹腔的肌肉)较僵硬和平直。

当胃充盈后,特别容易刺激膈肌,导致痉挛,引起打嗝。

所以,对于婴幼儿打嗝的问题,家长不必焦急。

遇到打嗝可以少喝几口水等方式终止。

其实,不去干预也没有问题。

出牙具有非常大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少数4个月即可萌出第一颗;多数生后满6个月即可萌出;有些会晚于6个月逐渐萌出,个别可在一岁后才萌出。

出牙早晚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与缺钙、进食的食物性状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不要为了出牙早晚而作更多的认为干预。

评价婴幼儿生长的标准不是邻家孩子,而应该是生长发育的过程。

评价生长发育过程应根据生长发育曲线。

世界卫生组织2006和2007年公布的以母乳喂养儿为基准的曲线,可适用。

/hbhvz9。

建议家长登陆后,免费下载适用。

湿疹表现在皮肤上,但并不一定是皮肤本身的疾病。

对婴儿来说,主要是食物过敏在皮肤上的表现。

所以,仅通过皮肤治疗不能根本治愈。

家长应在医生帮助下,寻找引起过敏的食物。

对婴儿来说,牛奶是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

发现过敏原,及时停掉至少3个月。

皮肤治疗只做为湿疹治疗的辅助方法对于足月出生的5天后的婴儿,黄疸指数高于307才需要照光;对于稍早产的婴儿也要高于257才需要照光治疗。

由于照光是治疗黄疸的基本方法,换一种认识思路,也就是说,低于这些水平的黄疸无需医学治疗。

母乳性黄疸可持续3-4个月,只要程度不高于需照光水平,无需特别治疗,更没必要停母乳。

部分水解配方将牛奶蛋白水解一定程度,是为减少过敏原,模拟母乳,预防牛奶过敏发生。

绝不能认为母乳相当于部分水解配方。

所以,对婴儿早期母乳不足需添加配方粉时,推荐部分水解配方。

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仍是均衡营养品,能满足婴幼儿生长,作为牛奶过敏时回避牛奶期间的营养保障。

对孩子的站立,应关注:1、不能大人扶着孩子站;2、孩子自己扶着站时,脚跟已能轻松着地,就像照片的小朋友一样;3、站立时只是脚尖着地,应尽可能制止,否则对下肢发育不利;4、在不能脚跟着地站立前,不鼓励孩子行走,更不应使用学步车;5、不应让不会站立的孩子在大人身上蹦跳六个月后的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全部营养需求,是因六个月后应给婴儿添加辅食了,并不意味着不能继续母乳喂养了!这样的介绍不是在打击母乳喂养的妈妈,而是为了正确引导喂养。

辅食添加并不意味着要添加配方粉;反言之,配方粉不属于辅食。

坚持母乳喂养,适宜添加辅食,保证婴儿健康生长!胎儿期牙胚就已形成,出生后开始慢慢生长,多于六个月后萌出。

有些婴儿长牙期间会有一定不适-低热、口水多、不安等。

通过咬磨牙胶、磨牙饼干等部分缓解因长牙造成的不适,但不是为了将牙"磨"出来。

很多婴儿长牙期间,无特别不适,不需特别关照。

千万不要认为婴儿长牙过程很特殊。

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家长首先应判断孩子是不会说话,还是没有必要说话。

现在太多家长非常理解孩子的肢体语言,并且能够满足孩子全部肢体语言的需求,导致孩子没有必要说话,或只会叫人即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耳聋才会真正导致语言缺失。

排除耳聋原因,说话晚就与家长引导有关。

如果妈妈乳汁过多,可吸出,储存于专用的母乳储奶袋内。

母乳置于储奶袋后,先将储奶袋中的空气排出,然后用封条封住。

放置冰箱内冷冻,可保存6个月左右。

使用前,先放置于冷藏室内解冻,再用温水温热。

最后,解除封条,倒入奶瓶喂给婴儿。

整个过程不会受到冰箱内可能存在的细菌污染。

首先必须纠正,绝对不能用纱布人为去除舌苔,即使很厚,也不能人为去除,否则易造成舌面,包括味蕾的损伤。

再有,口腔内有奶瓣样灰白色附着物,应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与"太干净"的环境造成肠道菌群建立不好或抗生素用后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口腔内涂制霉菌素和口服益生菌。

是否可让婴幼儿游泳?任何年龄孩子都可游泳。

游泳只是一种普通运动,不比趴着更利于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

趴着时,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运动幅度,还可休息、睡觉,而游泳只强迫孩子不停地运动。

用颈圈辅助游泳;潜水刺激协调能力的发育,应都是噱头。

大人抱着、托着孩子游泳即可。

脖圈游泳为何不安全?1小宝宝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宝宝稚嫩的颈椎;2脖圈是塑料的,临床有见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3脖圈容易压迫气管;4最最危险的是,人脖子上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这个危险!!婴儿排便稀,首先应进行便常规+潜血+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若为阴性,可考虑肠绞痛、乳糖不耐受等非感染因素所致。

不能给孩子服抗生素。

否则,会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若便常规中发现大量红细胞,且便潜血阳性,排除肛裂的前提下怀疑过敏。

若大便中有很多白、红细胞,才可考虑肠道感染。

母乳含有丰富的低聚糖(可溶性纤维素),致母乳具有"轻泻"作用,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常偏稀。

再有,母乳中含有乳糖,当肠道受到任何原因的侵扰时,会致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减少,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胀气、稀水便)。

还有,4-6个月内婴儿常存在肠绞痛现象,也会出现胀气和稀便。

皮肤不小心被烫后,首先用凉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烫伤处有衣服或饰物附着,一定等凉水冲洗后再试图去除。

若烫伤处表皮起泡,一定尽可能保护水泡不要破溃,才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

再有,尽可能暴露伤口,保持局部干燥。

即使使用烫伤膏,也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等待慢慢好转和修复。

何为感冒?指流涕、闭塞、喷嚏、咳嗽、低热等,以鼻咽部为主要侵及部位的一组表现。

可能与穿着过多所致的出汗后着凉;可能与过敏;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反复感冒并不能说明抵抗力低下,只有反复细菌感染,才需考虑,并需血液检查证实。

没有确诊之前不要接受注射免疫球蛋白。

卡介苗、乙型脑炎疫苗是在国内必须要求接种,而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不需接种的疫苗。

对于短期回国的小朋友,只要注意接触的人中没有开放性结核患者,可以不用接种卡介苗。

乙脑是蚊虫为媒介引发的严重病毒感染。

如果不能确保躲避蚊虫叮咬,应该给8个月以上儿童接种乙脑疫苗。

发现孩子走路姿势"不正常",应观察双下肢关节的发育。

当孩子安静平躺时,将他的双腿轻轻并拢。

若双侧膝关节接触时,踝关节间距离超过3厘米,应到骨科,排除X型腿。

X 型腿的儿童走路呈内八字型。

用学步带等牵着孩子走路对下肢关节发育不利。

走路是自然发育过程,不应过早人为干预。

进食配方粉后出现湿疹+腹泻,应考虑牛奶过敏。

羊奶与牛奶的蛋白相似率达92%,很难解决牛奶过敏问题。

应将配方粉换成氨基酸\深度水解配方。

因氨基酸\深度水解配方属特殊医学营养配方,不能进入普通商店,但可在母婴店、医院内保健品店购买。

部分水解配方不能治疗过敏,只作为预防过敏用。

对2-3岁内的男婴,因包皮与龟头可能还未完全分开,一些乳白色分泌物-包皮垢,就会逐渐堆积于包皮和龟头之间。

透过包皮即是白色"小肿物"。

若局部无发红、红肿、疼痛等,没必要立即处理。

当包皮逐渐与龟头分开,包皮垢会显现。

这时局部涂写橄榄油,包皮垢即会溶于油中,很容易被清除。

婴幼儿睡觉姿势与胸廓形状发育没有直接关系。

再有,到底哪种胸廓形状好呢?!只要婴幼儿生长发育正常,身心健康就是正常孩子。

家长千万不要心理压力过大,更不能认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精雕细琢孩子。

每个孩子有着独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但离不开遗传的"控制"。

用纸尿裤与今后腿形发育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对还未开始站立和走路的婴儿,更谈不上纸尿裤可能导致腿发育异常的问题。

腿形指的是髋、膝、踝三关节的关系,若三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就是正常。

对于小婴儿小腿骨略为弯曲,属完全正常,这与婴儿出生前的胎位有关。

随着发育,逐渐变直。

皮肤擦伤后该怎么办?皮肤擦伤,若有出血,首先是压迫止血,然后是用流动水认真冲洗伤口,特别是伤口上粘有沙土时。

在外不能用清水冲洗时,尽快回家用清水冲洗。

冲洗越干净越易预防感染。

千万不要认为用碘酒、酒精消过毒就能预防感染。

冲洗后尽可能暴露擦伤局部,过厚包裹不利伤口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