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及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

4.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警惕食品安全风险。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膳食搭配?
-你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吗?请分享你的经历及应对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合理营养的含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膳食搭配。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具备在生活中识别和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会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主动探究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
-能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腐败变质过程。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合理营养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合理营养的定义,阐述其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2.介绍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强调食物多样、均衡摄入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七年级生物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

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饮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学建议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教师强调健康饮食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注饮食健康、践行科学饮食的情感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膳食指南,结合家人的营养需求,制定一份为期一周的膳食计划。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及适量零食,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均衡性,并尽量避免高盐、高油、高糖的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掌握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要点,包括食物多样、谷薯类食物、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盐油糖等六大类食物的摄入建议。
2.学会分析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安全性,能够识别并避免食品安全风险。
3.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膳食指南的科学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饮食健康问题,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
初中生物_《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中,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评价平台上,使用“班级优化大师”APP,进行实时评价。
评测工具和方法有,课堂观察,谈话交流,汇报展示和纸笔测验等。
其中,课堂表现方面用“班级优化大师”APP 评价,纸笔测验用学案。
附件1 APP 截图:附件2 学案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3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问卷分析,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②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知道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③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掌握相关知识。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学习】学习任务一:平衡膳食宝塔阅读课本33-34页,仔细观察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1.营养学家把食物分成哪类?每类食物能给我们提供哪些营养?2.一日三餐的合理能量比例是多少?3. 什么样的饮食才是合理的饮食?【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讨论一下如何为我们的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均衡地午餐食谱?【小结1:】①合理营养是指而的营养;②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食,且能量应分别占::;③每日均衡地吃膳食宝塔中的类食物,避免或。
学习任务二:食品安全阅读课本35-36页资料,并结合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购买有包装袋或包装盒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2.购买蔬菜、鱼、肉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你认识这些商标吗?4.蔬菜水果上有农药残留怎么办?5.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小结2】①图标表示:。
②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是的。
③通过、和就可以减少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
④我国于2009年起颁布了《》,对食品安全进行了法律规范。
【课堂延伸】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资料1】食品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污染;一类是化学性污染。
初中校本课程_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垃圾”食品的危害,和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关注食品安全,懂得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习惯,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3、学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鉴别食品的安全。
教学重点:懂得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懂得预防食品安全的措施。
教学难点:懂得预防食品安全的措施。
教学准备:同学们平常喜欢购买的零食及过期食品,相应的课件,学习材料,签字条幅、笔。
教学过程:一、小军参军失败的故事(初知危害)向学生讲述小军参军失败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看来食品安全不但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前程啊!对于我们关系重大啊!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食品安全吧!二、出示典型食品安全事件(重敲警钟):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安全为先”,可是看来,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却很淡薄,经常看到你们会到学校边上的小店买零食吃,吃路边的烧烤。
这样的做法对你们的危害可是很大的。
我们来看下面的八个案例(课件出示案例):案例一:在郑州一间几平方米的出租屋、一块菜板、一个炒炉,成为“黑盒饭”的“标配”。
在这样的出租屋里,早已变形的橱柜上,凌乱地摆放着各种未遮盖的调料。
“呼啦啦……”橱柜上突然传来声音。
“回头得在屋里放点儿老鼠药。
”老板娘嘟囔道,平房里的老鼠太猖狂了,让她很头疼。
案例二:福建犯罪分子林深、赖建华等人在龙岩大量收购病猪、死猪,雇人加工后销售;犯罪分子张志强等人在漳平租正规屠宰厂场地,收购、私自屠宰并销售病死猪肉。
两起案件销售的病死猪肉达到2000多吨。
案例三:央视财经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
如果参照欧盟标准0.05毫克每公斤,1号草莓样品乙草胺的最高残留量是0.367毫克每公斤,超标了7倍多,就连残留最低的3号样品,也超标了大约1倍。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二、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三、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2)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三、总结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5篇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5篇《食品安全》主题班会1活动目的:1、了解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活动过程:辅导员谈卫生安全常识:一、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洗手七步法。
人人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路边小吃拒入口不购买路边饮食、零食,远离疾病。
三、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
四、不吃隔餐鸡蛋、牛奶。
五、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存放;生、熟食分开。
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不购买“三无食品”。
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厂家的食品不能买。
2、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
住校生应特别注意自家带来的菜是否变质,从看其色,闻其味进行观察、辨别。
七、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八、通过本次的班队会你知道了哪些方面的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知识《食品安全》主题班会2一、班会目的: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班会形式: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班会前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选定主持人和参赛队员,搞好舞台布置。
3.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班长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大班饮食健康安全教案20篇

大班饮食健康安全教案20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能够根据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购买安全健康的食品。
3.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了解饮食对身体的影响,能够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1.活动课件。
2.食品若干、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一、了解三无食品。
1.(PPT第一页)你们看,这是谁?懒羊羊为什么在哭呢?(幼儿猜测原因)2.教师:原来懒羊羊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就哭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送医院)教师小结:对了,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样会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
3.教师:懒羊羊也来到了医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播放医生的话,)4.教师:懒羊羊为什么身体会不舒服的呢?(幼儿根据录音回答)5.教师:原来懒羊羊是吃了三无食品身体才会不舒服,你们知道什么是三无食品吗?6.教师:我们听医生介绍一下,三无食品是哪三无呢?(播放录音)教师出示相应字卡介绍三无食品,并帮助幼儿了解其含义。
7.教师:生活中三无食品在什么地方比较多见呢?(讨论)8.老师播放路边摊和摊贩的视频。
总结:三无食品常见于路边摊和摊贩。
孩子最好不要去路边摊买菜。
第二,学习如何购买食品,了解过期食品。
1.教师:我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讨论)2.教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录像中的叔叔在选购食品时特别注意了什么?(播放录像)3.教师:叔叔在选购食品仔细观察了什么?(PPT展示)4.老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牛奶,让他们观察牛奶的包装,寻找这三个标志。
(子操作)5.教师:你们找到了吗?你们知道这些标记都表示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点击牛奶图片上的喇叭)6.老师介绍过期食品与牛奶结合。
7.教师:原来选购食品还有这么多的方法呢!老师还把这些方法变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录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三、尝试选购安全的食品。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不吃过期食物》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不吃过期食物》一、教案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过期或变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让他们能够识别和避免食用过期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1.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小班幼儿将能够:•了解什么是过期食物以及食用过期食物的危害;•学会辨别过期食物;•培养正确的食品处理和消费习惯。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内容1.什么是过期食物2.食用过期食物的危害3.如何辨别过期食物4.正确的食品处理和消费习惯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制造兴趣:引入教案主题,让幼儿对过期食物产生兴趣。
可以使用小故事、歌曲或小游戏等方式进行引入。
步骤二:教学内容讲解2.什么是过期食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过期食物,简单地告诉他们食用过期食物对健康有害。
3.食用过期食物的危害: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吃过期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如食物中的细菌和霉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4.如何辨别过期食物:教授幼儿辨别过期食物的方法,例如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保质期标志、闻食物的气味以及触摸食物的质地等。
5.正确的食品处理和消费习惯:讲解给幼儿正确的食品处理和消费习惯的重要性,例如保持食品的清洁卫生、遵循食品的保存方法等。
步骤三:小组活动6.宝宝演唱会:在小组内,幼儿们可以自由发挥,分角色表演小剧场,让大家对不吃过期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步骤四:总结和复习7.总结回顾: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8.与家长互动:通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加强对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教学评价和延伸3.1 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幼儿对本教案的学习成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有害食品有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的更少。食品安全和同学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学习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安排的实验简单易行,因此这一节学习起来很容易。 教育理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则的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教孩子学会鉴别食品的合格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懂得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同学及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的事。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表演小品“倒霉”,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目的:用小品的形式来说明现在的食品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激发学生学习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兴趣。) 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 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 教师:同学们,小品中李亮没有了危险,自认倒霉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示例并不像李亮这样幸运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小泉在康复中心工作多年,目睹了不少因食品中毒导致身体残疾的情况。“一个企业的经理,因为喝了有毒的酒,在医院里整整抢救了一星期,最终身体残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因为食物中毒,最后导致全身瘫痪。”现在一些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只关心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从农药残留、瘦肉精,到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超标……食品中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 (1)仔细阅读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看课见出示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A、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问题? B、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学生回答: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 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剂。还要看是否有“R”,有才是注册商品。之前教师可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R表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连是否有“R”都注意到了。但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 C.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是否新鲜要看(色、质、味),买肉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我们这里灌水猪肉很猖獗,买肉的时候,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是湿的,说明猪肉被灌注了很多水,不能买。买鱼要挑选游动灵活、鳞甲完整并且没有污物附着的。:蔬菜则先看其颜色是否新鲜,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鲜程度了。…… 教师:大家总结得真不少,听起来满有经验的。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2个食品包装袋供学生分析,判断。 2、预防食物中毒 师:如果菜买回来了,就该开始烹调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中毒,所以这个过程对食品安全而言同样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小专家”的建议。视频播放“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常识。 (1:蔬菜水果应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浸泡的时候加点盐,可以杀死虫卵,或加点发馒头用的苏打,能把菜里的农药洗出来。2:发了芽或变绿了的土豆应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调;四季豆、扁豆等豆类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则会中毒。3:一般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受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尤其是玉米、花生等霉变后,能生长一种强烈致癌的物质。4:路边的烧烤和油炸食品要少吃。(师补充:尤其是用反复使用后的油来炸的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千万要小心哦!) 师:掌声感谢我们的小专家!) 3、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教师:看来大家对食品的鉴别有了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不一定一次吃完,很有可能下顿再吃,那么,这些食物可以放置多长时间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测定放置过的粥和新鲜的粥的pH,观察实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 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学生发言: 如: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食物不能总放着。) 教师: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学生纷纷发言 如:1、不是保险箱。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里放一会再吃。 教师: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 三、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再现 教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除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外,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哪些?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1. 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 3.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系吗?为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 如:喷洒农药的蔬菜、有毒的大米、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有激素的鱼、用柑水油炸的油条、用硫磺熏过的白馒头、吃了未炒熟的豆角、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花生米、有毒的蘑菇……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 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图片(蘑菇分类的挂图、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转基因食品等) 教师归纳或补充后归纳: 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情况。 1、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2、食品污染问题 3、有毒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4、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四、绿色食品 教师: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想保证食品对人体无害,应该正本清源,从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开始。比如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等等。你想了解绿色食品吗?请阅读教材23页开眼界。 学生:阅读,思考,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浏览吧! 六、拓展延伸 材料分析 :据报道,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区发生了小学生因食用豆奶而引发集体中毒事件,有2556人出现了中毒症状,800多人到医院接受治疗。经调查证实,生产豆奶的原料中的天然抗营养因子导致了这次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⑴这次事件属于哪种性质的中毒? ⑵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提示:可从食品卫生检验的角度分析并回答,要简练。) 答案:⑴含有毒物质。⑵加强食品卫生检验,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教学反思 我在安全教育课中以食品安全为教学主线,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活动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1、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小品表演、调查报告、小专家讲座、食品包装袋的收集与讨论等教学环节,训练了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让学生在学会倾听、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中自主获得食品安全知识。 2、教学过程能把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学生自我分析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推荐同龄人营养食谱、为长辈设计营养午餐等过程,将所学安全知识上升为安全意识,再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行为。 3、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真正让安全教育走进学生生活,体现了科学的安全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实践“食品安全是健康生活的保障”的教育目标。为了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创新了安全教育的方法。例如,第二大块在“食品安全”的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活中的“发现”,如鲜肉、鲜鱼、鲜菜的识别标准;四季豆煮不熟会中毒,霉变的花生含致癌物;路边烧烤、油炸食品也会有致癌物质等,都是超出教材,学生的“发现”;如建议农民不应乱扔农药瓶到河里,防止污染水域中的生物,再经食物链传递给人类等等。都说明了学生有许多实际的经验和“发现”,只要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并给予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安全教育就更能生活化,生活处处有安全知识,生活处处用到安全知识。 4、安全教育的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离不开教学评价,把“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先进理念引入安全教育课的教学,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形成。 当然,在安全教育的教学中对于实验中用到的PH值,有很多同学没有能充分理解,应该加以改进,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常识。
附: 小品:倒霉 表演者:学生分别扮演李亮、老板、李亮的妈妈。 道具:牛肉干三包、桌子。 情景:从超市出来,李亮来到新市街夜市。听见一摊主高声吆喝: “走一走,看一看,美味食品大减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来买啦。” 李亮:肚子好饿呀!买点东西吃吧! 老板:小同学,你想买点什么? 李亮:我先看看。 老板:我们这里的牛肉干很棒,新鲜可口、物美价廉!同学,买点吧! 李亮:便宜吗? 老板:便宜!为了配合市政府三项整治工作,现在门面拆迁,我们所有商品一律进价出售,绝对低哦!你去看看如果有比我们卖得更便宜的,你拿多少来,我们收多少! 李亮:这牛肉干好吃吗?(故作迟疑状) 老板:绝对好吃,不信你尝尝! 李亮:你不会骗我吧? 老板:为这几块钱骗人,这种事我们可不会干! 李亮:算了,你给我来一袋吧! 老板:这么便宜的价格,我们都是两袋一起卖的! 李亮:我吃不了那么多!能不能只买一袋呀? 老板:吃不了可以带回去给你的家里人呀! 李亮(无可奈何地):好吧,我要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