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应用(二)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剖析

合集下载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 技术
一、煤炭脱硫的意义
1、煤炭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资源蕴藏量占 总能源的75%以上; 见下图
2、煤炭中含有害物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最突出的污染物是 SO2。
3、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 降水,包括酸性雨、酸性雪、酸性雾和酸性露,如广 西发生的“霾”。
SO2、微粒、氟化物 SO2 微粒、SO2 微粒
SO2、CO、Nox、O3 微粒、SO2 SO2、烟尘
伦敦
SO2
大阪
SO2
纽约
SO2
60~80 20 700~800 4703 75%的居民患眼病 1000 著名的“四市哮喘病” 患者800多人死亡10人 700 60 200~400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 技术
一、煤炭脱硫的意义
5、 煤碳中硫的含量一般为0.50%~11%;
6、 在我国煤的含硫量一般在0.38%~5.32%,平均含 硫量为1.72%,高含硫量煤(指煤中硫的质量分数 ≥2%) 约占煤炭储量的33.33%、占生产原煤的16.67%,而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主要矿区的含硫量都 有增加的趋势 。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 技术
三、煤脱硫的方式
目前燃煤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1、煤炭燃烧前脱硫 2、燃烧中脱硫 3、燃烧后烟气脱硫。
第五章应用一燃煤微生物浮选脱硫 技术
1、煤炭燃烧前脱硫
煤炭燃烧前脱硫:是在煤炭燃烧前 就脱去煤中硫分,避免燃烧中硫的形态 改变,减少烟气中SO2的含量,减轻对 尾部烟道的腐蚀,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
二、煤样中硫的赋存状态
煤中的硫可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类型。 无机硫:主要包括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类。

煤炭燃前脱硫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煤炭燃前脱硫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二、煤炭脱硫的方法
为了降低煤炭中的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脱 硫方法。以下是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煤炭脱硫方法。
1、物理洗选脱硫:这种方法是利用煤和硫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水力旋流器 等设备将煤和硫进行分离。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 煤和硫的物理性质相近,难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2、生物法
生物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煤炭中的硫转化为其他形态的方法。微生物可以将 煤中的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并将其从煤炭中分离出来。生物法的优点是操作 简单、成本低,同时对环境友好。但缺点是脱硫速度较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 反应才能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
3、物理法
物理法是一种利用物理手段将煤炭中的硫从其结构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浮选法和重选法。浮选法是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不同,通过浮 选药剂的作用,使煤和黄铁矿等矿物分离。重选法则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不同, 通过振动等手段将煤和黄铁矿等矿物分离。物理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从煤炭中 分离出硫,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无法脱除煤中所有的硫,且对含硫量 较高的煤炭效果不佳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国内外煤炭燃前脱硫 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种脱 硫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其次,结合实地调查,了解现有工艺在实 际运行中的优缺点;最后,通过专家访谈,对各种工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结果与讨论
应用现状:
目前,化学法和物理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化学法虽然可以脱 除大部分的硫,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物理法 则无法脱除煤中所有的硫,且对含硫量较高的煤炭效果不佳。生物法则处于研 究阶段,尚未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脱硫方法的选用需要考虑煤炭的含硫量、脱硫成本、设备投资 等因素。对于含硫量较低的煤炭,可以采用简单的物理法进行脱硫;对于含硫 量较高的煤炭,可以考虑使用化学法或生物法进行脱硫。此外,还需要考虑脱 硫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环保政策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继出台,对烟气排放的要求越发严格。

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降低燃煤烟气中的硫含量排放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燃煤烟气脱硫工艺迅速发展,也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脱硫技术并实现了本土化。

常见的脱硫技术以燃烧阶段为基础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

目前,燃烧后脱硫技术以其成熟的技术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内更是占有最高的市场比例,取得的效果显著。

1 燃烧前脱硫在煤炭燃烧前将硫分从煤炭中脱离出来,以减少最终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技术称为燃烧前脱硫。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煤炭自身的燃烧效率,使煤炭充分燃烧,还可以将硫元素对后续存在的工艺设备造成的伤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根据脱硫基本原理燃烧前脱硫可分为物理法脱硫、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法脱硫。

1.1 物理法脱硫物理法脱硫利用煤中硫分和煤基体的密度、导电性、悬浮性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而在洗选煤过程中脱除存在于煤中的无机硫,是我国目前较为常用的燃烧前脱硫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只能脱除煤中的无机硫,对于煤中的有机硫没有脱除效果,并且脱硫效率也不高。

目前常用的工艺有: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

重选法常用的脱硫设备有水力旋流机、摇床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处理量大、污染小,但局限性也比较大,几乎不能脱除有机硫,对颗粒较细的煤炭脱除效果也不好。

浮选法利用矿物的疏水性,通过较多气泡黏附在其表面而上浮在浮选液之上,形成一种矿化泡沫层,刮除该层泡沫层从而实现煤炭与矿物杂质的分离。

磁选法首先将煤与含硫矿物经过强磁场,然后进入磁选,利用它们磁性的差异来分离煤中的含硫矿物。

但该方法只能脱除部分无机硫,对有机硫无脱除作用。

1.2 化学法脱硫化学法脱硫是在高温、高压、氧化剂等作用下,将煤中的硫氧化或者置换,最终实现脱硫目的。

该法的优点是能够脱除无机硫和大部分有机硫,但所用设备复杂,能耗大,成本较高,并且脱硫试剂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破坏煤炭结构,难以工业化利用。

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燃烧中煤脱硫

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燃烧中煤脱硫

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燃烧中煤脱硫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燃烧中煤脱硫。

一、燃烧前煤脱硫技术主要为煤炭洗选脱硫,即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局部硫分和灰分。

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物理法 : 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 : 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 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 : 在细菌浸出金属的根底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我国当前的煤炭入洗率较低,大约在20,左右,而美国为42,,英国为94(9,,法国为88(7,,日本为98(2,。

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有望显著改善燃煤二氧化硫污染。

然而,物理选洗仅能去除煤中无机硫的80,,占煤中硫总含量的15,,30, ,无法满足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要求,故只能作为燃煤脱硫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燃烧中煤脱硫技术煤燃烧过程中参加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响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

在我国采用的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技术主要有两种: 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1、型煤固硫技术 : 将不同的原料经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过预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及枯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

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参加量视含硫量而定。

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烟尘浓度,节约煤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可观,但工业实际应用中应解决型煤着火滞后、操作不当会造成的断火熄炉等问题。

2、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 把煤和吸附剂参加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了湍流混合条件,延长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第六章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PPT优质课件

第六章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PPT优质课件
远大于重力加速度,所以其效率比重力作用 高。 ③ 离心力作用: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将 颗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对于较粗的颗粒物 分离效率较高。
.
第二节 烟气除尘技术
一、颗粒物脱除基本原理 ④ 电场力作用:通过作用于荷电粒子上的电场
力使颗粒物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目前大型装 置应用该方法比较多。 ⑤ 过滤机理:过滤也是机械力作用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机理是拦截作用、惯性碰撞和扩散效 应。
(2)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技术也叫洗涤式除尘技术,是一
种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与烟气相互接触使 颗粒物与烟气分离的技术,其间伴有传热和 传值过程。
.
第二节 烟气除尘技术
(2)湿式除尘器 除尘原理: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利用水滴、水网和 气泡与含尘气体接触,借助于惯性碰撞、扩散、 拦截、沉降等作用来除去废气中的颗粒物。 其除尘机理与过滤机理相似:水滴类似于球形 捕集体;水网类似于圆柱形捕集体;水膜类似于 吸收壁,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扬尘。
SO2、NO2 都是中等强度的酸性氧化物,易 与碱反应:
SO2 2NaOH NaSO3 H2O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
NO和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C,NH3 等还原剂所还原:
2NO 2C O2 N 2 2CO2 2NO2 2C N 2 CO2 4NO 4 NH 3 O2 4 N 2 6H 2O 2 NO2 4 NH 3 O2 3N 2 6H 2O
烟气的成分及性质与燃煤的性质、锅炉的型号 及燃烧方式等密切相关。
.
第一节 烟气净化基本原理
燃煤烟气中的粉尘量主要取决于燃烧方式及煤 质情况,飞灰的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 此外还有Fe2O3、CaO、MgO等;

第六章浮选试验课件

第六章浮选试验课件
的种类与用量 抑制剂、活化剂、捕收剂、起泡剂试验——确定种类、用量、加药方式
和调浆时间 浮选时间、矿浆温度、中矿处理——必要时做 精选条件试验——药剂种类、用量;精选次数等 综合流程试验——将上述最佳条件综合,进行全流程开路试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5 闭路试验
一、目的 ①确定可能达到的指标 ②确定浮选流程和工艺条件; ③考查中矿的影响:矿泥、其他有害杂质
如水量过多,则澄清后取出部分清液留做浮选的补加水。
6.2.1 试样的制备
㈣ 擦洗及脱泥
主要是对某些有色金属硫化矿、稀有金属硅酸盐矿石、 铁矿石、磷酸盐矿石以及其它易受泥影响的矿石,必须进行 擦洗和脱泥。(影响选别指标)
擦洗方法:高矿浆浓度(70%)下搅拌(浮选机中) 球磨机中擦洗(低转速10r/min) 采用其它擦洗设备
错,从头再来。 ⑤前后两次试验间隔不宜长,以防止矿物表面性质改变。
6.5 闭路试验
(2)中矿的分化
正常:平衡前,精矿和尾矿重量均递增; 平衡后,精矿、尾矿重量基本不变,且二者和量与原矿量基本相等
不正常: ①精矿、尾矿重量不增,中矿量递增; ②精矿、尾矿量变化无规律,忽高忽低
常用磨矿浓度:50%、67%、75%(液固比:1:1、1:2、1:3)
6.2.1 试样的制备
磨矿加水量的计算:
L 100 C Q C
C Q 100% Q 1
式中: L—— 磨矿添加的水量,ml
C—— 要求的磨矿浓度%
Q—— 矿石重量(g)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③ 磨矿细度:作出磨矿曲线(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曲线)
辊细碎,然后用600×300的双层筛筛分,筛下产品 即为1~3㎜。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1、焦炉煤气脱硫技术焦炉煤气常用的脱硫方法从脱硫剂的形态上来分:包括干法脱硫技术和湿法脱硫技术。

1.1焦炉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工艺是利用固体吸收剂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同时脱除氰化物及焦油雾等杂质。

干法脱硫又分为中温脱硫、低温脱硫和高温脱硫。

常用脱硫剂有铁系和锌系,氧化铁脱硫剂是一种传统的气体净化材料,适宜于对天然气、油气伴生气、城市煤气以及废气中硫化氢含量高的气体。

常温氧化铁脱硫原理是用水合氧化铁(Fe2O3·H2O)脱除H2S,其反应包括脱硫反应与再生反应。

干法脱硫工艺多采用固定床原理,工艺简单,净化率高,操作简单可靠,脱硫精度高,但处理量小,适用于低含硫气体的处理,一般多用于二次精脱硫。

但由于气固吸附反应速度较慢,工艺运行所需设备一般比较庞大,而且脱硫剂不易再生,运行费用增高,劳动强度大,不能回收成品硫,废脱硫剂、废气、废水严重污染环境。

1.2焦炉煤气湿法脱硫技术湿法工艺是利用液体脱硫剂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

常用的方法有氨水法、单乙醇胺法、砷碱法、VASC脱硫法、改良 ADA法、TH 法、苦味酸法、对苯二酚法、HPF 法以及一些新兴的工艺方法等。

1.2.1 氨水法(AS法):氨水法脱硫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在脱硫塔顶喷洒氨水溶液(利用洗氨溶液)吸收煤气中 H2S,富含 H2S 和 NH3的液体经脱酸蒸氨后再循环洗氨脱硫。

在脱硫塔内发生的氨水与硫化氢的反应是:H2S+2NH3·H2O →(NH4)2S+2H2O。

AS 循环脱硫工艺为粗脱硫,操作费用低,脱硫效率在 90 %以上,脱硫后煤气中的 H2S 在200~500 mg·m-3。

1.2.2 VASC法:VASC法脱硫过程是洗苯塔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塔内填充聚丙烯填料,煤气自下而上流经各填料段与碳酸钾溶液逆流接触,再经塔顶捕雾器出塔。

煤气中的大部分 H2S 和 HCN 和部分 CO2被碱液吸收,碱液一般主要是 Na2CO3或 K2CO3溶液。

烟气生物脱硫技术

烟气生物脱硫技术

烟气生物脱硫技术1引言煤炭燃烧生成的SO2随烟气进入大气, 可能会形成酸雨, 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而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占一次能源的75%, 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 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可以进入工业化的技术多为物理和化学方法, 与这些方法相比, 生物法脱硫去除率高、成本低、能耗少, 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2烟气生物脱硫原理应用微生物脱硫的研究是伴随着利用微生物选矿的研究而开始的。

1947 年, Colmer 和Hinkle 发现并证实化能自养细菌能够促进氧化并溶解煤炭中存在的黄铁矿, 这被认为是生物湿法冶金研究的开始。

在20 世纪50 年代, Leathan 及Temple 等人就分别发现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与煤中的硫化铁的氧化有关, 并从煤矿废水中分离出氧化亚铁硫杆菌(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

但直到20 世纪70 年代, 随着酸雨和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微生物脱硫技术才开始得到重视。

微生物脱硫技术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近年来, 在微生物煤炭脱硫、微生物除臭、微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而将微生物用于烟气脱硫(BFGD) 是一项较新的技术, 目前文献报道极少。

但随着人们对脱硫微生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生物脱硫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烟气脱硫。

2.1吸收SO2的工作原理烟气中的SO2通过水膜除尘器或吸收塔溶解于水并转化为亚硫酸盐、硫酸盐;在厌氧环境及有外加碳源的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SRB1将亚硫酸盐、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然后再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从而将硫从系统中去除。

可以将烟气生物脱硫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SO2的吸收过程和含硫吸收液的生物脱硫过程。

利用微小水滴的巨大表面积完成对烟气的吸收,从而使SO2从气相转入液相,并且主要以亚硫酸根、硫酸根的形式存在吸收效果与吸收液的比表面积、pH、碱度、温度等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吸收液的比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煤样中硫的赋存状态
由于煤中硫的形态和分布对煤的脱硫 效率有很大影响,所以在研究煤的各种 脱硫方法之前,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煤中 硫的赋存状态及与脱硫方法选择有关的 煤的物理性质。
煤中的硫可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类型。 无机硫:主要包括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类。
硫化物硫主要存在于黄铁矿(FeS2)、黄铜矿(Cu F等eS矿2)物、中砷,黄铁矿(FeAsS)、方铅矿(PbS)、闪锌矿(ZnS) (FeSO硫4·酸7H盐2O硫)包等括含石氧膏盐(矿Ca物SO中4的·2H硫2O。)和绿矾
6.4 煤炭燃前脱硫方法
1、物理法:物理法如浮选法脱硫等虽然成本低,
但排脱出的废渣中灰分高、精煤产率低、能量损 失大 ;
2、化学法:化学法如熔融碱法、热碱液浸出法
等脱硫方法大多数是在高温、高压和强氧化-还 原条件下进行的,并使用不同的氧化剂,故设备 及操作费用显著提高,而且在这样的条件下煤的 结构被破坏,热值损失大,难于在工业上大规模 应用;
1、煤炭燃烧前脱硫
煤炭燃烧前脱硫:是在煤炭燃烧前 就脱去煤中硫分,避免燃烧中硫的形态 改变,减少烟气中SO2的含量,减轻对 尾部烟道的腐蚀,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
2、煤炭燃烧中脱硫
(1) 燃烧中脱硫:是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加入脱硫剂。
(2) 常见脱硫剂为石灰石(CaCO3)。
(3) 将石灰石粉碎至合适的颗粒喷入炉内, CaCO3在 高温下分解成CaO和CO2,CaO在氧化性气氛中 遇到就会发生如下反应:
CaO + O2 + SO2
CaSO4
该反应最佳反应温度是800℃~850℃,其他温度
下脱硫效率都会降低。
3、燃烧后烟气脱硫
(1)燃烧后烟气脱硫: (2)该技术按产物是否回收,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 (3)按产物的干湿形态可分为湿法(石灰石抛弃法、石灰
石膏法、双碱法、亚钠循环法、氨肥法、氧化镁法、 海水烟气脱硫法)、半干法(喷雾干燥法)和干法 (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电子束烟气脱硫法); (4)按脱硫剂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 (5)其反应原理都是气态的SO2,通过与脱硫剂的反应生 成相应的硫酸盐,从而脱除SO2。
6.1 背景知识
1、煤炭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资源蕴藏量占 总能源的75%以上; 见下图
2、煤炭中含有害物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最突出的污染物是 SO2。
3、降S水O2,是包形括成酸酸性雨雨的、主酸要性物雪质、。酸酸性雨雾是和指酸pH性低露于,5.如6的广 西发生的“霾”。
4、酸雨使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死亡,使大面积 森林受蚀甚至死亡,还使建筑物、桥梁等遭受侵蚀。
煤炭中的有机硫
有机硫大都与煤化学结构的碳骨架相结合, 如硫醇类R-SH、硫醚类R-S-Rˊ、硫醌类、 硫萘类等。此外,煤中还有少量的单质硫。
煤样中黄铁矿形态的岩相照片
黄铁矿的分布特征,为单体状
图中白
色柱状部分 为黄铁矿。 灰白色部分 为煤。暗灰 黑色部分为 杂质。
煤样采 自沈阳矿务 局所属的红 阳三矿 。
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

80
70
原煤
60
原油
50
天然气
40
水电
30
20
10
0 1985
1989
1990
1993
1995
图1.1 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
历史上与SO2污染有关的污染事故
sulfur dioxide
时间
地点
污染物
死亡或患者人数(单位:人)
1930年12月 1948年10月 1948年11月 1952年12月 1954年 1956年1月 1961年
煤样中各种硫分及灰分的质量分数%
全硫 2.30 *
黄铁矿 1.66
硫酸盐硫 0.12
有机硫
灰份
0.52
32.11
72.17%
5.22%
22.61%
* 煤样中全硫质量分数大于2%,属于中高硫煤
6.3 常见煤脱硫的三种方式
目前燃煤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1、煤炭燃烧前脱硫 2、燃烧中脱硫 3、燃烧后烟气脱硫。
1337
261
喷雾干燥法
85
1120
247
炉内喷钙
30~70
718~1205
67~99
生物脱硫
50~70
140
40
由上表可以看出:微生物预处理浮选法脱硫是非常经济的。
煤炭的燃前脱硫技术—微生物法
(1) 定义 微生物预处理浮选法是将煤炭的浮
选脱硫技术与微生物作用结合起来,利用 微生物的作用增加不同性质颗粒之间的表 面润湿性差异,从而进行脱硫,也就是使 疏水性粒子附着在气泡之上而浮游,未附 着气泡的亲水性粒子就留在浆体中,从而 得以分离。其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将黄铁矿 氧化为其硫酸盐。
马斯河谷(比利时) 多诺拉 (美国) 伦敦 伦敦 洛山矶 伦敦 四日市(日本)
SO2、微粒、氟化物
SO2 微粒、SO2 微粒
SO2、CO、Nox、O3 微粒、SO2 SO2、烟尘
1962年12月 伦敦
SO2
1962年12月 大阪
SO2
1963年1月 纽约
SO2
60~80 20 700~800 4703 75%的居民患眼病 1000 著名的“四市哮喘病” 患者800多人死亡10人 700 60 200~400
第6章 微生物技术应用之二
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
6.1 背景知识 6.2 煤中硫的赋存状态 6.3 煤炭脱硫三种方式 6.4 煤炭生物脱硫方法 6.5 无机硫微生物脱硫机理 6.6 煤炭脱硫常用微生物 6.7 煤炭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流程 6.8 煤炭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试验 6.9 应用实例 6.10 有机硫微生物脱硫机理
5、 煤碳中硫的含量一般为0.50%~11%;
6、 在我国煤的含硫量一般在0.38%~5.32%,平均含硫 量为1.72%,高含硫量煤(指煤中硫的质量分数≥2%) 约占煤炭储量的33.33%、占生产原煤的16.67%,而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主要矿区的含硫量都 有增加的趋势 。
7、 脱硫已成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主要目标之一和煤炭 “2010”计划的重要内容。
3、微生物法:见下页
微生物脱硫与燃烧中、燃烧后脱硫技术的经济分析比较
技术路线 常压硫化床AFBC
硫脱除 率(%)
50~90
脱硫费(/tSO2) 投资成(/kw-1)
1085~1465
1595
加压硫化床PFBC
50~90
1100~1680
1755
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90

1880
石灰石湿法脱硫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