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北三省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__东北三省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作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__东北三省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作

②气候:__雨__热____同期,有利 础好,交通发达,有利于大规
于农作物的生长
模机械化经营农业
返回
学知识
(2)不利条件: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___纬__度___ 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_一__年__一__熟___的需要。在春秋季 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返回
返回
学知识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___水__稻___等。
返回
学知识
2.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 (1)优势条件
自然地理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
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①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有
适宜大规模的__机__械__化__耕作。 利于粮食_商__品__化___。②工业基
返回
优能力
9.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
问题是( C )
A.水资源不足
B.森林资源不足
C.粮食不足
D.矿产资源不足
返回
优能力
10.“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D )
A.草地改良
B.封沙禁牧
C.坡耕地改梯田
D.退耕还湿
返回
优能力
11.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
学知识
4.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由于__资__源__枯__竭____、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 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2)对策:①国家明确指出要__振__兴____东北老工业基地。②东北 三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返回
练基础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第 1~3 小题。
返回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八年级地理下册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八年级地理下册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
生态恶化
措施 ①停止开荒 ②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③部分地区退耕还湿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观”看视频我】国最航大拍的中重国工宣业传基地片
开阔
视野 三江自然保护区
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 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0和图6.21,东北地区的主 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甲地:开采金矿, 方便运输。
乙地:①利于发展边 境贸易; ②利于巩固国防。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观”看视频我】国最航大拍的中重国工宣业传基地片
3.东北三省大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 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观”看视频我】国最航大拍的中重国工宣业传基地片
3.东北三省大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 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为主
铁矿资源丰富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人均粮食产量高, 粮食商品率高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观”看视频我】国最航大拍的中重国工宣业传基地片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阅读图6.18,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⑤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 农作物生长。

⑥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⑦交通便利,方便外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
4.东北三省是我国的 重 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黑龙江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1)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 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社会经济条件:东北三省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较高,加 上东北三省的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当地消费量相对较低。 (2)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节 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图学地理】 根据下面东北三省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1.从图中看出,A区域主要位于 吉林 省和辽宁省,是世界范围内纬度
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等 。
2.B区域位于 松嫩 平原,是东北三省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10.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 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 是( B ) A.为了减少耕地面积 B.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C.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D.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山东德州中考)读东北地区图,完成11~13题。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8.“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 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D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9.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D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A.寒潮B.干旱C.台风D.洪涝【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自然灾害。

东北三省纬度较高,且接近亚洲冬季风源地,在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产生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峻,海拔适宜B.土地贫瘠,地域广大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东北三省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备选习题】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河流较少③气候雨热同期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地广人稀,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3.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B.大豆、冬小麦、水稻、玉米C.甜菜、荔枝、春小麦、大豆D.花生、亚麻、甜菜、大豆【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

东北三省盛产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冬小麦、花生主要产于华北地区,水稻、荔枝主要产于南方地区,亚麻主要产于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4.“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A.纬度高B.人烟稀少C.降水稀少D.沼泽遍地【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1 000 mm,降水比较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北方地区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北方地区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本课主要涉及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东北的农业和工业在上册都有学习过一些知识,尤其是东北的农业方面,学生更是熟悉。

这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陌生,难度不大。

续表教学重点:东北三省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形成重工业基地的条件;东北三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多媒体展示东北平原“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景象的图片及东北平原稻田的图片。

对比东北平原今昔的变化。

教师讲述: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17-19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2)东北三省主要有哪些农作物?(3)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4)随着农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提示:(1)优势:①地形地势: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土壤:肥沃的黑土地。

③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⑤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存在的不足:①气温低,只能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等。

(3)东北三省人口较少,但是粮食产量高,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大荒”和“北大仓”名称的由来,以及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2、知道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北大荒开发前后图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通过合作探究和读图分析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趟考察之旅,不仅欣赏了三江源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陶冶了情操,引燃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资源: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的方式,问同学们对东北三省的印象,通过同学们不同方面的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的原始状态,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将同学们分为三个考察队(黑龙江考察队、吉林考察队、辽宁考察队),进行比赛。

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享受;把学生分为三个考察队,激励学生参与比赛,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照片,通过前后照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师提问: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特殊条件呢?(二)自主学习(农业发展的条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第六章第二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六章第二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赵立阳八()班学生: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2.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原因及措施;3.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

【学习重点】分析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学习难点】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学习方法】交流探究法、图释导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先从“北大荒”的开发历史讲起,然后讲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17—P19,完成下列题目:)B、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1、得名: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平原北部地区。

2、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

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3、常见的气象灾害: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4、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优势:包括自然地理优势和人文地理优势。

自然地理优势:①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黑土广泛分布,土壤肥沃;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人文地理优势:④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为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⑤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东北平原主要盛产的农作物有、、、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5、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东北平原包括、和三个平原。

其中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湿地具有、、、等多种功能。

三、合作探究:(18面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

这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2节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2节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第二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知能演练提升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国家在A附近平原兴建了许多农场,从事粮食生产,但这里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低温冻害B.土壤贫瘠C.干旱少雨D.夏季日照时间太短2.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在夏秋季易发生低温冻害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全国最多D.土壤肥沃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有“北大荒”之称。

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据此完成第3~5题。

3.下列对湿地主要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B.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C.蓄洪防旱,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人多地少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A.东北地区居民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读图,完成第6~7题。

6.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甲地—石油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林业D.丁地—渔业7.下列对东北三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B.“红土地”广布C.气候干旱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填“重”或“轻”)工业基地。

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A海,地处(填“低”“中”或“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

辽宁省行政中心B城市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

(3)对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9.读甲、乙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 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 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比较完整 的重工业体系。
探究活动二
【议一议】
图中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 原因是什么?
便于进出口,加强对 外联系
探究活动三
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 读图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 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这种 工业特点的形成原因哪些?
第二节
东北三省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欣赏与思考】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纬度高,气温低;
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20世纪50年代前
北大荒


20世纪50年代后
北大仓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因
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现今
建立自然保护区
湿地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插入教材图6.18图
【知识探究】
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答案: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等。
探究活动一
找一找
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工 业部门有哪些。
答案:(1)小兴安岭 黑龙江 (2)东北平原
乌苏里江
哈尔滨
俄罗斯
①地形平坦、开阔,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黑土肥沃,适于农作
物生长
③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④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⑤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3)三江自然保护区 (4)钢铁工业 采) 木材及林产品加工 木材丰富 大庆 石油化工 (或开 靠近原料产地
1.“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 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 C A.纬度高 B.人烟稀少 C.降水稀少 D.沼泽遍地 2.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鞍山的主要工业部门应为 ( )
A.纺织工业 C.化学工业 B.石油工业 D.钢铁工业
D
综合题
(2)B地形区是________, 这里是我国最大 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 优越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 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_____________。 (4)从“伊春市工业结构(2010年)”图可以看出伊春市的主要 工业部门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这里发展家 具制造业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是__________油田,由此推测A处最可能的 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所以,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具 有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5)由⑤向南直至大连港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总结
(5)哈大线 .知识„„ 2.方法„„
特点:以重工业为主
原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振兴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 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针对 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 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近年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势 头良好,前景广阔。
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