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语病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教案、教学设计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北大荒农业发展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需包括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农业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北大荒农业发展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如政策、技术、生态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北大荒农业发展的特点等。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6.评价与反馈: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教学策略:
a.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b.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讲解北大荒从荒芜之地变为粮仓的过程,分析政策、技术、生态等方面的因素,使学生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3.通过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展示北大荒农业发展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讨论主题:“分析北大荒农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运用地理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北大荒的变迁。
c.情境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d.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北大荒的历史影像资料作为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4.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3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一、词语一碧如洗几缕流云映照转眼间绛紫抖动五彩斑斓锦缎清澈见底如同透明怀抱明镜顿时波纹原野热闹非凡大豆摇动哗啦啦挺拔高粱脸庞乐呵呵演唱燃烧赞美遍地山岭沉甸甸二、多音字转zhuǎn()血xuegrave;()zhuagrave;n()xiě()三、组词转()锦()绵()境()纹()传()棉()镜()蚊()然()烧()饶()铃()燃()绕()浇()岭()四、根据要求写词语乐呵呵(abb)、、、、、、。
哗啦啦(拟声词)、、、、、、。
转眼间(表示时间短)、、、、、、。
银灰血红(表示颜色的词)、、、、、。
五、课文解读⑴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⑴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这段话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方法。
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的田野。
⑴《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六、练习说话只有才七、阅读理解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真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用来赞美遍地黄金的九月,这里的、、,连同那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⑴把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
⑴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⑴用画出片断中打比方的句子。
⑴第一自然段是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北大荒为例

材料三
三 江 平 原 江 河 纵 横 , 河 网 密 集 , 湖 泡连片,有大 小河流90多条,其中主要河流有21条,分别属于黑龙江、 乌苏里江及松花江三大水系,总流域面积9.45万平方千米, 总长度5148千米。此外,还有大、小兴凯湖。
材料四
三江平原地表一般有10-15厘米积水,内长杂草,当 地人称“水草甸子”;多潜育沼泽,也有相当数量的泥潭沼泽; 有较厚的草根层,一般厚达30-40厘米。
活动探究
从黑土地流失看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保护 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 提示:根据查阅资料,从土壤肥力、补偿 机制、政府规划、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
? 小组合作,选派代表口头汇报。
1、建立激励政策,促进秸秆还田; 2、对土地进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 3、加大对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技术贮备,加大推广; 4、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 5、进行顶层设计,从法律法规上给予保护;
材料一
三 江 平 原 , 又称三江低地,位 于 黑 龙 江 省 东 北 部 , 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 江 平 原 是 由 黑 龙 江 、 松 花 江 、 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 其中平原面积占比61.2%,山区比重30.8%,丘陵8%
材料二
三江平原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 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漫长。该地区冬季(11— —次年2月)日照时间短、严寒、干燥。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大部分地区为-19℃左右;春季(3-5月)气温回升快,多大 风,易旱易涝;夏季(6-8月)的特点为短促,温暖多雨。最 热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为21℃一22℃;雨热同季对作 物生长十分有利;秋季(9-10月)降温急剧,降水多,易发生 早霜和秋涝。
湿生和沼生植物主要有小叶章、沼柳、苔草和芦苇等。 其中以苔草沼泽分布最广,占沼泽总面积的85%左右,其次 是芦苇沼泽。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 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二 句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二句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句()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2 . 下列选项中有一句有语病,请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并写出正确的句子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到她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伊拉克大街上到处停放着美国坦克、装甲车,使街上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C.每逢节假日,他时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去公园玩耍。
D.是否贯彻实施了“大生产”运动,是“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关键。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大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C.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其设计者是被誉为“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之手。
D.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5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新语文S版(2016)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2北大荒的秋天》

12 北大荒的秋天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你去过北大荒吗?“北大荒”旧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的地区,现在经过开垦,北大荒已经成为著名的“北大仓”,课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北大荒秋天的美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丰收的情景。
二、我会写读拼音,写词语.dou dînɡyín huījú huánɡyí bì rú xǐ( ) ( ) ( ) ( )tǐng bá shàn lǐnɡràn shào râ nào fēi fán( ) ( ) ( ) ( )三、我辨别比一比,再组词荒()降()芒()铃()拔( )慌()绛()茫( ) 岭( ) 拨( )四、花落谁家,选字填空。
茫忙盲()人人海()()连()文纹闻波()语()()名五、连线,搭配词语。
五彩斑斓的小河一碧如洗的原野清澈见底的锦缎热闹非凡的天空六、我会选量词。
首面台幅条片一()小河一()树叶一()歌曲一()彩旗一()电视一()画面七、小小词语林。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在这句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如:桃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辞方法我知道。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比喻句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________(词语)能体现出拟人的修辞方法。
仿照这个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答案】示例一: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示例二:把“只要”改为“只有”。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要”和“才”不是一对关联词,根据句中的“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和“真正学好语文”之间是属于条件关系,判断应该把“只要……才”改为“只有……才”。
2.(2024·新疆·中考真题)参观博物馆后,学校举办“博览天下·启智增慧”演讲比赛。
下面是小博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任选一处作修改。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和记录者,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①还是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③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我选处,改为:。
【答案】示例一:①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或者改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示例二:②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或者改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示例三:③删去“经常”或“时时”,或者改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①句语序不当,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因此改句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句搭配不当,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因此改句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③句语义重复,删去“经常”或“时时”,因此改句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3.(2024·山东·中考真题)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
4.东北三省是我国的 重 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黑龙江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1)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 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社会经济条件:东北三省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较高,加 上东北三省的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当地消费量相对较低。 (2)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节 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图学地理】 根据下面东北三省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1.从图中看出,A区域主要位于 吉林 省和辽宁省,是世界范围内纬度
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等 。
2.B区域位于 松嫩 平原,是东北三省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10.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 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 是( B ) A.为了减少耕地面积 B.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C.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D.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山东德州中考)读东北地区图,完成11~13题。
课时导学案 基础巩固案
8.“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 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D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9.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D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PPT课件

大湿地
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增 加,但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 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探究新知
地广人稀 其他
本地粮食消费少 农业科技水平高 技术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 商品粮基地的其他条件
气候
地形
东北平原 地形平坦, 土地集中成片
探究新知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主要工业部门:目前,东北三省 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 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 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探究新知 (3)工业发展
① 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东北重工业发展严重依赖资 源开发,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制约东北地区的发展。 ②解决措施: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 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具体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更新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③发展现状: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针的指导下,近 年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随堂练习
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安全性,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 了粮食储备战略。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数量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四地粮库数量最少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粮库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D)
A.山地多,不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自然灾害频发,赈灾粮需求量大 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 D.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课堂小结
小麦
大豆
玉米
水稻
探究新知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 平原,由三江平原、松 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语病题
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是经过多少代人辛苦的努力是不是病句?
答案:不是,北大荒是经过世世代代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和辛勤耕耘,才得以实现成今天的北大仓,今天的北大仓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也给北大仓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财富。
北大荒,指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
一九四八年,揭开了移民开发这片荒原的序幕。
经过七十年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拥有113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60万亩耕地,177.8万人,如今的北大荒,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相关拓展:
【题目】三江平原在昔日是荒无人烟的“北大荒”,今日却变成了“北大仓”。
造成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引用江水灌溉
B. 大批移民开垦
C. 疏干改造沼泽
D. 实施机械化耕作
【答案】C
【解析】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在昔日是荒无人烟的“北大荒”,今日却变成了“北大仓”。
造成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疏干改造沼泽。
“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位于三江平原的“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产量大,人口少,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所以选C。
考点:该题考查东北三省的农业。
历史上东北平原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
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解答解:历史上东北平原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
仓”,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高粱等.故答案为:北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