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word版

《蔬菜栽培学》word版
《蔬菜栽培学》word版

园艺生产技术——蔬菜生产

第一章绪论

一、蔬菜的定义

定义:蔬菜是指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汁器官,作为副食品。另包括一些鲜生的木本植物、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

特点:

1、蔬菜的食用器官多样;(柔嫩叶子、新鲜的种子和果实、肉质根

或块茎、嫩茎、花球或幼芽等)

2、蔬菜营养丰富;

3、蔬菜含水量大,不耐贮运,易损伤、萎蔫、腐烂。

二、蔬菜对人体的作用

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为人体提供矿物质

为人体提供纤维素

色素及挥发性油类物质

增进食欲; 保健、治病; 蔬菜美容

五、世界蔬菜生产与供应模式

1、日本模式

“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发展到“分散生产,集中供应”。从1971年起,国家批准建设中央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有计划组织货源,调节余缺,拍卖销售。

2、美国模式

“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美国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加尼福利等5个州,通过加工销往全国。全国大蒜91.5%,甘兰85%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

3、荷兰温室专业出口蔬菜生产

荷兰被誉为“欧洲菜园”,温室是生产为主要形式,中等番茄产量60万kg/hm3, (8万斤/亩),蔬菜出口占农产品1/3。

六、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向

1. 建设规范化蔬菜产销基地

在城市近郊要注重发展不耐贮运的叶菜类蔬菜,把蔬菜基地作大作强。

2. 要注重提高菜农科学种菜技术

尤其是品种选择,合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方面。

3. 建立完善的良种繁殖体系

克服目前多家经营,各自为政,造成计划性差,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

4. 科学利用保护设施,处理好设施园艺与运输园艺的关系

充分利用我省地理及交通优势发展保护地栽培,尤其是大棚及日光温室,建立大面积基地,生产外运菜,加强蔬菜生产经济学研究,重视资源最佳利用。

5. 加强蔬菜速冻、脱水及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

要注意解决蔬菜采收后的短期贮藏保鲜问题。

6、突出优质蔬菜生产,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的全程控制。

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医药保健型蔬菜(育种新目标)。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

7、优质、高产、高效、多抗性优良品种育成和应用

8、实施工厂化育苗工程

9、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水平,建立科学的蔬菜产销体系

七、有关农业的几个概念:

绿色农业:即传统农业,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植物种植业。绿色农业从人类历史的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原始农业至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蓝色农业:蓝色海洋的水生农业。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有物种3000多万种,海洋中有99%的地球上的物种,而陆地上的物种不足1%。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植物,微生物。

白色农业: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是微生物发酵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白色农业的生产环境高度洁净,产品无污染,无毒副作用,高度安全,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称之为白色农业。

精准农业:将电脑、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遥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建立起一种新的农业模式。

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蔬菜。

无公害蔬菜栽培: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栽培要求的栽培环境中安排蔬菜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完全按照无公害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的蔬菜栽培。

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和要求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蔬菜。

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根据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规定,绿色食品分为两类:AA级绿色食品

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食品

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

蔬菜的种类与分类

蔬菜的三种分类法: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一、植物学分类法

以植物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的理论为依据,按照界(regnum)、门(division)、纲(classi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分类。

(一)单子叶植物纲

所属科拉丁名代表蔬菜

禾本科Gramineae 毛竹笋、麻竹、狗牙根、茭白、甜玉米

百合科Liliaceae 金针菜、芦笋、洋葱、韭葱、大蒜、南欧葱(大头葱)、大葱、韭菜、百合、石刁柏(芦笋)

天南星科Araceae 芋、魔芋

薯蓣科Dioscoreaceae 普通山药、田薯(大薯)

蘘菏科Zingiberaceae 生姜

(二)双子叶植物纲

所属科拉丁名代表蔬菜

十字花科Cruciferae 白菜、萝卜、芥菜、结球甘蓝、花椰菜

茄科Solanaceae 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香艳茄、枸杞

豆科Leguminosae 豇豆、菜豆、蚕豆、毛豆、扁豆、四棱豆、黄秋葵

葫芦科Cucurbitaceae 黄瓜、甜瓜、南瓜、笋瓜、西葫芦、西瓜、冬瓜、瓠瓜、普通丝瓜、苦瓜、佛手瓜、蛇瓜

菊科Compositae 莴苣、茼蒿、菊芋、苦苣、牛蒡

伞形花科Umbelliferae 胡萝卜、芹菜、芫荽

藜科Chenopodiaceae 菠菜

植物学分类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能够清楚了解科、属、种之间在形态、生理上的关系,以及遗传、发育上的亲缘关系。

指导栽培

指导留种及杂交育种

指导防病

缺点:

某些同种植物的生理特性及栽培方法差异很大。如番茄、马铃薯均属同种,但其特性和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差异很大。

二、食用器官分类法

按照食用部分的器官形态,把食用器官相同的蔬菜分为一类,共五大类:根、茎、叶、花、果,而不管它们在分类学上及栽培学上的关系。这里指种子植物而言,不包括食用菌等特殊种类。

根菜类

肉质根类:包括由种子发生的肥大主根,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根甜菜等。

块根类:肥大的侧根和不定根,甘薯、豆薯、葛。

茎菜类

地下茎类:

块茎:马铃薯、菊芋、山药;

根状茎:藕、姜;

球茎:荸荠、慈姑、魔芋。

鳞茎类:大蒜、洋葱、百合

地上茎类:

嫩茎:莴笋、菜薹、茭白、石刁柏、竹笋等;

肉质茎:榨菜、球茎甘蓝等;

叶菜类

以叶、叶柄为产品:

普通叶菜类:小白菜、菠菜、叶用芥菜、芹菜

结球叶菜类:大白菜(结球白菜)、结球甘蓝

香辛叶菜类:大葱、分葱、韭菜、香菜、茴香、(芹菜)

花菜类

包括以花器、花枝为产品的蔬菜。

金针菜、花椰菜。

果菜类

以果实、种子为产品的蔬菜。

浆果:番茄、茄子、辣椒

瓠瓜:西瓜、黄瓜、南瓜、丝瓜、蛇瓜

荚果:豇豆、菜豆、毛豆

食用器官分类法优点和缺点

优点:

分类法特点食用器官相同,可以了解彼此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关系。

对指导栽培有一定意义,同一器官形成对环境要求相同。凡食用器官相同的,其栽培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也大体相同。

缺点:

食用器官相同的但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方法完全不同。

栽培方法相似,但食用部分大不相同。

三、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综合了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把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生产的要求,此法把蔬菜分成十大类

1. 白菜类

1.科及种类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小白菜、大白菜、叶用芥菜、甘蓝类(结球甘蓝、花椰菜)

2.食用部分

柔嫩叶片,叶球,花球

3.特性

喜冷凉,耐寒不耐热。根系浅,要求保水、保肥土壤,氮肥要多。

4.播期

秋播、冬季形成叶球或叶丛,次年抽苔开花。

5.繁殖

种子

(二)根菜类

1.科及种类

十字花科萝卜属,萝卜、四季萝卜、根用芥菜;伞形科,胡萝卜属,胡萝卜

2.食用部分肥大直根

3.特性

喜冷凉气候,不宜移栽,需钾多,对土壤要求不严,要求土层疏松。

4.播种秋播冬收

5.繁殖种子

(三)茄果类

1.科及种类

茄科:番茄、茄子、辣椒

2.产品:果实

3.特性

喜温暖,根群发达,要求土层深厚,多施磷钾肥,苗期长,多在冬季或早春保护地育苗。

4.播种:冬季或早春育苗

5.繁殖:种子

(四)瓜类

1.科及种类

葫芦科:黄瓜、西瓜

2.产品:果实

3.特性

中非的西、甜瓜和南美的南瓜喜高温干燥,阳光充足气候,根分布广,耐旱,南洋群岛的黄瓜则能适应阴云多变的天气。根系浅不耐旱,要求保水保肥土壤。瓜类多蔓生需搭架或整枝栽培

4.播期

春季直播或育苗

5.繁殖种子

(五)豆类

1.科及种类

豆科:豇豆、菜豆、毛豆、蚕豆、碗豆

2.食用部分种子或幼嫩果实

3.特性

近东平原的蚕豆、碗豆喜温和气候,中非的豇豆,中美洲的菜豆,中国毛豆均喜欢温暖气候

4.播期

蚕豆、碗豆秋播,菜豆春播;豇豆春夏均可;毛豆春秋

5.繁殖:种子

(六)葱蒜类

1.科及种类

百合科,洋葱、大葱、大蒜、韭菜

2.食用部分叶、叶鞘和肥大鳞片

3.特性

喜温和气候,但抗寒、抗热能力均强

4.播期秋播或春播

5.繁殖

百合、大蒜无性繁殖;洋葱、大葱、韭菜种子繁殖

(七)薯芋类

1.科及种类茄科马铃薯、薄荷科的姜,天南星科的芋,薯蓣科的山药

2.食用部分块茎、根茎、块根

3.特性除马铃薯不耐热外,其余均耐热,姜夏季要遮荫

4.播期:马铃薯春秋播,其它均为春播冬收

5.繁殖:无性繁殖

(八)绿叶菜类

1.科及种类

藜科菠菜;伞形科芹菜、芫荽;苋科苋菜;旋花科蕹菜;菊科莴苣

2.食用部分绿叶、叶柄

3.特性

除苋菜、蕹菜耐热外,其余喜冷凉,生长迅速,使用氮肥效果明显

4.播期苋菜、蕹菜春播,其它为秋播、春收

5.繁殖种子

(九)水生蔬菜

1.科及种类

睡莲科的莲藕;禾本科的茭白;莎草科荸荠

2.食用部分根状茎、球茎

3.特性

多年生植物,在温和炎热季节生长,寒冷时地上部枯死,多生长在池塘、沼泽地

4.播期:春播

5.繁殖:营养繁殖

(十)多年生蔬菜

1.科及种类

百合科的金针菜、石刁柏;楝科的香椿;禾本科的竹笋

为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次收获

(十一)食用菌类

指能食用、无毒的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竹荪、猴头、木耳、银耳等。

它们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必须从其它生物或遗体、排泄物中吸取现存的养分。培养食用菌需要温暖、湿润肥沃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牲畜粪尿、棉子壳、植物秸秆等。

(十二)芽苗菜类

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赤豆苗、苜蓿芽、花生芽、萝卜芽、香椿芽等。

蔬菜栽培的基本技术(一)

——蔬菜种植园的建设

一、种植园的选择

种植园的选择主要依据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因素,其中气候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条件。种植园的选择必须以较大范围的生态区划为依据,选择园艺植物最适宜生长的气候区域。

首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1. 社会经济情况:人口、劳动力、产业现状、人均收入、市场及规模、加工企业、销售网络等。

2. 交通优势:陆运、水运、空运。

3. 蔬菜生产现状,品种、面积、产量、销售渠道。

4. 气候条件: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生长期积温,无霜期、日照百分率,年降水及分布。

5. 土壤条件:地理经纬度、海拔、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酸碱度、地下水位。

6. 水利条件:水源、现有灌溉设施及利用情况。

二、种植园选择基本原则

1.交通便利

鲜嫩蔬菜,易变质腐烂,不耐运输、贮藏,而城镇居民天天要求新鲜产品。所以,一个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不断发展十分重要。

2.接近水源

蔬菜作物比粮、棉、油作物需水量大,需水次数多,完全依靠天然降水或远距离送水进行蔬菜生产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开发新菜地,要优先利用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池等。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发地下水源作为补充手段。易内涝地、地下水位过高不宜建园。

3.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沿海滩涂地、河滩沙荒地,含盐量0.2%以下,有机质1%以上;

4.避免“三废”污染

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地区生产蔬菜,产量低,品质劣,含有毒物质含量高,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工业“三废”污染地区,不宜建立菜园。

三、种植小区规划

1、面积大小

为方便生产,小区内土壤气候条件基本一致,便于管理。平原10hm2,山地、丘陵1-2 hm2。

2、确定种植作物种类

从专业生产角度,突出主导品种。

3、功能分区与定位

根据合理利用劳力,保护地与露底面积搭配适宜;

包括:种植园生产(育苗区、种植区、养殖区)、生活、办公及配套设施(水塔、配电、仓库、停车场、加工厂、厕所、门卫)等合理规划。

四、蔬菜种植园防护林规划

为蔬菜种植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风速、减小风沙,调节温度、增加湿度,防止风蚀,保持水土,需建防护林。

1、紧密型防护林

由高大乔木、中等乔木和小灌木组成。有效防护距离10-15m。

2、疏透型防护林

由高大乔木和灌木组成,有效防护距离为防护林高的20-30倍。风沙严重地区应采用疏透型防护林。

防护林规划应注意树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逆性强的树种;与栽培的蔬菜无共同病害,根系水平分布较紧。

四、蔬菜种植园排灌系统规划

排灌系统又称排灌工程,生产上通常设计明渠排水,有条件可设计暗区排水。灌溉系统依据灌溉方式移动喷灌、固定喷灌、滴灌、等设计相应供水主管道。注意喷滴灌加压设备、过滤设备的配套。

五、蔬菜种植园供电设计

六、蔬菜种植园建筑设计

蔬菜栽培的基本技术(二)

——土壤耕作与作畦

蔬菜种植园耕作的基本任务包括:耕翻、耙地、耢地、镇压、起垄、作畦、中耕。主要作用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和地面状况,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因素、为播种出苗、根系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一、菜田耕作时间与方法

1、深耕

耕翻深度20-25cm,一般农具多为16-22cm,松土铲深度可达30-35cm。深耕增加或土层,使土地变成肥料库和蓄水库,增强抗旱、抗涝能力。

作物根系在0-50cm范围内,作物产量随深耕而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增加,超过这一范围增加不明显。作物根系50%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80%的根系分布在0-50cm的土层中。土壤中的氧气由上而下逐渐减少,在缺氧的环境有机肥不能进行矿质分解,有时还产生有毒物质,对根系不利。

深耕时注意:

不能不大量的底土层翻上,底层土缺乏有机质,养分少,物理性质差,有的还含有有毒物质。“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乱土层”;

深耕作用可持续1-2年,超过25-30cm深度2~3年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深耕应与土壤改良相结合,如增施有机肥,翻沙压淤或翻淤压沙,使肥土相融,加厚活土层。

土壤培肥

大部分蔬菜对土壤肥力的要求高于其它大田作物,团粒结构好的土壤保水保肥,通气条件也好,适于蔬菜正常生长。

砂性土往往过分疏松,水分渗漏多蒸发快,耗水量大,粘重土壤干旱时易板结,蒸发快也不利于保水,通气不良又不利于根系发育。这两种土壤的共同缺点是缺乏团粒结构,作为菜田土壤都不理想,需要改良。

增施有机肥是改良土壤、促进形成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根本措施。粘土地施有机肥后还可增加土壤孔隙度;砂土地施河泥、塘泥可以改良土壤质地。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是迅速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

2、秋耕与春耕

北方地区,复种连作及时耕地外,一般进行秋耕与春耕。但南方地区,几乎全年都能栽培蔬菜,大多随收随耕,地面很少有空闲时期。

秋耕:在土壤尚未封冻前进行,秋耕的土壤经过冬季冰冻,质地疏松、增加土壤蓄水力和通透性,消灭土壤中的虫卵、病原菌。秋耕宜早,农谚:“白露耕地一碗油,秋分露耕地半碗油,寒露耕地白打牛”。深度要增加,深耕前增施有机肥。

春耕:对未秋耕的地进行补耕,对已秋耕的地进行耙地、镇压、保墒,为春播或秧苗定植作准备。“开春耙一遍,到老不觉旱”

凡是早春播种或定植的地都应进行秋耕。北方种植大蒜的土地应在入冬前耕作完毕,同时作好垄,以备早春栽培之用。

清耕法:指在生长季内多次中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杂草生长到一定高度集中耕地。缺点: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快,犁底层坚硬,劳动强度大。

免耕法:对土壤表面不中耕或极少中耕,利用化学除草控制杂草生长的土壤管理方法。缺点:除草剂污染、土壤有机质降低快。蔬菜上采用较少,夏季采用地膜覆盖法较多。

二、整地做畦整地作畦的方式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与栽培方式来定。

干旱季节和少雨地区宜作平畦、低畦,菜田内的走道应高于畦面,以利下雨或浇水后拦蓄;

降水多和地势低洼的地区宜作高畦,畦高出地面以利排水。

大棵蔬菜则往往实行垄作,垄高10-20cm,垄距60-80cm。

1、畦的形式

①低畦:畦间走道高于畦面。保水作用强,沙质土壤宜采用。畦面宽 1-1.33m。

②高畦:粘土地、地下水位高、宜涝土地宜采用。具有增加或土层,提高昼夜温差的效果。根菜类

宜采用。一般畦面宽1-1.33m, 高15-20cm,南方多采用。

③平畦:畦面与路面相平,不特别筑成畦沟或埂,适宜于排水良好,雨水均匀不需要经常浇水的地

区。

④垄:较窄的高畦,一般0.5-0.7m宽,高15-20cm。

2、畦的方向

对搭架作物,冬季采用东西向,夏季采用南北向受光好。

三、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可以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控制杂草生长及其水分蒸腾,并可免除中耕。覆盖后,可提高最低温度,夏季作物的秸秆。稻草等覆盖物还可阻挡日晒,降低地表温度。冬春季地面覆盖可减轻大风吹袭,防止冻害,减轻干旱。地面覆盖物有塑料薄膜、秸秆、稻草、砂石、牲畜粪便和地面增温剂等。

1、地膜覆盖

白色地膜在气温零下时,可提高地温2-3℃,在气温零上10℃时,可提高地温4-5℃,在气温10℃以上时,可提高地温6-18℃,采收期可提前两周。黑色地膜夏季的防草和防降温效果明显;银色地膜的驱避蚜虫效果;双色地膜驱避蚜虫、降温、防草效果。

2、秸秆覆盖

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夏季降温的效果。南方夏季萝卜等蔬菜育苗

在播后常覆盖稻草,可防止表土温度过高和防止板结,影响出苗。春季地温上升

慢,虫害、鼠害严重,火灾隐患。

3、石板、卵石覆盖

增大昼夜温差、防止水土流失、保墒。西北干旱地区常用石砾覆盖耕地以减

少株间蒸发,当地称为砂田,但多年多次覆盖后土壤中石块太多不利耕作。

4、土壤增温剂

土壤增温剂在87、88年已有应用。其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及NaOH、KOH。施用后第二天可提高地温3-6度,施用一次可保持20-30天。

蔬菜栽培的基本技术(三)

——蔬菜种子与播种

一、蔬菜种子类型

1、植物学上的真种子:植物在有性世代中所形成雌雄配子相结合后,由胚珠发育成种子。

瓜类、豆类、茄果类、白菜类、苋菜等十字花科、葱蒜类;

2、属于果实的种子:由胚珠和子房以及花萼部分发育构成。

包括菊科、伞形科、藜科的蔬菜种子。

3、营养器官:鳞茎类大蒜、洋葱,球茎:芋头;根状茎:生姜、莲藕;块茎:马铃薯、

山药。

4、真菌的菌丝组织:蘑菇、平菇、草菇、木耳等

属于果实的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营养器官作种子时,其地上部种子有的也可做种,莲藕、韭菜、马铃薯。

二、种子质量评价

1. 种子纯度:本品种粒数占供检样品总粒数的百分比×100%,其他品种或种类的种子、

泥沙、花器残体等都属杂质。

蔬菜种子纯度应达到98%。

种子净度:

2.千粒重: 也称饱满度,1000粒蔬菜种子的绝对重量称做千粒重。绝对重量越大,种子

越饱满,播种质量越高。了解千粒重是计算播种量的重要依据。

3.发芽率:在适宜条件下,在规定最终发芽期内,能够发芽的种子粒数占供试样品总粒

数的百分比。

一般种子的发芽率甲级种子在90~98%,乙级种子在85%以上。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忝菜,要求在165%以上。Why?请自己查一查

4.发芽势:在适宜条件下,在规定发芽初期时间内,能够发芽种子粒数占供试样品百分比。

是衡量种子发芽整齐度的一个指标,一般,瓜类、豆类、白菜类,根菜类为3~4天,葱、韭菜、胡萝卜、茄果类为6~7天。

5.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所具有的发芽的潜在能力,由发芽率表示。

其它测定方法,胭脂红染色(水浸2-3小时──剥皮──死种子红色);TTC染色法。

三、播种量计算

1.直播播种量计算

2.护根育苗移栽播种量

种类667m2需用苗床面积(m2)

用种量(g)播种苗床分苗床

黄瓜40~50200

番茄5~64025

茄子3~43050

辣椒6~74075

甘蓝4~54050

芹菜60~70100

西葫芦22400

冬瓜22250

莴苣5~675

四、种子的播前处理

播前种子处理主要目的是杀菌、防虫、利于出芽,增强幼苗抗性,主要包括晒种,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

选种、晒种

人工挑选,除去秕种、虫种、砂粒,于浸种前2-3天进行晒种,可提高发芽率,发芽整齐。

淘洗、晾晒

浸种结束,淘洗种子的粘质,特别是没有发酵的种子,粘质果胶更多,阻碍通气,影响发芽,过粘时可用0.2%碱液清洗一下,一般要用毛巾或布包住种子,在水盆中搓,把粘液搓在毛布上,然后洗毛巾再搓,直至无粘感。茄子、芹菜种直到淘洗的水清为至。

种子消毒

(1)药剂拌种

取种子重量0.3%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浸种后用药剂和种子混匀,凉散后直播。也可与干种子拌匀,杀菌剂可用50%多菌灵,50% 退菌特,70%敌克松,杀虫剂90%敌百虫,此种处理多用于处理后直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