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1~40回大题小结
三国演义每回概括解读

三国演义每回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三国简答题梳理分析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17字)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27字)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30字)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
董卓许之。
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158字)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1、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三国演义1-120回简答题梳理(共22页)

《三国演义(sān ɡuó yǎn yì)》120回简答题梳理《三国演义(sān ɡuó yǎn yì)》1——20回简答题梳理(shūlǐ)第一回宴桃园豪杰(háojié)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17字)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27字)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30字)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
董卓许之。
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三国演义内容概括每回

三国演义内容概括每回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共患难。
后来,三人在桃园中相遇,一拜为兄弟,共同谋划拯救乱世。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张飞因为郡守违背诺言,怒不可遏,一鞭将督邮打死,义愤填膺。
刘备劝阻无果,最终只得逃亡,开始了他们的漫漫征途。
第三回,黄巾军起义。
张角等人在乱世中发动起义,号称“太平道”,拥有庞大的势力。
皇甫嵩、朱俊等人奋起抵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第四回,张宝被刺。
张宝被曹操所杀,太平道势力受到重创。
但太平道的余部仍然顽强抵抗,局势并未因此而平息。
第五回,公孙瓒大战袁绍。
公孙瓒与袁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兵分两路,你来我往,争夺战火连天,血雨腥风。
第六回,吕布与貂蝉。
吕布为了得到貂蝉,不惜背叛自己的主公董卓,引发了一系列的纷争和战乱。
貂蝉的美貌成为了整个乱世的焦点。
第七回,貂蝉倾国。
貂蝉为了救国,不得已与吕布合谋,最终使得吕布杀死了董卓。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大的阴谋。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王司徒巧妙地利用连环计,使得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董卓的覆灭。
第九回,袁绍磐河战公孙瓒。
袁绍和公孙瓒在磐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你来我往,争夺战火连天,血雨腥风。
第十回,颜良文丑大战吕布。
颜良文丑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双方你来我往,拼尽全力,一场场生死搏斗。
第十一回,吕布与刘备结盟。
吕布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一时间风云变幻,局势复杂。
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你来我往,争夺战火连天,血雨腥风。
第十三回,曹操大破袁绍。
曹操与袁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最终曹操以智胜袁绍,一举大破袁绍的大军。
第十四回,白马将军挂印封金。
曹操以白马将军的身份挂印封金,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了一方权倾天下的霸主。
第十五回,二将军抹书归降。
关羽和张飞在长板桥上抹书归降,最终成为了曹操麾下的大将,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3、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4、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事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不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5、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 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三国演义简答题1-45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17字)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27字)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30字)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
董卓许之。
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158字)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1、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三国演义1到40回的读后感五篇

三国演义1到40回的读后感五篇三国演义1到40回的读后感1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
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_诈的。
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是_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_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
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
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
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
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_诈,刘备仁义。
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
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
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
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
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
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为中心,以英雄豪杰的形象为主线,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作品。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以宴桃园为开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为兄弟,并一起消灭黄巾军首领张角,建立了自己的声威和地位,为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二回主要讲述了关羽怒鞭督邮的故事,以及刘备和张飞一起讨伐宦官张让的故事。
这一回中,关羽的忠义和刘备的仁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三回主要讲述了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吕布勾结董卓,以及吕布与貂蝉的爱情故事。
这一回中,董卓的权谋和吕布的勇猛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四回主要讲述了王允、董卓、曹操等人之间的权谋斗争,以及曹操献刀的故事。
这一回中,曹操的智谋和王允的仁义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兴兵三英战吕布。
第五回主要讲述了曹操发榜招亲,关羽、张飞、赵云三英勇战吕布的故事。
这一回中,三位英雄的豪气和吕布的勇猛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六回主要讲述了董卓焚烧金阙,孙坚背约私藏玉玺的故事。
这一回中,董卓的暴虐和孙坚的忠义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七回主要讲述了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以及孙坚和刘表的交战故事。
这一回中,袁绍和公孙瓒的勇猛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八回主要讲述了王允用连环计除掉了董卓,董卓被曹操所杀的故事。
这一回中,王允的智谋和董卓的暴虐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许攸为曹操献了不少好计策,可是最后却被杀收场,请简述许攸被杀的因果曹军攻克冀州后,有一日,大将许褚在邺城东门处碰见许攸,许攸傲慢地对许褚说:“你们如果没有我,怎能从此门出入。
”许褚一听非常生气,回答说:“我们出生入死,经过血战,夺得城池,你夸什么口!”许攸骂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许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诉说许攸无礼之极。
2.俗语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请简述这一典故。
在单福的辅佐下,刘备连连得胜。
曹操得知单福就是徐庶,于是想得到他。
程昱献计,将徐庶的老母接来,并模仿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徐庶无奈,只能到曹营。
临走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来到曹营见到母亲,母亲说他弃明投暗而自缢。
徐庶葬了母亲。
曹操来吊唁并上祭品,徐庶坚决不受。
徐庶身在曹营,却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
3.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对刘备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请简述何谓“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遂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他为刘备定了三分天下的决策,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
还送给刘备一幅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建议刘备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取中原。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4.简述“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新野一战之后,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乱军冲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伤重不愿为云之累赘,将阿斗交给赵云后跳井身亡。
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抱起阿斗,持枪上马,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觑曹军百万之众如草芥。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夸其“真虎将也!”,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儒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见此,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5.简述“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
而当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
周瑜先在大会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叙朋友交情”,不提“军旅之事”的规矩,封住蒋干的口。
进而周瑜又向蒋干显示江东英杰云集,“兵精粮足”的实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
断绝蒋干说降的念头。
并佯醉与蒋干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
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瑁和张允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6.简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想以此来除去诸葛亮。
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只要三天便可完成任务。
之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从而骗得曹军乱箭齐发,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天明后清点草船上的箭,总数已超十万支。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不如。
7.简述“张松献图”的故事益州太守刘璋派张松到许昌请曹操派兵攻打汉中王张鲁,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对自己不恭敬,便拒绝他。
张松随身带了张详细的西川地型图,本打算献给曹操,可曹操却赶走他,张松又听说刘备礼贤下士,有雄心大志,便投奔荆州刘备。
刘备以周到的礼节接待张松,张松很感动,把那张地图献给刘备。
8.简述“三气周瑜”第三气的故事。
周瑜一心想夺回荆州,便派鲁肃去向刘备要荆州。
刘备一听鲁肃提起荆州就假装越哭越伤心,诸葛亮解释到刘备想归还荆州但又不忍攻打自己的弟弟益州牧刘表。
周瑜提出东吴攻打益州,并用其交换荆州,实则想借灭益州之便一同夺回荆州。
诸葛亮看破他的计策,预先让赵云守城候周瑜,周瑜见计破欲强攻,旧伤复发,昏倒。
诸葛亮又写了封信劝告周瑜,周瑜看后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死了。
9.简述“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曹操听说周瑜死了,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让刘备帮忙,刘备写了一封信给西凉太守马超让他出兵从后方攻击曹操,马超为报杀父之仇,立即出兵,直逼许昌迫使曹操放弃南征,抗击马超。
西凉兵与曹军在潼关开战。
曹军大败,曹操混在败兵中逃走,马超大喊,那个穿红袍的人是曹操,西凉兵争先恐后的去捉拿曹操,曹操一听,急了,急忙脱下红袍,马超又喊,留长胡子的人就是曹操,曹操又把胡子割掉。
那个短胡茬的就是曹操,曹操顾不了许多,狼狈逃路。
10.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孙权欲乘刘备出征西川时夺回荆州,便用张昭之计,谎称吴国太病重要见女儿和外孙,想把妹妹和刘备唯一的血脉阿斗骗回江东,孙尚香不知计带阿斗回江东,巧被赵云知道单枪匹马追之,至江边借一渔夫小船,孤身一人摇浆而追,追上后奋勇杀退东吴敌人,夺回阿斗,但背靠江水情况危急,所幸此时张飞赶来,帮忙带回阿斗。
11.简述“关公单刀赴会”的故事。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三计气死周瑜得了荆湘九郡,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之势需夺取西川,故派关羽镇守要地荆州。
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设酒宴招待关羽,宴请关于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想杀了关羽。
关于早知道是计,便只带十几个随从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叙旧为由。
拉着他不放手,互相敬酒,实以鲁为人质,使刀斧手不敢轻易下手。
12.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典故曹操与孙权对坐濡须,初次交战,曹军大败。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
孙权轻舟行进五、六舍并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
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肠犬耳!13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以致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
14刘备之“髀肉复生”[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15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
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
刘备脱险。
(131字)16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17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18简述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
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129字)19简述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打刘备。
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惇果然中计。
大败而归。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20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为这儒子,差点损他一员大将。
赵云见此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21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这是《三国演义》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为给兵败势危的刘备赢得喘息之机,张飞当阳长坂桥上仅凭身边二十余骑布成疑阵,自己则在大队曹军赶来之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紧握蛇矛,稳稳地立马于桥头,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边将士夏侯杰的肝胆,当场倒撞马下,并使曹操大惊失色回马而走,刘备得以脱身。
22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23请简述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
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24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120字左右)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
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
统对答如流使操敬服。
统乘机提出:大江中风浪不息使北兵易生疾病。
可将大小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人马行走。
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25请简述曹操横槊赋诗建安十三年冬,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抵江北,欲灭孙刘,统一天下。
明月皎洁之夜, 操在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操请诸将为统一同心协力,日后共享富贵。
酒酣,操取槊立船头,慷慨而唱《短歌行》,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歌罢,刺史刘馥说此歌不祥,操乘醉用槊将其刺死,后果乐极生悲,险些在赤壁一战丢性命。
26请简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
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
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非但不借,反利用联姻软禁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