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公式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一)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值,我们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用公式表示就是:MPC=△C/△Y
当△C、△Y趋于0时,可表示为: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就是:APC=C/Y
(二)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就是边际储蓄倾向(MPS),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斜率,其公式是:MPS=△s/△y
或者当、趋于0时,边际储蓄倾向为:MPS=ds/dy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比值。
公式:
(这里,△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y表示收入变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
)
(二)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化量的比值。
公式:(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的比值。
公式如下:
四)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变化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收入或者支出变动量的比值。
具体推导如下:
(5)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用t表示定量税,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则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是
相应地,在定量税情况下,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分别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kb=1.。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
1. GDP(国内生产总值)= C(消费)+ I(投资)+ G(政府支出)+ (X-M)(净出口)。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它等于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的总和。
这个公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2. 消费率= C/GDP。
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
3. 储蓄率= (Y-T-C)/Y。
储蓄率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
4. 失业率= (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中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
5. 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率)×100%。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国家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
6. 边际消费倾向= ΔC/ΔY。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支出的变化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对收入变化的消费反应程度。
7. 边际储蓄倾向= 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当收入发生变化时,储蓄的变化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对收入变化的储蓄反应程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它们在描述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公式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表现和运行规律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和公式来描述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的总结。
1.GDP(国内生产总值)=C(消费者支出)+I(投资)+G(政府支出)+X(净出口)这是宏观经济学最基础的公式之一,它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消费者支出(C)是个人支出的总和,投资(I)是企业和政府购买的设备和物资,政府支出(G)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X)是国内出口减去进口。
2.MPC(边际消费倾向)=ΔC/ΔY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它是消费支出变化(ΔC)和收入变化(ΔY)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表示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敏感度越高。
3.MPS(边际储蓄倾向)=ΔS/ΔY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收入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它是储蓄变化(ΔS)和收入变化(ΔY)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越高表示收入变化对储蓄的影响越大。
4.AD(总需求)=C+I+G+X-M总需求表示国家经济的总体需求量。
它是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之和。
总需求是决定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之一5.AS(总供给)=Y×P总供给表示国家经济的总体供给量。
它是国内生产总值(Y)乘以平均价格水平(P)。
总供给受生产能力、成本、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 储蓄率(savings rate)= S / Y储蓄率表示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储蓄水平。
储蓄率越高表示储蓄水平越高。
7. 多重平衡(multiplier effect)= 1 / (1 - MPC)多重平衡是一种宏观经济学概念,它表示原始需求的变化将产生比初始变化更大的总体经济变化。
多重平衡公式中的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8.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P1 - P0) / P0通货膨胀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水平的年度变化率。
它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点的物价水平来计算。
宏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宏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宏观经济学的公式汇总代表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公式在不断发展和调整中形成了一个可供经济学家运用的良好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学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宏观经济变化的脉搏,以及随着宏观经济状况变化而可能带来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1)商品需求函数:Q=f(P,Y)
2)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供给定律:Qs = f(P)
3)IS曲线:Y=Yf+[(1/MPc)(C+I+G-T)]
4)LM曲线:Md/P=(L-H)/(H+M)
5)AS曲线:Y=Yp+ [(1-ɑ)/ɑ] [I/P- (Md/P-M/P)]
6)利息率性质的Fisher曲线:r=m+[π/P]+[π'(Y-Yp)]
7)Phillips曲线:π=f(Y-Yp)
8)部分弹性函数:∂Q/∂P=(Q1-Q2)/(P1-P2)
9)Veblen心理价格:P=a+b/Q
10)消费函数:C=f(Y)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整体不同结构之间的协调。
其中的上述几个公式都可以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
最后,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并预测就业率、收入状况以及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公式

宏观经济学公式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宏观经济学公式1.Y=C+I+G+NX Y=C+I+G+(X-M)2.真实GDP=P(基年价格)*Q 名义GDP=P(现期价格)*Q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4.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100%5.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6.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7.今年的美元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年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今天的美元/今天的CPI=T年的美元/T年的CPI8.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9.Y(产量)=AF(L,K,H,N) Y/L=AF(1,K/L,H/L,N/L)10.封闭经济条件下:Y=C+I+G Y-C-G(国民储蓄,储蓄)=I S (储蓄)=I S=(Y-T-C)+(T-G),其中(Y-T-C)为私人储蓄,(T-G)为公共储蓄或政府储蓄11.预算盈余:T-G>0 预算赤字:T-G<012.FV=PV*(1+r)^N PV=FV/(1+r)^N (贴现)FV=FV/(1+r)^N*(1+r)^N FV为未来值,PV为现值13.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100%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 成年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14.M=R(1+(1-r)^2+..........+(1-r)^n)=R/r=R*1/r(0<r<1)15.货币乘数1/R=R(准备金率)16.杠杆率=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17.V=(P*Y)/M V=名义GDP/M (费雪数量方程式) M*V=P*Y M :货币数量 V :货币流通数量18.净出口=一国的出口值-一国的进口值贸易余额:E-M>0 贸易赤字:E-M<019.整体经济:NCO=NX,NCO:资本净流出或国外净投资20.Y-C-G=I+NX S=I+NX S=I+NCO NCO=S-I S>I,NCO>0,购买外国资产;S<I,NCO<0,国内投资筹资21.真实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即:真实汇率=(e*P)/P*22.一美元购买力1/P=e/P* 1=eP/P* e=P*/P23.NX=NCO=S-I贸易政策不影响贸易余额即直接影响进口或者出口的政策并不改变净出口24.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25.支出乘数公式:政府购买变动=200亿美元第一轮消费变动=MPC*200亿美元第二轮消费变动=MPC^2*200亿美元第三轮消费变动=MPC^3*200亿美元...需求总变动=(1+MPC+MPC^2+MPC^3+……)*200亿美元乘数=1+MPC+MPC^2+MPC^3+……1+X+X^2+X^3+……=1/(1-X),X=MPC(边际消费倾向) 乘数=1/(1-MPC) ,MPC越大,乘数越大。
宏观经济学主要公式汇总

宏观经济学主要公式汇总1.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的计算公式为: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者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M)表示净出口。
该公式表明,GDP可以通过各个部分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来计算。
2.劳动力市场公式劳动力市场公式主要用于计算就业率和失业率。
就业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劳动力市场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就业和失业状况,并评估经济的健康状况。
3.通货膨胀率公式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它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通货膨胀率=((终值CPI-初始CPI)/初始CPI)×100%其中,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的指标。
通货膨胀率公式帮助我们了解物价水平的变化和货币的购买力。
4.存款乘数公式存款乘数公式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
它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存款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满足存款者的提取需求。
存款乘数公式表明,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银行可以放贷的总量增加,这将刺激经济增长。
5.边际消费倾向公式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在额外收入情况下增加的消费。
它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边际消费倾向=(Δ消费/Δ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公式帮助我们了解在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他们倾向于增加多少消费。
6.货币供应量公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或地区特定时间内的货币总量,它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货币供应量=M0+M1+M2+M3其中,M0表示流通中的纸币硬币,M1表示活期存款,M2表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M3表示债券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货币供应量公式帮助我们了解货币的总量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即:GNP=GDP+NFP2.国内生产净值NNP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
公式为NNP=GNP-D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4.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6.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GDP=C+I+G+NX(其中NX表示净出口)B.收入法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C.增值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8.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或S=I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I+G=S+T即I=S+T-G。
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的循环流量模型:对外贸易的作用。
公式为Y=C+I+G+(X-M)其中X为出口,M为国外要素收入总和。
9.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10.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11.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12.消费函数为C=a+bYd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d为引致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
13.平均消费倾向(0<APC<1)APC=CC边际消费倾向(0<MPC<1)MPC=ΔC/ΔYd14.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1-b储蓄函数:S=Yd-C=-a+(1-b)Yd15.p42APC+APS=S/Yd+C/Yd=1MPS+MPC=ΔC/ΔYd+ΔS/ΔYd=116.使用消费函数Y=a+I/1-b17.储蓄函数Y=1/S(I-So)=(1/1-b)/(a+I)18.投资乘数K=ΔY/ΔI=1/1-b19.Yd=Y-T+Tr其中T表示税收,Tr转移支付20.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A定量税收:T=ToB.比例税T=To+tY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购买支出G和转移支付T.21.1)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收入:{Y=C+I+GI+G=S+T得:C=a+bY=a+b(Y-T) 2)三部门收入决定模型:{Y=C+I+GC=a+bYd=a+b(Y−T)T=To或T=To+tYG=Go由此三部门的均衡收入为:在此处键入公式。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1.GDP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GDP=C+I+G+(X-M)其中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消费支出(X-M)表示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收入法:GDP=首次分配的工资和报酬+生产税+净利润+固定资本折旧+净外国收入2.通胀率计算公式通胀率反映了物价水平的变化速度,一般通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计算。
通胀率=(CPI现值-CPI上期)/CPI上期×100%3.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4.产出缺口计算公式产出缺口是实际经济产出与潜在经济产出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经济的超产或产能不足情况。
产出缺口=(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100%5.货币乘数计算公式货币乘数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货币乘数=1/银行存款准备金率6.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倾斜率计算公式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者对边际收入消费的倾向程度。
边际倾斜率(MPS)是指消费者对边际收入储蓄的倾向程度。
MPC=(消费支出变化量/收入变化量)=(ΔC/ΔY)MPS=(储蓄变化量/收入变化量)=(ΔS/ΔY)7.边际效用计算公式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每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总效用变化量/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量)=(ΔTU/ΔQ)8.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相对于投资的比例。
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100%这些计算公式只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
当然,实际运用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公式
1.Y=C+I+G+NX Y=C+I+G+(X-M)
2.真实GDP=P(基年价格)*Q 名义GDP=P(现期价格)*Q
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4.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100%
5.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6.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7.今年的美元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年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今天的美元/今天的CPI=T年的美元/T年的CPI
8.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
9.Y(产量)=AF(L,K,H,N) Y/L=AF(1,K/L,H/L,N/L)
10.封闭经济条件下:Y=C+I+G Y-C-G(国民储蓄,储蓄)=I S(储蓄)=I S=(Y-T-C)+(T-G),其中(Y-T-C)为私人储蓄,(T-G)为公共储蓄或政府储蓄
11.预算盈余:T-G>0 预算赤字:T-G<0
12.FV=PV*(1+r)^N PV=FV/(1+r)^N (贴现)FV=FV/(1+r)^N*(1+r)^N FV为未来值,PV为现值
13.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
*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 成年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
14.M=R(1+(1-r)^2+..........+(1-r)^n)=R/r=R*1/r(0<r<1)
15.货币乘数1/R=R(准备金率)
16.杠杆率=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
17.V=(P*Y)/M V=名义GDP/M (费雪数量方程式) M*V=P*Y M :货币数量 V :货币流通数量
18.净出口=一国的出口值-一国的进口值贸易余额:E-M>0 贸易赤字:E-M<0
:资本净流出或国外净投资
19.整体经济:NCO=NX,NCO
20.Y-C-G=I+NX S=I+NX S=I+NCO NCO=S-I S>I,NCO>0,购买外国资产;S<I,NCO<0,国内投资筹资
21.真实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即:真实汇率=(e*P)/P*
22.一美元购买力1/P=e/P* 1=eP/P* e=P*/P
23.NX=NCO=S-I贸易政策不影响贸易余额即直接影响进口或者出口的
政策并不改变净出口
24.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
25.支出乘数公式:政府购买变动=200亿美元
第一轮消费变动=MPC*200亿美元
第二轮消费变动=MPC^2*200亿美元
第三轮消费变动=MPC^3*200亿美元
.
.
.
……)*200亿
需求总变动=(1+MPC+MPC^2+MPC^3+
美元
……
乘数=1+MPC+MPC^2+MPC^3+
1+X+X^2+X^3+……=1/(1-X),X=MPC(边际消费倾向) 乘数=1/(1-MPC) ,MPC越大,乘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