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圣贤完成圣托

合集下载

文言文王昶字文舒

文言文王昶字文舒

文言文王昶字文舒1. 《文舒戒子》译文性:性情,品性名:取名,名词作动词曰:说就:成功,完成。

裘:厚袄。

一种御寒的衣物鲜:xiǎn 少的意思原文:季汉王昶,字文舒。

性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浑,曰深,曰沦,曰湛。

为书戒子曰:“吾以数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德,弱以为强,鲜不遂矣。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谚曰:救寒莫于重裘,止谤莫于自修。

斯言信矣。

”司马懿荐其才德兼备。

译文:季汉王刘昶,字文舒。

性情谦谨仁厚,为他哥哥的儿子取名字都符合这个谦谨仁厚的作风,分别叫刘默,刘深。

自己的儿子分别叫刘浑,刘深,刘沦,刘湛。

他写书信告诫子侄们:“我之所以给你们起这样的名字,是想让你们看见名字,体验我对你们寄予的厚望,不至于违背我的告诫行事。

万物的道理:成就的快,败亡的也快;成就的晚能够善终;委曲才能伸张,谦让才能成就德行,显示弱小实则坚强,以这样的原则行事,事情很少有不能达到目的的。

如果有人批评你,应该自我检讨。

俗话说:感觉寒冷就要穿上厚袄御寒,阻止他人的批评诽谤就要自我检讨改正。

这真是至理名言阿。

”司马懿因此向朝廷推荐刘昶认为他才德兼备。

2. 文舒戒子译文原文:季汉王昶,字文舒。

性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浑,曰深,曰沦,曰湛。

为书戒子曰:“吾以数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德,弱以为强,鲜不遂矣。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谚曰:救寒莫于重裘,止谤莫于自修。

斯言信矣。

”司马懿荐其才德兼备。

译文:季汉王刘昶,字文舒。

性格谦谨仁厚,为他哥哥的儿子取名字都符合这个谦谨仁厚的作风,分别叫刘默,刘深。

自己的儿子分别叫刘浑,刘深,刘沦,刘湛。

他写书信告诫子侄们:“我之所以给你们起这样的名字,是想让你们看见名字,体验我对你们寄予的厚望,不至于违背我的告诫行事。

万物的道理:成就的快,败亡的也快;成就的晚能够善终;委曲才能伸张,谦让才能成就德行,显示弱小实则坚强,以这样的原则行事,事情很少有不能达到目的的。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全文阅读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全文阅读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全文阅读内容简介: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

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而形成为风靡时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

其学说不仅对我国明、清现代以至近现代的儒学有较大影响,而且波及日本、朝鲜等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正确评述王阳明学说,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版《王阳明全集》经过认真校勘整理,为海内外学术界深入研究王阳明学提供方便。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目录堂卷一知行录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知行录之二传习录中知行录之三传习录下知行录之四公移一知行录之五公移二知行录之六公移三知行录之七三征公移逸稿知行录之八征藩公移卷二静心录静心录之一文录一静心录之二文录二静心录之三文录三静心录之四外集三静心录之五续编二静心录之六续编二静心录之七外集一静心录之八外集二静心录之九诰命·祭文增补·传记·增补静心录之十序说·序跋增补卷三悟真录悟真录之一文录四悟真录之二文录五悟真录之三外集四悟真录之四外集五悟真录之五外集六悟真录之六外集七悟真录之七续编一悟真录之八续编三悟真录之九续编四悟真录之十补录悟真录之十一世德纪悟真录之十二世德纪附录卷四顺生录顺生录之一别录一顺生录之二别录二顺生录之三别录三顺生录之四别录四顺生录之五别录五顺生录之六别录六顺生录之七别录七顺生录之八年谱一顺生录之九年谱二顺生录之十年谱三顺生录之十一年谱附录一顺生录之十二年谱附录二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1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

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

传习录(全文)

传习录(全文)

传习录《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徐爱录徐爱引言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

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

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

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

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

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

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馨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远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

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

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门人徐爱录〔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

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

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

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

然非‘亲’字义。

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

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如保赤子’。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

皆是‘亲’字意。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

亲之即仁之也。

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

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

‘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

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便是‘明明德’。

‘安百姓’便是‘亲民’。

朝拜圣贤的开场白

朝拜圣贤的开场白

朝拜圣贤的开场白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歌颂丰收,大殿辉煌。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先圣孔子,将其深刻的思想精髓、高远的价值取向,贯注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湘乡一中“文庙祭孔”活动,旨在弘扬国学,推崇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下面我宣布:湘乡一中“文庙祭孔”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第一项:正冠肃立。

请全体师生整理仪表,肃正站立。

活动第二项:领导致辞。

活动第三项:上香祭祀,诵读祭文。

请全体肃立。

有请丁校长率领各班学生代表,进大成殿上香。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师以五常,博于六经。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

大哉夫子,既圣且明。

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文脉绵延,海域再兴。

德以载物,事举其中。

天地人和,万物繁盛。

与时偕进,和谐化生。

励精图治,众志成城。

万代功业,待我后生。

煌煌中国,盛世太平。

一中师生,祈祥鞠躬。

至虔至诚,祈灵大吉。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上香完毕,下面进行第四项:众人行礼,祭拜先师。

请全体师生整理衣冠,庄严肃立,共行五鞠躬礼:一鞠躬,一拜自强不息;二鞠躬,二拜厚德载物;三鞠躬,三拜精忠报国;四鞠躬,四拜孝亲尊师;五鞠躬,五拜世界大同。

鞠躬礼成。

活动第七项:静默沉思。

让我们一起为那些,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献身故去的先哲们,静默沉思一分钟。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纪念先哲,缅怀圣人,就是要继承孔子及儒文化的精华,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建设美好的家园,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就是要以孔子的“和乐”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活动第八项:礼成结束。

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大学格物致知原文及翻译

大学格物致知原文及翻译

大学格物致知原文及翻译《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以下是《大学》原文以及翻译,欢迎阅读。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存有两个体系:一就是经朱熹选曲整理,分割为经、录的《大学章句》本;一就是按旧有次序排序的古本,即为《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甚广、影响最小,本篇就是使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全文-注释(1)【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慎思(4)而后有定;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恩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够得(5)。

物存有本末,事存有卦辞。

时时处处先后,则将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身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成其身(7);欲修成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荣其意者,先致其言(8);格物在格物(9)。

物格而后Though;Though而后静心;静心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成;身修成而后家魏;家魏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就是皆以五育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厚,而其所薄者薄(13),未之存有也(14)!【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读书十六观

读书十六观

《读书十六观》【原文】学问,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

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

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

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译文】学问,必须从自己人生最切要的方面来加以理解,那读书已是第二位的事情了。

自己身上,人生的道理都已具备了,不需要外面添加进什么。

但是圣人教导人们,需要读这个书时,大都因为虽然自身具备了人生的道理,然必须要亲身经历体悟过,才能懂得。

圣人说的,都是他曾经历过的,体悟而得的体会。

【原文】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

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

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

师友只是发明得。

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译文】学问,不论贤愚、大小、无贵贱,都应是人本来就该懂得的事。

如果没有圣贤之人,没有许多圣贤之书,没有许多圣贤所阐发的明确的道理,难道就不去理会,弄明白它了吗?也仍然要去理会的。

如今有圣贤说的语言,有许多文字,人们却不去学习。

师友们只能是把道理阐发明确。

个人如果不自己发愤向前,师友们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的。

【原文】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译文】通过读书来认识、体悟圣贤的思想,凭借圣贤的思想,去认识、体悟自然的道理。

【原文】开卷便有与圣贤子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译文】打开圣贤之书,就发现自己与圣人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难道还不勤奋自勉、努力进取吗?读书,放宽着心,道理自会出来。

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着这关捩子,方得。

只认下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

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只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

只认下着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

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担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译文】读书时,应放宽心,道理自然会理解、懂得。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1、【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当我们允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

2、【中华圣贤经典语录】修持一颗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3、【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人不会离开,包括死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命里,有许多的驿站,有许多幻灭的场景。

一切都会幻灭,然后归于宁静。

4、【中华圣贤经典语录】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

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真,权在涅槃之处。

《楞伽师资记》原序5、【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

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6、【中华圣贤经典语录】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佛陀的格言》7、【中华圣贤经典语录】“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中游鱼,忘却水是生命。

”在《五灯会元》中,白兆圭禅师曾经这样说过。

空中飞鸟翱翔天际,本身即在天空中,它并未想过向生活索取更大的空间,因为天空已经够宽;水中游鱼遨游水底,水对它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而它并未因其重要而操心忧虑。

若能以这种积极的态度努力生活,而非处处起烦恼,必然会生活得很幸福。

8、【中华圣贤经典语录】思想就像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难免会伤了自己。

所以,适时让自己的脑袋休息一下,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别再想了。

很多事情不想还没事,一旦深入地去想,反而让自己陷入一团混乱,徒增烦闷。

9、【中华圣贤经典语录】俗话说“病从口入,祸由口出”,在初始交往的过程中谨慎自己的言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触及他人的利益,毕竟有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10、【中华圣贤经典语录】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黄元吉注释目录例言(摘要)黄元吉自序第一章众妙之门第二章功成弗居第三章不见可欲第四章和光同尘第五章不知守中第六章谷神不死第七章天长地久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功成身退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一章无之为用第十二章去彼取此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第十四章无象之象第十五章微妙玄通第十六章虚极静笃第十七章功成身遂第十八章大道废第十九章少私寡欲第二十章独异于人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第二十二章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第二十九章去奢去泰第三十章故善者果第三十一章恬淡为上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终不为大第三十五章往而无害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第三十九章以贱为本第四十章有生于无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第四十二章损之而益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第四十四章多藏厚亡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第四十九章圣无常心第五十章生生之厚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第五十六章为天下贵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第五十八章祸兮福倚第五十九章长生久视第六十章两不相伤第六十一章大者宜下第六十二章为天下贵第六十三章终不为大第六十四章无为无执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第六十六章为百谷王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第六十九章哀者胜矣第七十章被褐怀玉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第七十三章不召自来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第七十五章贤于贵生第七十六章柔弱处上第七十七章为而不恃第七十八章受国之垢第七十九章常与人善人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道德经精义》例言(摘要)按:《道德经注释》曾于1970年在台湾易名为《道德经精义》出版。

该书序言称:“黄注”尤为精辟,确乎言玄机,字字精义,故名曰“注释”,毋宁名曰“精义”之为得也,因易名重刊,以期普渡云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效法圣贤主成圣托
(第八次代表会议闭幕礼拜上的讲道)

梁正林
2

2009年5月29

题目:效法圣贤完成圣托 读经:可 W: 42-45,来 3:5・6,徒
20:22-24

引言:各位主内同工同道,感谢主带领我们两会在过去的 五年
中平安的走过,虽然开展了一些事工,但也留下了许多不 足之处,
我深表谦意。
在全体同工同道的共同努力下,第八次代表会议又圆满的 成
功;我代表新一届两会的全体同工,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 感谢。
承蒙神 的抬举,同工同道们的厚爱,仍使我在新一届两 会班
子中有份,向神 感恩,向大家的厚爱,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和全
体两会同工,在以后的五年中会照着神 的托咐,尽力 工作。
秘书组安排我在幕礼拜上讲道半小时的道。
我要藉着刚才所读的三处经文和大家交通一个题目《效法 圣
贤,完成圣托》。
既是对我们新一届两会的自勉,也是和同工同道的共勉。
我用三个方面来思想:
效法基督服务教会
刚才我们读的町10:42-45是同工同道们都非常熟知为经 文,
主要是讲到耶稣对二个门徒的思想教育。
有一天(町35-41),雅各和约翰,到耶稣面前来, 对耶稣说
一件事,他们说:r夫子,我们无论求什么,愿你给 我们作』。
耶稣对他们说:『要我给你们作什么? h他们说:
『赐我们在你在荣耀里,一个坐在你的右边,一个坐在你的左
边』。
他们这样的要求,是很错误的,他们一心想着r坐高位h 因此,耶
稣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勉励;
让他们知道,要得这样的赏赐是有前提的:
第一、要喝主的杯/喝的苦杯
第二、要受主的洗/受苦的洗
要得赏坐在主左右的赏,首先要有受苦的心志。主的杯/ 是
里面的苦。主的洗/是外在难处,甚至是被患难所淹没。
第三、赏赐出于神
耶稣说:r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 谁预备
的,就赐给谁。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
接下来,耶稣就给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当怎样作 好主的
门徒:『……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 权管束
他们。43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
3
4

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44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 必作众人
的仆人。45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 是要服事人,并
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扎
耶稣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教导门徒,重点就是要门徒学 效
耶稣作一个谦卑服事人的人。
今天,我们两会的同工同道,和所有的同工同道,都是被 神
拣选,放在神 家里事奉他的。
我们在教会中,不要为自己是否能坐高位而争论不休,而 是
要谦卑地服事神,服事神托咐给我们的人。我们一定切记 耶稣在
可10: 45节的话:r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 乃是要
服事人』。
在教会中有三个层次的服事,都是为羊群服务的。 服事:不
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是为了个人荣誉。
服事;是为了推动教会复兴与增长;推动教会的合一与和
谐;为了群羊生命的成长。

1
、传道人的服事

以牧养群羊的生命为天职。
不作只知牧养自己、享受安逸的牧人,传道人讲的是奉献, 是
舍己。
不作惧怕恶势,作雇工的牧人。
你我是代替神照管和牧养他的群羊。

2
、堂委会的服事

堂委会是以治理教会为天职。
这是神的托咐。
治理的是神的子民。
要秉公治理。发扬民主。
就成神在教会中的旨意。
教会负责人要维护教会内部的和谐,不要让任何矛盾扩
大。
信徒之间一些细小的矛盾,尽量在本教会内部自行解决。 不要
告到两会。更不要告到政府。家丑不可外扬。
作为堂委成员与负责人,在利益冲突上,要有无条件的推 让精
神(罗12: 10)o发扬基督的圣爱(林前IB: 4-8)不求 自己的益
处。不要因为一点利益冲突,就互相指责;互相定罪。 要知道,你
定别人的罪,首先就是犯了超越神 权的罪,审判 定罪在于神。
不肯饶恕与定罪,会失去一个基督徒最起码的身份。
3
、两委会的服事

我们两会更是以服务基层教会为天职。
求神 保守我们,更能使我们能象耶稣基督一样,以谦卑 的
心,忠诚地服务教会。
我们两会的工作宗旨就是:推动慈溪教会的复兴;促进慈 溪
教会的合一;使慈溪教会真正成为基督在地上的见证。

二效法摩西全然尽忠
刚才我们读了来3:5『摩西为仆人,在神 的全家诚然尽 忠,为
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这节经文讲到摩西在神 的全家是诚然尽忠的(我们不展 开去
讲,大家都非常清楚摩西在神家里是怎样尽忠的)。
在这段经文中要我们知道,在神的家里应该怎样来牧 养、治理?
那就是要『忠心』;圣经说:作神 的管家,就是 要他有『忠心』,
『忠心』是作神 器皿的重要前提(包括:圣 洁的追求)。
r忠心J
是传道人、长老、堂委成员;两会成员等必须深 思
的问题。
神 拣选我们,将他的教会托咐在我们手里;不是叫只谋 其位,
不尽其责。
而是要:照着神 的旨意,把神 的家治理好;照着神 的旨意,
把神 的群羊牧养好,照管好。
r忠心J
的仆人、使女,才是神 所重看的。
r忠心J
这个词,不是口号,而是要有实际的行动。
『忠不忠J看行动,能忠心为主尽责的,就是为主尽忠。
但,这个『忠心的行动J不单是指会不会做事来判断, 还要看出
发点是什么?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为神 做的, 才是真正的
忠心。
一门心思只想着自己利益的,就算做得再多,也不叫忠心 (参
提前6: 5)o仍叫自私。
因此,无论是两委会的全体同工;还是教会的负责同工; 教
牧同工等,都要有一颗『诚然为主尽忠』的心志,真正能象
6
摩西和耶稣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
三、效法保罗完成托咐
冈IJ才我们也读了使徒行传20: 22-24节的经文,我还要 再
读一起处经文:林前9:16-17『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 为我是
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17我若甘心作 这事,就有赏
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18既是 这样,我的赏赐是什
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 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
音的权柄』。
这二段经文讲到使徒保罗在主面前的尽责;他知道在神 面前
领受了神 圣的责任一一为要证明神 恩惠的福音。
因此,他无论在事工开展中,有什么危险临到自己的身上, 都
不会退缩,誓死为神的托咐尽忠。完全把自己的生死放在 神 的托
咐之外,直到行完神 要他走的路程;完成神 托咐 他的神圣使命。
这叫尽责,也叫至死忠心。
所谓r尽责J不是一天二天,一月二月,一年二年,而是 一生
之久,直到被浇奠为止。
今天,作为在坐的我们,都是有神 的托咐在我们的身上: 我
是带着托来到慈溪的,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小马其顿的
呼声而来(择浦教会的需要);后来,参加了两会的工作,是 回应
了大马其顿的呼声。因此,我的一生要为慈溪而摆上,没 有别的思
想,就是一心想尽微薄之力,靠主恩典,把慈溪教会
7
8

牧养好一一我的事奉宗旨就是:促进教会的『复兴』与『合一』,
这是我_生的追求与事奉方向。
我们姜知道:
被选为两会负责人的同工同道,是有神 的托咐,神 的 轨在
我们身上的;所有的同工同道都有神 的托咐:
虽然托咐不同;但责任相同。
虽然托咐不同;但价值相同。
因此,
是神 叫我们走的路,一定要走完;
是神叫我们做的事,一定要做好;
一直到神 的托咐在我们身上完成,神 的旨意在我们身 上通
行。

最后,愿神 赐福与每一位同工同道,在今后的事奉与
生活中,充满神 新的恩典、新的祝福、新的托咐、新的力量。 更
愿神 怜悯新一届两委会的全体同工同道,有足够的信 心、智慧、
能力,治理好慈溪的教会,为慈溪教会的明天奉献 自己。
也愿全体同工同道对新一届两委会给予全面的支持与代 祷。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