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63集《古代贤君舜帝》(文本稿)

合集下载

中华第一孝子——舜帝

中华第一孝子——舜帝

中华第一孝子——舜帝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

舜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约生活于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前后。

《孟子·离娄篇》记载说,舜出生于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后来迁到了负夏(今山西垣曲县),最终卒于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

舜的母亲叫握登,据说有一天握登看见一条很大的彩虹,感而怀孕生下舜。

舜生得身材矮壮、皮肤黝黑、方头方脑、龙颜大口。

他还是个“重瞳子”,有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又名重明、玄景、仲华、重华等等名字。

《史记》载:舜是黄帝的八世孙,但家道早已衰微,母亲握登去世得早,于是父亲瞽叟给他娶了一位后妈。

这个女人可不一般,刁蛮无理,总是对年幼的舜呼来喝去,打骂无常,她的亲生的儿子“象”出生后,对舜更是极端仇视,到了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地步。

而作为一家之长的瞽叟,由于眼瞎而且耳朵根子又软,因此对这位彪悍泼辣的后妻言听计从,在她的挑唆之下也加入了“迫害”舜的行列。

象长大后,继承了母亲的基因,对哥哥是仇恨无比。

舜在这种充满了“家庭暴力”的生活中,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因孝顺而闻名天下,岂可怪也与?此时,家中父亲眼瞎,继母强悍,弟弟年幼,生活来源就指望舜了。

为此,舜劳苦奔波,从事各行各业维持家中生计。

舜的辛劳却没有换来父母和象的感激,两位老人不领情也就罢了,打骂还是一如继往,逐渐长大的象也加入了打骂舜的行列。

但是舜依然尊敬顺从父母,爱护弟弟。

舜的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和弟弟的认同,但是也不是毫无作用,他“孝顺”的名声传播出去,而且也感动了苍天万物,以至于大象前来帮他耕地,大鸟飞来帮他捉虫除草,正所谓“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舜的声名广为传播,甚至传到了帝尧的耳朵里。

那时帝尧是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是一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圣君,当政期间,他常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

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

古代贤君—舜帝

古代贤君—舜帝

古代贤君—舜帝舜,传说中的我国古代贤君,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生于山西蒲阪,被尧选为继承人。

尧曾对舜进行过三年的考察,方命摄政。

毛泽东主席曾有诗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把舜尧比做古代的圣贤。

舜帝年轻时就,好学孝友,闻名四海。

在他成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后,更是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发展生产,成效卓著。

在舜的时代,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都产生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在治国之道上,舜以身教和德教并行,他虽贵为天子,但仍与人民同甘共苦。

老百姓食有鱼肉,身有衣裳,不为冗繁的劳役所累,也不为批评国事而获罪。

舜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流放了四凶,任用了大禹治水,天下大治。

舜治天下的时代,人民知礼仪,天下信服,称得上政治清明,物质丰富,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艺术都十分辉煌的时代。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在这个时代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

舜帝是我国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勤于民,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和惩恶扬善,举贤任能,以德化人,以德感人,以诚待人的精神,四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所敬仰和尊崇。

舜帝创立的道德文化与炎帝创立的农耕文化,黄帝创立的政体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成为了三个远古文化的源头之一。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苍梧即湖南九嶷山,在今天的零陵宁远县地。

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夏朝时在九嶷山就建有了舜庙。

在九嶷山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嶷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深切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舜帝的景仰敬崇,深刻揭示了舜帝,舜文化跨越时空的无穷魅力。

1993年以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和社会各界投入3000万元抢修了舜帝陵,修缮一新的舜帝陵已成为永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成为华夏民族寻根祭祖的圣地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王陵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

历史人物舜的简介

历史人物舜的简介

历史人物舜的简介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奉为华夏至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人物舜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人物舜的简介舜(shùn):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

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姓姚又姓妫,名重华,字都君。

出生地在诸冯(诸城)或者姚墟,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为有虞氏首领。

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

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

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

西汉末年,虞舜后裔王莽篡汉称帝,建立“新朝”,设“九庙”,追谥虞舜为“新始祖”。

战国简牍“清华简”《保训》中提到虞舜传承“中道”:“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

《史记·五帝本纪》讲“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

”《童子问易》考证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来自《易经》的德道渊源于舜帝,所以舜被称为易学发展史上五圣之一,现今世界舜帝后裔达3亿多人,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含陈、胡、袁、姚、虞、田、孙、陆、车、王十姓),其中舜帝后裔陈胡公的分出姓氏陈姓全球人口总规模达九千万人,胡姓全球人口达到两千多万人。

舜的历史成就舜在位期间,修善律法,确立官职,制定仪礼,体恤民情,教化万民,友善诸部,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开疆扩土。

在他的英明统治下,政治清明,选贤用能,四海咸服,府库充盈,人们欣欣向荣,国家高速发展,人口不断扩充。

舜统治下的高速发展为接下来的部落制向奴隶制社会转变奠定了基础。

一.修善法律以法治天下。

舜登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善法律,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

舜命令皋陶统一制定法律,让天下之人依法行事。

舜把常用的刑罚用图案镌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向百姓进行宣传,以流放来宽大应受五刑的罪犯,以鞭打作为官刑,板打作为教学用刑。

舜帝规定犯罪可以赎罪,这在后来的国家法制中一直有所沿用。

舜颁布法律后,四海之内有了统一法度,天下百姓,心悦诚服,纷纷称赞舜治天下之道。

二.选贤任能确立官职。

舜打破尧帝所不启用的旧制约,举八恺,用八元,流四凶,明事理,把禹、皋陶、契、后樱、伯夷、夔、龙、垂、益、彭祖尽皆启用,因人任用。

舜帝生平

舜帝生平

舜帝生平前言虞舜被尊为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帝,是一位英明的圣君,杰出的贤仁。

舜少年时代充满苦难,父、继母及弟同谋屦要杀害他,他仍以孝悌为心,郅笃亲感化了父亲及弟弟,被孟子称为大孝。

帝尧试舜才德考验他的勇气和治理能力,认为舜是位圣人,能担当天下重任,遂先让他摄政,继而禅位于舜。

舜摄政和继位后,行大道天下为公,举贤任能,强化分工,驱霸腐恶,赏罚分明,命禹治水,大功告成,教民耕耘,发展生产,施民教化,制定律令,兴办教育,躬行礼乐,广开言路,讲信修睦,实现天下长治久安,政治清明,物资丰富,人民康乐,被后人推崇为“虞舜盛世”。

河东的舜帝陵庙因此而历代享受祭祀,舜是一位永垂史册的伟人,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

一、生于诸冯舜,姓姚名重华,有虞氏,虞为图腾,生于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目重瞳子,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龙颜大口,圆天日角,身长六尺一寸。

二、孝闻天下舜幼年丧母,父瞽叟娶继妻而生象,舜父顽、母嚣、弟傲,舜父、继母与弟合谋常欲杀舜,舜却孝悌之心,恭敬父母,友爱弟妹,日笃谨,非有懈怠,年二十即以孝闻天下。

三、耕于历山继母挑动瞽叟发怒,将年少的舜赶出家门,舜到距家不远的历山(即中条山)耕田,附近的农人常争地界田畔,舜便将自己的好地让给他们,重新垦荒耕种,受舜感化,历山之人皆让畔。

四、渔于雷泽雷泽(又称雷水),位于今永济市南的历山下,舜时那里的渔民互争渔场,舜为教化雷泽渔民,到雷泽捕鱼,并将好渔场让给争渔场的人,给他们讲礼让的道理,受到教化,雷泽之人皆让居。

五、陶于河滨蒲坂城北二十里有陶城,在汾河之滨,陶工们贪图利益,偷工减料,一时所制陶器皆成劣质,众人叫苦连天,舜到河滨制陶所制陶器坚牢耐用,众陶工受舜勉渝,精心制陶,河滨器皆不苦窳。

六、帝尧试舜帝尧求贤若渴,舜十三岁时,四岳举舜,尧立降二女为妫汭(今永济南)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见其内,让九个帝子供舜设使,以观其外,又让舜统日揆管百官,接待四方朝见诸侯,皆然有序,证明舜德才兼备。

以舜帝为道德榜样谈孝道

以舜帝为道德榜样谈孝道

以舜帝为道德榜样谈孝道作者:王梅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3期摘要:舜帝是中国历史上德行堪称完美的圣人。

舜帝之孝,被儒家以为是孝之极,其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父母不慈,而他能顺事父母、克谐以孝,并且把对父母之爱敬发扬光大——以“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也因而成为为万世所敬仰、爱戴的孝祖。

所以,谈孝道,我们不得不谈舜帝。

关键词:舜帝道德榜样孝道舜帝,亦称虞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孔子所明确承认的几位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

舜帝可谓是德的典范。

《尚书.舜典》赞之曰:“德自舜明。

”《史记.五帝本纪》亦称颂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在《中庸》里,也不乏孔子对舜的赞美:“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孟子更是把舜帝作为自己理想的“先王新人”形象而对其做了浓墨重彩的塑造,“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还在自己性善论的基础上得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

舜帝的德行堪称完美,舜帝之孝,被儒家以为是孝之极,其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父母不慈,而他能顺事父母、克谐以孝,并且把对父母之爱敬发扬光大——以“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也因而成为为万世所敬仰、爱戴的孝祖。

所以,谈孝道,我们不得不谈舜帝。

一、顺事父母,克谐以孝《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帝的家庭情况:“父顽、母嚣、象傲”。

《史记.五帝本纪》载:“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史料所载的舜的父亲瞽叟很没有为人父的样子,他和后妻还有小儿子象视舜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常想置舜于死地,舜大难犹可避,偶尔犯点小过却总是被重罚。

而舜却仍能恭顺地侍奉父亲和继母、友爱兄弟,天天都忠敬谨慎,没有丝毫懈怠。

成年后的舜当了尧的上门女婿,更是遭到了父亲、继母和弟象的反对和不满。

仁孝的舜仍接家人同住,其父瞽叟却欲除之而后快。

圣贤帝王——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圣贤帝王——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 求 学。 学 成 后 治 理 唐 地, 教 民 种 五 谷、 入了大海。
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 渔猎,被称为“圣尧”。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
的禅让。
尧从哥哥手中接任帝位,励精图治 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
尧,我国古代帝王,五帝之一。名 使天下盛平。尧把天下封为 12 州,史称“尧 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 :
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黄色的帽子,
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
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
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
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
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
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
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
其言 ;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
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 创了“尧天舜日”的盛世天下。舜年迈
如一家,和睦相处。
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 以后也亲自访贤,也要把帝位禅让给天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击壤歌》。
下最贤能者。舜让鲧治水,鲧治水失败,
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通典》记载:
“尧旧都在蒲”,《水经注》记载 :“雷首,
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尧城”,
《 阚 骃 十 三 州 记 》 记 载 :“ 蒲 阪, 尧 都。
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
《史记》说 :尧帝“其仁如天,其知
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接近他如
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

舜的传说故事

舜的传说故事

舜的传说故事舜(Shun)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帝王,被誉为五帝之一,也是《尚书·舜典》中的主角。

他以智慧、谦虚和善良而著称,被后世尊称为圣君。

舜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讲述他的传说故事。

1. 舜的背景和早年生活舜是伏羲氏的后裔,父亲名叫商均,母亲名叫纣姜。

舜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于生活贫困,舜被继父孙叔教养长大。

孙叔十分疼爱舜,他尽力将知识和道德教给舜,使他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舜的善良和智慧让他成为村里的楷模。

据说他小时候曾经救治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并且医治它。

这个小鸟后来成为舜的宠物,陪伴他度过了他的童年。

2. 舜的治国才能和贤能舜长大后,被人们发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和贤良之举。

当时的帝王尧得知了舜的美名,决定将权力移交给他。

舜不愿意接受这个职位,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家族的岗位上有义务履行。

但是尧却坚持要他接受,因为除舜外,没有人能够胜任。

舜最终接受了尧的请求,并承担起了治理国家的责任。

他聪明智慧地处理各种政务,使得人民生活安定美好。

舜以道德为根基,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力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舜的家庭生活舜认识了尧的女儿娥皇,并与她结婚。

他们两人恩爱有加,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夫妻。

舜和娥皇育有后代,儿子名叫启,女儿名叫女英。

舜一直将家庭放在首位,他经常与妻子和子女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尊重娥皇的意见,并且鼓励子女们勤奋上进。

他本着榜样作用带领全家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

4. 舜的退位和孝心传承舜执政三十年后,他觉得自己年老体衰,便决定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

舜退位后,并没有选择过上封建贵族的生活,而是回到家乡,过上了简朴的生活。

舜退位后,依然保持着对父亲的孝心。

他每年都会亲自去孝敬父母的坟墓,并扫墓祭拜。

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使他得到上天的保佑。

他晚年过得非常幸福,安详地离世。

5. 舜的传世和影响舜的治国智慧和品德榜样被后世传颂。

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共100集,太经典了!收藏起来慢慢看!

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共100集,太经典了!收藏起来慢慢看!

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共100集,太经典了!收藏起来慢慢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片长100集,每集10分钟。

它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通俗的形式,全方位地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举世瞩目的文化名人。

本片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的一次特殊的人文纪录。

001 序(上)002 序(下)003 至圣先师孔子(上)004 至圣先师孔子(中)005 至圣先师孔子(下)006 乱世哲人荀子007 亚圣孟子(上)008 亚圣孟子(中)009 亚圣孟子(下)010 兵圣孙子(上)011 兵圣孙子(中)012 兵圣孙子(下)013 兵学亚圣孙膑(上)014 兵学亚圣孙膑(下)015 兵家鼻祖吕尚016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上)017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中)018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下)019 孔尚任《桃花扇》020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021 复圣颜子022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上)023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下)024 抗倭名将戚继光(上)025 抗倭名将戚继光(中)026 抗倭名将戚继光(下)027 养生鼻祖彭祖028 千古一相管仲029 雄辩四方晏婴030 诗坛宗匠王渔洋031 书法家颜真卿032 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上)033 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034 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下)035 中国的科技圣人鲁班(上)036 中国的科技圣人鲁班(下)037 词坛正宗李清照(上)038 词坛正宗李清照(下)039 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上)040 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下)041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042 理学大师朱熹043 明代思想家李贽044 诗仙李白(上)045 诗仙李白(下)046 宋学泰斗程颢和程颐047 治水神工大禹048 一代诗宗之宋琬049 书圣王羲之(上)050 书圣王羲之(下)051 字祖文宗苍颉052 妈祖林默053 东渡使者鉴真054 纸圣蔡伦055 北宋名臣范仲淹(上)056 北宋名臣范仲淹(下)057 药王孙思邈058 遍尝百草亦始祖炎帝059 一代帝王之尧060 古代贤君舜帝061 一代文学大师之蒲松龄(上)062 一代文学大师之蒲松龄(下)063 医药学家李时珍064 人文始祖黄帝(上)065 人文始祖黄帝(下)066 古代第一贤相诸葛亮(上)067 古代第一贤相诸葛亮(下)068 千古智者老子(上)069 千古智者老子(中)070 千古智者老子(下)071 唐代高僧玄奘(上)072 唐代高僧玄奘(中)073 唐代高僧玄奘(下)074 民族英雄于谦075 民族英雄岳飞(上)076 民族英雄岳飞(下)077 元圣周公078 百代文宗韩愈079 包青天包拯(上)080 包青天包拯(下)081 酿酒始祖杜康082 诗圣杜甫(上)083 诗圣杜甫(下)084 民族英雄文天祥085 画圣吴道子(上)086 画圣吴道子(下)087 医圣张仲景088 神医华佗089 中华医学圣祖扁鹊090 中华民族的先祖伏羲091 相圣伊尹092 文哲大师庄子093 史圣司马迁094 地理学家徐霞客095 武圣关羽096 科圣张衡(上)097 科圣张衡(下)098 画祖顾恺之099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上)100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下)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63 集—《古代贤君—舜帝》(文
本稿)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63 集—《古代贤君—舜帝》文本稿)
古代贤君—舜帝》
舜,传说中的我国古代贤君,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生于山西蒲阪,被尧选为继承人。

尧曾对舜进行过三年的考察,方命摄政。

毛泽东主席曾有诗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把舜尧比做古代的圣贤。

舜帝年轻时就,好学孝友,闻名四海。

在他成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后,更是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发展生产,成效卓著。

在舜的时代,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都产生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在治国之道上,舜以身教和德教并行,他虽贵为天子,但仍与人民同甘共苦。

老百姓食有鱼肉,身有衣裳,不为冗繁的劳役所累,也不为批评国事而获罪。

舜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流放了“四凶”,任用了大禹治水,天下大治。

舜治天下的时代,人民知礼仪,天下信服,称得上政治清明,物质丰富,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艺术都十分辉煌的时
代。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在这个时代向前大大跨进了步。

舜帝是我国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勤于民,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和惩恶扬善,举贤任能,以德化人,以德感人,以诚待人的精神,四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所敬仰和尊崇。

舜帝创立的道德文化与炎帝创立的农耕文化,黄帝创立的政体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成为了三个远古文化的源头之一。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苍梧即湖南九嶷山,在今天的零陵宁远县地。

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夏朝时在九嶷山就建有了舜庙。

在九嶷山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嶷山的幽
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

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翠微”的壮丽诗篇,深切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舜帝的景仰敬崇,深刻揭示了舜帝,舜文化跨越时空的无穷魅力。

1993 年以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和社会各界投入3000
万元抢修了舜帝陵,修缮一新的舜帝陵已成为永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成为华夏民族寻根祭祖的圣地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王陵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

舜帝陵陵区由陵山即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余亩。

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 余米,气势恢宏。

峰下竖一石碑镌隶属“帝舜有虞氏之陵”七个大字。

人们至此仰望高耸入云,堆绿叠翠的舜源峰,无不缅怀始祖肃然起敬。

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按帝王陵园的规制布局,由午门、拜亭、正殿、寝殿、碑廊,牲亭、帝陵及东西两庑组成。

午门城墙高耸,金碧辉煌城。

楼上铸有
口大钟,击之,声传十里之遥。

拜亭气势雄浑,那是历代朝廷遣官祭舜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正殿是舜庙的主体建筑,斗拱重檐,蔚为壮观。

殿前有汉白玉雕成的“九龙丹樨”。

大殿粗壮的石柱上镌刻着一条条腾空欲飞的蟠龙。

殿内供有舜帝像,殿壁上的大型壁画,概括了舜帝一生的经历和土地丰功伟绩。

陵庙外有长200 米的神道。

陵庙祭碑廊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 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

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

舜庙四周,竹笣松茂,古木参天,庙内有一棵千年古柏,仅剩一层老皮,可依然吐绿拥翠,堪称奇观。

舜陵后面舜源峰山顶上有两棵石枞,树龄已过千载,依旧虬根于岩,挺立悬崖,为舜帝陵遮风挡雨。

另有斑竹、香杉簇拥在舜庙四周。

相传,舜帝崩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闻讯赶来,走到九嶷山下泪尽成血,滴于竹上,形成为斑竹。

香杉更为奇特,枝干树叶皆有异香,树梢夜晚有光,但移栽九嶷山外,香杉却不能成活。

(文本稿为本人根据视频资料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