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字经节选》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28 《三字经》节选》教案_1

三字经节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多种方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
2.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3.能明白文章中的道理并且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师:上课,孩子们,我们先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啊?请你认真听,听完告诉我从故事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蜜蜂采蜜给朋友吃。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蜜蜂?生:勤劳......师:小动物都这样的勤劳,我们人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就从《犬守夜》这篇文章里找找答案。
请大家拿出你的讲义,闭紧你的小嘴巴,用你的小眼睛看着文章,用你的小耳朵听准老师的每一个字音,比比谁听的最认真。
(范读第一遍)生听师:刚才大家听的真认真,为自己的优秀表现鼓鼓掌吧。
我再读一遍,这次你们可以试着轻声跟我读,注意,轻声哦,看看谁能做的最棒!生轻声跟读。
师:你们做的真是太棒了,老师送每一个孩子一个大拇指,表扬你们!师:哎呀,看到每个人都在认真的跟着老师轻声读,老师心里可高兴了,如果让你自己读课文,你还能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呢?快试试吧。
生自由读。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很投入,快让我听听你们读的怎么样。
咱们火车开起来,一人一读一句。
开火车读。
师:读的真好听,老师也想读了,加我一个行吗?那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吧。
师生对读。
师:用咱们都喜欢的男女生对读来试试吧,女生一句,男生一句,女生先来,再换。
师:如果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伸出小手拍一拍,感觉会更棒哦,想不想试试?快伸出你的小手来,跟着老师边读边打节奏。
师:真快乐呀,你们高不高兴?读了这么多遍,这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知道吗?那我来告诉你吧,嗯......我需要6位同学帮帮忙,一人读一行,我负责解释,谁来帮帮我?生读师解释大概意思。
师:听了解释,你们知道课文里都写了哪些小动物吗?他们都有什么本领?师:多么勤劳的小动物们啊!古代也有一个这样的人,鸡一打鸣他就起床练武,特别的勤奋,想听听他的故事吗?从祖逖的身上你们学会了什么?文中的小动物们,还有闻鸡起舞的故事都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勤奋的人。
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8课《三字经节选》教案

28、《三字经》节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几篇课文。
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几篇课文。
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
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
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
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四)品析赏读: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已经对字形有了一定的无意识记。
此时,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上,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七)总结与延伸: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通过和学生自己学习经验的比较,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教学反思:28《三字经》节选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一、我会把字写漂亮。
Fēi cháng zuòwéi měi yùsīlìng quǎn jiào二、把拼音补充完整。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三字经》节选|冀教版[00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三字经》节选|冀教版[001]](https://img.taocdn.com/s3/m/3792f69fcaaedd3382c4d317.png)
设计教学过程
意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弓1入新课。
指名背诵第一部分课文,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品读文句,感悟道理。
交流读书感悟,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字词的意思:司:主管者。
苟:假使。
曷:怎么。
三、拓展练说,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课文中哪一句话给自己的启发最大。
四、指导书写生字。
(一)出示课件,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占格位置;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字与正确、与好看。
(二)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非:注意笔顺先左后右,以竖中线为界,左右对称,右竖略长些,左右各有三横,要横序相对,每边的第二横稍短。
司:第一笔“横折钩”占左上格和右半格。
为、玉、义、犬四个字要注意点在字中的占格位置。
五、作业。
课外背诵《三字经》其他片段。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领悟课文大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读书,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28 《三字经》节选》教案_0

28《三字经》节选试讲教案一、课题名称《三字经》节选二、课型课时讲授课,一个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课文大概意思,明白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六、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大概意思,明白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看同学们对这句话很熟悉啊,那你们知道这几句话出自哪本书吗?——《三字经》,咱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8课《三字经》节选(板书),在题目中藏着一个生字“节”。
请同学们首先书空,看看这个字怎么写;接着咱们一起来讨论,怎样把这个字写好看(偏旁“草字头”,结构“上下结构”,需要注意的笔画“最后一笔竖要紧贴竖中线”;请同学们描一遍写一遍,咱们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工整;请同学来展示,其他人来评价。
古代的小朋友进入学堂首先要学的课本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古人以前说过:“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意思就是说:学会了《三字经》我们就能知道很多事情,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文章中藏着什么大道理。
(二)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读准字词。
.请同学们带拼音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确、流利;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带拼音齐读;去掉部分拼音,开火车读;去掉全部拼音开火车读。
2读课文,明道理。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生分句说大意,师补充。
“子不学,非所宜。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学习,长大了有什么作为呢?)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雕琢不能成为有用途的容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犬守夜,鸡司晨。
(狗夜里看守家门,公鸡早晨打鸣叫人起床)苟不学,曷为人?(如果我们不学习,怎么有资格成为人呢)蚕吐丝,蜂酿蜜。
(蚕吐丝来做衣服,蜜蜂酿蜜供人食用)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三字经》教学设计(优秀6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2024年一年级下语文课件28《三字经》节选冀教版

2024年一年级下语文课件28 《三字经》节选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8课《三字经》节选。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本节课节选的部分主要围绕“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内容包括:“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朗读《三字经》节选内容。
2. 通过学习《三字经》节选,让学生理解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熟练朗读《三字经》节选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出示课件,展示《三字经》节选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3. 生字词学习: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一句《三字经》节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节选2. 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一个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句子。
2. 答案示例: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礼者敬人,智者明理,信者守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三字经》全文,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年级下语文课件28《三字经》节选冀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课件28 《三字经》节选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冀教版一年级下语文课件第28课《三字经》节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中的经典片段,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书写生字词,理解《三字经》中的经典句子,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并熟练朗读《三字经》中的经典句子。
难点:理解经典句子的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三字经》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出示课件,展示《三字经》节选内容,让学生齐读并思考其中的道理。
3. 例题讲解:挑选经典句子,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内涵,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句子,进行朗读、背诵,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三字经》中的道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节选2. 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三字经》节选,每个句子写三遍。
b. 选择一个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a. 抄写内容略。
b. 示例:我选择了“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
我觉得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如果不努力学习和修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涵。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28 《三字经》节选》教案_1

《三字经》节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拍手背诵第一部分课文,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简单易懂的道理,郎朗上口的文章,教给我们学习的哲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教学反思
(五)出示课件(第二部分),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课文中哪一句话给自己的启发最大。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既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精确的引导学生。
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给学生更多自由读书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四、拓展阅读。
(一)出示课件,读一读互欣赏。
提出改进的建议。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板书设计
《三字经》节选
生字加法:犬 蚕吐
生字减法: 司
生字换偏旁法:酿
字义:苟,假如。
曷,怎么物,动物
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这段古文讲了: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
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糊里糊涂过日子,怎么能成为有用的人呢?
蚕吐丝供我们做衣料,蜜蜂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不思进取,真是连小动物都不如了。
(四)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明白这段古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勤学上进,人生才有意义。
尊重学生对文章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保护他们乐于表达的积极性。
二、品读文句,感悟道理。
三、拓展练说,深化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节选)
——经典阅读指导暨课题研讨
折柳中心小学 郑夕清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内涵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2、这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下篇1—20节,先分小组来背一下。
(学生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 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史上名人圣贤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
板书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4、先看21节,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学问很大,被人们尊称为“圣人”,他还有三千个弟子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们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经拜一个7岁的孩子做老师呢,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项橐”,这就叫“师项橐”。
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师讲故事)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齐读。
7、22
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
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
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
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
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
(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任田莉。
四、作业
1、连线题。
2、背诵今天学习的《三字经》。
孔子头悬梁
孙康晚年发奋学习,终于成才
苏老泉借助萤光读书
车胤锥刺股
孙敬借雪光读书
苏秦拜7岁的项橐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