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漂白剂
漂白剂名词解释

漂白剂名词解释
漂白剂(bleach,bleaching agent)是一种化学物品,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从而去除或淡化颜色、消除污渍,实现漂白的目的。
漂白剂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衣物清洁、餐具消毒、环境消毒等。
漂白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其在漂白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进行分类。
若漂白剂在反应中担任氧化剂,则称为氧化型漂白剂;若漂白剂在反应中担任还原剂,则称为还原型漂白剂。
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是氧化型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
氯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而氧漂白剂则含有过氧化氢(H2O2)或一些会释放过氧化物的化合物,如过硼酸钠或过碳酸钠。
漂白粉的成分通常是次氯酸钙Ca(ClO)2或氯化次氯酸钙Ca(ClO)Cl。
漂白剂的作用不仅限于漂白,还具有去污、除菌、去霉、除臭等功能。
其强氧化作用能破坏细菌、病毒细胞,起到杀菌、漂渍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漂白剂使用不当可能会破坏衣物的色彩和纤维,因此在使用时要进行稀释。
1。
常见漂白剂及其应用

化合性漂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物质新物质分解后颜色会复原
常见漂白剂 漂白原理及பைடு நூலகம்途
HClO HClO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 Ca(ClO)2 Ca(ClO)2与CO2、水生成HClO而呈漂白性,常用于衣服、织物的漂白 Na2O2 Na2O2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织物、丝稠、麦秆等漂白 O3 O3有极强的漂白性,常用于消毒。 H2O2 H2O2有强氧化性,3%的双氧水常用于医疗消毒。 SO2 化合性漂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物质,新物质分解后颜色会复原。 木炭或活性碳 物理吸附性漂白,可以做脱色剂,除臭剂,去味剂,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等。
漂白剂

• 过氧化丙酮 主要应用于面粉的漂白 • 过氧化氢 主要用于鱼糜、小麦粉、食用油脂、琼脂、 蛋白、干酪等漂白作用 • 高锰酸钾 可用于生产酒、淀粉时的漂白剂
• 使用氧化性漂白剂后必须用水冲洗,或用 还原剂将之还原,使食品内完全干净而没 有氧化性漂白剂的残留。 • 过氧化氢对于动物血红素及植物性色素、 类胡萝卜有漂白作用,此性质与亚硫酸盐 相反。过氧化氢常用于鱼肉冻制品,但易 残留于食品中,必须彻底清除。 • 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更易残留,在中性 条件下易分解,故漂白适宜在中性条件下 进行或稍碱性也可以。
食品添加剂——漂白剂
主要内容
• 漂白剂的概念、分类 • 作用机理 • 某些漂白剂的特性 • 使用注意事项
漂白剂的概念及分类
漂白剂是指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 素,使色素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食品添加剂 。 按其作用方式分为: 还原性漂白剂、 氧化性漂白剂
作用机理
• 还原性漂白剂:利用色素受还原作用而褪 色,以达到漂白目的。 • 氧化性漂白剂:利用色素受氧化作用而褪 色,以达到漂白目的。
• 二氧化硫 • 无水亚硫酸钠
• 焦亚硫酸钠(偏重亚硫酸钠) • 其他:硫磺、焦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等
• ①金属离子的影响,食品中如存在金属离子时, 可将残留的亚硫酸氧化;而且金属离子的存在 会降低漂白剂的效力。 • ②亚硫酸盐类的溶液易于分解失效,生产过程 中最好是现配现用。 • ③残留二氧化硫量的控制。 • ④二氧化硫残留对其他原辅料和添加剂的影响 • ⑤加工整形罐头产品时必须注意注意二氧化硫 残留超标的问题。
• 二氧化氯
是一种优质高效的食品漂白剂,是净化 饮用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净水剂,其中包括 良好的除臭与脱色能力、低浓度下高效杀菌 和杀病毒能力 。
naclo3与o3的漂白原理

naclo3与o3的漂白原理漂白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过程,用于去除物质颜色或污染物,使其变得白色或清洁。
naclo3与o3是两种常用的漂白剂,在漂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naclo3与o3的漂白原理及其应用。
一、naclo3的漂白原理naclo3,也称为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漂白过程中,naclo3会释放出氧气,并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有机物的颜色消失。
这是因为次氯酸钠分解时会产生次氯酸根离子(clo3-),而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具体而言,naclo3中的次氯酸根离子与有机物中的色素或色素前体发生氧化反应,使其失去吸收光线的能力,从而使物质变白。
此外,次氯酸根离子还可以与有机物中的双键或苯环等结构发生加成反应,破坏有机物的共轭体系,进一步降低其吸光性。
naclo3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用于纺织品、纸浆、食品、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漂白过程中。
此外,naclo3还可用于消毒和杀菌,因为它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使其失去生活能力。
二、o3的漂白原理o3,也称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和消毒剂。
在漂白过程中,o3通过氧化反应去除物质中的颜色或污染物。
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有机物中的双键、芳香环等结构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o3会将有机物的双键氧化为羟基或羰基,从而破坏有机物的共轭体系,降低其吸收光线的能力,使物质变白。
o3还能够与有机物中的醛、酮等官能团发生氧化反应,将其氧化为更稳定的羧酸。
这样一来,有机物的结构发生改变,失去原有的颜色。
o3作为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食品加工、水处理等行业。
在纺织业中,o3被用于漂白棉织物、麻织物等天然纤维,以去除其原有的颜色和污染物。
在食品加工业中,o3被用于漂白面粉和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总结:naclo3和o3都是常用的漂白剂,通过氧化反应去除物质中的颜色或污染物。
naclo3中的次氯酸根离子和o3通过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破坏有机物的共轭体系,使其失去吸光性,从而使物质变白。
高中化学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

高中化学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常用的漂白剂有活性炭、氯水、Na2O2、O3、H2O2、SO2 、HClO、NaClO、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等。
吸附型漂白:活性炭、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氯水、漂白粉Ca(ClO)2、Na2O2、O3、H2O2、NaClO,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一旦氧化后就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因此它们的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
化合型漂白:SO2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 ,H2SO3 能够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在一定条件(如加热)下,又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种漂白是暂时性漂白。
SO2的漂白作用具有特殊性。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下列褪色现象是SO2的漂白性吗?(1)SO2使橙色溴水褪色(2)SO2使紫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3)SO2使红色酚酞褪色解析:以上褪色现象都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1)、(2)褪色的原因是SO2的还原性。
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 H2SO4+2HBr5 SO2+2KMnO4+2H2O=K2SO4+2 MnSO4+ 2H2SO4(3)褪色的原因是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红色酚酞变为无色。
二.氯水和SO2分别使紫色石蕊产生什么现象?解析:氯水中的HClO先使紫色石蕊变红,而后因为它有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
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而H2SO3 不具有强氧化性,所以红色不会褪去。
三.SO2和Cl2混合后能否增强漂白效果?解析:不能。
因为SO2和Cl2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 Cl2+2 H2O= H2SO4+2HCl生成物H2SO4和HCl都没有漂白作用,所以漂白效果会减弱。
当n(SO2): n(Cl2)=1:1时,完全失去漂白作用。
漂白剂

4.焦亚硫酸钠
(1)性质:别名偏重亚硫酸钠,分子式Na2S2O5, 相对分子量190.13,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有 强烈的二氧化硫气味,密度为1.4,溶于水和 甘油,微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放 出二氧化硫。 (2)安全性:兔经口LD50为0.6-0.7g/Kg。
(3)应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 定:可用于蜜饯、饼干、葡萄糖、食糖、冰糖、饴 糖、糖果、液体葡萄糖、竹笋、蘑菇,残留量以二 氧化硫计,竹笋、蘑菇不可超过0.05g/Kg,饼干、 食糖、粉丝等其他品种不得超过0.1g/Kg。 按FAO/WHO规定:速冻小虾或对虾,在半成品中的 最大用量为0.1g/Kg,熟制品中最大用量为 0.03g/Kg。速冻法式榨片最大用量为0.05g/Kg。 实际应用时用于生产亚硫酸。由于其不稳定,但臭 味较小,价格低,常用于水果和蔬菜的漂白。还可 用于饮料、糖果中的杀菌、酿造工业上的防腐剂。
(3)应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规定:可用于蜜饯、干果、干菜、粉丝、食 糖,只限用于熏蒸,不准直接加入食品;残 留量以二氧化硫计,蜜饯不可超过0.05g/Kg。 其他等不得超过0.1g/Kg。 实际应用时燃烧硫磺产生二氧化硫,可使果 片表面细胞破坏,促进干燥,又可因二氧化 硫的还原作用,可破坏酶的氧化系统,阻止 氧化作用。此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
还原性漂白剂:作用比较缓和,具有一定 的还原能力,食品中的色素在还原剂的作 用下,形成无色物质而消新显色。 以亚硫酸制剂为主,主要包括硫磺、二氧 化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重亚硫 酸盐、低亚硫酸盐。
三 漂白剂的应用
1.氧化性漂白剂的应用 主要作为面粉漂白剂,实际使用很少,至 于过氧化氢,会漂白动物性血红素及植物 性色素、类胡萝卜素,我国仅许可用于在 某些地区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不做食 品漂白用,它很容易残留于食品中,使用 后必须彻底清除。
高中阶段漂白剂类型汇总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1.强氧化性漂白:原理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强氧化性漂白剂如:HClO,Ca(ClO)2(的有效成分),NaClO,H2O2,Na2O2,O3。
HClO: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通入水)。
Ca(ClO)2 :Ca(ClO)2与CO2、水生成HClO而呈漂白性,常用于衣服、织物的漂白。
H2O2:H2O2有强氧化性,3%的常用于医疗消毒。
Na2O2:Na2O2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织物、丝稠、麦秆等漂白。
O3 :O3有极强的漂白性,常用于消毒。
2.非氧化性漂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物质,分解后颜色会复原。
如书本摆放的时间长,会变黄,就是这个原因。
源-于-网-络-收-集。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导语】对⾼⼀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学习,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的第三章中。
下⾯是为您带来的⾼⼀化学必修⼆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仔细地记忆能给你的考试建⽴更多的得分基础。
⾼⼀化学必修⼆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1. 烯烃、炔烃、⼆烯烃、苯⼄烯的加成: H2、卤化氢、⽔、卤素单质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3. 不饱和烃的衍⽣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级脂肪酸⽢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6. 烷烃与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
条件:光照.7.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溶液):条件-- Fe作催化剂(2)浓硝酸: 50℃-- 60℃⽔浴 (3)浓硫酸: 70℃--80℃⽔浴8. 卤代烃的⽔解: NaOH的⽔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新制氢卤酸9. ⼄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10.酯类的⽔解: ⽆机酸或碱催化 6. 酚与 1)浓溴⽔ 2)浓硝酸四、能发⽣加成反应的物质⾼⼀化学必修⼆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1.常见20种⽓体:H2、N2、O2、Cl2、O3、HCl、HF、CO、NO、CO2、SO2、NO2、N2O4、H2S、NH3、CH4、C2H4、C2H2、CH3Cl、HCHO、记住常见⽓体的制备反应:H2、O2、Cl2、NO、CO2、SO2、NO2、NH3、C2H4、C2H22.容易写错的20个字:酯化、氨基、羰基、醛基、羧基、苯酚、铵离⼦、三⾓锥、萃取、过滤、蘸取、砷、锑、硒、碲、坩埚、研钵3.常见的20个⾮极性分⼦⽓体:H2、N2、O2、Cl2、F2、CO2、CH4、C2H4、C2H2、BF3液体:Br2、CCl4、C6H6、CS2、B3N3H6固体:I2、BeCl2、PCl5、P4、C604.20个重要的数据(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2)指⽰剂的变⾊范围甲基橙:3.1~4.4(红橙黄) 酚酞:8.2~10(⽆粉红红)(3)浓硫酸浓度:通常为98.3% 发烟硝酸浓度:98%以上(4)胶体粒⼦直径:10-9~10-7m(5)王⽔: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3:1(6)制⼄烯:酒精与浓硫酸体积⽐1:3,温度170℃(7)重⾦属:密度⼤于4.5g•cm-3(8)⽣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9)同⼀周期ⅡA与ⅢA元素原⼦序数之差为1、11、25(10)每⼀周期元素种类第⼀周期:2 第⼆周期:8 第三周期:8 第四周期:18第五周期:18 第六周期:32 第七周期(未排满)(最后⼀种元素质⼦数118) (11)⾮⾦属元素种类:共23种(已发现22种,未发现元素在第七周期0族)每⼀周期(m)⾮⾦属:8-m(m≠1)每⼀主族(n)⾮⾦属:n-2(n≠1)(12)共价键数:C-4 N-3 O-2 H或X-1(13)正四⾯体键⾓109°28′ P4键⾓60°(14)离⼦或原⼦个数⽐Na2O2中阴阳离⼦个数⽐为1:2 CaC2中阴阳离⼦个数⽐为1:1NaCl中Na+周围的Cl-为6,Cl-周围的Na+也为6;CsCl中相应离⼦则为8 (15)通式:烷烃CnH2n+2 烯烃CnH2n 炔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元醇CnH2n+2O 饱和⼀元醛CnH2nO 饱和⼀元酸CnH2nO2有机物CaHbOcNdCle(其他的卤原⼦折算为Cl)的不饱和度Ω=(2a+d+2-b-e)/2 (16)各种烃基种类甲基—1 ⼄基-1 丙基-2 丁基-4 戊基-8(17)单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有机化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为25%(18)C60结构:分⼦中含12个五边形,25个六边形(19)重要公公式c=(1000×w%×ρ)/MM=m总/n总 M=22.4×ρ标(20)重要的相对分⼦质量100 Mg3N2 CaCO3 KHCO3 C7H1698 H2SO4 H3PO478 Na2O2 Al(OH)3 C6H616 O~CH45.20种有⾊物质⿊⾊:C、CuO、MnO2、FeO、Fe3O4黄⾊:Na2O2、S、AgI、AgBr(浅黄)红⾊:红磷、Cu2O、Cu、NO2、Br2(g)、Fe(SCN)3蓝⾊:Cu(OH)2、CuSO4•5H2O绿⾊:Cu2(OH)2CO3、CuCl2溶液、Fe2+6.常见的20种电⼦式H2 N2 O2 Cl2 H2OH2O2 CO2 HCl HClONH3 PCl3 CH4 CCl4NaOH Na+ - Na2O2 Na+ 2-Na+ MgCl2 -Mg2+ -NH4Cl + - CaC2 Ca2+ 2--CH3 —OH7.20种重要物质的⽤途(1)O3:①漂⽩剂②消毒剂(2)Cl2: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3)N2:①焊接⾦属的保护⽓②填充灯泡③保存粮⾷作物④冷冻剂(4)⽩磷:①制⾼纯度磷酸②制烟幕弹和燃烧弹(5)Na: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属③电光源④NaK合⾦作原⼦反应堆导热剂(6)Al:①制导线电缆②⾷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④做机械零件、门窗等(7)NaCl:①化⼯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品(8)CO2:①灭⽕剂②⼈⼯降⾬③温室肥料(9)NaHCO3:①治疗胃酸过多②发酵粉(10)AgI:①感光材料②⼈⼯降⾬(11)SO2:①漂⽩剂②杀菌消毒(12)H2O2:①漂⽩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箭燃料(13)CaSO4:①制作各种模型②⽯膏绷带③调节⽔泥硬化速度(14)SiO2:①制⽯英玻璃、⽯英钟表②光导纤维(15)NH3:①制硝酸铵盐纯碱的主要原料②⽤于有机合成③制冷剂(16)Al2O3:①冶炼铝②制作耐⽕材料(17)⼄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长调节剂(果实催熟)(18)⽢油:①重要化⼯原料②护肤(19)苯酚:①制酚醛树脂②制合成纤维、医药、合成⾹料、染料、农药③防腐消毒(20)⼄酸⼄酯: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料8.20种常见物质的俗名重晶⽯-BaSO4 明矾-KAl(SO4) 2•12H2O 蓝矾、胆矾-CuSO4•5H20熟⽯膏-2CaSO4•H2O ⽯膏-CaSO4•2H2O ⼩苏打-NaHCO3纯碱-Na2CO3 碳铵—NH4HCO3 ⼲冰-CO2 ⽔玻璃(泡花碱) -Na2SiO3氯仿-CHCl3 ⽢油-CH2OH-CHOH- CH2OH ⽯炭酸-C6H5OH福马林林(蚁醛)-HCHO 冰醋酸、醋酸-CH3COOH 草酸-HOOC—COOH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氨酸-H2N—CH2COOH9.20个重要的化学⽅程式(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C+2H2SO4(浓) CO2↑+2SO2↑+2H2O(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5)C+H2O(g) CO+H2 (6)3Fe+4H2O(g) Fe3O4 +4H2(7)8Al+3Fe3O4 9Fe+4Al2O3 (8)2Mg+CO2 2MgO+C(9)C+SiO2 Si+2CO↑ (10)2H2O2 2H2O+O2↑(11)2NaCl+2H2O 2NaOH+H2↑+Cl2↑ (12)4NH3+5O2 4NO+6H2O(13)2Na2O2+2CO2=2Na2CO3+O2 (14)4Fe(OH)2+O2+2H2O=4Fe(OH)3(15)N2+3H2 2NH3 (16)2SO2+O2 2SO3(17)2C2H5OH CH2=CH2↑+H2O (18)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19)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20)C2H5Br+H2O C2H5OH+HBr10.实验5题I.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0例(1)称量时,先两盘放⼤⼩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2)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3)在试管中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4)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5)⽤排⽔法收集⽓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6)制取⽓体时,先检验⽓密性后装药品.(7)做可燃性⽓体燃烧实验时先检验⽓体纯度后点燃.(8)收集⽓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后再收集.(9)除去⽓体中杂质时必须先净化后⼲燥,⽽物质分解产物验证时往往先检验⽔后检验其他⽓体.(10)焰⾊反应实验时,每做⼀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焰上灼烧到⽆⾊时,后做下⼀次实验.(11)⽤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通H2.(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定量蒸馏⽔后再沿器壁缓慢注⼊浓硫酸.(13)做氯⽓的制备等实验时,先滴加液体后点燃酒精灯.(14)检验SO42-时先⽤盐酸酸化,后加BaCl2.(15)检验NH3(⽤红⾊⽯蕊试纸)、Cl2(⽤淀粉KI试纸)等⽓体时,先⽤蒸馏⽔润湿试纸后再与⽓体接触.(16)中和滴定实验时,⽤蒸馏⽔洗过的滴定管先⽤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1~2分钟后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17)做⽓体的体积测定实验时先冷却⾄室温后测量体积,测量时先保证左右装置液⾯⾼度⼀致后测定.(18)配制Fe2+,Sn2+等易⽔解、易被氧化的盐溶液,先把蒸馏⽔煮沸,再溶解,并加少量相应⾦属粉末和相应酸.(19)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元素时,在⽔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20)检验蔗糖、淀粉等是否⽔解时,先在⽔解后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后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化学必修⼆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三)1.常见的10e-粒⼦和18e-粒⼦10e-粒⼦:O2-、F-、Ne、Na+、Mg2+、Al3+、OH-、HF、H2O、NH2-、NH3、H3O+、CH4、NH4+18e-粒⼦:S2-、Cl-、Ar、K+、Ca2+、HCl、HS-、O22-、F2、H2S、PH3、H2O2、CH3F、N2H4、CH3OH、CH3NH2、C2H62.常见物质密度对⽐密度⽐⽔轻的:苯、甲苯、⼄醇、氨⽔、⼄酸⼄酯、油脂、Na、K密度⽐⽔重的:CCl4、硝基苯、溴苯、苯酚、浓硫酸、浓硝酸3.极易溶于⽔的物质⽓体:NH3、HF、HCl、SO2、HCHO液体:CH3OH、CH3CH2OH、CH3COOH、H2SO4、HNO3、⼄⼆醇、丙三醇4.重要的电极反应式阳极:4OH--4e-=2H2O+O2↑ 2Cl--2e-=Cl2↑ M-xe-=Mx+阴极:Cu2++2e-=Cu 2H++2e-=H2↑负极:M-xe-=Mx+ H2-2e-=2H+ H2-2e-+2OH-=2H2O正极:2H++2e-=H2↑ O2+4e-+2H2O=4OH- O2+4e-+4H+=4H2O5.化学仪器上的“0”刻度(1)滴定管:“0”刻度在上.(2)量筒:⽆“0”刻度. (3)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道竖线⾮零刻度.Ⅳ棉花团在化学实验中的⽤途(1)作反应物①纤维素硝化反应时所⽤脱脂棉是反应物.②⽤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通过长玻璃管⽤嘴向Na2O2粉末中吹⽓,棉花团能燃烧.(2)作载体①⽤浸⽤NaOH溶液的棉花吸收HCl、HBr、HI、H2S、Cl2、Br2、SO2、NO2等⽓体.②焰⾊反应时可⽤脱脂棉作盐或盐溶液的载体,沾取盐的固体粉末或溶液放在⽆⾊⽕焰上灼烧,观察焰⾊.(3)作阻挡物①阻挡⽓体:制NH3或HCl时,由于NH3或HCl极易与空⽓中的⽔蒸⽓结合,⽓压减⼩,会导致外部空⽓冲⼊,⾥⾯⽓体排出,形成对流,难收集纯净⽓体,在试管⼝堵⼀团棉花,管内⽓体形成⼀定⽓压后排出,能防⽌对流.②阻挡液体:制C2H2时,若⽤⼤试管作反应器,应在管⼝放⼀团棉花,以防⽌泡沫和液体从导管⼝喷出.③阻挡固体:A.⽤KMnO4制取O2时,为防⽌⽣成的K2MnO4细⼩颗粒随O2进⼊导管或集所瓶,堵塞导管.B.碱⽯灰等块状固体⼲燥剂吸⽔后变为粉末.在⼲燥管出⼝内放⼀团棉花,以保证粉末不进⼊后续导管或仪器Ⅴ检查⽓密性①微热法:如图甲.A.把导管b的下端浸⼊⽔中,⽤⼿紧握捂热试管a,B.导管⼝会有⽓泡冒出;C.松开⼿后,⽔⼜会回升到导管b中 ,这样说明整个装置⽓密性好.②液差法A.启普发⽣器:如图⼄.向球形漏⽃中加⽔,使漏⽃中的液⾯⾼于容器的液⾯,静置⽚刻,液⾯不变,证明装置⽓密性好B.简易发⽣器:如图丙.连接好仪器,向⼄管中注⼊适量⽔,使⼄管液⾯⾼于甲管液⾯.静置⽚刻,若液⾯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③液封法:如图丁.关闭活塞K从长颈漏⽃加⽔⾄浸没下端管⼝,若漏⽃颈出现稳定的⾼度⽔柱,证明装置不漏⽓.6. 分⼦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 烯烃和环烷烃;7. 分⼦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 炔烃和⼆烯烃;8. 分⼦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元醇和饱和醚;9. 分⼦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元醛和饱和⼀元酮;10. 分⼦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元羧酸和饱和⼀元酯;如n=7,有以下五种: 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