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护色剂与漂白剂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护色剂与漂白剂

食品添加剂护色剂与漂白剂

大超市里查出“吊白块”
2004年08月 25日02:54 山西晚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腐竹厂生产的象山牌腐竹;北京迎客松商贸有限公 司生产的迎客松牌腐竹;浙江苍南县海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达利 牌腐竹;福建古田县科新食用菌研究所生产的增兴牌腐竹。
• 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粉丝质量 2006-12-13
(三) 亚硫酸盐的作用机理
• 1 亚硫酸盐的抗氧化作用 ——破坏使植物 类食品褐变的氧化酶系统,阻止氧化作用, 防单宁褐变,保护Vc
2SO32-+02 → 2SO42SO32-+H2O2 → SO42-+H2O
• 如果SO2与抗坏血酸合并应用时,能防止果蔬中 抗坏血酸被氧化破坏,所以亚硫酸盐的抗氧化作 用有利于食品保藏。
猪圈旁生产漂白剂美容 脏豆腐放倒居民十多人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护色剂有( 亚硝酸)钠、( )硝。酸钠 2.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防腐性,可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防菌止肉毒素中
毒。 二、单选题 1. SO2具有强还原性,可使果蔬褪色,但是对( A)漂白效果较差。
A. 叶绿素 B. 花色素苷 C. 胡萝卜素 D. 姜黄素 2. 下列属于亚硫酸体系的各还原漂白剂的有效SO2 含量最低的是
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 • ADI均为0~3.7mg/kg体重(FAO/WHO,
2001),也不适用于3月龄以下婴儿。 • 与亚硝酸盐相比不允许使用在肉罐头中,
Max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 ≤30mg/kg。
四、食品护色剂及应用
(三)葡萄糖酸亚铁 • CNS:09.005;INS:579 • 灰绿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有焦糖臭,味涩。 • ADI不作限制性规定。 • 用于腌渍的蔬菜(仅限橄榄)。

第五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

第五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
香料 玉米淀粉 磷酸盐 冰
2.00
0.50 3.50 0.50 26.50

香精
0.50

加工方法实例

将猪肉添加25g/kg混合盐,腌制一昼夜,用4mm孔板
的绞肉机绞碎。再将其余剩下的混合盐、磷酸盐与肉 在斩拌机中混合,加大豆蛋白开动斩拌机,继续加冰, 直到肉温保持8℃,再加入背脂,斩拌到乳化程度,温 度至10℃左右为止,加入香料、香精,斩拌到12℃为
品之前,把用量限制在最低水平。

据研究,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在0.024g/kg以下发色不好,
在0.024~0.04g/kg可以发色,发色程度随添加量的增
加而增加,发色较好的添加量约为0.13g/kg,其中亚 硝酸盐的残留量为0.04g/kg,JECFA建议午餐肉等罐 头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为0.2g/kg。我国规定亚硝酸盐 的加入量为0.15g/kg,此量在国际规定的限量以下。 JECFA建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为0.125g/kg, 我国规定的残留量为0.03~0.05g/kg,远低于国际上
长10cm。烟熏室内温度50℃,熏烟48h。在15~18℃温
度下放置24~48h,进行包装。此产品是生猪肉产品,
通常这种产品在风干贮藏间干缩30%~35%。

4、硝酸钾( KNO3)

硝酸钾的毒性作用参照硝酸钠,在硝酸盐中硝酸钾毒
性较强。硝酸钾用于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


四、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

(3)应用: (GB2760-2011) 规定肉类罐头与肉类制品 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 罐头不超过0.05g/kg,肉类制品不超过0.03g/kg。

第五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

第五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


面粉中常含有类胡萝卜色素,所以色泽不是很白,一 般情况下均采用氧化型漂白剂处理。


二、还原漂白剂
还原漂白剂是利用色素受还原作用而褪色,以达到漂 白目的。发色基团均含有不饱和键,还原漂白剂释放 氢原子可使发色基团所含的不饱和健变成单键,有机 物便失去颜色。有些食品的褐变是由三价铁离子的存 在引起的,加入还原漂白剂可使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 铁离子,防止食品褐变。
肉制品中加人亚硝酸盐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进行,要做到专人领用,专 人保管,随领随用,用多少领多少。对领取后没有用 完的添加剂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对发色剂亚硝酸盐的使用更要特别谨慎。

七、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我国规定灌肠制品中
(1)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要严格控制

(3) pH的控制
发色与抑菌要求pH控制在6.0左右,而
提高保水性能则要求pH接近中性,为了制品的安全与
质量,还是以pH6.0左右为好。

(4) 抗坏血酸盐助色剂的使用量要适当 一般应控制在
200mg/kg ~300mg/kg之间,并且宜先加入肉中, 然后再添加亚硝酸盐与食盐的混合盐水。

(5) 加热温度 一般为提高制品嫩度和保水性能,制品
强烈的刺激臭。易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亚 硫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二氧化硫。

硫磺为黄色或淡黄色粉末、粒状或块状,易燃,不溶 于水。

S+O2→SO2 SO2+H2O→H2 SO3


熏硫漂白原理:
① SO2具有还原作用可以抑制氧化酶活性,从而可阻
止酶促褐变,使果实中的单宁物质免于被氧化变褐;

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苏丹红,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辣椒粉等辣椒产品(食品)及其它 需着色食品中染色、着色、增色、保色或喂养鸭 禽炮制红心蛋等。
2. 吊白块(禁用)工业化学名称:次硫酸氢钠甲醛 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又称 “雕白块”,主要成份为:次硫酸钠甲醛,白色 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是一种工业用漂白剂。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吊白块,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米面制品中面条、米粉、面食、 米粉、粉丝、粉条、豆腐皮、腐竹、红糖、冰糖、 荷粉、面粉、竹笋、银耳、牛百叶、血豆腐、海 产品等食品中增白、增色、保鲜、增加口感、防 腐,使食品外观颜色亮丽,延长食品保质时间和 增加韧性,使食品久煮不糊,吃起来爽口。
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和异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可以广泛应用 于火腿肠、肉制品罐头、香肠、酱肉等多种肉制品中。 抗坏血酸对香肠发色和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中。有结 果发现,抗坏血酸的添加能加快发色速度,提高发色效果 (P<0.05)。添加量超过800 mg/kg时效果不再明显(P>0.05),但 对色素的保持,大剂量(1000 mg/ kg)效果明显。
使用标准
氧化性漂白剂
主要包括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过氧化苯甲 酰等
二氧化氯
CNS:17.028,INS:926
二氧化氯具有漂白速度快、漂白效果好、漂 后不返黄、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并兼 有防腐保鲜功效。是目前常用食品漂白剂如双氧 水、亚硫酸钠等的理想替代品,已应用于国内某 些食品的漂白。
4. 硼砂(禁用)工业化学名称:硼醋钠,毒性较 高,是一种毒化工原料。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硼砂, 不法商贩将其用于面条、饺子皮、粽子、糕 点、凉粉、凉皮、肉丸等肉制品、腐竹等食 品中增筋、强筋、增弹、酥松、鲜嫩、改善 口感。

第五章 发色剂与漂白剂

第五章  发色剂与漂白剂

主要内容v第一节 发色剂§ § § § §v第二节 漂白剂第五章 发色剂与漂白剂§ 一、漂白剂概述 一、定义 § 二、还原型漂白剂 二、发色剂的使用意义 作用机制及种类 三、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 § 三、氧化型漂白剂 四、常用食品发色剂及应用 作用机制及种类 五、护色剂研究进展 § 四、禁用的漂白剂2第一节 发色剂(Colour Fixatives)v又称护色剂。

主要应用于肉制品加工方面。

腌制肉品08.02.02 腌制肉品08.02.02未添加和添加亚硝酸盐的火腿肠34一、定义v——能与肉原料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质作 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 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此前,又称为发色剂。

食品护色剂可分为护色剂和护色助剂v护色剂助剂是指可提高护色剂效果的一类 食品添加剂,一般为具有还原作用的有机 酸,如抗血酸、D-异抗坏酸及盐 (04.004、04.008)、烟酰胺等。

对于护 色助剂,根据成本和需求确定投放量,一 般不做限量规定。

v常用的护色剂有:亚硝酸钠(及K)、硝酸 钠(及K),以亚硝酸盐为主。

5 6§ 换句话说,护色剂是防止肉类物质发生褐变的 一类食品添加剂。

§ 功能分类代码,09;CNS:09.◇◇◇ (09.001~09.004)——不多!! § [原定义]食品发色剂,或呈色剂系指可以维 持食品本来色泽,而其本身无色的一类。

(即 可防止氧化褐变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ÿ 二、发色剂的使用意义§ 古代在腌肉制品中使用的硝石——硝酸钾三、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1.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v促使肉制品产生鲜红色而呈现良好的感官 效果 v独特的防腐作用§ 亚硝酸盐可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繁殖血红色素肌红蛋白 70~90% 血红蛋白 10~30%7 8v增强风味作用由于亚硝酸盐的毒副作用,人们一直在寻求新的 替代物质,但是到目前尚未见到具有发色作用又 能防腐的替代品。

5第5章食品发色剂与漂白剂-PPT课件

5第5章食品发色剂与漂白剂-PPT课件

注意: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必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1.2.2 硝酸钠
作用:硝酸钠在肉制品中受细菌作用,发生还原转变成 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肉中的肌红蛋白作用而发色。 毒性:硝酸盐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它在食物中、在水中或在胃 肠道内,尤其是在婴幼儿的胃肠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所致
1.2.3 硝酸钾

6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ppt 7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1.ppt 8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2.ppt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本身并无着色能力
1.1 食品发色剂的发色机理

1.1.1 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
原料肉的红色是由肌红蛋白(Mb)及血红蛋白(Hb)所呈现的一种 感官性状
肌红蛋白所含血色素占70%-90%,而血红蛋白只占10%-30%。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是复合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氧合作用——肌红蛋白与氧分子共价结合成氧合肌红 蛋白(MbO2)的反应。这与肌红蛋白氧化生成高铁肌红 蛋白完全不同。
⑤加工整形罐头产品时必须注意注意二氧化硫残留 超标的问题
2.3 氧化性漂白剂及应用


氧化性漂白剂主要包括氯制剂与过氧化物。 它们借氧化作用而显示其漂白功能,同时具有较强的 杀菌功能。 其杀菌功能较一般防腐剂如山梨酸、苯甲酸要强。 氧化性漂白剂的性质普遍都不稳定,易于分解,作用 不能持久,有的且有异味,所以一般很少直接添加到 食品中去,即使添加到食品中后,由于氧化性漂白剂 的毒副作用都较强,一般在形成成品前都要将其除去 或严格控制其残留量。
又名土硝、硝石、盐硝或火硝
可代替硝酸钠
毒性较强
1.3 食品发色助剂及应用
定义:发色助剂是指本身并无发色功能,但与发色剂配 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发色效果,同时并可降低发色剂的 用量而提高其安全性的一类物质。 例子:抗坏血酸和异抗血酸及其钠盐是良好的助发色剂。

食品添加剂05 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食品添加剂05 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发色剂与漂白剂
其他方面的研究
• • • •
研究新的复合护色剂(氨基酸) 研究新的复合护色剂(氨基酸) 发色助剂与品质改良剂的应用 用一氧化氮发色 天然色素的利用(红曲色素、 天然色素的利用(红曲色素、甜菜色素 )
食品发色剂的测定
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原理: 原理: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溶液中与对氨 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 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 在与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偶联成紫红色的重 氮染料。 氮染料。生成的颜色深浅与亚硝酸根含量成 正比,可以比色测定( 正比,可以比色测定(540nm) )

常用的为亚硫酸及其盐类, 常用的为亚硫酸及其盐类,我国目前允许使用 的有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的有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亚 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 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
发色剂与漂白剂
(一)二氧化硫及硫磺
(l)将硫磺燃烧。 )将硫磺燃烧。 S+O2→SO2 SO (2)二氧化硫与果实表面或果实内的水反应 ) 生成亚硫酸。 生成亚硫酸。 SO2+H2O→H2SO3 亚硫酸为强还原剂, 亚硫酸为强还原剂,可抑制酶促褐变 主要用于果干、 主要用于果干、果脯和脱水蔬菜的加工
发色剂与漂白剂
6、亚硝酸盐既 、 然有害, 然有害,为什 么不用别的来 替代? 替代?
发色剂与漂白剂
关于亚硝酸盐替代品问题
亚硝酸盐替代品有两类:一类是部分或完全取代亚硝酸 亚硝酸盐替代品有两类: 盐的添加剂; 盐的添加剂;另一类是在常规亚硝酸盐浓度下能阻断亚 硝胺形成的添加剂。 硝胺形成的添加剂。 ①抗坏血酸盐、生育酚和亚硝酸盐的混合物 抗坏血酸盐、 ②山梨酸钾和低浓度的亚硝酸盐 ③ 次磷酸钠

5--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5--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应用:亚氯酸钠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有稳定的漂 白性能,通常经柠檬酸调整pH为3-5,然后进展 漂白。
留意:漂白时使用木制容器或聚氯乙烯容器,避 开腐蚀。
稳固态二氧化氯
分子式ClO2,相对分子质量67.45
性状:红黄绿色气体,有不开心臭味,对 光不稳定,可受日光分解,微溶于水。冷 却压缩后成红色液体。
三、护色助剂 本身不能发色,但与发色剂协作使用可以明 显提高发色效果,同时降低发色剂的用量提 高其安全性的一类物质。
1. L-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
可以有效防止鲜肉或肉制品褪色,可抑制 肉制品中亚硝胺的生成。
2.烟酰胺
烟酰胺与抗坏血酸合用发色效果最好。
四、护色剂的安全性问题
4.硝酸钾
性状:
无色透亮棱状结晶,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有咸味,口感凉爽。空气中易吸潮。相对 密度2.1,熔点333℃,在约400℃时分解。水溶液 呈中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毒性:
大鼠口服LD50为3232mg/kg,ADI:0-5mg/kg
应用:硝酸钾使用与硝酸钠一样,并且可代替硝 酸钠作为混合盐的组成成分用于肉制品的腌制。
假设连续氧化,肌红蛋白中的铁离子由二价被氧化为三价, 变成高铁肌红蛋白,色泽变褐。
假设连续氧化,则变成氧化卟啉,呈绿色或黄色。
2.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
硝酸盐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复原成亚硝酸盐。而
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变成亚硝酸。宰杀后成 熟的肉中一般含有乳酸,pH在5.6~5.8的范围, 不需加酸就可以生成亚硝酸。
2.亚硝酸钾
性状:
白色至微黄色晶体或柱状体。在空气中 易吸潮缓慢转化为硝酸钾。易溶于水,微溶 于乙醇。相对密度1.9,熔点441℃,35℃分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系列亚硫酸盐 亚硫酸是强还原剂,对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强 亚硫酸是强还原剂,对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强 强还原剂 的活性有 的阻碍作用 可以防止果干、果脯酶性褐变 作用, 防止果干 的阻碍作用,可以防止果干、果脯酶性褐变 使果脯,蜜饯成品保持浅黄色或金黄色 果脯,蜜饯成品保持浅黄色或金黄色 成品保持浅黄色或 对果蔬干制品也可以防止褐变 干制品也可以防止 对果蔬干制品也可以防止褐变 熏硫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作用, 熏硫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达到了 防腐的目的 防腐的目的
10
2.1 系列亚硫酸盐
①亚硫酸钠(氢钠)Na2SO3分子量 126.04 亚硫酸钠 最大用量0.6g/kg;亚硫酸氢钠LD50,0.1 g/kg 焦亚硫酸钠( 偏重亚硫酸钠) ②焦亚硫酸钠(钾) (偏重亚硫酸钠) (K2S2O5 分子式量 222.31) 低亚硫酸钠(钾) (K2S2O4分子式量 174.11) ③低亚硫酸钠 化学式SO ④二氧化硫(化学式 2 分子量 64.07 ) 由硫磺,燃烧硫磺产生。
有效成分与残留物计算形式 残留物计算形式:SO2(有毒、有刺激味气体)统熏枣、 残留物计算形式 熏梅亚硫酸氢钠LD50,0.1 g/kg(大鼠口服) 有效成分与残留物计算形式 残留物计算形式:二氧化硫 SO2 残留物计算形式 残留量限制: 残留量限制:液体葡萄糖0.2 g/kg;其它食品0.1 g/kg
1、护色剂与护色助剂
护色剂(成色剂或呈色剂、固色剂) 护色剂(成色剂或呈色剂、固色剂) 食品加工中, 食品加工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的 某些成分相互作用 而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成分相互作用, 某些成分相互作用,而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如:亚硝酸、硝酸盐 亚硝酸、 护色助剂 加入促进护色的物质,获得更佳的护色效果 加入促进护色的物质,获得更佳的护色效果 更佳 抗坏血酸钠盐及其盐、 如:L-抗坏血酸钠盐及其盐、烟酰胺
注意:由于生成的硝酸具强氧化性被氧
化成高铁肌红蛋白(色泽变褐),常在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 化成高铁肌红蛋白(色泽变褐),常在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 ), 盐的同时使用L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钠等还原性物质防止 盐的同时使用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等还原性物质防止 肌红蛋白的氧化
2
(添加) 添加) 添加) (添加) 检测) (检测)
4)其他作用
-具有一定防腐性. 具有一定防腐性.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可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防止肉毒素中毒
亚硝酸(硝酸) 1.1 亚硝酸(硝酸)
肉类腌制时, 肉类腌制时,同时使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混合盐:食盐96 砂糖1.5 96、 1.5、 如:混合盐:食盐96、砂糖1.5、亚硝酸钠 0.5、硝酸钠2 0.5、硝酸钠2 猪肉: 猪肉:盐= 100:2.25
2.1 系列亚硫酸盐
①焦亚硫酸钠 易溶于水与甘油,微溶于乙醇,常用于水果蔬 菜的漂白 目前菇类护色多使用焦亚硫酸钠溶液,最大用 量0.45 g/kg ②低亚硫酸钠 最大用量0.4g/kg。食品工业用 保险粉 , 亚硫 食品工业用保险粉 食品工业用 保险粉, 酸类还原力和漂白力最强, 生产冰糖 冰糖时多用低 酸类还原力和漂白力最强 , 生产 冰糖 时多用低 亚疏酸钠
13
2.2 氧化型漂白剂
亚氯酸钠:用于樱桃、葡萄、桃的漂白, 亚氯酸钠:用于樱桃、葡萄、桃的漂白, 不是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处理剂, 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处理剂,漂白作用 溴酸钾:面粉处理剂, 溴酸钾:面粉处理剂,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用于面粉, 二氧化氯:用于面粉,不是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氢:用于鱼糜、面粉、琼脂、 过氧化氢:用于鱼糜、面粉、琼脂、 蛋白、干酪、鱼翅等漂白, 蛋白、干酪、鱼翅等漂白, 不是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与草酸一起使用,不是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与草酸一起使用,
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
- 亚硝酸钠, LD50 85mg/kg(大鼠口服);ADI 0- 亚硝酸钠, 85mg/kg(大鼠口服) mg/kg( 大鼠口服 06mg/kg mg/kg, 0.06mg/kg,中等 硝酸钠, 3236mg/kg( 大鼠口服) mg/kg(大鼠口服 - 硝酸钠 , LD50 3236mg/kg( 大鼠口服 ) ; ADI 0 - 3.7mg/kg
8
2 护色助剂 2.1 L-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磷酸盐类同时使 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磷酸盐类同时使 用时,不仅能提高肉制品品质,而且发 用时,不仅能提高肉制品品质, 色效果也好。 色效果也好。
2.烟酰胺
作为肉制品的护色助剂
9
二、漂白剂bleaching agent
加工蜜饯、干果类食品时, 加工蜜饯、干果类食品时,常发生褐变 蜜饯 类食品时 漂白剂可以将褐色变成白色 褐色变成白色, 漂白剂可以将褐色变成白色,甚至变成 无色。 无色。 漂白剂分: 漂白剂分: 还原漂白剂、 还原漂白剂、氧化漂白剂 常用的都是还原漂白剂: 常用的都是还原漂白剂: 亚硫酸及其盐类 亚硫酸及其盐类
①抗坏血酸与异抗坏血酸的使用 ②烟酰胺Nicotinamide维生素Vpp 烟酰胺Nicotinamide维生素Vpp Nicotinamide维生素 MW122.13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 发色助剂
O N H2 N
1.4 硫酸亚铁
干燥品 硫酸亚铁与蔬菜中的色素形成稳定的络 与蔬菜中的色素形成稳定的 硫酸亚铁与蔬菜中的色素形成稳定的络 合盐, 合盐,可防止因有机酸引起的变色 硫酸亚铁可用作茄子、黑豆、糖煮蚕豆、 硫酸亚铁可用作茄子、黑豆、糖煮蚕豆、 海带等的发色剂 等的发色剂, 海带等的发色剂,保持鲜艳颜色
14
过氧化氢
34. 双氧水 H2O2 MW 34.01 (用于鱼糜制品加工,一些国家已限用)
商品30%水溶液,稀释至0.03%使用 国外用于脂肪酸、鱼糜的漂白(有争议,可致癌)
过氧化苯甲酰
MW:242. C14H10O4 MW:242.24 白色粉末, 白色粉末,使用后转换为苯甲酸 属于面粉处理剂, 属于面粉处理剂,漂白作用 7700mg/kg(大鼠口服)最大用量, LD50,7700mg/kg(大鼠口服)最大用量,0.06 g/kg
2)硝酸钠
作用与使用与亚硝酸盐同
3
亚硝酸(硝酸) 1.1 亚硝酸(硝酸)
3)使用限量
-硝酸钠NaNO3 最大用量0.5 g/kg 硝酸钠NaNO 最大用量0 亚硝酸钠NaNO 最大用量0 -亚硝酸钠NaNO 最大用量0.15 g/kg 罐头0 g/kg;肉制品0 -罐头0.05 g/kg;肉制品0.03 g/kg 残留物计算形式: -残留物计算形式:NaNO2
18
2.3 使用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5.亚硫酸渗入水果组织后, 5.亚硫酸渗入水果组织后,用亚硫酸保藏 亚硫酸渗入水果组织后 的水果只适制作果酱、果干、果酒、果脯、 的水果只适制作果酱、果干、果酒、果脯、 蜜饯等,不能作为整形罐头的原料 蜜饯等,不能作为整形罐头的原料 6.柠檬酸(0.0025%)等可作为复配薯类淀 6.柠檬酸(0.0025%)等可作为复配薯类淀 柠檬酸(0.0025%) 粉漂白剂的增效 7.某些漂白剂虽然工艺效果很好 某些漂白剂虽然工艺效果很好, 7.某些漂白剂虽然工艺效果很好,对人体 有害, 吊白粉(次硫酸氢钠甲醛) 有害,如:吊白粉(次硫酸氢钠甲醛)脱色
第五章.护色剂与漂白剂 第五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主要内容
1护色剂与助色剂 1.1亚硝酸 1.1亚硝酸 1.2亚硝胺的致癌性 1.2亚硝胺的致癌性 1.3亚硝酸与硝酸盐的替代 1.3亚硝酸与硝酸盐的替代 1.4磷酸亚铁 1.4磷酸亚铁
2 护色助剂
2.1 系列亚硫酸盐 2.2 氧化型漂白剂 2.3 使用漂白刺的注意事项
5
1.2亚硝胺的致癌性 1.2亚硝胺的致癌性
坏处: 坏处: 硝酸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仲胺而引起人类的致癌 好处: 好处: 亚硝酸盐对保持腌肉制品的色、 亚硝酸盐对保持腌肉制品的色、香、味的特 殊的作用, 殊的作用,对肉毒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
6
1.3亚硝酸与硝酸盐的替代 1.3亚硝酸与硝酸盐的替代
O O O O
面粉处理剂是使面粉增白和提高焙烤制品质 量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我国批准许可使用的面粉处理剂有溴酸钾 、 稀释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 7种。

2.3 使用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1.铁 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1.铁、铜、锡及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可 锡及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以同时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 2.亚硫酸盐类的溶液易于分解失效 亚硫酸盐类的溶液易于分解失效, 2.亚硫酸盐类的溶液易于分解失效,最好是 现用现配制 3.多在食品中 多在食品中残留量下使用 3.多在食品中残留量下使用 4.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 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 4.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所以有损 于果胶的凝聚力
19
思考题
1硝酸盐的残留量计算形式 硝酸盐的 2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转化条件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转化条件 3硝酸盐的发色机理 4硝酸盐有效成分 5亚硫酸盐有哪些添加形式 6亚硫酸盐的残留量计算形式 过氧化苯甲酰分子结构?用于哪些食品,目的, 7过氧化苯甲酰分子结构?用于哪些食品,目的,分解产物 8亚硝酸钠最大用量与残留量 残检试验:亚硝酸盐的测定 对照试验:肉制品添加效果
2
亚硝酸(硝酸) 1.1 亚硝酸(硝酸)
主要是添加后产生的亚硝基( NO) 可与肌红蛋白Mb Mb产 主要是添加后产生的亚硝基(-NO) , 可与肌红蛋白Mb产 生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 生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
MbNO3-→NO2-→ HNO2→-NO → Mb-NO
(亚硝基肌红蛋白)
1)亚硝酸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