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护色剂与漂白剂

食品添加剂护色剂与漂白剂

大超市里查出“吊白块”
2004年08月 25日02:54 山西晚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腐竹厂生产的象山牌腐竹;北京迎客松商贸有限公 司生产的迎客松牌腐竹;浙江苍南县海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达利 牌腐竹;福建古田县科新食用菌研究所生产的增兴牌腐竹。
• 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粉丝质量 2006-12-13
(三) 亚硫酸盐的作用机理
• 1 亚硫酸盐的抗氧化作用 ——破坏使植物 类食品褐变的氧化酶系统,阻止氧化作用, 防单宁褐变,保护Vc
2SO32-+02 → 2SO42SO32-+H2O2 → SO42-+H2O
• 如果SO2与抗坏血酸合并应用时,能防止果蔬中 抗坏血酸被氧化破坏,所以亚硫酸盐的抗氧化作 用有利于食品保藏。
猪圈旁生产漂白剂美容 脏豆腐放倒居民十多人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护色剂有( 亚硝酸)钠、( )硝。酸钠 2.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防腐性,可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防菌止肉毒素中
毒。 二、单选题 1. SO2具有强还原性,可使果蔬褪色,但是对( A)漂白效果较差。
A. 叶绿素 B. 花色素苷 C. 胡萝卜素 D. 姜黄素 2. 下列属于亚硫酸体系的各还原漂白剂的有效SO2 含量最低的是
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 • ADI均为0~3.7mg/kg体重(FAO/WHO,
2001),也不适用于3月龄以下婴儿。 • 与亚硝酸盐相比不允许使用在肉罐头中,
Max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 ≤30mg/kg。
四、食品护色剂及应用
(三)葡萄糖酸亚铁 • CNS:09.005;INS:579 • 灰绿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有焦糖臭,味涩。 • ADI不作限制性规定。 • 用于腌渍的蔬菜(仅限橄榄)。

食品发色剂和漂白剂

食品发色剂和漂白剂

NaNO3
亚硝酸菌
还原作用
NaNO2
NaNO2+CH3CHOHCOOH
3HNO2 Mb + NO MbNO
pH5.6~5.8
HNO2+CH3CHOHCOONa
H++NO3- + 2NO + H2O MbNO

发 色 剂
鲜红色的亚硝基血色原 很稳定
释放出蛋白质中的巯基
发色助剂
烟酰胺
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很强,所以不能防止部 分肌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因此在使用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同时常用L-抗坏血酸、L-抗 坏血酸钠等还原性物质来防止肌红蛋白的氧化, 同时它们还可以把氧化型的褐色高铁肌红蛋白还 原为红色的还原型肌红蛋白,以助护色。 使用发色助剂可以减少发色剂的使用量
二氧化硫
又名亚硫酸酐,一种有害气体,在空气中浓度 较高时,对于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强刺激性。 改变细胞膜的 透性,提高脱 水蔬菜干燥率
SO2溶于水形成 亚硫酸,有抑制 微生物的作用
在果蔬制品加工中, 采用熏硫或浸硫的
方法进行漂白。破
坏酶氧化系统、阻
止氧化。
2. 还原性漂白剂
亚硫酸钠
有无水亚硫酸钠和结晶亚硫酸钠两种。在空气中 徐徐氧化成为硫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1%水溶液的p H为8.3~9.4。由于亚硫酸钠呈碱性,与酸反应产生二 氧化硫,具有强烈的还原性。使用时必须注意调节好 使用环境,即浸渍用亚硫酸钠水溶液的pH值,以防二 氧化硫在产品中超标,而且这类食品在经过漂白后都 经过水洗,以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
5.亚硫酸盐能破坏硫胺素,故不易用于鱼类 食品。 6.亚硫酸盐易与醛、酮、蛋白质等反应。
使用氧化性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护色剂和漂白剂

第九章护色剂和漂白剂

第九章护⾊剂和漂⽩剂第九章护⾊剂和漂⽩剂Color fixatives andBleaching Agents第⼀节护⾊剂(Color fixatives )定义:护⾊剂,⼜称发⾊剂,是能与⾁及⾁制品中呈⾊物质作⽤,使之在⾷品加⼯、保藏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泽的物质。

我国批准许可使⽤的护⾊剂为硝酸钠(NaNO3)和亚硝酸钠(NaNO2),国外尚许可使⽤硝酸钾(KNO3)和亚硝酸钾(KNO2)1、NO2-的作⽤:加⼊的NO2-与⾁类中乳酸作⽤⽣成HNO2,常温下不稳定的HNO2分解出NO(⼀氧化氮),NO与Mb和Hb反应,分别⽣成MbNO(亚硝基肌红蛋⽩)和HbNO(亚硝基⾎红蛋⽩),这两种物质很稳定,不易褐变NaNO2 + CH3CHOHCOOH→HNO2 + CH3CHOHCOONaMb-NONaNO3 NaNO2 HNO2 NOHb-NO⼀、护⾊机理在贮存、加⼯过程中,⾁类会从鲜红⾊逐渐变成暗红⾊⾄棕褐⾊。

这是由于⾁的呈⾊物质肌红蛋⽩(Mb)和⾎红蛋⽩(Hb)中的Fe2+被逐步氧化为Fe3+,成为⾼铁肌红蛋⽩和⾼铁⾎红蛋⽩,使⾁变⾊细菌还原乳酸分解MbHb2、NO3-的作⽤:硝酸盐则需在⾷品加⼯中被细菌还原⽣成NO2-再起作⽤在⾁类的腌制过程中同时加⼊NO2-和NO3-,可使NO的⽣成速率不致过快,维持不间断地完成Mb-NO和Hb-NO反应,达到有效地发挥护⾊效果和降低NO2-和NO3-的总⽤量。

但对于⾁罐头来说,由于密封(⽆O2)和杀菌(⽆细菌)加⼯,加⼊NO3-作⽤已不⼤,我国已不再⽤于⾁类罐头。

⼆、护⾊剂的毒性(⼀)NO2-的毒性NO2-是⾷品添加剂中毒性较强的物质形成⾼铁Hb:NO2-可与⾎红蛋⽩(Hb)结合形成⾼铁Hb,⽽使Hb失去携氧功能,可窒息⽽死。

对⼈的致死剂量为32mg/kg体重⽣成亚硝胺:在蛋⽩质代谢产物中有仲胺存在,在动物和⼈的胃肠中它能与NO2-反应⽣成亚硝胺(CH3)2NH + NO2- →(CH3)2N-NO + OH-OH-+ H+(胃酸) →H2O亚硝胺种类很多,⼤多对动物和⼈有强烈的致癌性和毒性,甚⾄可通过胎盘或乳汁对下⼀代起致病作⽤。

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苏丹红,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辣椒粉等辣椒产品(食品)及其它 需着色食品中染色、着色、增色、保色或喂养鸭 禽炮制红心蛋等。
2. 吊白块(禁用)工业化学名称:次硫酸氢钠甲醛 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又称 “雕白块”,主要成份为:次硫酸钠甲醛,白色 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是一种工业用漂白剂。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吊白块,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米面制品中面条、米粉、面食、 米粉、粉丝、粉条、豆腐皮、腐竹、红糖、冰糖、 荷粉、面粉、竹笋、银耳、牛百叶、血豆腐、海 产品等食品中增白、增色、保鲜、增加口感、防 腐,使食品外观颜色亮丽,延长食品保质时间和 增加韧性,使食品久煮不糊,吃起来爽口。
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和异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可以广泛应用 于火腿肠、肉制品罐头、香肠、酱肉等多种肉制品中。 抗坏血酸对香肠发色和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中。有结 果发现,抗坏血酸的添加能加快发色速度,提高发色效果 (P<0.05)。添加量超过800 mg/kg时效果不再明显(P>0.05),但 对色素的保持,大剂量(1000 mg/ kg)效果明显。
使用标准
氧化性漂白剂
主要包括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过氧化苯甲 酰等
二氧化氯
CNS:17.028,INS:926
二氧化氯具有漂白速度快、漂白效果好、漂 后不返黄、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并兼 有防腐保鲜功效。是目前常用食品漂白剂如双氧 水、亚硫酸钠等的理想替代品,已应用于国内某 些食品的漂白。
4. 硼砂(禁用)工业化学名称:硼醋钠,毒性较 高,是一种毒化工原料。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硼砂, 不法商贩将其用于面条、饺子皮、粽子、糕 点、凉粉、凉皮、肉丸等肉制品、腐竹等食 品中增筋、强筋、增弹、酥松、鲜嫩、改善 口感。

08食品发色剂和漂白剂

08食品发色剂和漂白剂

在肉类腌制时, 在肉类腌制时,除单独使用硝酸盐或亚 硝酸盐外, 硝酸盐外,也有同时使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者,可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食盐等配成混 合盐进行腌制。 合盐进行腌制。但目前各地区正在采取限制 使用的措施。 使用的措施。
硝酸钠( 硝酸钠(Sodium Nitrate) )
为白色结晶,允许带浅灰色或浅黄色的粉末, 为白色结晶,允许带浅灰色或浅黄色的粉末, 味咸并稍苦,有潮解性。溶于水, 味咸并稍苦,有潮解性。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主 要
类胡萝卜素 黄色
花色素苷 红、紫色
有效成分是SO 有效成分是 2
2. 还原性漂白剂
二氧化硫
又名亚硫酸酐,一种有害气体, 又名亚硫酸酐,一种有害气体,在空气中浓度 较高时,对于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强刺激性。 较高时,对于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强刺激性。
在果蔬制品加工中, 在果蔬制品加工中, 熏硫或 采用熏硫 浸硫的 采用熏硫或浸硫的 方法进行漂白。 方法进行漂白。破 坏酶氧化系统、 坏酶氧化系统、阻 止氧化。 止氧化。
改变细胞膜的 透性, 透性,提高脱 水蔬菜干燥率 SO2溶于水形成 亚硫酸,有抑制 亚硫酸 有抑制 微生物的作用
2. 还原性漂白剂
亚硫酸钠
无水亚硫酸钠和结晶亚硫酸钠两种 两种。 有无水亚硫酸钠和结晶亚硫酸钠两种。在空气中 徐徐氧化成为硫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水溶液的p 徐徐氧化成为硫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1%水溶液的 。由于亚硫酸钠呈碱性, H为8.3~9.4。由于亚硫酸钠呈碱性,与酸反应产生二 氧化硫,具有强烈的还原性。 氧化硫,具有强烈的还原性。使用时必须注意调节好 使用环境,即浸渍用亚硫酸钠水溶液的pH 使用环境,即浸渍用亚硫酸钠水溶液的 H值,以防二 氧化硫在产品中超标, 氧化硫在产品中超标,而且这类食品在经过漂白后都 经过水洗,以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 经过水洗,以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 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不可使用于肉类、谷物、 维生素B 有破坏作用,不可使用于肉类、谷物、 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中。 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中。

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氧化卟啉
鲜红色
氧气
氧合肌红蛋白 Fe2+
还原剂
氧气
氧气
高铁肌红蛋白 Fe3+
褐色
变成褐色一般肉加热所致,肉的成熟颜色 还原剂主要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包括两者的混合盐)
肉的发色原理
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菌)还原成亚硝 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分生成亚 硝酸。(酸性条件肌肉分泌的乳酸)
发色剂主要种类
❖案例
亚硝酸钠
卫生部通报2005年全国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
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各占总死亡
人▪结本数品品的,为5味无0%微色咸,成,以微碱带剧性黄毒色反鼠药、农药、亚硝可酸酸把盐硝与盐酸食中盐盐毒和等为亚配主硝成;
中应毒。的本主品在要水原中因易包溶括。投毒、误食、有毒混化合学盐物进行质腌管制理。不
食品护色剂与漂白 剂
发色剂概述
发色剂又叫护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 的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 等过程中不致于分解破坏而呈现良好色泽 的物质。
发色助剂: 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 加入一些能促进发色的物质。
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使用的发色剂是硝酸盐及亚硝酸 盐,发色助剂为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及烟酰 胺等。
通过工艺的的 改进及杀菌技 术的综合效应 达到同等发色 的效果
氨基酸的效果
有的试验报道称某种氨基酸和肽对肌红蛋白有发色 效果。
利用一氧化氮发色
据报道向腌肉中直接加入一氧化氮溶液,能使产品 生成稳定的色泽。
发色助剂与品质改良剂的应用
抗坏血酸与品质改良剂磷酸盐类同时使用,不仅能 提高腌肉制品的品质,而且护色效果也好。
肉的发色原理
肉原料的红色是由肌红蛋白(Mb )及血红蛋白(Hb)所呈现的一 种感官性质。

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 着色剂 护色剂 漂白剂

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 着色剂 护色剂 漂白剂

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着色剂、发色剂和漂白剂复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

(书P126)2. 生色团:凡是有机分子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内(200~800nm)有吸收锋的基团都称为生色团。

一般包括双键、羰基、醛基、羧基和硝基等。

3. 助色团: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可能发色,但与发色团相连后,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此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

(书P128)4. 色淀:是由水溶性色素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通常为Al2O3)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适用于各种粉状食品、小吃食品、胶姆糖、糖果(尤其与二氧化钛配成悬浮液后的涂层或片状糖果)和各种压片食品。

5. 天然等同色素:化学合成的,但是在化学结构上与自然界发现的完全相同的色素,如β-胡萝卜素。

6. 坚牢度:是指被染色物质的色调稳定性或色素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包括的指标有: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抗氧化性,还原性,耐紫外线(日光)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

7.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8.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二、单选题1. 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下列色素中化学结构不是偶氮类的是( B )A. 苋菜红B. 赤藓红C. 胭脂红D. 柠檬黄2. 食用合成色素中,只有我国许可使用的染料是( C )。

A. 胭脂红B.诱惑红C. 新红D. 赤藓红3. 下列色素中,哪个属于天然等同色素( D )A. 苋菜红B. 类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D. β-胡萝卜素4. 根据食用天然色素的来源分,不属于植物色素的是( A )A. 类胡萝卜素B. 胡萝卜素C. 叶绿素D. 花青素5. 食用天然色素根据结构分类,属于异戊二烯类衍生物的色素是( D )A. 叶绿素B. 花黄素C. 红曲色素D. 类胡萝卜素6. 下列颜色中,哪一个不是基本色( B )A. 红B. 绿C. 蓝D. 黄7.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丝产生的色素,含有6种不同的成分,其中不包括( C )A. 红色色素2种B.黄色色素2种C. 橙色色素2种D.紫色色素2种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5--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5--食品护色剂与漂白剂
应用:亚氯酸钠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有稳定的漂 白性能,通常经柠檬酸调整pH为3-5,然后进展 漂白。
留意:漂白时使用木制容器或聚氯乙烯容器,避 开腐蚀。
稳固态二氧化氯
分子式ClO2,相对分子质量67.45
性状:红黄绿色气体,有不开心臭味,对 光不稳定,可受日光分解,微溶于水。冷 却压缩后成红色液体。
三、护色助剂 本身不能发色,但与发色剂协作使用可以明 显提高发色效果,同时降低发色剂的用量提 高其安全性的一类物质。
1. L-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
可以有效防止鲜肉或肉制品褪色,可抑制 肉制品中亚硝胺的生成。
2.烟酰胺
烟酰胺与抗坏血酸合用发色效果最好。
四、护色剂的安全性问题
4.硝酸钾
性状:
无色透亮棱状结晶,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有咸味,口感凉爽。空气中易吸潮。相对 密度2.1,熔点333℃,在约400℃时分解。水溶液 呈中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毒性:
大鼠口服LD50为3232mg/kg,ADI:0-5mg/kg
应用:硝酸钾使用与硝酸钠一样,并且可代替硝 酸钠作为混合盐的组成成分用于肉制品的腌制。
假设连续氧化,肌红蛋白中的铁离子由二价被氧化为三价, 变成高铁肌红蛋白,色泽变褐。
假设连续氧化,则变成氧化卟啉,呈绿色或黄色。
2.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
硝酸盐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复原成亚硝酸盐。而
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变成亚硝酸。宰杀后成 熟的肉中一般含有乳酸,pH在5.6~5.8的范围, 不需加酸就可以生成亚硝酸。
2.亚硝酸钾
性状:
白色至微黄色晶体或柱状体。在空气中 易吸潮缓慢转化为硝酸钾。易溶于水,微溶 于乙醇。相对密度1.9,熔点441℃,35℃分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和异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可以广泛应用 于火腿肠、肉制品罐头、香肠、酱肉等多种肉制品中。 抗坏血酸对香肠发色和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中。有结 果发现,抗坏血酸的添加能加快发色速度,提高发色效果 (P<0.05)。添加量超过800 mg/kg时效果不再明显(P>0.05),但 对色素的保持,大剂量(1000 mg/ kg)效果明显。
目前在我国浅色蔬来的加汇和保鲜过程中,如蘑菇、莲藕、 马蹄、牛蒡白芦笋、山药等产品用,多使用焦亚硫酸钠溶液 进行护色。
其他用处:
我国饼干工业中用焦亚硫酸钠作为饼干面团 改良剂,使用前将其配制成20% 的溶液,在面团 调制过程中,分次加人未成熟的面团中。由于焦 亚硫酸钠在面团调制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对面 团筋力的削弱作用,在面粉面筋质强度和韧度较 大时,少量加人,可以防止饼干成品由于筋力过 大而造成的变形。韧性面团可根据面粉筋力情况 酌量加人,而一般在油糖比例高的酥性面团和甜 酥性面团中尽量不使用,这时因为油糖的加人本 身已经阻止了面筋蛋白的哪水膨胀,防止了大量 面筋的形成,无须再加人还原剂。
8. 纯碱(禁用)工业化学名称:碳酸钠,外观为 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微溶于无水乙醇,不 溶于丙醇。其水溶液水解呈碱性,有一定的 腐蚀性,是一种工业原料。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纯碱, 不法商贩将其用于食品中增滑、白皙、替代 食盐碱味等。
9. 三聚氰胺(禁用)简称三胺,又叫蜜胺、2 ,4 , 6- 三氨基-1,3,5-三嗪、氰尿酰胺、三聚氰酰 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杂环化合 物,含氮高达66%,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
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一、食品护色剂
定义:能与肉及制品中的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
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食品护色剂可分为护色剂和护色助剂。
护色助剂是指可提高护色剂果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护色剂
• 亚硝酸钠/钾、硝酸钠/钾
• 以亚硝酸盐为主
我们常吃的零食
所含添加剂: 乙酰二淀粉磷酸酯、 乳酸钠、食品用香 精、卡拉胶、三聚 磷酸钠、焦磷酸钠、 葡萄糖酸-δ-内酯、 山梨酸钾、D-异抗 坏血酸、乳酸链球 菌素、亚硝酸钠、 胭脂虫红、诱惑红
所含添加剂: 柠檬酸 甜蜜素 蔗糖素 阿斯巴甜 (含苯丙氨酸) D-异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和异抗血酸及其钠盐是良好的助护色剂。他们 的助护色机理主要是通过它们的还原性而实现的。发色助剂 在肉制品的发色以及色泽稳定性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既可以促进腌制发色,抑制氧化酸败,又可以降低产 品中亚硝基的残留,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由于奶粉、 牛奶、小麦粉等含蛋白质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 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 添加在奶粉、酸奶、液态奶等乳制品、小麦粉等 含蛋白质食品或鱼粉等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检测 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虚高蛋白含量,因此三聚 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
10. 工业硫磺(禁用)是一种化工原料,工业硫 磺含有铅、硫、砷等有毒物质,而被硫磺熏 过的食品如果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则会危害 人体呼吸系统。二氧化硫与食品中的水形成 亚硫酸,过量摄入会损害胃肠。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工业 硫磺。不法商贩将其使用或者添加于白砂糖、 辣椒、蜜饯、银耳、红枣等食品中漂白、添 色、增色、防腐。
在鸡腿菇、姬菇、双孢菇、灰平菇、金针菇、 等食用菌的漂白,同时对于地环、银条、笋、莲 子、腐竹、魔芋、萝卜、鱼片等食品均有良好的 漂白效果。
使用标准
过氧化苯甲酰
补充
十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已命令禁止使用
1、苏丹红(禁用)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 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 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 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 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使用标准
氧化性漂白剂
主要包括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过氧化苯甲 酰等
二氧化氯
CNS:17.028,INS:926
二氧化氯具有漂白速度快、漂白效果好、漂 后不返黄、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并兼 有防腐保鲜功效。是目前常用食品漂白剂如双氧 水、亚硫酸钠等的理想替代品,已应用于国内某 些食品的漂白。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苏丹红,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辣椒粉等辣椒产品(食品)及其它 需着色食品中染色、着色、增色、保色或喂养鸭 禽炮制红心蛋等。
2. 吊白块(禁用)工业化学名称:次硫酸氢钠甲醛 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又称 “雕白块”,主要成份为:次硫酸钠甲醛,白色 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是一种工业用漂白剂。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吊白块,不法商 贩主要将其用于米面制品中面条、米粉、面食、 米粉、粉丝、粉条、豆腐皮、腐竹、红糖、冰糖、 荷粉、面粉、竹笋、银耳、牛百叶、血豆腐、海 产品等食品中增白、增色、保鲜、增加口感、防 腐,使食品外观颜色亮丽,延长食品保质时间和 增加韧性,使食品久煮不糊,吃起来爽口。
4. 硼砂(禁用)工业化学名称:硼醋钠,毒性较 高,是一种毒化工原料。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硼砂, 不法商贩将其用于面条、饺子皮、粽子、糕 点、凉粉、凉皮、肉丸等肉制品、腐竹等食 品中增筋、强筋、增弹、酥松、鲜嫩、改善 口感。
5. 连二亚硫酸钠(禁用)是一种工业强漂白剂,
主要用于印染的还原剂和丝、毛织品及纸浆 的漂白,其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可能长期残留 在人体内难以排除并致癌。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连二 亚硫酸钠。不法商贩将其使用于浸泡食用菌、 海带等食品,使食品在本色的基础上达到鲜 嫩光亮、晶莹欲滴。
品免于褐变的添加剂。
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两剂
我国GB2760许可使用的亚硫酸盐类漂白 剂有:
硫磺、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亚硫 酸钠、偏重亚硫酸盐(也称焦亚硫酸盐, 包括焦亚硫酸钾和焦亚硫酸钠)、低亚硫 酸钠等。
我们常吃的零食
所含添加剂:
柠檬酸 焦亚硫酸钠 胭脂红
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 除腥脱臭剂、风味增进剂、胶凝剂、调色剂等。此外,柠檬 酸还有抑制细菌、护色、改进风味、促进蔗糖转化等作用。 柠檬酸还具有螯合作用,能够清除某些有害金属。柠檬酸能 够防止因酶催化和金属催化引起的氧化作用,从而阻止速冻 水果变色变味。
二、漂白剂
定义:漂白剂是指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色素褪色或使食
6. 瘦肉精(禁用)工业化学名称:盐酸克伦特罗, 又名:沙丁胺醇,是一种肾上腺类受体神经兴奋 剂。
人食用了含“瘦肉精”的肉和内脏,会出现 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快,甚至心脏骤 停致死的情况,特别对有心律失常、高血压、青 光眼、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危 害更大,会造成群体性的恶性食物中毒事故。
使用标准
使用标准
亚硝酸盐的安全问题
对这种添加剂,基本原则是:尽量不用,少用;妥善保管、做好 标志,防止误食;少食色艳肉品。 用量要仔细计算,使用时最好二人以上对其进行操作,以防一人 过于自信发生悲剧。包装物外要有醒目标签;剩余的试剂,要立即归
库,专人妥善保管。
一、毒性强,可致死(绀紫症) 二、致癌
所含添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 柠檬酸 乳酸 柠檬酸钠 三聚磷酸钠 瓜尔胶 阿斯巴甜(含苯丙氨 酸) 安赛蜜 黄原胶
柠檬酸
简介:CNS号:01.101 INS号:330 柠檬酸又称枸缘酸,化学名称2-羟基丙烷-1,2,3-三羧 酸。根据其含水量的不同,分为一水柠檬酸和无水柠檬 酸。柠檬酸的用途非常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占生产量的 75%以上,可做为食品的酸味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用于清 凉饮料、果酱、水果和糕点等食品中。
葡萄糖酸-δ-内酯
葡萄糖酸-δ- 内酯 (简称GDL或内酯)又称葡萄糖内酯,是由葡萄 糖氧化成葡萄糖酸或其盐类,经纯化脱盐、脱色、浓缩、结晶而 制得,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内酯在含水食品环境中能缓慢水解生成葡萄糖酸,使肉类 腌制时处于酸性还原环境,促进亚硝酸盐向亚硝酸转化,利于MbNO 的生成。 因此,将葡萄糖内酯用于午餐肉和碎猪肉罐头,可增加发色剂的 效果,从而降低毒性较大的亚硝酸盐的用量,同时GDL 还具有乳化 作用,防腐作用等,从而提高肉糜罐头的品质,其适宜用量为0.3%。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2014)规定,葡萄糖酸-δ-内酯属于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录。
亚硝酸钠(NaNO2 ): 简介:CNS号:09.002 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 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 亚硝酸钠的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容易被误用。 作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允许加到腌腊肉制品类、酱卤 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类、肉灌肠类、 发酵肉制品类、肉罐头及肉制品加工中。 特点:可以增加肉类的鲜度,并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 有助于保持肉制品的结构和营养价值。 亚硝酸钠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它是食品添加剂中毒性 较强的物质,人体极限摄入量一次最多不能超过0.3 G,如果 超过这一极限摄入量,就会造成人体亚硝酸钠中毒,甚至死 亡。因此,在食品生产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在室温下,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 晶性粉末,无臭、味极酸,在潮湿的空气中微有潮解性。它 可以以无水合物或者一水合物的形式存在:柠檬酸从热水中 结晶时,生成无水合物;在冷水中结晶则生成一水合物。加 热到78 ℃时一水合物会分解得到无水合物。在15摄氏度时, 柠檬酸也可在无水乙醇中溶解。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 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C6H8O7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 2C6H8O7.H2O、C6H8O7.H2O或C6H8O7.2H2O。
7. 工业用火碱(禁用)工业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别名苛性钠,烧碱,火碱,片碱,是一种很强的 腐蚀剂。碱分为食用级和工业级,包装上一般有 标注,工业级碱就是工业用碱。 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工业用碱, 不法商贩主要将其用于鸡爪、牛肚、牛筋、海参、 鱿鱼等干水产品、水发产品等食品中泡发、膨大、 增嫩、白皙、增滑、改善外观和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