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第四单元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精品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精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精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30年前,人们的文化生活犹如着装一样单调、匮乏。

而今天,假若你点击中国的任何一个网站,就会发现一些关于政治、文化、体育、军事方面的帖子,一天可达数千条,然而,对同一个问题很难找出完全相同的答案。

从文化角度,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表明A.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好了B.人们的思想观念解放了C.人们文化生活的多样化D.人们的风俗习惯变了2.出现上述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B.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D.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3.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下列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①人们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②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不断成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通畅④茶余饭后,人们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新闻”炒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国家广电总局会同电信管理部门对“白骨精公社”、“疯人榜”、“美女导航”等162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视听节目网站采取关闭措施,体现了 ( )A.公民应当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B.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特点C.国家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管理和正确引导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5.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此外,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

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

这说明 ( )①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②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③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现在的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早已不再是只知土里刨食、两眼不识一丁的人,电视等传媒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2022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22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优化指导】2022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1.2022·江苏高考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

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22年度收视排行的年度特别奖,同名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高达8 500万的票房。

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析: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说明D项对。

答案:D3.2022·苏北三市调研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商业利益和媒体责任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一些电视台只盯着收视率,不顾节目的质量,甚至背离社会道德,产生了不小的社会负面影响。

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文化的发展应杜绝其商业性B.要弘扬正气、发展健康有益文化C.政府要加强监管、正确引导D.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解析:本题是逆向式选择题,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正确表述。

答案:A4.“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大众文化。

关键词:“虚拟”、“现实”、“文化存在”、“折射”、“改变了”,都在对应着②或④。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基础巩固1网络、影视、报纸等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资讯,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文化产品。

我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现代传媒种类越来越多C.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D.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2某消炎药的广告词——“快治人口”;某热水器的广告词——“随心所浴”;某镇咳药的广告词——“咳不容缓”;某摩托车的广告词——“骑乐无穷”。

当前广告词滥用成语现象严重,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D.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群体,反映了企业借成语谐音推介本企业产品的现象,这是企业自发追逐经济利益的结果,故答案选B项。

3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是( )A.潜移默化、深远持久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应当( )①倡导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的文化②创作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作品③迎合市场需要,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④坚持提供流行的、时尚的文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中国名人故里争夺战屡屡上演,从老子到赵云、李白再到曹雪芹,接连不断,山寨故里愈演愈烈,不能不让人感到忧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发展需要加强管理,进行正确引导②文化生活有喜有忧③故里之争本质是文化之争④打名人牌、建文化城要贴近实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可用排除法处理。

名人故里之争本质是经济利益之争,③表述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C项为正确答案。

6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文化需求。

高中政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

网络音乐节的举行,使中国成千上万的网迷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表明( )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C.网络文化是人们所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跨越了地域的界限2.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

低俗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

这反映了( )①文化产品的消费性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③文化市场的多样性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3.这些年,鉴宝类电视节目走俏荧屏,其中个别节目过分关注文物经济价值,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宣传导向上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更有甚者,节目中上镜文物涉嫌违法,节目形式也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B.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C.电视播出机构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迎合投机心理 D.电视播出机构把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目标4.电视剧《武媚娘》凭借超高的颜值、华丽的布景、精美的服饰以及勾心斗角的剧情,自开播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收视率排行榜和话题榜第一名的位置。

但该剧却因“尺度太大”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

这告诫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②要发展经典、高雅的大众文化③应弘扬主旋律,培育文明风尚④必须克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励志图书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励志图书的内容是关于“厚黑学”的精神糟粕,可能成为诱人走向失败的“精神毒药”。

该现象折射出( )①市场上的励志图书已经成为精神毒药②文化产业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③励志图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④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良性引导和规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限时45分钟)知识点题号及难度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1、2(中)、13(中)、14(难)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中)、3、4(中)、5、6、7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8(中)、9、10(中)、11、12、13(中)、14(难)1.(2015天水模拟)“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许多媒体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

许多新闻报道热衷于依靠揭露个人隐私、明星绯闻来吸引眼球。

“绯闻、车祸、吵架、患病、搬家、露点、婚育……这些被视为隐私的内容,一旦发生在明星的身上,立即就成了‘重大’新闻,谁都唯恐别人抢在了前面。

”当前,传媒炒作现象愈演愈烈、日趋泛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没有跟上传媒的发展要求B.国家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干预太少,力度不够C.经济利益驱使,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D.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载体和传播工具更加多样化解析:C 解答本题,要注意设问中的关键信息“最主要原因”。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许多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有些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社会效益,追求轰动效应,因此导致题干材料中现象的出现,C符合题意。

2.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要避免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危害文化生活②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④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创新文化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D 本题考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中“以流行文化为主”说法错误;①②都是针对漫画寓意而得到的启示;④忽视了文化性质的多样性,曲解了漫画旨意。

3.(2014岳阳考试)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这说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 )①国家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管理与引导②要坚持文化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③要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④要逐步以文化产业取代文化事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走向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A组基础巩固1.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CCTV-1播出了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

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③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先进文化建设。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①③项说法错误;故选D。

2.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络公司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迎合一些人的低俗文化消费。

这体现了( )A.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和传媒的现代性B.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现代性[答案] C[解析]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文化市场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文化现象,如一些网络文化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等,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3.某校开展了以号召学生远离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的一系列活动,请你给这些活动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网络安全B.提高文化素养,抵制网络污染C.行使监督权利,打击网络违法D.发展大众文化,繁荣文化市场[答案] B[解析] 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的出现,说明文化市场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消费者及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共同努力。

学校号召学生远离这些不良现象,显然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讲的,A、C、D排除,B正确。

4.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选择有个性又新潮的文化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题中强调反对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同时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故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练习题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播岀“开心国学”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这开辟了全新的中华文化弘扬之路,会使国学基础文化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这说明()①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②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③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发展④文化发展而向人民群众,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A、①®®B、①®®C、0® ④D、®@@2、漫画《孟母四迁》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文化的发展,给人们造成了不利影响B、孟母的做法不利于孟子的全面发展C、孟母不懂得文化具有多样性,英做法偏激D、国家应加强对网络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孟母四迁3、(2011福州模拟)中学生小宁与同学见而就问“今天你'偷菜’了吗?”已经到了一天不“偷”心发慌的境地。

这启示我们()A、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B、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方而的C、文化市场越来越活跃,产品越来越丰富D、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4、( 2011•安徽模拟)默默走出影院,许多人的眼睹红红的,有的人还在擦着眼泪——自电彫《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在各影院门口这样的场景一再出现。

一些看完电影的观众说: 好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材料说明()A、各种文艺创作都应跨越观赏者的年龄界限B、电影创作应把满足各类观众需要作为第一目标C、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5、草根文化,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它有別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

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应该()①而向广大人民群众②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③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④是经典、髙雅和传统的统一X、①®®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 (2010)年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徳建设,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④落后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萎靡、消极A、7、漫画《获A、落后文4C、科技文4阅读下面两嗝8、对上述两幅图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图一反映的是落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②图二反映的是腐朽文化对人们的影响③必须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和剔除图二反映的文化现象④图一反映的文化现象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D、③④9、上述两幅图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在一泄范围内存在,是因为()①我国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②我国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多样性④市场经济的弱点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诱发不良思想A、①®©B、①③④C、®®④D、①②③④10、针对上述两幅图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的对策应包括()①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健康有益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B、①③④C、④D、②③④11、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一些学者的论著甚至把风水术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为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抒发爱国情怀,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2020年10月1日,某市举办了中小学生经典朗诵比赛。

这体现了( B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享用文化②文化提升了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主旋律文化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题干侧重于强调优秀文化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而选项强调的是科学文化素养,与题意不符,并且,优秀文化能够提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故②错误。

主旋律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并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故④错误。

故选B。

2.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出现在群众身边。

这是基于( B )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盼②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③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使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没有因果关系,②不选。

④说法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B。

3.1943年,作者曹崎署名“火星”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抗战歌曲,经口口相传,从晋察冀唱到全中国。

这首歌伴随着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摆脱黑暗走向光明,摆脱贫穷走向富强,成为了传世的时代经典。

这说明( C )①歌曲价值大小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优秀革命歌曲蕴含着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③反映时代和人民要求的歌曲才具有生命④优秀歌曲诞生传唱离不开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歌曲价值大小不是由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①表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江苏单科,21,2分)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电影、看演出、买书,只要在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就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

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 )
①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④调动人们文化消费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天津文综,5,4分)“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

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山东文综,21,4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
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江苏单科,20,2分)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江苏单科,24,2分)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6.(2012江苏单科,23,2分)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

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7.[天津文综,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

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1)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图1
图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8分)
1.B 考点定位:走进文化生活。

市民持文化惠民卡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这有利于降低市民文化消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调动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①④正确切题;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选B。

2.C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走进文化生活。

文艺表演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文艺表演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故③错误。

①②④切题,答案选C。

3.A 针对材料中未成年人上网遭遇不良信息、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等现象,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道德教育等,以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提高未成年人免疫力,故①②正确;只谈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缺乏文化市场管理,反而不利于减少互联网不良影响,故排除③④。

4.B 题干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存在脱离群众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这就要求对文化市场加强引导,以促使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④正确,应选B。

5.C 题干中的主体是文化消费者,故A、D不符合题意;文化消费心理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文化消费行为,排除B。

文化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格调不高的问题说明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C正确。

6.D 材料中穿越剧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存在社会效益低下的问题,故选D。

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C与题意不符;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的文化,不一定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A错;文化生活有喜有忧,要求人们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这就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B与题意不符。

7.答案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运用的是《文化生活》知识,题型为启示类非选择题。

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应怎么办。

“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明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说明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也说明必须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