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合集下载

3、防火间距

3、防火间距

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学习要求】掌握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的区别 熟悉建筑消防安全布局的原则熟悉防火间距确定的原则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掌握建筑防火间距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规定 掌握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第一节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一、建筑选址: 1、周围环境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2、地势条件: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若布置在地势较高处,则应采取防止液体流散的措施.乙炔站等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爆炸的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生产和储存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利用地形,选择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

3、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技术实务》P62《综合能力》P36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 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甲乙丙类液体储存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等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位于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概念解读】常年主导风向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风先吹到的地方位于上风向,后吹到的地方位于下风向。

也可以说风吹来的风向是上风向,风是由上风向吹向向下风向的。

侧风是指与某一方向或行进方向有正交分量的风。

【例题1】某厂为满足生产要求,拟建设一个总储量为1500m ³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所在地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东北风.在其他条件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该储罐区宜布置在厂区的(A )。

(2015年) A.东北侧 B.西北侧 C 。

西南侧 D 。

东南侧【例题2】某机械加工厂所在地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频率风向为西北风,在厂区内新建一座总储量15t 的电石仓库。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防火间距的概念和意义在现代建筑中,丙类厂房和民用建筑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两种建筑类型。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但在火灾发生时,如何保证它们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呢?这就涉及到了防火间距的问题。

防火间距是指在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火势蔓延。

对于丙类厂房和民用建筑来说,合理的防火间距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防火间距的大小和设置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比较1.1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特点对比丙类厂房是指主要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危险品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和较大的火灾扩散潜力。

而民用建筑则是指除公共事业设施、公共交通工具、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外的其他居住、办公、商业等用途的建筑物。

这两类建筑物在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1.2 防火间距的比较分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规定,丙类厂房和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分别按照以下标准确定:(1)对于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米。

(2)对于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4米。

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类建筑物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明显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

三、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分析2.1 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是影响防火间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高的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更容易向周围蔓延,因此需要设置更长的防火间距来保证安全。

建筑物的形状也会影响其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空气流动情况,从而影响火势的扩散速度。

因此,在设计防火间距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2 建筑物内部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建筑物内部存放的物品种类和数量也是影响防火间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厂房——厂房甲类厂房——甲类厂房: 12米;甲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 12米;乙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 10米;丙、丁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厂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乙类厂房——民用建筑: 25米;丙、丁类厂房——民用建筑: 10米;戊类厂房——民用建筑: 6米;高层厂房(檐口高度≥24米)——民用建筑: 13米;甲类厂房——明火点或室外散发火花点: 30米;★注:①明火点包括室内、外的,而散发火花点仅指室外的。

②锅炉的炉膛或炉门属明火点,但不应把整栋锅炉房建筑看作明火点。

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锅炉房为丁类;③甲类生产场所不得建高层厂房。

★注:①使用室内干式变压器的变配电房可视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

厂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厂房——厂外道路: 15米;甲类厂房——厂内主要道路: 10米;甲类厂房——厂内次要道路: 5米;其它厂房——道路:无规定;库房——厂房(库房)甲类库房——甲类库房: 2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甲类等其它厂房(库房): 12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甲类等其它厂房(库房): 15米;甲类库房——高层库房: 13米;其它类别库房——其它类别类厂房(库房): 10米;高层库房——高层库房: 13米;库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 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 3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乙类库房——民用建筑: 25米;丙、丁类库房——民用建筑: 10米;戊类库房——民用建筑: 6米;库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库房——厂外道路: 20米;甲类库房——厂内主要道路: 10米;甲类库房——厂内次要道路: 5米;其它类别库房——道路:无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罐体外壁)——建/构筑物它们与建构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如下表(m):注: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②直埋地下的甲、乙、丙类液体卧式罐,当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m3,总容积小于等于200 m3时,其罐外壁与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50%。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厂房——厂房甲类厂房——甲类厂房:12米;甲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2米;乙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丙、丁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厂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乙类厂房——民用建筑:25米;丙、丁类厂房——民用建筑:10米;戊类厂房——民用建筑:6米;高层厂房(檐口高度≥24米)——民用建筑:13米;甲类厂房——明火点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注:①明火点包括室内、外的,而散发火花点仅指室外的。

②锅炉的炉膛或炉门属明火点,但不应把整栋锅炉房建筑看作明火点。

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锅炉房为丁类;③甲类生产场所不得建高层厂房。

厂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厂房——厂外道路:15米;甲类厂房——厂内主要道路:10米;甲类厂房——厂内次要道路:5米;其它厂房——道路:无规定;库房——厂房(库房)甲类库房——甲类库房:2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其它厂房(库房):12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其它厂房(库房):15米;甲类库房——高层库房:13米;其它类别库房——其它类别类厂房(库房):10米;高层库房——高层库房:13米;库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3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乙类库房——民用建筑:25米;丙、丁类库房——民用建筑:10米;戊类库房——民用建筑:6米;库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库房——厂外道路:20米;甲类库房——厂内主要道路:10米;甲类库房——厂内次要道路:5米;其它类别库房——道路:无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罐体外壁)——建/构筑物它们与建构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如下表(m):★注:①使用室内干式变压器的变配电房可视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防火间距的定义与意义1.1 什么是防火间距?防火间距,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之间蔓延。

这个距离通常是由专业的消防部门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结构、材料等因素来确定的。

防火间距的设置,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扑救,避免火势扩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防火间距的重要性防火间距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方面,它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扑救;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防止火势扩大,避免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

防火间距还可以为消防部门提供更多的救援空间,提高灭火效率。

因此,设置合适的防火间距,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2.1 丙类厂房的特点丙类厂房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易燃、可燃危险物品的场所。

这类厂房的特点是:火灾风险较高,火灾扩散迅速,容易导致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需要设置得更加严格。

2.2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1)对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米。

(2)对于中层建筑,防火间距应不小于4米。

(3)对于低层建筑,防火间距应不小于2米。

对于地下建筑、半地下建筑以及特殊用途的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要求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三、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3.1 防火间距的计算公式防火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 = H/Qb,其中L表示防火间距,H表示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差,Qb表示相邻建筑物内每搁置一立方米可燃物所增加的火灾荷载。

3.2 防火间距的计算实例假设有一栋高度为10米的丙类厂房(H=10),与其相邻的是一座高度为5米的民用建筑(H=5)。

根据国家规定,这两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4米。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火间距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火间距

3.4 厂房防火间距3.4.1 除本规范另有要求者外,厂房之间及其和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要求。

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和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防火间距(m)2 乙类厂房和关键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0m。

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其和戊类仓库之间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要求降低2.0m。

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和所属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

必需相邻建造时,应符合本表注3、4要求;3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0m。

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烧体,当无外露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要求降低25%;4 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7.5.3条要求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5 变压器和建筑之间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最近变压器外壁算起。

发电厂内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6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原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3.4.2 甲类厂房和关键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m,和明火或散发怒花地点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和架空电力线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1.2.1条要求,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材料堆场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相关要求。

3.4.3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甲类厂房和铁路、道路等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3要求,但甲类厂房所属厂内铁路装卸线当有安全方法时,其间距可不受表3.4.3要求限制。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最小距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最小距

首先记忆特殊的:1,甲乙类厂房距离民用建筑单多层25米,高层50米。

变压器距离甲类厂房和乙类厂房仓库25米。

2,变压器根据总油量分为三个级别:5-10,10-50,大于50。

和丙丁戊类厂房仓库分别是123412,3453,4564。

和民用建筑分别是3453,4564,5675.
除了12都乘5.
3,丙类厂房和丁戊类厂房与高层民用建筑3454,13151815.丙丁戊类厂房高层和单多层一二级相同,34,1315。

4,空白区域:L=A+B1+B2,第一步A的取值首先看到高层就是13,没有高层甲类是12,没有高层没有甲类是10.第二步看耐火等级,B1B2取值分别代表两个相邻建筑的耐火等级,一二级取0,三级取2,四级取4。

记忆: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最小距离。

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木结构防火间距公式

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木结构防火间距公式

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木结构防火间距公式
工业建筑防火间距公式B1,B2为所在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耐火等级B1,B2=0三级耐火等级时B1,B2=2四级耐火等级时B1,B2=4一般厂房:10+B1+B2 举例:三级的丁类和四级的戊类10+2+4=16m甲类厂房:12+B1+B2 举例:二级的甲类和三级的丙类12+0+2=14m高层厂房:
13+B1+B2 举例:一级高层丙类和四级丁类
13+0+4=17m
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公式(高层记住13 9 11 14)B1,B2为所在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耐火等级B1,B2=0三级耐火等级时B1,B2=1四级耐火等级时B1,B2=3单多层公式:6+B1+B2 举例:三级的办公室和四级的住宅
6+1+3=10m
木结构建筑防火间距公式一二级耐火等级B1=0三级耐火等级时B1=1四级耐火等级时B1=3单多层公式:8+B1 举例:木结构和四级民用建筑8+3=1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
高层民用建筑 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
一、二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高层民用建筑 一、二级 13 9 11 14

裙房和其他民用建

一、二级 6 7 9

三级 8 10
四级 12
非高层:S=6+B1+B2(三级=1,四级=3)
一二级:多对多:6米 高对高:13米 高对多:9米
1)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
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
25%。

2)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
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3)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4)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屋顶无天窗且相邻
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5)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
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
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6)相邻建筑通过底部的建筑物、连廊或天桥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7)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的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8)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上述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
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