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2)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2)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 家,定都咸阳,秦王自称始皇帝。

赵齐 秦魏
韩 楚
燕 赵齐 秦魏

燕 齐
秦魏

燕 齐


燕 齐

齐 秦
秦统一 公元前221

定都咸阳
“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秦始皇 咸阳
导致 反抗
农民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 胜 吴 广 起 义
公元前209年
在地图中找出大泽乡、咸阳。
咸阳
大泽乡
单击幻灯片 单击扩大图
起义扩大图 起义路线
陈胜吴广起义路线图
单击幻灯片 单击扩大图
起义扩大图 起义路线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建立政权: 结果:
阿房宫复原图
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据史书记载,秦朝人口约2000万, 而修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就役使70多 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国家征 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 二以上。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 要被“族诛” “ 连坐”。
读材料
• 民谣注释:生男慎勿举, 生女哺用餔。不见长 城下,尸骨相支柱。意思是男丁都被征役而死, 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 徭役、兵役繁重
• 史 府书”记载:“税收20倍于赋古税,沉2/重3的收成交给政
• 据 象史 :书 鞋记子载没:人买“,当拐时杖在却秦是的抢市手场货,。有种”刑奇法怪严的酷现
• 秦二世是个“昏乱主”,贪心极重又愚昧无知。 他当了皇帝,想的只是“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 之所乐”,大权被郎中令赵高操纵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课件 北师大版

三、楚汉战争
时间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交战双方 项羽VS刘邦
目的 结果
争夺天下
刘邦获胜,在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西汉)
•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
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
集权国家(
),秦王赢政自称始
二、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秦朝的暴政(根本)
时间
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建立的政权
张楚
历史地位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
失败
项羽
刘邦
(公元前232~前202年) (公元前256~前195年)
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继续发 展。在起义军中,项羽、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见书64页)
政治:分裂阻碍了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 强的国家。
军事:长平之战后,六国已无力抗秦。 主观上: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典型例题: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 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 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前221年灭齐 戏 Nhomakorabea陇西
长城 东海
南海
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P65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 割据争战的局面。(2)将中国历史推 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
有利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发展、国家强大……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时间: 公元前230-前221年 灭六国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2. 秦帝国的建立于_公__元__前__2_2_1_年_年,秦兼并 六国,实现统一,定都___咸__阳___,秦王嬴政 自称____始__皇__帝。



六 国

咸阳
公元前221年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咸阳
秦建立我国秦历史上第一个统
——
诸挥虎秦 候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李。 , ! , 白 秦王赢政,即秦始皇
阅读材料,分析秦完成统一的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战国时战争不休,土地荒芜,民不
聊(生1),而结秦束始了皇诸统侯一国全长国后期,割人据民混有战了的安局定面环境, 从有事利生于产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央集权国家 海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南到南海
三、合作释疑,交流展示
3.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政治:政治分裂阻碍社会的发展,统 一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 力最强的国家。
军事:长平之战后,六国已无力抗秦。
主观上:秦皇嬴政的雄才大略。
三维目标:
1.了解秦兼并六国并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 结合现实激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2.通过识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帝国的疆域, 形成时空观念; 3.知道秦朝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理 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一、自主学习,梳理史实
一、“秦王扫六合”
1. 秦统一中国的过程
四、归纳总结,检测反馈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秦一统天下却又 二世而亡的历史。
秦通过一百多年的努力,顺应了民心, 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完成了帝国大厦的创建.

历史: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历史: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陈胜吴广起义
自学P66面,可以同桌讨论学习,解决 下面问题:(用时三分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这个口号是谁提出的,与何事件有关? 2。该事件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建立政权的 名称。 3。有什么意义?
楚汉战争
该部分是小字,属于阅读内容,了解战争 的双方结果就可以,下去后自己阅读。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与秦王能够扫平六国,一统天下无关的是( ) A 商鞅变法 B 秦王赢政杰出的文韬武略 C 长平之战 D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 家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3。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 ) A 咸阳 B 渔阳 C 大泽乡 D 陈
二。读诗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诗中秦王是指哪个人物? 2、秦国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3、秦的统一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动手设计一个秦朝疆域的简表。 (提示:四个方向)
谢谢大家!
石器时代的时间范围是含混不清且饱受争议的,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可以提出一个笼统的全人类的“石器时代”的年代。 有些种族由于从未发展出一种冶科技更发达的种族之前一直保持在“石器时代”之中。然而,一般地说,石器时代被认为是从大约300万年 以前,当第一件人造的工具在非洲出现开始的。大多数南方猿人(australopithecines)很可能并不使用石器(尽管石器可能是傍人“罗百 氏” (Paranthropus robustus)所发明的)但对他们的遗迹的研究仍表明情况与那些考古专家的报告相吻合。 石器疯狂原始人 http://www.shiqi.so/lishi/wga.htm 石器疯狂原始人 石制品非常普遍,通常情况下也是至今仅存的人类加工的遗留物,因此对石器的研究是借以研究当时情况一种主要的且专门化的形式。这 涉及到对石器的测量以决定它们所包含的象征学意义、功用和制造技术。这通常还会牵扯到对石器的原材料的还原,以分析石器确切的制 造过程。这也可以通过试制工具复制品的方法利用实验考古学加以检验. 前贤都扯上了?“贤弟啊,”七王爷语重心长,“我有私具,我好男风。然而男人跟男人坐在一起,除了上床之外,还有很多别的事可做。 男女之间,有光风霁月的感情,男人和男人之间,怎么会没有纯友情呢?”“……”唐静轩非常惭愧,表示愿意立即把脑海中不纯洁的想 法都挖掉。“对了,太守是要贤弟带愚兄去见几个人吧?”七王爷又问。“……”唐静轩心里说:知道你还问!“说起来,”七王爷大喇 喇继续说下去,“我来锦城的一大原因之一,就是听说此地有个蝶宵华。不过听说,有个小刘大夫能与他并提?真是令人好奇呐……”说 着就笑了起来。“……”唐静轩心道,就您这笑容,脑子里转的无论如何都不是纯洁的男男友谊吧!“咱什么时候可以走?”七王爷跃跃 欲去。“今天就行。”唐太守都安排好了。使下重金,叫蝶宵华借着叫刘晨寂诊病的机会,拉着刘晨寂一块儿去塔上,跟那群酸人装作偶 遇,唐静轩再带着七王爷去“萍水相逢”。怎么说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这么着比较隐蔽……虽然唐静轩也看不出来哪里隐蔽了。不都是 拉皮条吗?名门公子堕落此道,真令人仰天长啸啊!七王爷坐在振风塔里,就像一个很知情识趣的嫖客,瞅着很叫人满意的头牌姑娘。这 种眼神,就是让澹台以觉得毛骨悚然的源泉。不过澹台以本来就是正经人,对这些旁门左道的妖蛾子难免会天然抵触,若换作乐于此道的 另一位才子,苏明远,不知又作何反应?其实在上塔之前,唐静轩曾经欲言又止。七王爷体贴入微道:“想问什么吗?”“……苏大公子 不在振风塔那文会上。”唐静轩晓得明远的风流名头瞒不过七王爷,索性直言,“我想我爷爷叫不动他。”所以如若苏明远抵死不从,七 王爷冲冠一怒,须不可怪罪于唐太守头上。“我知道啊。”七王爷神色如常。“……”唐静轩心说您怎么又知道啊!“贤弟真是个不爱说 话的人,怎么老是沉默以对呢?”七王爷小小的表达一下不满。“……”唐静轩平常也算落落大方!可面对这家伙……这家伙,你说…… 你叫他说啥好呢?“我见过明远兄。”七王爷没太为难唐静轩,主动交代,“那年,他到京里游学。”“……后来呢?”唐静轩不敢听他 们的秘史,但又忍不住好奇。“后来明远兄告诉我,男男之间,也是可以有纯洁的感情的。”七王爷仰头,废然长叹。感情他丢给唐静轩 的上床私具三段论,是从明远那儿原封不动的囤来的。“那你没……”唐静轩失口脱出三字,面红耳赤的又憋了回去。“我没强他?”七 王爷乜他一眼。“……”唐静轩就是想问这个。“我想过,”七王爷再次举起头来长叹,“他劝我不要拿大家的生命冒险,白衣之怒,血 溅五步。”“他……”唐静轩脸都青了。对七王爷以死相胁,苏明远是嫌他全家命太长么?话说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1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1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刻。

(2)探讨统一国家成立的意义,培育分析问题的能力。

(3)明白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人起义。

(4)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把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大体技术。

二、进程与方式(1)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大体史实。

(2)通过联系对例如式,探讨统一国家成立的意义。

(3)通过对“纸上谈兵”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大体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熟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进展,作出了踊跃奉献。

(2)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熟悉到陈胜吴广起义繁重冲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秦兼并六国成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什么缘故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图片《秦始皇》、词《沁园春雪》,利用图片和诗词导入新课。

(二)“秦王扫六合”幻灯片出示问题:秦什么缘故能够实现统一?学生阅读教材P64内容后,归纳、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纸上谈兵”的典故,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战国七雄”,而且画出“战国七雄形势图简图”然后推选出学生代表上黑板在简图方框内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教师问:假设你是秦王嬴政,你如何消灭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连横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此刻咱们就请位同窗扮演秦王嬴政用黑板檫把东方六国依照兼并顺序前后擦去。

教师强调秦朝成立,指导学生说出秦朝成立的时刻、地址、人物。

教师率领学生比较秦国与秦朝的区别,回忆夏代与秦朝的区别。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设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设计

七年历史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桓仁进修学校邹平视频播放:《秦始皇主题曲》(距离上课2---3分钟播放)师导入:歌曲中唱到,“秦王扫六合”,谁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生答:统一天下的意思。

师:秦完成了我国的统一大业,今天我们要了解秦帝国从强大走向衰亡的过程。

板书: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

分析秦速亡的原因。

(学生齐读强化本课学习任务)【学习流程】一、自学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1.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社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______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2.公元前260年,秦在_____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

3.公元前209年夏,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在遇到大雨,误期要被处死。

于是和杀死押送的军官,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教师最后展台对照,本课简单不必对照,只设计最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全体掌握。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分组检查导学单完成情况,字迹工整,速度快慢,按小组得分,6—4分不等。

)师: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采取什么策略统一六国?生:“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师:秦灭六国顺序,(DMT,学生看过都能掌握,可以连续播放两次。

)(师提问: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材料补充,通过补充的材料可以降低难度。

)二、展示探究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学生先独立分析,然后组内讨论,组长归纳汇报结论,组员可以补充,提问4—5组合适。

)材料1:从经济上看,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材料2: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5)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5)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
秦朝疆域四至
北至长城一带
西西 到 陇
海东 到 大
南到南海
二、农民起义推翻秦帝国
1、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2、楚汉战争: 刘邦 项羽
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演一演,说一说
活动:陈胜吴广起义的场景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评说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
一、秦王扫六合
1、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
2、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
一、秦王扫六合 3、秦兼并六国的原因:
(1)统一的大趋势 (2)商鞅变法使秦强大 (3)嬴政的雄才伟略







秦统一中国(前221年)
咸阳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C. 陈胜刘邦
3.你D.能项写羽出吴四广个出自本课历史的成语吗?
4.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
请回答: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成语典故一箩筐
活动:猜一猜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鸿门宴 等自主学习:找一找
• 1、长平之战: • 2、秦扫六和的过程及原因。 • 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1)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1)

3、下列关于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B ) A、秦始皇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 B、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C、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D、刑罚严酷,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
搜集本课有关成语或典故
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背水 一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楚河汉界、明修栈 道暗渡陈仓、鸿门宴等等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3.秦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创造了
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 2、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秦所开创的各种制度也为后世所继承。 5、 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为我国的长期统一打 下了基础。
二、秦的灭亡——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秦朝的人口约2000万。而修阿 房宫和骊山陵达70万,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 守越族地区50万,计有150万。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 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所 以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三百万。当时全国总人口大 约2000万,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弱 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因此,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西 挥雄 秦
来 剑哉 王
。 决! 扫
浮六
云合
——
,,

诸虎

侯 尽
视 何
两百
千余
非 。
载 人 民过 ,
年册
一、秦王扫六合——秦朝统一六国
1.秦统一六国的背景(原因)
材料: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 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 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 原地区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 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