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六王毕四海一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9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9

陇西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文化上:统一文字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轨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征越族、凿灵渠
统一天下是嬴政一个 人的功劳吗?
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1 2 3 4 5 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一.秦朝统一 公元前221年 1.时间: 咸阳 2.都城: 嬴政 3.人物: 4.意义: 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

前228年灭赵
前222年灭燕

秦 韩 魏

前221年灭齐
前225年灭魏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协助皇帝处 掌管军事负责监察理全国政务百官来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这套制 度有何 作用和 影响?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统一文字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30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30

5.阅读古诗: 怀 古 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 立志平天下,西北驱虎狼。役民数十万,长城起边疆。 欲寻不死药,皇朝二世亡。不见始皇帝,天地一苍茫。 请回答: (1)秦始皇“一朝灭六国”发生在哪一年? 公元前221年 (2)“西北驱虎狼”指的是秦对哪一民族的军事行 动?秦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何地? 匈奴族;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除诗中所言,秦始皇还有哪些历史功绩,试举 出两例。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下令开凿灵渠;推行郡县制等
三、秦朝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 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国家,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


南 海
《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 若是荆轲 刺杀成功了,秦统 一的历史会发生改 变吗?为什么?从 中你得到怎样的启 示?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 所趋,民心所向,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位 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奏折三
仍 无 建 树 。
南 地 区 已 苦 战 多 年
地 。 此 外 我 军 在 岭
杀 我 臣 民, 掠 我 土
现 在 北 方 戎 狄 犯 边
(1)此奏折中“戎狄”指哪个民族?始皇帝听 到这件事情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措施:北击匈奴修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
辽东
临洮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又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长城的修建有效的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另一方面它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秦暴政的一 个表现。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措施:北击于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 济文化交流。

岳麓版《中国历史》说课 六王毕 四海一

岳麓版《中国历史》说课 六王毕 四海一

岳麓版《中国历史》说课六王毕四海一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说课
第13 课六王毕四海一说课
一、说教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一课。

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过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且建立了崭新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秦朝是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的特点,同时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作如下设定:1、知识与能力:
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
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8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8
1、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475年
C、公元前221年 是( A、夏朝 ) B、西周
B、公元前246年
D、公元前230年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春秋 D、秦朝 )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长城东西起止点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Fra bibliotek北筑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你知道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吗?
长城
陇西

南海
东 海
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秦统一天下是秦王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2、假如秦始皇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3、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那 些损失?
秦统一天下是秦王嬴政一个 人的功劳吗?
二、填空题:
嬴政 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 1、秦王_______ 咸阳 。 国,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 丞相 、太尉 2、秦统一后,在中央设_____ _____ 、 御史大夫 ,合称“三公”。 _________ 小篆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3、秦规定使用____ 圆形方孔铜钱 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规定_____________ 秦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并把____ 临洮 ,东到_____ 辽东 。 4、秦长城西起______
给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王扫六合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六 王 毕 四 海 一
巩 固 统 一 措 施
政治 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车同轨 思想 焚书坑儒 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建长城 南征越族凿灵渠 (东南西北四至)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锦州滨海新区实验学校佟刚一、教材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2.内容解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过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且建立了崭新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秦朝是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是从奴隶制成功脱胎换骨成为封建制国家的一个全新开端。

本课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秦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本节的学习内容,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内容的学习,比如秦的速亡原因以及西汉的建立和发展,对学生理清朝代兴亡的条件以及朝代间交替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线索。

随着学习的朝代增多,学生对每个朝代独有特点的把握亦会逐步提升,进而逐渐形成正确把摸历史脉络的科学思维。

基于以上原因以及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作为刚刚从天真烂漫的小学走出来的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还留有些许惯性:比如他们的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甚弱,抽象概括能力亟待提升;缺乏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以及课后不善于反思总结。

加之我们的学生地处城乡结合部,同市内的孩子相比,缺乏必要的课外涉猎,所以对于有些生涩字词,晦涩概念,滞涩但却直接关系到历史发展进程的历史典故缺乏了解。

不过在近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套路”有了一定适应,但算不得驾轻就熟,所以对于某些问题仍应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因此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的理解;焚书坑儒造成的影响(应从正反两个角度辨证分析)。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4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4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字经口诀:(前)221
秦始皇 灭六国 统中国 都咸阳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措施:
(1)秦王嬴政自称 皇帝 ; (2)在中央设 丞相 、 太尉 和 御史大夫 ,合称“三公”。 (3)在地方,推行 郡县制。 2、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皇帝就把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都掌握 在自己手中,秦朝的这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 国家的建立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13课
一、课堂自主学习 二、知识点睛 三、课堂探究练习
课堂自主学习
一、秦王扫六合
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 221 年,秦王 嬴政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二、填空题:
1、秦王 嬴政 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 国,建立秦朝,定都 咸阳 。 2、秦统一后,在中央设 丞相 、 太尉 、 御史大夫 ,合称“三公”。 3、秦规定使用小篆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规定 圆形方孔铜钱 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并把 秦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4、秦长城西起 临洮 ,东到 辽东 。
三字经口诀:控思想 推焚书 行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目的:为解除北方 匈奴 的威胁, 2、秦朝派大将 蒙恬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3、修筑长城:西起 临洮,东到 辽东 。 4、秦朝的疆域:东到 东海 ,西到 陇西 ,南到 南海 ,北到 长城 一带。
三字经口诀:派蒙恬 败匈奴 修长城 东辽东 西临洮 东东海 西陇西 南南海 北长城
三字经口诀:建集权 皇帝始
设三公
行郡县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3、秦规定使用小___篆_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规定_圆__形___方__孔__铜__钱_ 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并把__秦__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4、秦长城西起__临__洮__ ,东到__辽__东_ 。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5

前222年灭燕
前228年灭赵

齐 前221年灭齐

魏 前225年灭魏
韩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6
秦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谁完成了 秦的统一?秦朝定都在哪里?
7
1 你能描述一 下嬴政(即秦始 皇)的画像吗?
2 统一天下是 嬴政一个人的功 劳吗?
8
秦的统 一有何重 要意义?
9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9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20
21
秦朝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22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 说反映了当 时人们对秦 始皇修长城 的什么看法? 你的意见如 何?
23
的有用秦为要开渠灵开何?始什派凿?渠凿作皇么人灵
24
六、秦朝的疆域
你能在地图 上指出秦朝疆域 的四至吗?
25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26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7
练习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28
一、选择题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7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7
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东 C .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 海
D. 修筑长城,开凿灵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 展。
南到南海
各抒己见
我眼中的秦始皇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称他是暴君.通过 今制度为后世沿 用是千古一帝。

展板三:思想措施
现代著名史学家 郭沫若说:书籍被烧 残,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 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 种精神,事实上因此 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 打击。
阅读材料思考: ①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 事件? ②这件事是秦始皇接 受了谁的建议? ③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什么?只保留哪些书不 烧?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 ——李白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规模 更大,所到之处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阻碍了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材料三:秦王采取远交近伐,各个击破的战术, 陆续灭东方六国。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 国家的建立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活动,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树立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
北至长城
假如你是一位古人,你愿意生活在混乱 的战国时期,还是喜欢生活在统一的秦朝? 为什么?(从社会是否安定、有没有战乱、是否符合人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222年灭燕
前228年灭赵

齐 前221年灭齐

魏 前225年灭魏
韩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秦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谁完成了 秦的统一?秦朝定都在哪里?
秦王嬴政,在
位37年,于公元 前221年灭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王 朝—秦朝。自称 “始皇帝”。
秦的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六、秦朝的疆域
你能在地图 上指出秦朝疆域 的四至吗?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全国是在( C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D )
第十三课
六王毕 四海一
“战国 七雄”是 指哪几个 诸侯国?
பைடு நூலகம்

赵 齐
魏 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条件 2、秦灭六国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3、秦统一的意义
秦为什么能够 统一全国?
1 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3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3、秦规定使用小___篆_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规定_圆__形___方__孔__铜__钱_ 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并把__秦__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4、秦长城西起__临__洮__ ,东到__辽__东_ 。
畅想天地
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 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 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为便于 记忆秦朝疆 域,请为自 己设计制作 一个简便、 快捷的图表。
①推行郡县制 ②实行分封制
③设立“三公” ④修驰道,统一车轨
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⑥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⑤⑥
二、填空题:
1、秦王__嬴__政___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 国,建立秦朝,定都__咸__阳___ 。
2、秦统一后,在中央设_丞__相__、_太__尉__ 、 _御__史___大__夫_ ,合称“三公”。
(小篆) (隶书)
统一货币
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秦量(量的标准器) 秦权(衡的标准器)
秦尺(度的标准器)
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为便于统治地方,秦朝在全国修建了长达数千公里的驰道,并统一 宽度和修建指标。这一工程伟大程度丝毫不亚于万里长城。
秦始皇采取的“书 同文,车同轨”方面的 措施,有何作用?
四儒说秦儒么焚古成是、一书代了始的?怎说坑思哪皇目焚么儒想些焚焚的书给文损回书书 是我化失事坑坑坑什国 造 ??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为巩固边防,秦将 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成一体。
秦朝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 说反映了当 时人们对秦 始皇修长城 的什么看法? 你的意见如 何?
的有用秦为要开渠灵开何?始什派凿?渠凿作皇么人灵
灵渠打通湘江与漓水,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局面。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协 理地助 全皇国方掌帝政推管处务行军郡事负县责百制监官察
秦始皇帝之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 “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 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今皆已失 传,另还有一枚“传国玉玺”,最为有名。
传说中秦始 皇令丞相李斯所 篆刻的“传国玉 玺”印文,用鸟 篆字体,刻着 “受命于天,既 寿永昌”八字。 该玉玺早已流落 民间,不知所踪。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这套制 度有何 作用和 影响?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统一文字
齐楚燕韩赵魏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