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猪胃溃病的治疗经验

猪胃溃病的治疗经验

猪胃溃病的治疗经验
治疗原则是消除发病因素、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症状较轻的病猪,应保持安静,减轻应激反应。

可注射镇静药,如:盐酸氯丙嗪,每次每公斤体重1至3毫克。

中和胃酸,防止胃粘膜受侵害,可用氢氧化铝硅酸镁或氧化镁筹抗酸剂,使胃内容物的酸度下降。

保护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可于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5至10克,每天3次。

也可口服鞣酸蛋白,每次2至5克,每天2至3次,连用5至7天。

此外,为维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钠每日5至20克溶于水中饮服;或以百分之0.5至百分之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饲服,连用5至7天。

如果病猪极度贫血,证实为胃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则失去治疗价值,宜及早淘汰。

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养猪技术1发病机理该病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理,通常是由于机体发生消化不良,会刺激胃壁组织,导致黏膜发生充血、糜烂和缺损,并不断出现组织学变化,促使发生损伤而出现发炎、糜烂的胃黏膜组织分泌产生组织胺,导致胃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刺激产生大量的胃泌素和乙酰胆碱,从而进一步刺激胃液的产生,增强酸度。

与之相反,会过多的减少或者缺乏足够的保护性黏膜液,导致在酸性胃液中存在的胃蛋白酶对组织进行消化,从而造成胃形成局部性溃疡。

当猪只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如过于拥挤、惊恐等,都会导致抗原抗体出现异常反应,引起过敏性炎症,发生胃溃疡,并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2.发病因素饲料因素:是导致猪只发生胃溃疡的主要因素,大约有60%~70%时由该原因而引起,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质量、日粮组成、饲料加T 方式以及使用技术等方面。

例如,饲料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硒等不足,容易导致猪只发生该病;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腐败脂肪)或者酸化剂,容易破坏所含的维生素,从而引起该病。

如果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也容易引起该病。

猪只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或者饲料原料,也比较容易导致机体发生该病。

另外,猪只不定时饲喂,导致机体经常处于时饥时饱的状态,会严重影响胃肠功能,使其胃部容易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该病。

药物因素:猪只长时间使用过多的药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发生永久性伤害,形成出血性坏死,从而发生胃溃疡、胃破裂、胃穿孔。

另外,当猪一次性服用大量的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病,如使用过多的地塞米松就会引发胃溃疡。

饲养管理因素:目前,养猪生产通常采取舍饲,使其长时间在水泥地面上生活,基本不会接触到土地,再加上饲喂单一饲料而使其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会更容易发生该病。

当噪音过大、疼痛、恐惧、妊娠、分娩、频繁受到打扰,以及猪舍面积过小、通风较差也容易引起该病。

疾病因素:猪只患有慢性猪丹毒、霉菌感染、铜中毒等往往容易继发引起该病,还能够继发于水疱病、黏膜病等传染病以及感染蛔虫等寄生虫病,可由于肝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2023-11-09CATALOGUE目录•猪胃溃疡概述•猪胃溃疡发生的原因•猪胃溃疡对猪只的影响•猪胃溃疡的防治措施•猪胃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猪胃溃疡的预防建议01猪胃溃疡概述定义猪胃溃疡是指猪胃黏膜发生糜烂、坏死或溃疡的病理变化,通常由胃炎、饲料因素、管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

分类根据溃疡的程度和范围,猪胃溃疡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定义与分类病猪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有时还会出现呕吐。

食欲下降由于食欲不振,病猪逐渐消瘦,皮肤变得粗糙,缺乏光泽。

营养不良腹部有时会疼痛,导致病猪不愿站立或走动。

腹部疼痛病猪有时会出现腹泻或便秘的情况。

腹泻或便秘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观察病猪的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胃溃疡。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X光检查内窥镜检查通过采集病猪的胃黏膜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胃溃疡。

通过X光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溃疡或钙化等异常变化。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有助于确诊胃溃疡。

02猪胃溃疡发生的原因如植物性蛋白质、单宁、皂角苷等,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饲养环境不良饲养密度过高如温度波动、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增加猪的应激压力。

导致猪群拥挤、互相争斗,引发胃溃疡。

03饲养管理不当0201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缺乏或过量,导致猪体营养代谢紊乱。

饲料营养不均衡含有大量霉菌毒素,对猪的胃肠道产生强烈刺激,引起炎症和溃疡。

饲料霉变饲料质量差转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因素,使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应激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应激反应遗传因素部分品种的猪具有较高的胃溃疡易感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饲养环境、饲料成分等的耐受性不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率有所差异。

03猪胃溃疡对猪只的影响猪胃溃疡会导致胃部疼痛和不适,影响猪只的食欲和食物摄入量,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

猪胃溃疡还会导致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使得猪只无法充分吸收营养,进一步影响其生长速度。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的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

常呈散发,在猪群内引起个别猪死亡。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50千克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内的母猪。

四季都有发病,但以炎热的夏秋季节较多见。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隐性胃溃疡。

患病猪外观与健康猪没有任何不同,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甚至饲料转化率和生长发育速度基本都没有受到影响,通常在屠宰后才能够被发现。

慢性胃溃疡。

病猪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可视黏膜和体表皮肤明显苍白,有时发生吐血或者呕吐时混杂血液,伏卧或者弓背,由于比较虚弱而往往呈躺卧状,体质进行性消瘦。

发病初期病猪出现便秘,然后排出煤焦油样粪便。

症状时而缓解、时而加重,往往出现消化障碍,引起腹痛。

个别病猪还会表现出慢性腹膜炎症状。

病程一般可持续7~30天。

急性胃溃疡。

病猪急性发病时,会由于溃疡部严重出血而突然发生死亡。

部分病猪在进行剧烈运动、彼此撕咬以及分娩前后突然出现吐血,排出煤焦油样的血便,腹痛不安,体温降低,呼吸加快,体表和黏膜苍白,体质逐渐虚弱,最终由于严重虚脱而发生死亡。

如果病猪由于发生胃穿孑L而导致腹膜炎时,通常在出现症状的1~2天内发生死亡。

2、病理变化对于急性死亡病猪,尸体体表明显苍白,但膘情良好,胃内可能存在未凝结或者凝结的血液,并存在不同数量血液的纤维性渗出物,另外小肠中也存在血液。

形成的血凝块能够黏附在溃疡灶表面,且出现致命性出血症时,通常会形成大面积且较深的溃疡灶。

基本上发生慢性溃疡的病猪,胃内都含有数量不等的黄褐色液状内容物,大部分呈水样,有时还会散发出发酵气味。

对胃部用清水进行冲洗,通常发现幽门区及胃底部黏膜皱襞上有散布的糜烂斑点,数量、大小不等,形态、位置也有所不同,并存在边缘整齐、界限清晰的圆形溃疡,伴有胃穿孔时,胃壁会和邻近器官发生广泛黏连,并存在穿孔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

猪胃溃疡的诊断与症状.doc

猪胃溃疡的诊断与症状.doc

猪胃溃疡的诊断与症状概述:养猪户误把浓缩料中硫酸铜含量高,颗粒大,甚至米粒大小视为上品,再加上追求“黑粪便”的误导,个别厂家饲料中硫酸铜含量已超过高铜标准,做成浓缩料,加之颗过大,使用时混合不匀,猪胃黏膜遭受硫酸铜损伤,加之后期饲喂过细的饲料,胃酸过多,势必加剧炎症,以致辞造成溃疡.【病因/病原】 1.饲喂含高玉米淀粉、低蛋白的饲料可引发猪胃食管区溃疡。

2.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和氧化性不稳定的脂肪酸及维生素E和硒的平稳被打破。

3.养猪户误把浓缩料中硫酸铜含量高,颗粒大,甚至米粒大小视为上品,再加上追求“黑粪便”的误导,个别厂家饲料中硫酸铜含量已超过高铜标准,做成浓缩料,加之颗过大,使用时混合不匀,猪胃黏膜遭受硫酸铜损伤,加之后期饲喂过细的饲料,胃酸过多,势必加剧炎症,以致辞造成溃疡. 4.神经及其它因素引起。

【流行病学】胃溃疡的发生率大多在13%-23%范围,以病猪对象的调查比以屠宰场的出槽猪为对象进行调查的发生率高。

这项调查是在大型肥育养猪场的病猪和屠宰场的肉猪中进行的。

胃溃疡的发生率,病猪15.5%,肉猪6.5%-8.6%。

除胃溃疡外,可见作为其前兆病的角化占34%-42%、糜烂占20%。

【病理学】剖检时常可发现胃很软、膨大,呈异常状态。

沿胃大弯切开后,可见胃内充满血块、未凝固的血液及纤维渗出物、夹杂不等量的食物等混合物,这种变化是最急性型的表现。

在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胃肠内容物的量、坚实度及颜色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出血持续的时间及出血到死亡的时间。

几乎所有慢性溃疡的胃中均含有不等量的黄褐色液状内容物,且大多呈水样。

这些胃内容物有时具有发酵酸败气味。

胃粘膜的变化,早期可见胃食管区粘膜表现出现皱纹、突起或不规则、粗糙不平,粘膜易于揭起,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局部糜烂,上皮的完整性被破坏,进而引起伴有出血的活动性溃疡。

溃疡灶可以单个或多个,形状可以是弥漫性的或无规则的,病灶的大小由几平方毫米到遍及整个胃食管区。

猪胃溃疡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

猪胃溃疡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猪胃溃疡是猪的常发病之一,规模化猪场也常见。

病猪多因胃溃疡引起胃出血造成急性死亡而被发现。

本病是特发于猪的一种以胃食道局限性溃疡为病理特征的胃病。

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低的约为2%-5%,高的可达15%-25%。

多发于生长快的3月龄-8月龄的猪。

临床症状本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前不易发现,除急性死亡外,一般在屠宰时被发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猪,但架子猪多发。

有的病猪呈现消化不良,有时表现精神沉郁、厌食、衰弱、呕吐、腹痛,甚至可视黏膜明显苍白,贫血,粪便呈黑色糊状。

有的健康猪在运动或兴奋之后,可能因内出血而突然死亡,尸体极度苍白,剖检可见胃内广泛出血。

多数病例,只是在死后检查或屠宰时可见有胃肠糜烂和溃疡的病变。

病因该病病因目前尚无定论。

原发性胃溃疡可能与饲料品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胃溃疡可见于急、慢性胃卡他过程中所致的卡他性溃疡、胃肠炎症所致的炎症性溃疡。

猪因霉菌性感染所致胃溃疡的病例较高,尤其是小猪的易感性高,还常继发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水疱病、痘病、猪有齿胃虫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诊断本病生前诊断困难。

根据粪便呈黑色、尸体苍白表现出血性贫血;急性死亡,剖检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坏死和溃疡,可做出诊断。

防治预防要减少饲喂刺激性、腐败性、难消化的饲料,供给易消化的饲料,饲料不要磨得太细,饲料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要发霉,饲料中铜不要添加过多,硒和维生素E含量要充足。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

治疗消除过敏性反应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甲腈咪胍等抗组胺药物;清理胃肠,防腐止酵可用油类泻剂和弱消毒剂;健胃、助消化可用人工盐和食母生;保护胃肠黏膜可用保护剂和收敛剂,如合成硅酸铝、次硝酸铋、氧化镁、硅酸镁;镇静止痛可用安溴、2.5%盐酸氯丙嗪;防止溃疡出血可用鞣酸、维生素K,氯化钙、1%刚果红,必要时输血;适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感染。

猪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猪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分 泌过 多 。 胃蛋 白酶在 酸性 胃液 中活性 增强 而 消
5治 疗 举 例
例一 , 2 0 1 2年 4月 6 日, 龙 溪 镇 苏羊 村 某 猪 场 。该 场共 有满 双 月猪 崽 3 8头 ,体重 1 0 ~ 3 0千
化 自体 组织 形成 溃疡 。
另外 . 急、 慢 性 胃卡 他 和 胃肠 炎 症 也 可 引 起
长 期 饲喂精 饲料 或精 饲 料不 加水 拌湿 , 饲料
粉碎过细 , 饲料霉烂 、 酸败 、 变质 , 饲料 中混 有 泥
次硝酸铋的用量为 5 ~ 1 0克/ 次, 3次/ 天; 鞣
酸蛋 白 的用 量 为 2 ~ 5克/ 次, 2 — 3次/ 天, 连用 5 — 7
天。
沙、 铁钉等异物 ; 猪群拥挤 、 密度过大 ; 圈舍潮湿 、
( 也 可熟 喂 , 也可半生半熟喂) , 连 续 饲 喂 十 天 半 月时间, 之后 再 逐渐 多量 使用精 料 饲 喂。
4 . 3在饲 料 中添加 次硝 酸铋 或 鞣酸蛋 白
死、 溃疡乃至穿孔 为特征 ; 以生长快 、 月 龄 较 小 ( 3 — 8月 龄 ) 的猪 多发 。
1发 病 原 因及 机 制
猪 胃溃 疡病 的综合 防 治
王 良学
( 贵 州省 余 庆县龙 溪镇 农 业服 务 中心 , 贵 州龙 溪 5 6 4 4 0 7 )
现在 的猪 病 很 多 , 离 奇 死 亡 的也 多 , 解 剖 猪 尸. 可 见很 多猪 尸 的 胃底 部黏 膜有 不 同程 度 的糜
4治 疗
4 . 1 将 猪槽 和 圈舍 洗涮 干净 并 消毒 4 . 2恢 复传 统 的饲 养方 法
的伤 口也 都污 秽 不洁 。休 息 片刻后 , 作者 对死 亡

猪胃溃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猪胃溃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猪胃溃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杨雪丰山东省荣成市荫子畜牧兽医站,山东荣成 264300摘要胃溃疡是1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黏膜局部组织发生糜烂和溃疡形成,该病会影响猪只的饮食摄入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猪只食欲下降、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严重的胃溃疡可以导致胃壁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等并发症从而引发猪只死亡。

本文通过对猪胃溃疡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进行介绍,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保持稳定的饲喂频率和充足的饲料供应,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同时提供足够的水源等措施降低仔猪胃溃疡发生率,促进其正常采食行为,以期为规模化猪场监测、防控胃溃疡疾病提供参考,实现预防为主的目标,遏制病毒传播。

关键词猪;胃溃疡;发病原因;防控胃溃疡通常发生在食管与胃贲门黏膜交界处,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3~6月龄的猪只发病率较高,仔猪在6周龄时,消化系统已趋于完善,正常情况下保育猪很少会出现胃酸过多的问题。

然而,当仔猪适应了教槽料后,胃酸分泌会持续,需要饲料中高pH值的成分来中和。

如果仔猪无法获得足够的饲料,饥饿会引发过量的唾液和胃酸分泌,长时间积累的胃酸无法被中和,会损伤胃壁,形成溃疡,胃溃疡会恶化、溃疡面积扩大、新的溃疡灶出现,甚至可能引发溃疡出血或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屠宰淘汰母猪时,胃出血损伤的几率高达60%,有10%~ 15%的母猪会出现溃疡性病变。

胃溃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饲料质量低下、饮水不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应激等[1]。

早期很难确诊,并且恢复周期长,治愈率低,通过及时中和胃酸,保持胃内稳定,特别是平衡pH 值可以恢复。

胃溃疡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猪只营养摄入不足、减缓生长速度、延长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效益;影响养殖业竞争力,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市场认可度和信任度降低。

因此,加强管理和科学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 临床症状1.1 急性型临床表现为突然死亡、体表苍白、腹痛、磨牙、不安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阶段性厌食、呕吐和黑色粪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胃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核心提示:胃溃疡是一种慢性应激性疾病,本病在集约化、机械化封闭饲养的猪群中发生较多。

在猪的某些疾病过程中也可形成胃肠道溃疡,如口蹄疫、猪瘟、慢性猪丹毒、红色猪圆线虫等疾病中,胃腺区可见有溃疡出现。

本节所涉及的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区的溃疡。

【病因/病原】
1.饲喂含高玉米淀粉、低蛋白的饲料可引发猪胃食管区溃疡。

2.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和氧化性不稳定的脂肪酸及维生素E和硒的平稳被打破。

3.养猪户误把浓缩料中硫酸铜含量高,颗粒大,甚至米粒大小视为上品,再加上追求“黑粪便”的误导,个别厂家饲料中硫酸铜含量已超过高铜标准,做成浓缩料,加之颗过大,使用时混合不匀,猪胃黏膜遭受硫酸铜损伤,加之后期饲喂过细的饲料,胃酸过多,势必加剧炎症,以致辞造成溃疡.
4.神经及其它因素引起。

【流行病学】
胃溃疡的发生率大多在13%-23%范围,以病猪对象的调查比以屠宰场的出槽猪为对象进行调查的发生率高。

这项调查是在大型肥育养猪场的病猪和屠宰场的肉猪中进行的。

胃溃疡的发生率,病猪15.5%,肉猪6.5%-8.6%。

除胃溃疡外,可见作为其前兆病的角化占34%-42%、糜烂占20%。

【病理学】
剖检时常可发现胃很软、膨大,呈异常状态。

沿胃大弯切开后,可见胃内充满血块、未凝固的血液及纤维渗出物、夹杂不等量的食物等混合物,这种变化是最急性型的表现。

在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胃肠内容物的量、坚实度及颜色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出血持续的时间及出血到死亡的时间。

几乎所有慢性溃疡的胃中均含有不等量的黄褐色液状内容物,且大多呈水样。

这些胃内容物有时具有发酵酸败气味。

胃粘膜的变化,早期可见胃食管区粘膜表现出现皱纹、突起或不规则、粗糙不平,粘膜易于揭起,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局部糜烂,上皮的完整性被破坏,进而引起伴有出血的活动性溃疡。

溃疡灶可以单个或多个,形状可以是弥漫性的或无规则的,病灶的大小由几平方毫米到遍及整个胃食管区。

当引起胃溃疡的致病因素消除后溃疡病灶可愈合,局部由结缔组织瘢痕替代,同时粘膜出现萎缩。

【症状】
发病很急,常常在运动或兴奋之后突然死亡或虚脱。

死亡原因主要是胃溃疡出血,剖检可见尸体、粘膜极度苍白,广泛性胃内出血。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急性型。

可见明显的贫血症状,病猪虚弱无力,呼吸加快,有时可由于胃痛而出现磨牙。

有的表现阶段性厌食,或出现呕吐、便血。

大便干结也是本病常见的特征性症状。

体温略低于正常或正常。

(2)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临床可见厌食、贫血、体重减退等。

有的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地排出黑色粪便。

有些慢性病例临床症状很轻,仅
偶见弹丸样硬粪。

这种类型的病程可长达1-7周。

8周龄以上的猪最易感,且与品种、性别无关。

【治疗】
症状较轻的病猪,应保持安静,减轻应激反应。

可注射镇静药,如盐酸氯丙嗪,每次每公斤体重1-3毫克。

中和胃酸,防止胃黏膜受侵害,可用氢氧化铝硅酸镁或氧化镁等抗酸剂,使胃内容物的酸度下降。

保护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可于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5-10克,每天3次。

也可口服鞣酸蛋白,每次2-5克,每天2-3次,连用5-7天。

此外,为维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钠每日5-20克溶于水中饮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