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
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养猪技术1发病机理该病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理,通常是由于机体发生消化不良,会刺激胃壁组织,导致黏膜发生充血、糜烂和缺损,并不断出现组织学变化,促使发生损伤而出现发炎、糜烂的胃黏膜组织分泌产生组织胺,导致胃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刺激产生大量的胃泌素和乙酰胆碱,从而进一步刺激胃液的产生,增强酸度。
与之相反,会过多的减少或者缺乏足够的保护性黏膜液,导致在酸性胃液中存在的胃蛋白酶对组织进行消化,从而造成胃形成局部性溃疡。
当猪只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如过于拥挤、惊恐等,都会导致抗原抗体出现异常反应,引起过敏性炎症,发生胃溃疡,并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2.发病因素饲料因素:是导致猪只发生胃溃疡的主要因素,大约有60%~70%时由该原因而引起,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质量、日粮组成、饲料加T 方式以及使用技术等方面。
例如,饲料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硒等不足,容易导致猪只发生该病;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腐败脂肪)或者酸化剂,容易破坏所含的维生素,从而引起该病。
如果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也容易引起该病。
猪只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或者饲料原料,也比较容易导致机体发生该病。
另外,猪只不定时饲喂,导致机体经常处于时饥时饱的状态,会严重影响胃肠功能,使其胃部容易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该病。
药物因素:猪只长时间使用过多的药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发生永久性伤害,形成出血性坏死,从而发生胃溃疡、胃破裂、胃穿孔。
另外,当猪一次性服用大量的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病,如使用过多的地塞米松就会引发胃溃疡。
饲养管理因素:目前,养猪生产通常采取舍饲,使其长时间在水泥地面上生活,基本不会接触到土地,再加上饲喂单一饲料而使其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会更容易发生该病。
当噪音过大、疼痛、恐惧、妊娠、分娩、频繁受到打扰,以及猪舍面积过小、通风较差也容易引起该病。
疾病因素:猪只患有慢性猪丹毒、霉菌感染、铜中毒等往往容易继发引起该病,还能够继发于水疱病、黏膜病等传染病以及感染蛔虫等寄生虫病,可由于肝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2023-11-09CATALOGUE目录•猪胃溃疡概述•猪胃溃疡发生的原因•猪胃溃疡对猪只的影响•猪胃溃疡的防治措施•猪胃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猪胃溃疡的预防建议01猪胃溃疡概述定义猪胃溃疡是指猪胃黏膜发生糜烂、坏死或溃疡的病理变化,通常由胃炎、饲料因素、管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
分类根据溃疡的程度和范围,猪胃溃疡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定义与分类病猪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有时还会出现呕吐。
食欲下降由于食欲不振,病猪逐渐消瘦,皮肤变得粗糙,缺乏光泽。
营养不良腹部有时会疼痛,导致病猪不愿站立或走动。
腹部疼痛病猪有时会出现腹泻或便秘的情况。
腹泻或便秘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观察病猪的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胃溃疡。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X光检查内窥镜检查通过采集病猪的胃黏膜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胃溃疡。
通过X光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溃疡或钙化等异常变化。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有助于确诊胃溃疡。
02猪胃溃疡发生的原因如植物性蛋白质、单宁、皂角苷等,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饲养环境不良饲养密度过高如温度波动、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增加猪的应激压力。
导致猪群拥挤、互相争斗,引发胃溃疡。
03饲养管理不当0201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缺乏或过量,导致猪体营养代谢紊乱。
饲料营养不均衡含有大量霉菌毒素,对猪的胃肠道产生强烈刺激,引起炎症和溃疡。
饲料霉变饲料质量差转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因素,使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应激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应激反应遗传因素部分品种的猪具有较高的胃溃疡易感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饲养环境、饲料成分等的耐受性不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率有所差异。
03猪胃溃疡对猪只的影响猪胃溃疡会导致胃部疼痛和不适,影响猪只的食欲和食物摄入量,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
猪胃溃疡还会导致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使得猪只无法充分吸收营养,进一步影响其生长速度。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的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
常呈散发,在猪群内引起个别猪死亡。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50千克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内的母猪。
四季都有发病,但以炎热的夏秋季节较多见。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猪胃溃疡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隐性胃溃疡。
患病猪外观与健康猪没有任何不同,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甚至饲料转化率和生长发育速度基本都没有受到影响,通常在屠宰后才能够被发现。
慢性胃溃疡。
病猪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可视黏膜和体表皮肤明显苍白,有时发生吐血或者呕吐时混杂血液,伏卧或者弓背,由于比较虚弱而往往呈躺卧状,体质进行性消瘦。
发病初期病猪出现便秘,然后排出煤焦油样粪便。
症状时而缓解、时而加重,往往出现消化障碍,引起腹痛。
个别病猪还会表现出慢性腹膜炎症状。
病程一般可持续7~30天。
急性胃溃疡。
病猪急性发病时,会由于溃疡部严重出血而突然发生死亡。
部分病猪在进行剧烈运动、彼此撕咬以及分娩前后突然出现吐血,排出煤焦油样的血便,腹痛不安,体温降低,呼吸加快,体表和黏膜苍白,体质逐渐虚弱,最终由于严重虚脱而发生死亡。
如果病猪由于发生胃穿孑L而导致腹膜炎时,通常在出现症状的1~2天内发生死亡。
2、病理变化对于急性死亡病猪,尸体体表明显苍白,但膘情良好,胃内可能存在未凝结或者凝结的血液,并存在不同数量血液的纤维性渗出物,另外小肠中也存在血液。
形成的血凝块能够黏附在溃疡灶表面,且出现致命性出血症时,通常会形成大面积且较深的溃疡灶。
基本上发生慢性溃疡的病猪,胃内都含有数量不等的黄褐色液状内容物,大部分呈水样,有时还会散发出发酵气味。
对胃部用清水进行冲洗,通常发现幽门区及胃底部黏膜皱襞上有散布的糜烂斑点,数量、大小不等,形态、位置也有所不同,并存在边缘整齐、界限清晰的圆形溃疡,伴有胃穿孔时,胃壁会和邻近器官发生广泛黏连,并存在穿孔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
猪胃溃疡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

猪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猪胃溃疡是猪的常发病之一,规模化猪场也常见。
病猪多因胃溃疡引起胃出血造成急性死亡而被发现。
本病是特发于猪的一种以胃食道局限性溃疡为病理特征的胃病。
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低的约为2%-5%,高的可达15%-25%。
多发于生长快的3月龄-8月龄的猪。
临床症状本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前不易发现,除急性死亡外,一般在屠宰时被发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猪,但架子猪多发。
有的病猪呈现消化不良,有时表现精神沉郁、厌食、衰弱、呕吐、腹痛,甚至可视黏膜明显苍白,贫血,粪便呈黑色糊状。
有的健康猪在运动或兴奋之后,可能因内出血而突然死亡,尸体极度苍白,剖检可见胃内广泛出血。
多数病例,只是在死后检查或屠宰时可见有胃肠糜烂和溃疡的病变。
病因该病病因目前尚无定论。
原发性胃溃疡可能与饲料品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胃溃疡可见于急、慢性胃卡他过程中所致的卡他性溃疡、胃肠炎症所致的炎症性溃疡。
猪因霉菌性感染所致胃溃疡的病例较高,尤其是小猪的易感性高,还常继发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水疱病、痘病、猪有齿胃虫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诊断本病生前诊断困难。
根据粪便呈黑色、尸体苍白表现出血性贫血;急性死亡,剖检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坏死和溃疡,可做出诊断。
防治预防要减少饲喂刺激性、腐败性、难消化的饲料,供给易消化的饲料,饲料不要磨得太细,饲料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要发霉,饲料中铜不要添加过多,硒和维生素E含量要充足。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
治疗消除过敏性反应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甲腈咪胍等抗组胺药物;清理胃肠,防腐止酵可用油类泻剂和弱消毒剂;健胃、助消化可用人工盐和食母生;保护胃肠黏膜可用保护剂和收敛剂,如合成硅酸铝、次硝酸铋、氧化镁、硅酸镁;镇静止痛可用安溴、2.5%盐酸氯丙嗪;防止溃疡出血可用鞣酸、维生素K,氯化钙、1%刚果红,必要时输血;适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感染。
猪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5治 疗 举 例
例一 , 2 0 1 2年 4月 6 日, 龙 溪 镇 苏羊 村 某 猪 场 。该 场共 有满 双 月猪 崽 3 8头 ,体重 1 0 ~ 3 0千
化 自体 组织 形成 溃疡 。
另外 . 急、 慢 性 胃卡 他 和 胃肠 炎 症 也 可 引 起
长 期 饲喂精 饲料 或精 饲 料不 加水 拌湿 , 饲料
粉碎过细 , 饲料霉烂 、 酸败 、 变质 , 饲料 中混 有 泥
次硝酸铋的用量为 5 ~ 1 0克/ 次, 3次/ 天; 鞣
酸蛋 白 的用 量 为 2 ~ 5克/ 次, 2 — 3次/ 天, 连用 5 — 7
天。
沙、 铁钉等异物 ; 猪群拥挤 、 密度过大 ; 圈舍潮湿 、
( 也 可熟 喂 , 也可半生半熟喂) , 连 续 饲 喂 十 天 半 月时间, 之后 再 逐渐 多量 使用精 料 饲 喂。
4 . 3在饲 料 中添加 次硝 酸铋 或 鞣酸蛋 白
死、 溃疡乃至穿孔 为特征 ; 以生长快 、 月 龄 较 小 ( 3 — 8月 龄 ) 的猪 多发 。
1发 病 原 因及 机 制
猪 胃溃 疡病 的综合 防 治
王 良学
( 贵 州省 余 庆县龙 溪镇 农 业服 务 中心 , 贵 州龙 溪 5 6 4 4 0 7 )
现在 的猪 病 很 多 , 离 奇 死 亡 的也 多 , 解 剖 猪 尸. 可 见很 多猪 尸 的 胃底 部黏 膜有 不 同程 度 的糜
4治 疗
4 . 1 将 猪槽 和 圈舍 洗涮 干净 并 消毒 4 . 2恢 复传 统 的饲 养方 法
的伤 口也 都污 秽 不洁 。休 息 片刻后 , 作者 对死 亡
养猪应当关注胃溃疡疾病

养猪应关注胃溃疡调查表明,外观健康的猪群至少32%以上的有食道溃疡和胃溃疡,我们饲养的生产阶段的猪群,尤其是以谷物为主要日粮圈养的猪群,胃溃疡的发病率不会低于50%!我们的猪群一定不同程度的存在胃溃疡,关键是我们对胃溃疡的重视不够!患猪,即使外观健康、食欲良好,其生长速度也会比正常的猪慢很多,至少会慢15%以上!患胃溃疡的猪只通常有以下表现:一、外观健康的猪采食后出现呕吐。
二、皮肤苍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被毛粗乱,应该怀疑有胃溃疡。
三、黑色粪便、咬架、腹痛表现如:磨牙、弓腰等应该怀疑有胃溃疡,并且存在慢性胃出血。
四、外观健康的猪突然死亡,尸体急剧苍白,不久迅速腹胀等症;也有的猪在强烈运动、相互嘶咬、分娩前后突然吐血,排煤焦油样血便,体温下降,呼吸急促,腹痛不安,体表和黏膜苍白,很快死亡。
以上应该怀疑有胃溃疡。
五、剖检可见食道下段和胃粘膜增厚、粗糙、裂隙、糜烂、溃疡、腹膜炎、陈旧性出血瘢痕,可确诊有胃溃疡;急性死亡的猪,溃疡部大出血;当病猪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
猪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探讨集约化养殖,改变了猪的生活习性;环境应激或管理不当如:密度过大、猪舍温度偏低等,通风不良、闷热、饲喂无规律等。
饲料中霉菌污染;饲料中铜、砷等刺激性矿物质含量含量过高;饲料中维生素B1、E不足等。
饲料粒度过细,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疾病因素,本病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蛔虫感染、铜中毒、霉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猪。
猪胃溃疡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强管理,消除发病因素,其次要配合使用氢氧化铝或氧化镁等抗酸剂,使胃内容物的酸度下降;光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护肠康”,主要成份为高纯度的纳米蒙脱石可以保护溃疡面,促进胃肠粘膜愈合,对防治胃溃疡效果不错。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古红英四川南充市南部县老鸦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 6373001 猪胃溃疡的病因分析1.1 饮食质量差导致胃病多发在猪只饲养过程中,饮食问题往往被忽视,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较为粗犷,采用野外作物或食物残渣进行喂食,容易导致猪只在进食过程中出现胃病。
食物在投喂时也未经消毒处理,容易夹杂大量的尘埃沙粒和昆虫杂物,会导致猪只消化不良,严重甚至出现胃溃疡或食物中毒。
潲水是农村猪只饲养的主要食物,而潲水在收集过程中,容易因为高温问题导致变质,不同食物的混合容易产生不同的饮食问题,也会导致猪胃病的发作。
猪槽缺乏定时的维护和清洁,也会让细菌出现残留问题,从而引发食物安全问题,让猪只胃病高发。
1.2 缺乏运动,抵抗力和消化力差运动是动物保持身体健康和维护身体机能的重要活动,通过加强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毒素排出,形成健康体魄。
在运动过程中,也会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胃病的发生。
在饲养过程中,大多饲养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出现一圈多养的问题,猪只生活空间压迫,运动量下降,是导致猪只胃溃疡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1]。
运动需要场所的构建,这会加大饲养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为帮助猪只快速生长和增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饲养员往往采用密集或大量地投喂方式,让猪只暴饮暴食来起到增肥的效果,这会加大消化系统的负担,出现消化紊乱引起胃溃疡症状。
同时,让猪只运动进行消化,会拖延猪只增重的进度,因此大多饲养员通过减少猪只运动来达到增肥的目的。
1.3 缺乏对猪只胃病的关注,导致胃溃疡反复发作胃溃疡问题一般从小病开始,前期的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问题的出现,会引发后续的胃病问题,饲养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就是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胃病是猪只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但由于前期症状不显著,经常被忽视,到病态显著时,往往胃溃疡已经产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和成本[2]。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管理和食物投喂不当,也会拖延治疗过程的效果,而当猪只治愈阶段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过早进行正常投喂,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反复发作。
浅谈猪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

1 病 因
33 急性 胃溃疡 .
该病 急 性发 作时 , 由于 溃疡 部大 出血 , 病
猪可 突然 死 亡 。也 有 的病猪 在 强烈 运 动 、 相互 撕 咬 、 娩前 分 后 突 然 吐血 , 排煤 焦 油样 血便 , 温下 降 , 吸急 促 , 痛不 体 呼 腹 安 , 表 和黏膜 苍 白 , 质 虚弱 , 因虚 脱而死 亡 。当病 猪 因 体 体 终
见弥 漫性 或局 限 性 的腹膜 炎 , 常见 膈膜 炎症 。 腔 内容物 也 腹
进入 胸腔呈 现膈 病变
5 诊 断
( 特别 是 白色念珠 菌感 染 ) 等疾 病常 可继 发猪 胃溃 疡 。 外 , 此 该病常见于 V E缺乏 、 肝营养不 良、 体质衰弱 、 胃酸过多 的猪 。
2 发 病 机 理
脱落 ,而无 真正 的溃 疡形 成 。病猪 的 胃与正 常猪 的 胃相 比 较, 有更 多 的液 体 内容 物 , 有胆 汁 自十二 指肠 逆 流 至 胃使 也 胃黏 膜黄染 。慢性 胃溃疡 引起 出血的病 猪 , 因髓 外造 血而脾
重 等 。诱 发猪 胃溃疡 的饲养 管理 因素有 : 舍狭 窄 , 猪 活动 范
摘要 : 病 因、 病机 理 、 从 发 临床 症 状 、 病理 变化 、 断 、 疗和预 防等 方 面对猪 胃溃疡 作 一介 绍 , 诊 治 以期 为 临床 治疗和有 效预 防该病提 供 参考 。
关键词 : 胃溃 疡 ; 因 ; 病 防治 措 施 ; 猪
中图 分 类 号 : 8 82 64 ¥ 5 .8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顺 序 编 号 :6 2 51 0 2 1 ) 0 0 7 一 l 1 7 — 9 ( 0 0 1 — 1 2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工粘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
症状包括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粪症等。
本病初期胃呈轻微出血,仅表现消化不良,人们往往不易察觉。
当胃穿孔后,伴发急性弥慢性腹膜炎时,可迅速死亡。
常呈散发,在一群猪内引起个别猪死亡。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50kg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内的母猪。
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以炎热的夏秋季节较多见。
1.1饲料因素(1)饲料粗硬不易消化。
(2)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纤维。
(3)饲料粉碎得太细。
(4)长期饲喂高能量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的饲料。
(5)在谷类日粮中不适当混合大量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
(6)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等。
(7)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多。
(8)饲料霉变。
1.2 环境应激及饲养管理因素(1)噪音、恐惧、闷热、疼痛、妊娠、分娩、过多打扰猪(如经常转群、称重)。
(2)猪舍狭窄、活动范围长期受限制。
(3)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不佳。
(4)饲喂不定时,时饱时饥,突然变换饲料。
1.3 疾病因素(1)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蛔虫感染、铜中毒、霉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
(2)常见于维生素E缺乏、肝营养不良的猪。
(3)体质衰弱,胃酸过多。
症状如下:
3.1 隐性与健康猪无异,无明显症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不受影响。
在屠宰后才被发现。
3.2 慢性食欲降低或不食,病猪体表和可视粘膜明显苍白,时有吐血或呕吐时带血,弓背或伏卧,因虚弱而喜躺卧,渐进性消瘦。
开始时便秘,后变为煤焦
油样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
病情有时恶化,有时缓解,引起消化障碍和腹痛。
少数病例有慢性腹膜炎症状。
病程7~30天。
3.3 急性本病急性发作时,由于溃疡部大出血,病猪可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猪在强烈运动、相互嘶咬、分娩前后进突然吐血、排煤焦油样血便、体温下降、呼吸急促、腹痛不安、体表和粘膜苍白、体质虚弱、终因虚脱而死亡。
当病猪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
【剖检变化】
溃疡主要在胃的食道区,也见于胃底部和幽门区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大小数量不等、形态往往不一的糜烂斑点和界限分明、边缘整齐的圆形溃疡。
胃内有血块及未凝固的新鲜血液,有纤维素渗出物,肠内也常发现新鲜血液。
在无临床症状的病猪,早期病变有粘膜角化过度以及上皮脱落,而无真正的溃疡形成。
病猪的胃常比正常的胃有更多的液体内容物;也有胆汁自十二指肠逆流至胃使胃粘膜黄染。
慢性胃溃疡引起出血的病猪。
因髓外造血而脾肿大。
有的溃疡自愈猪,可留下瘢痕。
若是胃已穿也,则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腹膜炎。
也常见膈膜炎症,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呈现膈病变。
【诊断】
本病生前诊断较困难,特别是早期确诊更难。
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粪便变黑,皮肤和粘膜明显苍白。
唯一的证据是取可疑的粪便作潜血检查。
应与出血性肠炎综合征、急性猪痢疾加以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发病因素、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症状较轻的病猪,应保持安静,减轻应激反应。
可注射镇静药,如:盐酸氯丙嗪,每次每公斤体重1~3mg。
中和胃酸,防止胃粘膜受侵害,可用氢氧化铝硅酸镁或氧化镁等抗酸剂,使胃内容物的酸度下降。
保护溃疡面,防止出血,促进愈合,可于饲喂前投服次硝酸铋5~10g,每天3次。
也可口服鞣酸蛋白,每次2~5g,每天2~3次,连用5~7天。
此外,为维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钠每日5~20g溶于水中饮服;或以0.5%~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饲服,连用5~7天。
如果病猪极度贫血,证实为胃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则失去治疗价值,宜及早淘汰。
【预防】
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避免饲料粉碎得太细,饲料颗粒度宜在500μm 以上。
(2)减少日粮中玉米数量和饲喂粉料而不是颗粒饲料。
(3)饲料中加入草粉或燕麦壳等使日粮中粗纤维量达到7%。
(4)保证饲料中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的含量。
(5)用铜作促生长剂时,饲料中同时加110×10-6碳酸锌作抗铜致溃疡添加剂。
(6)聚丙烯酸钠混饲,浓度0.1%~0.2%,以改变饲料的物理状态,使之能在胃内停留时间正常。
(7)避免心理应激状态,减少频繁的转群、运输、驱赶、防止猪相互嘶咬。
(8)保持猪舍冬暖夏凉,加强通风、饲养密度适宜,猪舍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猪的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