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关节炎的病因与防治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思路总结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思路总结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生产力下降和死亡。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四个方面总结该病的诊治思路。
一、病因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
这种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唾液、眼及泌尿生殖道等途径传播,易于在猪场中发生散发或流行。
二、临床表现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红肿、畸形和步态不稳等症状。
感染初期,病猪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和关节肿胀加重,严重者可导致猪的死亡。
三、诊断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猪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一般可以通过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PCR技术等方法,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四、治疗
目前,对于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
药物的治疗应该遵循“早诊断、早治疗、足量用药”的原则。
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药物的药效、副作用和药肉保护期等因素进行考虑。
另外,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也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综上,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思路应该包括病原学检测、临床诊断、抗生素治疗和预防控制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暴发和流行。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一种由滑液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关节炎,常见于猪只。
以下将介绍其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机诊断:1. 临床症状: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步态异常等症状。
患病猪只常常不愿移动,关节活动受限,步态异常,部分猪甚至出现跛行。
2. 实验室检查:通过关节滑液分析和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滑液支原体感染。
关节滑液分析显示,感染的关节滑液通常呈浑浊,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对于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土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
治疗期间应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同时密切观察猪只的体温和关节症状变化。
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株的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关节液置换:关节液置换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
在临床操作中,常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关节液抽吸和注射方法,将感染的关节滑液抽出,并注入抗生素溶液。
这样可以减轻滑液中的病原体负荷,同时补充抗生素,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3. 对症治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治疗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可以减轻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和按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关节液置换和对症治疗。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帮助猪只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由猪滑液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关节炎。
本文将从病机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机诊断:1. 病因:猪滑液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微生物,属于支原体科,可引起猪、牛、羊、狗等动物的关节炎。
疫情多发生在饲养密度高、管理条件差的农场。
2. 传播途径:猪滑液支原体可通过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传播,特别是在密集饲养条件下,易于传播和流行。
3. 发病机制:猪滑液支原体可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在淋巴系统中迅速繁殖,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关节,引起关节滑液脓液和病变。
4. 临床症状: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跛行、关节积液等症状,严重病例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等。
5. 实验室检查:通过关节滑液的培养、PCR检测或抗体检测可确诊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
还可进行关节穿刺检查、关节X线检查等辅助诊断。
二、治疗:1. 生物安全控制:对于已感染猪群,应进行及时隔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2. 药物治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经肌肉注射或饮水给药。
3. 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关节的冷、热敷、按摩、物理疗法等,有助于缓解关节肿痛和积液。
4. 病例观察: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关注关节的肿痛程度、跛行情况、体温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疫苗预防:可使用相关的猪滑液支原体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总结: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一种传染性关节炎,其病机诊断主要通过病因分析、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定。
治疗方面主要是生物安全控制、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病例观察和疫苗预防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猪关节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猪关节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病因症状
在猪的关节炎大致有三方面的诱因引起,一是由于外伤使猪的关
节软骨或韧带受到损伤,二是由于长期受潮湿和风寒的刺激,三是由
于某些疾病的发生而造成诱发细菌感染所引起。
猪得了关节炎,如果
是因为外伤所引起,初期走路异常,卧地不想走动,关节肿胀,触摸
有痛感。
严重时,食欲减少,体温稍高,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由于猪
采食受到影响,会逐渐消瘦和生长缓慢。
风湿性关节炎和细菌感染所
引起的关节炎,一般伴有全身发热,几个下肢同时有疼痛感,并稍有
肿大,常是几个关节反复轮换发病。
二、预防治疗
预防猪的关节炎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猪舍保持清洁潮湿,防止
贼风。
消除造成外伤的一切因素。
治疗猪的关节炎有以下几种方法;
1、5%碘酒或松节油、樟脑油、10%吲哚酒精溶液涂擦患处。
2、用硫酸镁250克,水500毫升,混合作成6℃温热溶液,趁热
洗患部。
3、风湿性关节炎可用红腺皮500克,花椒叶125克,醋125毫升,前2味研碎加醋炒热,敷患处,用布包好。
4、每日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40万~80万单位。
5、醋酸可的松2~5毫升,肌注。
6、金银花、连翘、天花粉各10克,乳香、没药、甲珠、牛夕、
当归、地丁、蒲公英、红花各6克,研末,用开水冲调,加黄酒250
毫升灌服。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摘要】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一种由滑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关节炎,该病在猪群中较为常见。
病因主要为滑液支原体的侵入和感染,导致关节组织的破坏和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步态异常等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关节穿刺液检测和血清学检查确定。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关节液引流、营养支持等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猪群健康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
病机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了解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该病,保障猪群健康。
【关键词】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病机诊断, 重要性1. 引言1.1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概述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一种由滑液支原体引起的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中的猪只身上,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猪滑液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猪只,也可以通过受感染的母猪传给后代。
病原体主要侵袭猪的关节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充血、渗出液增多,最终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
目前,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预防措施尚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加深大家对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这一疾病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减少相关损失。
2. 正文2.1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因1. 病原体感染:猪滑液支原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接触感染,如粪便、尿液、血液等途径,猪间可以相互传播,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饲养环境不洁净、通风不良等,会增加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机会,从而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3. 饲养管理不当:如果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营养不均衡、饮水不洁净等,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发关节炎。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是由猪滑液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致病性关节炎,主要症状包括关节肿痛、运动障碍等。
本文将介绍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病机诊断和治疗。
一、病机诊断(一)病因猪滑液支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属于支原体科。
它可以存活在猪尿液、粪便、喉交等体液中,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感染猪只,引起猪滑液病。
病原菌通过淋巴液或血液进入关节腔,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水肿、疼痛。
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主要病理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包括关节膜和滑液膜的充血、水肿、增厚等表现。
关节腔内由于炎症反应而产生液体积聚,导致关节胀痛、失去正常的移动功能。
病变严重时,会导致软骨、关节囊和韧带损伤,进一步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关节疼痛:关节发生疼痛是本病最早出现的表现,疼痛部位以膝、肩、肘、腕等大关节为主。
2.关节肿胀:疼痛后,关节肿胀逐渐出现,伴有红、热等炎症表现。
3.关节功能受限:病变的关节由于疼痛、肿胀等原因,功能逐渐下降,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二、治疗方法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一)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
治疗过程通常持续3周以上,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量和种类,直至症状消失。
治疗时应注意病原菌的耐药性,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和调整。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如耳毒性、肾毒性等。
(二)其他辅助治疗1.关节休息:病变的关节需要休息,减少活动,以避免病情加重。
2.热敷:应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进行热敷,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3.理疗:包括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局部循环,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三、预防措施1.消毒措施:养殖场要对猪舍、饮水设备等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隔离治疗:发现猪滑液病病例时,要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病原菌的扩散。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思路总结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思路总结【摘要】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疾病。
病因主要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红肿等。
诊断要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手术治疗可考虑关节液抽取等。
康复及预防应重视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
综合治疗效果评估需要密切随访和定期复查,评估病情的变化。
诊断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方案更有效。
密切随访及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效果评估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和指导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诊治思路、疾病概述、病因解析、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及预防、诊断治疗需综合考虑、密切随访及定期复查、综合治疗效果评估1. 引言1.1 疾病概述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发热。
病原菌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于喉部、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
感染后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关节腔,引起关节膜炎症,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
诊断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对于患有关节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送检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还应进行血液和关节液的生化指标检查,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需及早进行,以防止关节及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如能在早期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的预后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1.2 病因解析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主要为链球菌群A、C、G、H、L、M、N血清群的β溶血性链球菌。
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多样,常见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猪链球菌关节炎治疗最佳方案

为了防止因猪链球菌关节炎给猪场带来损失,保证猪健康成长,今天514193兽药网小编用本文专门来为大家介绍下这种猪病的治疗方案,建议大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猪链球菌关节炎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患病猪会出现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1、发病原因通常断奶前后的仔猪容易发生猪链球菌病性关节炎,在夏秋季潮湿、多雨时容易发生,且往往发病突然,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猪舍卫生环境较差,不符合标准,且消毒制度不健全,没有加强日常饲喂管理,以及机体摄取营养不全面、均衡,导致抵抗力降低,另外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或者气温骤变等容易导致应激的因素也容易引发该病。
此外,在猪只饲养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对猪舍用水冲洗,造成饲养环境湿度过高,也会导致猪只容易发生该病。
2、症状表现①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性关节炎一般有2种病原能够引起,分别是类马亚种链球菌和猪2型链球菌,由于病原有所不同,导致临床病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类马亚种链球菌。
通常是哺乳仔猪和保育后期猪群容易感染发病,主要引起多发性关节炎。
病猪一个或多个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的症状,然后发展成跛行,很难站立,个别后肢发生瘫痪,无法站立,驱赶时因疼痛发出尖叫,触诊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关节明显肿胀,且局部出现波动感,个别关节变硬,但随着病程的进展又逐渐变软,皮肤变厚。
②剖检变化剖检发生病变的关节,能够看到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关节囊膜面粗糙、充血,滑液非常浑浊,且含有奶酪样的黄白色块状物。
猪2型链球菌。
通常是断奶猪和育肥猪容易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促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肿胀,跛行,拒绝站立,关节炎为脓性渗出。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猪多个关节周围肌肉会发生肿胀,且有疼痛感,肌肉萎缩,跛行,行走极度困难或者瘫痪不起。
3、诊断方法根据以上症状做出初步判断,最后采用实验室诊断做出最后确诊。
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下:涂片镜检。
取濒死猪和病死猪的肝、脾、关节囊液进行涂片,使用美蓝进行染色,然后放于显微镜下检查,能够看到直径为0.5~1.Oμm的球菌,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其中大多数是成对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二、风湿性关节炎 一般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母猪。 治疗措施: 2、中药治疗 每头母猪用黄芪、当归、牛 膝、木瓜、鸡血藤、灵仙各18克,地鳖、桑 寄生、川断各15克,桃仁15克、川弓8克、 甘草10克。煎水日服1剂,连用5剂。结合抗 菌消炎止痛药肌注,效果良好。
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化脓性关节炎 1、外伤处理 术前要做好常规器械消毒工 作,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伤口,再用双 氧水清洗,停5~10分钟,用药棉擦干患部, 涂上鱼石脂软膏,灭菌纱布包扎,每2天换1 次,连用2~3次可治愈。
防治
一、预防 2、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营养平衡全价料, 尤其矿物质、维生素,钙磷合理比例为1:1或 1.5:1。特别强调母猪要加强运动,锻炼肢蹄, 接触阳光,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3,促进 钙、磷吸收,是减少肢蹄疾病和关节炎的 有效方法。
防治
一、预防 3、改善猪舍设备,创造猪只适宜的生活环 境,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以减少发生风 湿性关节炎及细菌感染而致化脓性关节炎。
防治
一、预防 1、抓好防疫工作 母猪于产前5周接种链球 菌菌苗3~4头份,仔猪通过吮初乳而获得免 疫。仔猪预防链球菌与猪瘟首免同时分开肌 注,剂量为1~2头份,经3~4周加强免疫1次。 仔猪于70日龄注射猪丹毒杆菌苗,剂量1头 份,3~4周加强免疫1次。避免和减少发生猪 丹毒、猪链球菌病致关节炎。
猪关节炎的病因与防治
概念、病因、危害
猪发生关节炎,以关节肿痛和运动机能 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主要由传染病、营养缺乏、外伤和细菌 感染等所致。 若没有及时治疗,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仔猪、肥育猪生长缓慢,重者导致瘫痪,甚 至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一、传染病致关节炎 1、慢性猪丹毒 由猪丹毒杆菌所致。一般 由急性型转为慢性,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 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三种。
治疗
三、化脓性关节炎 2、化脓性关节炎 按常规方法,做好关节 周围剃毛、消毒,用消毒好9号或12号针头 及针筒,刺入关节腔内缓慢抽出炎症产物至 抽空干净为止,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抽干后, 用青霉素80~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 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关节腔内,涂上 鱼石脂软膏。灭菌纱布包扎,每2天换1次, 连用3~4次。结合肌注抗生素和止痛抗毒药 如复方氨基比林、水杨酸钠、氢化可的松、 磷酸地塞米松等,可治愈。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一、传染病致关节炎 2、关节炎型链球菌 由猪链球菌所致。 临床表现 发病时后肢肘关节肿痛,一侧性肘关 节肿痛为多,前肢关节也有发生。后 肢软弱、走路摇摆、跛行。 流行特点 侵害8周龄以下仔猪,零星散发,以 春、夏、秋季发病为多。 病理特征 脾脏肿大,呈黑紫色出血斑,关节腔 内关节液呈淡黄色或纤维素性渗出液。
预防
三、注意慢性猪丹毒与关节炎链球菌的区别: 慢性猪丹毒由急性转为慢性,致猪发生关节 炎,病程长;病初体温达41.5 ℃以上,皮肤呈 “梭形”疹块,俗称“打火印”,由于治疗措施 不力,后期转为慢性,致关节炎症,肿大、跛行 等; 病理特征: 急性猪丹毒胃底粘膜大面积充血坏死,易剥 离,慢性型心脏呈“菜花样”病变。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三、风湿性关节炎 规模化猪场优良母猪种用年限为 4~5年,长期饲养在限位栏、高床, 常发生麻痹、痉挛等运动机能障碍。 农户饲养的母猪利用年限长达10年之 久,猪舍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使 得母猪在冬春寒冷潮湿季节易患风湿 性关节炎。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四、营养缺乏引起关节炎症 母猪日粮营养供应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尤 其是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钙磷等。猪场 的母猪多数由于缺乏运动和接触阳光,皮肤合 成维生素D3减少,若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钙、 磷代谢与吸收。因此,会导致母猪轻瘫或重瘫, 易擦伤肢蹄及关节等皮肤,受细菌感染致关节 肿痛、化脓性炎症。
预防
关节炎型链球菌表现为:发病慢,体温 40 ℃左右,病初临床特征以关节肿痛为主; 病理特征: 脾脏萎缩,呈紫黑色出血斑。两种病用 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
谢谢大家!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二、损伤化脓炎症 首先以规模化猪场发生居多。 1、母猪长期饲养于限位栏、高床,若缺乏有计 划运动,血液循环减慢,神经肌肉发生麻痹痉挛, 当母猪站立采食、排粪尿时,肢蹄支撑躯体负担 过重,易滑倒致蹄部关节皮肤受损。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二、损伤化脓炎症 首先以规模化猪场发生居多。 2、仔猪跪着争抢吮乳,前肢肌肉、关节等处皮 肤易被金属地板或水泥地板磨破、擦伤。若没有 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加上卫生条件差,被擦伤的 皮肤、肌肉、关节等处,易受细菌侵袭感染,致 使肢蹄、关节发生化脓性炎症。
预防
一、规模化猪场按科学免疫程序,抓好 防疫工作。针对猪丹毒、猪链球菌的防 疫工作,要注意防疫前后5~7天不使用抗 生素、磺胺药及消毒药,避免受干扰, 降低免疫效果。
预防
二、实行限位栏、高床饲养的母猪,要抓好 母猪饲养管理,增加运动与光照,保持舍内 环境清洁卫生,是减少发生关节炎的有效方 法。其次是对严重关节炎或久治不愈的病猪, 应及时淘汰,以节省人力、饲料和药费等, 提高经济效益。
治疗
一、慢性猪丹毒、关节炎链球菌 1、每千克体重用青霉素4~5万单位或氨苄青 霉素3~4万单位,适量复方氨基比林或安乃 近混合肌注,每天2次,每千克体重用复方 磺胺嘧啶钠或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 0.015~0.02g肌注,首次量加倍,每12h肌注 1次,连用2~3天。
治疗
一、慢性猪丹毒、关节炎链球菌 2、消肿止痛 适当选用夏天无、氢化可的 松、地塞米松、水扬酸钠等进行辅助治疗, 每天肌注1~2次。
治疗
一、慢性猪丹毒、关节炎链球菌 3、恢复体质 对治愈后菜猪肌注胎盘组织 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调整健全脾胃, 促进食欲,使猪尽快恢复体质,防止或减少 产生僵猪。
治疗
二、风湿性关节炎 一般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母猪。 治疗措施: 1、封闭疗法 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 2~3支、30%安乃近10~30ml或10%水杨酸 钠10~30ml ,对关节周围分点注射,每2天1 次,连用3~5次。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一、传染病致关节炎 慢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 体温不高,受 害关节炎性肿大、疼痛,以腕关节、跗 关节较为常见,走路摇摆、步态不稳、 跛行等。
疾病分类和病因分析
一、传染病致关节炎 流行特点 以炎热雨季流行最盛,架子猪 发病率为高。 病理特征 关节囊内有大量浆液性、纤维 素性渗出液,粘稠或带红色,关节周围组 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厚,心内膜呈菜花 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