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演示文稿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演示文稿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2020/11/10
8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电四个阶段。 b、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击穿场强远小于短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2020/11/10
14
用,其击穿电压(峰值)都相同,且分散性很小。
Ub=24.22 d+6.08 d (kV )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d为1cm左右时),均匀电场
中空气的电气强度约为30kV/cm(峰值)。
2020/11/10
17
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不均匀系数:间隙中的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 稍不均匀电场<4
稍不均匀电场中各处的场强差异不大,间隙中任何一处若出 现自持放电,必将立即导致整个间隙的击穿。所以对于稍不均 匀电场,任何一处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整个间隙击穿的条件。 1. 电场不对称时,击穿电压有弱极性效应。 2. 击穿前有电晕发生,但不稳定,一旦出现电晕,立即导致整个 间隙击穿。 3. 间隙距离一般不很大,放电发展所需时间短。直流击穿电压、 交流击穿电压、正负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且分散性不 大。
2020/11/10
10
短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指间隙距离不超过1m的间隙,以棒板间隙为 例。

4.1-气体的击穿PPT课件

4.1-气体的击穿PPT课件

作用:既促进又阻碍放电的进行
电子复合和离子复合:都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 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其他气体分子产生光游离,使气体放电 阶跃式发展。
2、扩散
带电质点从浓度较大区域转移到浓度较小 区域的现象。
作用:阻碍放电发生
-
8
3、进入电极 在外电场作用下,气隙中的正、负电荷
分别向两电极定向移动的现象。 作用:阻碍放电发展
-
22
d、二次崩电子与正空间电荷汇 合成流注通道,其端部又有 二次崩留下的正电荷,加强 局部电场产生新电子崩使其 发展;
e、流注头部游离迅速发展,放 射出大量光子,引起空间光 游离,流注前方出现新的二 次崩,延长流注通道;
f、流注通道贯通,气隙击穿。
-
23
流注发展过程概述
初始电子崩(电子崩头部电子数达到一定数量)→电场畸变 和加强→电子崩头部正负空间电荷复合→放射大量光子→光 游离→崩头处二次电子(光电子)→(向正空间电荷区运动 )碰撞游离→二次电子崩→(二次电子崩电子跑到初崩正空 间电荷区域)流注
(二) 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的过程
一、电子崩、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
-
9
左图表示实验所得平板电极(均 匀电场)气体中的电流I与所加 电压U的关系,即伏安特性。
气体放电伏安特性
在曲线OA段,I随U的提高而增 大,这是由于电极空间的带电 质点向电极运动加速而导致复 合数的减少所致。
当电压接近Ua时,电流I0趋向于饱和值,因为这时外界 游离因子所产生的带电质点几乎能全部抵达电极,所以 电流值仅取决于游离因子的强弱而与所加电压无关。
此即是非自持放电。
若气隙上的电压达到其临界击穿电压,则由于正离子的动
能大,撞击阴极表面时就能使其逸出自由电子,此时即使

4、气隙的击穿特性精品PPT课件

4、气隙的击穿特性精品PPT课件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见289页图、及290-292页的击穿电压表 (注意:当球间距离大于0.5D时,不是线性关系)
3、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
a、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显著特征:极性效应 平均击穿场强: 正极性棒-板间隙:4.5kV/cm 负极性棒-板间隙:10kV/cm 正极性棒-棒间隙:4.8kV/cm 负极性棒-板间隙:5.0kV/cm (略微不对称)
不击穿
U50% U16%
100
84
工频: 1%U50%
雷电冲击: (3 ~ 4)%U50% 50
击穿
操作冲击: (4 ~ 8)%U50%
(分散性越来越大)
16
σσ
0
耐受电压 (1 3)U50%
U16% U50% U84%
U击
气隙击穿电压的正态分布
P 99.88% ,100%耐受电压很难找到
实压U际0有状如态下气换隙算的U关击系穿:KK电nd压00U..U2388和20967PP32其((3毫 毫7t在米巴t汞)可 及标柱根 电准) 据 场状湿 情态度 况下、 查电 阅的压 相击种 关穿类 标电准
Kd —空气密度修正系数; Kn — 湿度修正系数
2、SF6高强度气体
其电气强度是空气耐电强度的2.3~2.5倍,其原因为: 1、分子量大(为146),密度大(相同条件下,是空气的5倍), 属重气体。 2、具有负电性,易俘获电子,减少了引起电离的电子数。
4.8kV(峰值)/cm
显著特征:饱和特性
二、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电介质物理》课件 电介质的击穿-4

《电介质物理》课件 电介质的击穿-4

+
+ 1 2 + +
6.8 6.0 5.2
lg U 0 c lg A
lgρ

2T0

1
lgU0c
3.0 2.6 2.2 1.8 400

0e
T0
lg lg 0

T0
+
4.4 3.6 2.8 700
两式比较,lgU0C~1/T0与lgρ~1/T0都是直线 关系,仅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差一倍 ,图与理 论相吻合。 常用这一关系作为热击穿的实验判据
2 1 2
2
在环境温度不高时,热击穿临界场强
e
2 T0
10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2. 稳态热击穿 在外施电压U0作用下,在介质处于稳定状态时 电场强度E=-(dφ/dx) 代入上式得
Q 1 4
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发热量Q1也是温度
的函数,因此对于不同的电压U值,Q1与t 的关系是一簇指数曲线,曲线1、2、3分别 为在电压U1、U2、U3 (U1>U2>U3) 作用下,介质发热量与介质导电通道温度的 关系。而散热量Q2与温度差(t-t0)成正比,
tc tm 2 b 3
c a 0 t0 ta tb
2
S d
R
又 t e
0
单位时间散出的热量:
Q 2 t t0 d
散热系数
t ——导电通道在温度t0时的电导率;
0
α——温度系数。
6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3章)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3章)

• • • •
3. 采用高气压 • 巴申定律 • 需要设备外壳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提出很高的要求 4. 采用高抗电强度的气体 • 在气体电介质中,有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件气 体,如六氟化硫(SF6)、氟里昂(CCl2F2)等,因其具有 强烈的吸附效应。所以在相同的压力下具有比空气高 得多的抗电强度.因此被称为高抗电强度的气体。 5. 采用高真空 • 真空间隙的击穿电压大致与间隙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 3.伏秒特性 • 工程上用气隙击穿期间出现的冲击电压的最大值和放电时 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称为伏秒 特性。 • 实际上,由于放电时间的分散性.在每一电压下可得到 一系列放电时间。所以伏秒特性曲线是一个带状区域、通 常使用的是平均伏秒特性曲线。 • 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伏秒特性曲线比较平坦,其放 电形成时延较短,比较稳定, • 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伏秒特性曲线比较陡峭。 • 保护设备(避雷器或间隙)需要伏秒特性曲线尽可能平坦, 并且位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之下且二者永不相交。
第三章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 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可以说明气体放电的基本物 理过程.有助于分析各种气体间隙在各种高电压 下的放电机理和击穿规律。但由于气体放电的发 展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气隙击穿的分 散性较大,所以要想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获取 各种气隙的击穿电压相当困难。因此通常都是采 用试验的方法来得到某些典型电极所构成的气隙 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 要。 • 气隙的电场形式对气隙的击穿特性影响较大。此 外气隙所加电压的类型对气隙的击穿特性也有很 大关系。
三、极不均匀电场气隙在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特性 • 在极不均匀电场的气隙中,“棒一板”间 隙和“棒一棒”间隙具有典型意义。前者 具有最大的不对称性,后者则具有完全的 对称性。其他类型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 击穿特性均介于这两种典型气隙的击穿特 性之间。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PPT文档37页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PPT文档37页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
输电线路的电晕起始场强与导线半径及空气密度 有关,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应用最广的是皮克 公式:
Ec3m 0(10r.3 )k( V/cm )
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与气象系数的乘 积; δ:空气相对密度; r: 导线半径(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电晕放电的效应 (1)电晕电流具有高频脉冲性质,对无线电通讯产生干扰。 (2)电晕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O3、NO、NO2。 (3)产生能量损耗。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
降低电晕的方法: 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 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
对于电极形状不对称的不均匀电场气隙,如棒— —板间隙,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的起晕电 压和击穿电压的大小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 效应。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 导过程与主放电过程就发展得越充分,所以长间隙的平均 击穿场强远小于短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持续电压作用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主要取决于外加电压的 种类、电场的均匀程度及气体的状态。 电力工程中的空气间隙一般会受到三种电压的作 用: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击穿电压较低。
负棒—正板 阴极表面游离产生的电子通过强场区形成电子崩,电子向板极运动进入 弱场区后不再引起游离,并大多形成负离子。因其浓度小,对电场影响小。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棒极附近的电场,易形成自持放电,故起晕电压低。朝 向板极方向的电场被减弱,流注不易发展,故击穿电压较高。

《电介质物理》课件电介质的击穿-

《电介质物理》课件电介质的击穿-

直流电压U

t t t e
0 0
单位时间散出的热量:

t0
——导电通道在温度t0时的电导率;
Q t d t 2 0
散热系数
α——温度系数。
6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积分得热击穿临界电压 U2 8 0c

Tc
K
T0

dT
0e 0e
U 8
2 0c
2 0
kT

T

Tc
且假定介质的导热系数为常数,即K(T)=K,得
若环境温度不高时,β>>T0,Tc>T0
8KT U0c 0
K
T0
0
e TdT

2T0 e
(一)热击穿 由于电介质内部热的不稳定过程所造成的。
电 场 散 热 条 件 不 利 介 质 损 耗 发 热 温 度 升 高 介 质 分 解 、 炭 化 击 穿
影响因素
与材料的性能有关
绝缘结构(电极的配置与散热条件)及电压种类、环境温度等有关
因此热击穿强度不能看作是电介质材料的本征特性参数 (二)电击穿 在较低温度下,采用了消除边缘效应的电极装置等严格 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击穿试验时所观察到的一种击穿现象。
6.8 6.0 5.2
lgU0c lg A
lgρ

2 T 0

lgU0c
3.0 2.6 2.2 1.8 400
1 0 e T0
lg lg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指间隙距离不超过1m的间隙,以棒板间隙为 例。
由于正流注所形成的空间电荷总是加强流注 通道头部前方的电场,所以正流注的发展是 连续的,速度很快。
棒极为负时流注的发展实际上是阶段式的, 其平均速度比正棒极流注小得多,击穿同一 间隙所需的外电压要高得多。
长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始放电电压等于击穿电压。 3. 不论何种电压(直流、交流、正负50%冲击电压)作
用,其击穿电压(峰值)都相同,且分散性很小。
U b = 24.22 d+ 6.08d(kV )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d为1cm左右时),均匀电场 中空气的电气强度约为30kV/cm(峰值)。
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不均匀系数:间隙中的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 稍不均匀电场<4
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与电场均匀度关 系极大,没有能概括各种电极结构的统一的经 验公式。通常是对一些典型的电极结构做出一 批实验数据,实际的电极结构只能从典型电极 中选取类似结构进行估算。 电场越均匀,同样间隙距离下的击穿电压越高, 其极限就是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d>1m时) 1.先导放电阶段
具有热游离过程的通道称为先 导通道。 2.主放电阶段 温度更高、电导更大,轴向电 场更小的等离子体火花通道。 此时,间隙接近于短路状态, 气隙完全丧失了绝缘性能。
结论: a、长间隙的放电通常分为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和主放
电四个阶段。 b、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
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
输电线路的电晕起始场强与导线半径及空气密度 有关,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应用最广的是皮克 公式:
Ec3m 0(10r.3 )k( V/cm )
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与气象系数的乘 积; δ:空气相对密度; r: 导线半径(cm)
3、电晕放电的效应 (1)电晕电流具有高频脉冲性质,对无线电通讯产生干扰。 (2)电晕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O3、NO、NO2。 (3)产生能量损耗。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击穿电压较低。
负棒—正板 阴极表面游离产生的电子通过强场区形成电子崩,电子向板极运动进入 弱场区后不再引起游离,并大多形成负离子。因其浓度小,对电场影响小。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棒极附近的电场,易形成自持放电,故起晕电压低。朝 向板极方向的电场被减弱,流注不易发展,故击穿电压较高。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 导过程与主放电过程就发展得越充分,所以长间隙的平均 击穿场强远小于短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持续电压作用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主要取决于外加电压的 种类、电场的均匀程度及气体的状态。 电力工程中的空气间隙一般会受到三种电压的作 用:
降低电晕的方法: 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 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
对于电极形状不对称的不均匀电场气隙,如棒— —板间隙,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的起晕电 压和击穿电压的大小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 效应。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稍不均匀电场中各处的场强差异不大,间隙中任何一处若出 现自持放电,必将立即导致整个间隙的击穿。所以对于稍不均 匀电场,任何一处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整个间隙击穿的条件。 1. 电场不对称时,击穿电压有弱极性效应。 2. 击穿前有电晕发生,但不稳定,一旦出现电晕,立即导致整个 间隙击穿。 3. 间隙距离一般不很大,放电发展所需时间短。直流击穿电压、 交流击穿电压、正负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且分散性不 大。
素,坏天气时电晕损耗要比好天气时大得多。 对于500-75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天气好时电晕损耗一般不超 过几个W/km,而在坏天气时,可以达到100 W/km以上。 因此在设计超高压线路时,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条件下电晕损耗的实测 数据和线路参数,以及沿线路各种气象条件的出现概率等对线路的电 晕损耗进行估算
较低的时候,曲率大(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已足够大 可引起强烈的游离,在这局部的强场区形成放电。这种仅仅发生在强 场区的局部放电称为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自持放电形式。
电晕放电的现象
薄薄的发光层;
伴有“咝咝”放电声;
发出臭氧气味。
起始电压
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
起始场强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引入新课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过程 持续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操作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提高气体间隙击穿场强的方法 沿面放电
知识点
电晕放电 极性效应 先导 主放电 雷击冲击电压的波形 伏秒特性 流注的形成和发展 沿面放电
1 电晕放电
电晕的产生 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中的最大场强比平均场强大得多。外加电压比
直流电压:直流中所含脉动分类的脉动系数(脉动幅值 与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之比)不大于3%。直流电压的大型 指直流电压的平均值。
交流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正、负两半波相同,峰值
与有效值之比为 2,偏差不超过 5%。
一、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1. 因电场对称,所以击穿电压无极性效应。 2. 因击穿前间隙各处场强相等,击穿前无电晕发生,起
持续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
持续电压作用下间隙的击穿电压与放电发展 的时间无关,在电场形式、气体的状态等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取决于间隙的距离
持续电压指直流电压或工频交流电压
特点:电压变化的速度和间隙中放电发展的速度相比极 小,故放电发展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作用于 间隙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间隙就会发生击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