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配置及数据迁移手册
华为存储安装实施方案

华为存储安装实施方案一、前言。
华为存储产品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易管理的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中。
本文档旨在为用户提供华为存储安装实施方案,帮助用户顺利完成存储设备的安装和部署。
二、准备工作。
1. 确定安装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存储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并且便于接入电源和网络。
2. 确定安装人员,安装存储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过程安全可靠。
3. 准备必要工具,安装存储设备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如螺丝刀、电源线、网线等。
4. 确保环境条件,安装存储设备的环境需要符合华为存储产品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三、安装步骤。
1. 搬运设备,将存储设备从运输包装中取出,小心搬运设备到安装位置,避免碰撞和摔落。
2. 连接电源,将存储设备接入电源,并确保电源线连接稳固,避免电源故障。
3. 连接网络,将存储设备接入局域网,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可以与其他设备通信。
4. 开机测试,启动存储设备,进行开机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没有异常声音和报警灯。
5. 初始化配置,根据华为存储产品的操作手册,进行初始化配置,设置存储设备的基本参数和网络参数。
6. 数据迁移,如果需要,将原有数据迁移到新的存储设备上,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7. 安全检查,对安装好的存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没有安全隐患,可以正常使用。
四、验收和测试。
1. 功能测试,对安装好的存储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读写性能测试、容量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2. 数据一致性测试,对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测试,确保数据没有损坏和丢失。
3. 网络通信测试,进行网络通信测试,确保存储设备可以正常与其他设备通信。
4. 安全性测试,对存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测试,确保设备没有安全漏洞,可以防范攻击。
五、总结。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华为存储安装实施方案,包括准备工作、安装步骤、验收和测试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用户顺利完成存储设备的安装和部署,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服务器与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服务器与应用系统迁移方案1.引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进行迁移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迁移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效率。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与应用系统迁移的方案。
2.分析现有系统在进行服务器与应用系统迁移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服务器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应用系统架构和数据存储情况的了解。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迁移的目标和具体需求。
3.制定迁移计划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是迁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该计划需要列出迁移的时间表、任务分解和责任分配。
同时还需要制定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4.确定目标服务器根据分析结果和迁移需求,确定新的目标服务器。
目标服务器可以是企业内部自建服务器,也可以是云服务器。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比较重要的是考虑性能、可扩展性、成本和安全性。
5.准备迁移环境在进行迁移之前,需要准备好迁移环境。
这包括在目标服务器上搭建相应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环境,配置网络等。
同时还需备份现有系统的数据和配置,以便在迁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恢复。
6.迁移数据和应用系统迁移数据和应用系统是整个迁移过程的核心步骤。
可以采用备份和恢复的方式,将现有系统的数据和配置文件复制到目标服务器上。
在迁移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数据的无损迁移。
7.测试和验证迁移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这包括对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验证系统在新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确保迁移的成功和正常运行。
8.系统优化和调整在迁移完成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优化和调整工作。
这包括对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安全配置和网络优化等。
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9.完善文档和培训在迁移完成后,需要完善相应的文档和培训材料。
这包括对新系统的操作手册和使用指南进行更新,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新系统。
SVC及V数据迁移说明

SVC及V数据迁移说明————————————————————————————————作者:————————————————————————————————日期:说明:V7000的数据迁移与SVC的完全相同,以下为相关实施过程及原理文档。
在进行数据迁移时仅需要迁移切换存储设备,数据迁移完全在线完成。
有效帮助客户节约系统割接时间。
数据迁移过程(示意)数据迁移过程建议采用镜像技术,通过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镜像功能,进行数据迁移。
在此过程中,当条件许可,几乎可以完成不停业务的数据迁移(为了安全起见,在某些关键时刻点,建议预留停业时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在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存储的设备驱动程序:Datapath2.按照规划将虚拟存储管理的vdisk分配给对应的服务器3.在服务器上执行设备识别程序,识别虚拟存储磁盘4.将虚拟存储磁盘(vpath)填加到待迁移数据所在vg之中5.执行数据镜像(迁移)命令,实现数据迁移,直到原有磁盘的数据完全迁移到虚拟存储6.将原有磁盘依次从vg、操作系统中删除7.此时数据已经完全迁移到虚拟存储,旧存储将进行重新按照新设计方案进行磁盘划分8.将旧存储划分好的磁盘分配给虚拟存储管理设备(称为mdisk),由虚拟存储进行管理,再分配成vdisk,供下一个待迁移系统使用9.按照以上步骤,依次完成旧存储和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在以上操作过程中,原则上不需要中断业务,但在数据迁移阶段会有性能下降,安装驱动程序时也可能会影响程序对数据访问,建议选择停业(不需要停机)时间进行。
4.3.1加入现有的SAN对于用户环境中的已有Lun,IBM SVC有一种Image mode运行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当SVC被加入到一个现有的SAN 环境中时,不需要做数据迁移,SVC 把现有的磁盘配置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这是SAN VC的Image mode),这样对服务器上的应用是完全透明的。
Image mode 提供了从已有的磁盘到虚拟的磁盘之间的直接的 BLOCK 的映射关系,保持原来的数据。
lustre使用手册

lustre使用手册Lustre使用手册本手册旨在详细介绍Lustre文件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下面将逐步介绍Lustre的安装、配置、常见操作以及附加功能。
1.Lustre的安装a) 安装依赖项:在安装Lustre之前,需要确保系统中安装了相应的依赖项,例如:- 块存储设备(例如硬盘)及其文件系统- Networking (NFS)服务器- Open Network Computing Remote Procedure Call(ONC RPC)- Linux内核模块- RPC映射器服务(portmap)b) 获取Lustre软件包:从官方网站Lustre软件包,并确保软件版本和适用的操作系统相匹配。
c) 安装Lustre软件包:按照软件包提供的说明和文档进行安装。
2.Lustre的配置a) 创建Meta数据服务:使用Lustre提供的工具在系统中创建Meta数据服务,设置其属性和权限。
b) 创建Object存储服务:同样,使用Lustre提供的工具在系统中创建Object存储服务,设置其属性和权限。
c) 创建Lustre文件系统:在Meta数据服务和Object存储服务创建成功后,使用Lustre工具创建Lustre文件系统,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3.Lustre的常见操作a) 文件和目录操作:包括创建文件和目录、删除文件和目录、复制和移动文件等。
b) 权限管理:涵盖给用户和组分配权限、更改文件和目录权限、查看权限等。
c) 文件系统监控:介绍如何监控Lustre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性能和健康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命令。
d) 快照和回滚:讲解如何创建Lustre文件系统的快照以及如何回滚到先前的快照。
e) 数据迁移与备份:介绍数据迁移和备份的方法和工具。
4.Lustre的附加功能a) 对象存储功能:详细介绍Lustre的对象存储功能,并说明如何在Lustre文件系统中使用对象存储。
b) 安全特性:讲解Lustre的安全特性,例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文件服务器迁移多种方案

文件服务器迁移多种方案一、方案一:本地迁移本地迁移是指将文件服务器从当前的物理设备迁移到同一局域网内的另一台物理设备上。
步骤:1. 确定目标服务器:选择一台性能良好、存储空间充足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
2. 备份数据:在迁移前,务必对文件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全面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 安装目标服务器:在目标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和文件服务器软件,确保其与源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相同或者兼容。
4. 迁移数据:将源服务器上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或者挪移存储介质(如硬盘)的方式,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上。
5. 配置目标服务器:根据源服务器的配置,配置目标服务器的网络设置、共享文件夹、权限等。
6. 测试迁移结果:在迁移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确保目标服务器能够正常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7. 切换至目标服务器:在确认目标服务器正常运行后,将源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禁用,并将客户端连接切换至目标服务器。
优点:1. 迁移过程相对简单,无需购买额外的硬件设备。
2. 数据传输速度较快,适合于小规模文件服务器。
缺点:1. 迁移期间可能会造成文件共享服务的中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2. 需要手动配置目标服务器的网络设置和共享文件夹,操作较繁琐。
二、方案二:云端迁移云端迁移是指将文件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到云存储平台上,通过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来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步骤:1. 选择云存储平台: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云存储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2. 创建云服务器:在云存储平台上创建一台云服务器,确保其配置满足文件服务器的需求。
3. 备份数据:在迁移前,对文件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全面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4. 数据迁移:将备份的数据上传至云存储平台,根据平台提供的工具或者API 进行数据迁移。
5. 配置云服务器:根据文件服务器的配置,配置云服务器的网络设置、共享文件夹、权限等。
6. 测试迁移结果:在迁移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确保云服务器能够正常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FUJITSU ETERNUS DX200 S3 磁盘存储系统 数据手册说明书

数据手册FUJITSU ETERNUS DX200 S3磁盘存储系统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分支机构的全能存储系统ETERNUS DX——以业务为中心的存储系统FUJITSU ETERNUS DX 系列存储系统具有领先的性能架构和自动化服务管理质量,能够将存储资源与业务优先顺序相匹配,从而实现更高的系统利用率,并提供强化后的系统整合功能以及更快的投资回报(ROI)。
统一的可扩展入门级和中端系统、实现系统升级的无缝架构概念以及整个产品线上的综合管理套件 ETERNUS SF 降低了运营和迁移的成本。
ETERNUS SF 可在入门级和中端系统中提供企业级功能,并且能针对不同的型号尺寸实现灵活的灾难恢复,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ETERNUS DX200 S3统一、可扩展的FUJITSU ETERNUS DX200 S3 存储系统拥有极佳的性价比,可为中小型企业和分支机构提供企业级功能。
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电子邮件、数据库、业务应用程序,以及集中文档服务整合数据时,它可成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简单直观的系统管理、极为灵活的网络连接性以及现场升级至更高系统级别的可选特性,显著降低了运营和迁移成本。
即使是入门级系统,ETERNUS DX 系列产品架构能够让客户受益于软件选件,如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存储分层和服务管理质量。
这些因素带来了更好的业务支持。
主要特性与优势入门级系统具有极佳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大量的性能和容量余量可在一个系统中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电子邮件和业务应用程序实现数据整合⏹系统中的高可扩展性和升级至更大系统的选件,能够在低成本增长的前提下为数据的快速提升提供支持,同时确保投资保护入门级系统具有企业级管理功能⏹ ETERNUS SF Express 管理套件特性丰富,没有额外成本⏹灵活的灾难恢复功能,不同型号尺寸的系统间能够远程复制和快照⏹操作简单高效,只需最低限度的管理真正统一的架构⏹统一的S AN 和N AS 访问驱动器系统利用率改善投资回报⏹整个产品线上的统一管理功能使得运营效率得以提高⏹统一的连接性支持大量的联网类型和多种网络组合方式⏹统一架构能够实现2.5 英寸和3.5 英寸磁盘类型的灵活组合技术规格系统概述2.5 英寸控制器机柜3.5 英寸控制器机柜控制器数量1/2主机接口数量2/4/8 个端口[FC、iSCSI、FCoE、SAS、以太网(10Gbit/s)],4/8/16 个端口[以太网(1Git/s)]高速缓存最大容量16GB(块)/16GB + 32GB(块+文件)高速缓存池800G驱动器最大数量 264驱动器机柜最大数量 10注10 个2.5英寸或3.5 英寸的D E、4个H D-DE 或混合D E不超过最大数量冗余RAID 控制器(按照2个控制器配置)风扇电源支持的R AID 级别0、1、1 + 0、5、5+0、6主机接口光纤通道(16 Gbit/s、8 Gbit/s、4 Gbit/s)FCoE (10 Gbit/s)iSCSI (10 Gbit/s、1 Gbit/s)SAS (6 Gbit/s、3 Gbit/s)以太网(10 Gbit/s、1 GBbit/s)混合主机接口是最大主机数 1,024支持的NAS协议CIFS(SMB 2.0), CIFS(SMB 3.0), NFSv2, NFSv3最大存储容量——物理容量1,584TB2.5 英寸SAS 15,000 rpm (600 GB / 300 GB)2.5 英寸SAS 10,000 rpm (1,200 GB / 900 GB / 600 GB / 300 GB)驱动器类型 2.5 英寸近线S AS 7,200 rpm (1 TB)2.5 英寸SSD (1600 GB / 800 GB / 400 GB)3.5 英寸近线S AS 7,200 rpm (6 TB / 4 TB / 3 TB / 2 TB)3.5 英寸SSD (1600 GB / 800 GB / 400 GB)HDDE, SAS 10,000 rpm (1.2TB)HDDE, 近线SAS 7,200 rpm(4 TB / 3 TB / 2 TB)注 2.5 英寸驱动器仅可用于2.5 英寸驱动器机柜,3.5 英寸驱动器仅可用于3.5 英寸驱动器机柜SSD 数量(最大)无限制混合2.5 英寸/3.5 英寸驱动器机柜是驱动器接口串联S CSI(12Gbit/s)后端磁盘连接性 1 对4通道x 12 Gbit/s 串联S CSI 总线(SAS 3.0 宽)LUN 数量(最大)4096LUN 容量(最大)128TB节能模式是自动精简配置是服务质量是业务连续性快照数量——最大2,048副本生成数量(最大)512远程复制功能同步和异步数据保护特性高速缓存保护、数据块保护、数据加密、专用热备份、磁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巡查、全球热备份、快速还原安全特性HTTPS(SSL)、一次性密码、RADIUS、SSH可选项存储集群Storage Cluster 是自动服务质量控制是自动存储分层是动态配置现场型号升级升级至 ETERNUS DX500 S3升级至 ETERNUS DX600 S3不间断固件升级是Raid迁移是不间断LUN在线扩展是宽条带化是热部件替换/扩展是管理接口以太网 (1000 Base-T / 100 Base-TX / 10 Base-T)支持协议SNMP (版本1、2C、3),SMI-S 1.6管理基于网络的图形用户界面,CLI(命令行界面),ETERNUS SF支持协议SNMP (版本1、2C、3),SMI-S 1.6远程支持事件通知(E-mail / SNMP / Syslog),远程维护热部件替换/扩展是支持 ETERNUS SF Express 的操作系统操作管理服务器Windows Server®2012 R2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2012 R2 StandardWindows Server®2012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2012 StandardWindows Server®2008 R2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2008 R2 EnterpriseWindows Server®2008 R2 StandardWindows Server®2008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2008 Enterprise操作管理客户端Windows® 7 Home PremiumWindows® 7 ProfessionalWindows® 7 UltimateWindows Vista® Home Basic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Windows Vista® BusinessWindows Vista® EnterpriseWindows Vista® UltimateWindows® XP Home Edition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Server® 2008 Standard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Windows Server® 2008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 2012 StandardWindows Server® 2012 Datacenter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Windows Server® 2012 R2 Datacenter注其他选件见E TERNUS SF 数据手册支持配置所有主要的主机操作系统、服务器和业务应用程序详细的支持矩阵:/global/services/computing/storage/eternus/products/diskstorage/dx100/#Tab0-4安装规格19 英寸机架式是服务区域前端:850mm (33.5 英寸)或更大后端:850mm (33.5 英寸)或更大电压AC 100 - 120 V / AC 200 - 240 V电力频率50 / 60 Hz电源效率92 % (80 PLUS gold)最大功耗AC 100 - 120 V: 4,120 W (4,230 VA)AC 200 - 240 V: 4,120 W (4,230 VA)相位单相2.5 英寸控制器柜 2.5 英寸控制器柜3.5 英寸控制器柜 3.5 英寸控制器柜高密度驱动器柜最大发热量AC 200 - 240 V: 23,100: kJ/hAC 100 - 120 V: 23,100: kJ/h温度(运行)10-40℃温度(非运行)0-50℃湿度(运行)20– 80%(相对湿度、无冷凝)湿度(非运行)8– 80%(相对湿度、无冷凝)海拔3,000 m (10,000 ft.)声功率(LWAd;1B = 10dB) 6.7B声压(LpAm)49dB(A)噪音说明按照I SO 7779 用单机柜测量和按照I SO 9296 发布工作环境FTS 04230 –数据中心指南(安装规范)工作环境链接/dl.aspx?id=e4813edf-4a27-461a-8184-983092c12dbe合规产品安全UL 60950-1, CSA-C22.2 No. 60950-1, EN 60950-1, IEC 60950-1, GOST-R电磁兼容性CNS 13438, FCC CFR 47 A 类、I CES 003 A 类、EN 55022 A 类、V CCI A 类, AS/NZS CISPR 22 A 类电磁抗扰性EN55024CE 认证2004/108/EC, 2006/95/EC, 2011/65/EC批准CB, CE, C-Tick, FCC, GOST, GS, VCCI环境合规RoHS(有害物质限制指令)WEEE(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指令)合规说明总体上符合所有欧洲国家和北美的安全要求。
浪潮存储系统G2系列基本功能配置手册说明书

浪潮存储系统AS2150G2&AS2200G2&AS2600G2&AS530 0G2& AS5500G2&AS5600G2&AS5800G2&AS6800G2基本功能配置手册文档版本 4.0发布日期2020-09-28适用FW版本 5.1.0.x尊敬的用户:衷心感谢您选用浪潮存储系统!浪潮存储秉承“云存智用运筹新数据”的新存储之道,致力于为您提供符合新数据时代需求的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手册用于帮助您更详细地了解和便捷地使用本存储系统,涉及的截图仅为示例,最终界面请以实际设备显示的界面为准。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浪潮拥有本手册的版权,保留随时修改本手册的权利。
未经浪潮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本手册的内容。
如果您对本手册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向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垂询。
技术服务电话:4008600011地址:中国济南市浪潮路1036号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250101在您正式使用本存储系统之前,请先阅读以下声明。
只有您阅读并且同意以下声明后,方可正式开始使用本存储系统。
如果您对以下声明有任何疑问,请和您的供货商联系或直接与我们联系。
如您在开始使用本系统前未就以下声明向我们提出疑问,则默认您已经同意了以下声明。
1.请不要自行拆卸本存储系统机箱及机箱内任何硬件设备。
在本存储系统出现任何硬件故障或您希望对硬件进行任何升级时,请您将机器的详细硬件配置反映给我们的客户服务中心。
2.请不要将本存储系统的设备与任何其他型号的相应设备混用。
本存储系统的内存、CPU、CPU散热片、风扇、硬盘托架、硬盘等都是特殊规格的。
3.在使用本存储系统时遇到任何软件问题,请您首先和相应软件的提供商联系。
NetApp存储系统操作手册

NetApp存储系统C-mode操作手册2016.3.23目录1.基本配置 (3)1.1.聚合配置 (4)1.2.网络配置 (5)1.3.日期和许可配置 (11)2.SVM管理及配置 (14)3.SVM的卷管理 (18)3.1.创建卷 (18)3.2.编辑卷 (19)4.命名空间管理 (25)5.导出策略配置 (26)6.协议配置 (28)Data Ontap 8.3版本后,不再需要安装system manager管理软件,8.3 版本内嵌system manager管理软件,在浏览器输入集群的管理地址即可实现对存储系统的图形化管理。
1.基本配置打开浏览器,输入集群的管理地址。
出现登录界面。
输入集群的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登录”按钮。
在该页面可以查看集群的基本信息,如集群名称、Data Ontap版本、警报、容量等。
单击“集群性能”选项卡,可查看系统性能。
1.1.聚合配置在左侧单击“存储”>"聚合",进入聚合配置页面。
一般情况下,聚合会由NetApp工程师在初始安装完成创建,不需要用户自行创建。
在该页面下,可对聚合进行编辑、扩容、增加缓存、镜像等操作。
单击“磁盘”选项卡,在该页面可以查看磁盘的基本信息,单击“清单”选项卡,可以查看每一块物理硬盘的信息。
1.2.网络配置单击“配置”>“网络”进入网络配置页面。
在网络配置中,可创建端口聚合,VLAN,配置端口lif等。
每个SVM都必须创建端口lif,才能进行数据访问。
单击“以太网端口”选项卡。
这里会显示系统中的所有以太网口,包括每个节点的以太网口,因此在配置上,要注意,不要选错了节点。
单击“创建端口组”选项卡1.编辑端口组名称。
默认为a0a。
2.选择节点。
每个节点就是存储的一个控制器。
3.选择模式。
有single、multipath、Lacp三种模式。
4.选择负载均衡策略。
单击“创建”选项卡,完成配置。
完成接口组创建口,在以太网端口下会显示刚创建的以太网接口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7000配置
一、V7000上架、加电后,需要用随机U盘里的初始化工具配置管理IP。
将U盘插到个人电脑,打开U盘,双机InitTool.exe
选择初始化新的Storwize V7000 下一步,
填上规划好的管理IP ,下一步
点击完成
完成后,将U盘弹出。
插到V7000控制器后的任意一个USB口,如上图示。
此次是插在A控的1USB口,初始化自动开始,等3-5分钟,控制器的黄色
指示灯停止闪烁后,就可以拔出U盘。
初始化完成。
(可以将U盘插回个人电脑查看satask_result.html,初始化情况)
初始化完成后,用小HUB将V7000两个控制器的1号以太网口与个人电脑联通,用web登陆V7000管理IP,进入V7000管理界面
用户名:superuser 密码:passw0rd 0为数字零
用户surperuser 密码passw0rd <--0为数字零
接受协议
取消自动配置
剩余5块SAS盘另建一个pool
创建SATA 存储池
配置SSD固态盘
划分卷
创建NearlineSAS卷
B24光纤交换机
IP :10.77.77.77 用户:admin 密码:password
0 v7000A1 1 ds5020A1 2 HIS-Clu-A-6 3 HIS-Clu-B-6 4 v7000B1 5 YZ-1 6 PASC-1 7
0 v7000A2 1 ds5020B1 2 HIS-Clu-A-7 3 HIS-Clu-B-7 4 v7000B2 5 YZ-2 6 PASC-2 7 ZYJS
Ds5020 YY_abc_12345678
创建zyjs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