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械_(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合集下载
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

定期更新应急预案:根据化工单元操作的变化和事故案例的积累,对应急预案进 行定期更新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救援人员赶赴 现场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事故扩大,防止次 生事故发生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 急救治,并拨打 120急救电话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 事故调查,查明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和储存,采用 低危险性的工艺和原料
改进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减少人工操作和干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降低能耗和物耗
加强工艺管道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修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检查:对化工单 元操作过程进行定期 安全检查,确保设备、 设施和工艺流程符合 安全标准。
隐患排查:及时发 现和消除潜在的安 全隐患,防止事故 发生。
风险评估:对化工单元 操作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 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 应急预案,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应对。
培训内容: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和应对措施。
资质认证:操作人员需通过相关资质认证,确保具备从事化工单元操作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
定期复训:操作人员需定期参加复训,以保持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和更新。
考核与监督: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加强日常监督,确 保操作人员始终遵守安全规定。
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的核心环节,对于实现化学反应、分离和精制等过程至关重要。 正确的化工单元操作能够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同时也能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救援人员赶赴 现场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事故扩大,防止次 生事故发生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 急救治,并拨打 120急救电话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 事故调查,查明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和储存,采用 低危险性的工艺和原料
改进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减少人工操作和干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降低能耗和物耗
加强工艺管道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修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检查:对化工单 元操作过程进行定期 安全检查,确保设备、 设施和工艺流程符合 安全标准。
隐患排查:及时发 现和消除潜在的安 全隐患,防止事故 发生。
风险评估:对化工单元 操作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 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 应急预案,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应对。
培训内容: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和应对措施。
资质认证:操作人员需通过相关资质认证,确保具备从事化工单元操作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
定期复训:操作人员需定期参加复训,以保持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和更新。
考核与监督: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加强日常监督,确 保操作人员始终遵守安全规定。
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的核心环节,对于实现化学反应、分离和精制等过程至关重要。 正确的化工单元操作能够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同时也能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化工单元操作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2.管子
生产中使用的管子按管材不同可分金属管、非金属管和 复合管。金属管主要有铸铁管、钢管(含合金钢管)和有色 金属管等;非金属管主要有陶瓷管、水泥管、玻璃管、塑料 管、橡胶管等;复合管指的是金属与非金属两种材料复合得 到的管子,最常见的形式是衬里管,它是为了满足节约成本、 强度和防腐的需要,在一些管子的内层衬以适当的材料,如 金属、橡胶、塑料、搪瓷等而形成的。
三、输送设备
液体输送机械——泵
流体输送机械 (提供给流体以足够的能量)
气体输送机械——机或泵
按照工作原理,流体输送机械可分为以下类型:
类型
动力式
容积式
(正位移 式)
往复式 旋转式
流体作用式
液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旋涡泵 往复泵、计量泵、隔膜泵 齿轮泵、螺杆泵
喷射泵
气体输送机械 离心式通风机、鼓风机、压缩
• (7)一般地,化工管路采用明线安装,但上下水管及废水管采用埋地铺设,
埋地安装深度应当在当地冰冻线以下。
• 在布置化工管路时,应参阅有关资料,依据上述原则制订方案,确保管路的布
置科学、经济、合理、安全。
• 2、化工管路的安装
• (1)化工管路的连接
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焊接连接
• (2)化工管路的热补偿 • (3)化工管路的试压与吹洗 • (4)化工管路的保温与涂色 • (5)化工管路的防静电措施
《化工单元操作》教学课件 制作:
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任务一 认知流体输送设备及管路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图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贮罐
贮罐是一种最典型的化工容器,主要用于贮 存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如氢气贮罐、 石油贮罐、液氨贮罐等,除贮存作用外,还用作 计量。
生产中使用的管子按管材不同可分金属管、非金属管和 复合管。金属管主要有铸铁管、钢管(含合金钢管)和有色 金属管等;非金属管主要有陶瓷管、水泥管、玻璃管、塑料 管、橡胶管等;复合管指的是金属与非金属两种材料复合得 到的管子,最常见的形式是衬里管,它是为了满足节约成本、 强度和防腐的需要,在一些管子的内层衬以适当的材料,如 金属、橡胶、塑料、搪瓷等而形成的。
三、输送设备
液体输送机械——泵
流体输送机械 (提供给流体以足够的能量)
气体输送机械——机或泵
按照工作原理,流体输送机械可分为以下类型:
类型
动力式
容积式
(正位移 式)
往复式 旋转式
流体作用式
液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旋涡泵 往复泵、计量泵、隔膜泵 齿轮泵、螺杆泵
喷射泵
气体输送机械 离心式通风机、鼓风机、压缩
• (7)一般地,化工管路采用明线安装,但上下水管及废水管采用埋地铺设,
埋地安装深度应当在当地冰冻线以下。
• 在布置化工管路时,应参阅有关资料,依据上述原则制订方案,确保管路的布
置科学、经济、合理、安全。
• 2、化工管路的安装
• (1)化工管路的连接
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焊接连接
• (2)化工管路的热补偿 • (3)化工管路的试压与吹洗 • (4)化工管路的保温与涂色 • (5)化工管路的防静电措施
《化工单元操作》教学课件 制作:
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任务一 认知流体输送设备及管路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图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贮罐
贮罐是一种最典型的化工容器,主要用于贮 存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如氢气贮罐、 石油贮罐、液氨贮罐等,除贮存作用外,还用作 计量。
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械1(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流体输送管道系统
管材选择
管件与阀门
根据流体性质、工作压力、温度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管材,如钢管、塑料管、铜管 等。
根据管道系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件和 阀门,如弯头、三通、截止阀、止回阀等 。
管道连接方式
管道支撑与固定
根据管材和管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 方式,如焊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等, 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回收利用余热和排放气体
通过回收利用余热和排放气体,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流体输送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自动化控制
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流体输送过程的远程 监控和自动调节。
数据采集与分析
持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流体输送过程进行智能分 析、预测和优化,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设计合理的管道支撑和固定结构,以防止 管道振动、变形和位移,确保管道系统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
流体输送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流体泄漏与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泄漏, 如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阀门和管件、定期 检查管道密封性能等。
流体压力控制
合理设计流体压力控制系统,防止超压和 欠压现象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坏或影响生 产过程。
选择输送方式
根据流体性质、输送距离、地形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输送方式, 如泵送、压缩空气输送、真空吸送等。
设计输送管道系统
根据工艺流程图,设计合理的输送管道系统,包括管道的走向、连接 方式、支撑结构等,以确保流体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定控制方式
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特性,选择适当的控制方式,如远程控制、自动 控制、手动控制等,以满足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安全性需求。
最新文档-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械_(化工单元操作过程)-PPT精品文档

4、检查电机温度,轴承温度。
5、检查盘根是否漏油过大,调整盘根盒。
6、各部位声音是否正常。 7、机泵运转时检查电机及泵的震动情况。
8、检查泵及管线各部位是否漏液和进气情况,防止泵抽空。
9、在连续输液运转中,应每半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 即排除。
♦ (三)停泵
♦ 1、向有关单位联系,说明停泵原因,按停止电钮,切断 电源。
2.理论流量与工作P无关,只取决于n、泵缸尺寸和K 不能用节流调节法,只能用变速调节或回流调节法。有些 特殊结构的往复泵可通过调节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流量。
3.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 P取决于泵原动机的n、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和密封 性能等。为防过载,泵起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且装设安 全阀。 以上是共有特点。此外,往复泵还有:
工作过久会磨损,放入缸内时开口间隙超过规定值, 则表明其弹性下降,密封性变差,应予换新。
各间隙的值如表1-2所示。
往复泵的结构和管理
2、往复泵的缸套
缸体—灰铸铁或黄铜浇铸,内镶青铜或不锈钢缸套。
泵缸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要求。 胀圈装配,装入后用灯光检查,整个圆周上的漏 光不应多于2处,且与开口距离不小于30度,每处 径向间隙弧长不大于45度。 用内径千分卡测量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如发现 磨耗超过标准,即需镗缸,并换新活塞;如缸套 磨损或镗缸后,其厚度减少超过15%则应换新。 泵缸及阀箱等受压部件应1.5倍安全阀排放压力试 验。(安全阀动作压力=1.1~1.15额定排压)试验 时间不小于5分钟,无泄露。 表1-3列出缸套磨损的极限标准。
六、离心泵的保养
2、一级保养(运转周期400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 进行)
(1)检查联轴器,扭紧螺丝。
(2)更换盘根,做到压盖端正,压入1/2,渗漏符 合要求(每分钟不超过20滴)。
5、检查盘根是否漏油过大,调整盘根盒。
6、各部位声音是否正常。 7、机泵运转时检查电机及泵的震动情况。
8、检查泵及管线各部位是否漏液和进气情况,防止泵抽空。
9、在连续输液运转中,应每半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 即排除。
♦ (三)停泵
♦ 1、向有关单位联系,说明停泵原因,按停止电钮,切断 电源。
2.理论流量与工作P无关,只取决于n、泵缸尺寸和K 不能用节流调节法,只能用变速调节或回流调节法。有些 特殊结构的往复泵可通过调节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流量。
3.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 P取决于泵原动机的n、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和密封 性能等。为防过载,泵起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且装设安 全阀。 以上是共有特点。此外,往复泵还有:
工作过久会磨损,放入缸内时开口间隙超过规定值, 则表明其弹性下降,密封性变差,应予换新。
各间隙的值如表1-2所示。
往复泵的结构和管理
2、往复泵的缸套
缸体—灰铸铁或黄铜浇铸,内镶青铜或不锈钢缸套。
泵缸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要求。 胀圈装配,装入后用灯光检查,整个圆周上的漏 光不应多于2处,且与开口距离不小于30度,每处 径向间隙弧长不大于45度。 用内径千分卡测量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如发现 磨耗超过标准,即需镗缸,并换新活塞;如缸套 磨损或镗缸后,其厚度减少超过15%则应换新。 泵缸及阀箱等受压部件应1.5倍安全阀排放压力试 验。(安全阀动作压力=1.1~1.15额定排压)试验 时间不小于5分钟,无泄露。 表1-3列出缸套磨损的极限标准。
六、离心泵的保养
2、一级保养(运转周期400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 进行)
(1)检查联轴器,扭紧螺丝。
(2)更换盘根,做到压盖端正,压入1/2,渗漏符 合要求(每分钟不超过20滴)。
《化工单元操作》-流体输送课件(中职).

1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缘时,在 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区,这样就造成了吸入管贮槽 液面与叶轮中心处的压强差,液体就在这个静压差 作用下,沿着吸入管连续不断地进入叶轮中心,以 补充被排出的液体,完成离心泵的吸液过程。只要 叶轮不停地运转,液体就会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和排 出。
13
表1 液体输送机械(泵)的分类
泵是一种通用的机械,广泛使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中。其中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大而且均匀、操作 方便等优点,在化工生产中的使用最为广泛。本章重点 讲述离心泵,对其它类型的泵作一般介绍。
各种形式泵的介绍:
• 油泵
自吸油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轮式输油泵
无水冷却热油泵
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热油泵需在轴承和轴 封处设置冷却装置。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化工单元操作(中职) —— 流体输送机械
中职专业建设与中高职衔接分项目
2
主要内容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的结构及类型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3
问题的提出
在化工生产中,为何要用到流体输送机械? 常用的流体输送机械有哪些? 离心泵是如何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呢?
离心泵的构造 右图离心泵装置示意图
主要部件为叶轮1,叶轮上有 6-8片向后弯曲的叶片,叶轮 紧固于泵壳2内泵轴3上,泵 的吸入口4与吸入管5相连。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5进入 泵内。泵壳上的液体从排出 口8与排出管9连接,泵轴3用 电机或其它动力装置带动。
离心泵装置示 意图
1-叶轮;2-泵壳; 3-泵轴;4-吸入 口;5-吸入管; 6-底阀;7-滤网; 8-排出口;9-排 出管;10-调节阀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缘时,在 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区,这样就造成了吸入管贮槽 液面与叶轮中心处的压强差,液体就在这个静压差 作用下,沿着吸入管连续不断地进入叶轮中心,以 补充被排出的液体,完成离心泵的吸液过程。只要 叶轮不停地运转,液体就会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和排 出。
13
表1 液体输送机械(泵)的分类
泵是一种通用的机械,广泛使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中。其中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大而且均匀、操作 方便等优点,在化工生产中的使用最为广泛。本章重点 讲述离心泵,对其它类型的泵作一般介绍。
各种形式泵的介绍:
• 油泵
自吸油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轮式输油泵
无水冷却热油泵
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热油泵需在轴承和轴 封处设置冷却装置。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化工单元操作(中职) —— 流体输送机械
中职专业建设与中高职衔接分项目
2
主要内容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的结构及类型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3
问题的提出
在化工生产中,为何要用到流体输送机械? 常用的流体输送机械有哪些? 离心泵是如何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呢?
离心泵的构造 右图离心泵装置示意图
主要部件为叶轮1,叶轮上有 6-8片向后弯曲的叶片,叶轮 紧固于泵壳2内泵轴3上,泵 的吸入口4与吸入管5相连。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5进入 泵内。泵壳上的液体从排出 口8与排出管9连接,泵轴3用 电机或其它动力装置带动。
离心泵装置示 意图
1-叶轮;2-泵壳; 3-泵轴;4-吸入 口;5-吸入管; 6-底阀;7-滤网; 8-排出口;9-排 出管;10-调节阀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模块一液体流动及输送

绝对压强=表压 + 当地外界大气压强 当地外界大气压强 =真空度+绝对压强
绝对压强与表压、真空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 一般为避免混淆,通常对表压、真空度等加以标注,如2000Pa(表压),10mmHg(真空 度)等,还应指明当地大气压强。
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三)黏度 流体都有黏性,其大小称为黏度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 1Pa·s=1000mP·s=1000cP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ρ m = ρ 1φ1 + ρ 1φ 2 + ... + ρ nφ n
φ1 , φ2 ...φn
——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率。
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也可利用式(1-2)计算,但式中的 摩尔质量M应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m代替,即
pM m 而 ρm = RT
模块一 流体流动及输送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二、流体静力学方程——研究流体在重力和压力下的平衡关系 方程——研究流体在重力和压力下的平衡关系
(一)基本方程: 一 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 • 关于流体静力学方程的讨论: 关于流体静力学方程的讨论: • ①适用条件:静止的、连续的同一种液体中或密度变化不 适用条件:静止的、 大的气体 • 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各点压强相等(等压面:压强相等的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各点压强相等(等压面: 面) • ③有任何数值改变,液体内任一点的压强也发生同样大小 有任何数值改变, 的变化 • ④方程变形: 方程变形: • 说明压力差大小可以用一定高度的液体柱来表示
s s
因为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位能是流体处于重力场中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则为gz(J/kg)。 位能是相对值,计算须规定一个基准水平面。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2)动能
动能是流体具有一定速度流动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动能为 1 u 2 (J/kg)。
2
(3)静压能
静压能是由于流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而具有的能量。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根据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守恒,输入系统的能量应等 于输出系统的能量
•能量衡算:
gz1
p1
1 2
u12
We
gz2
p2
1 2
u
2 2
h f
式中 gz1、12 u12、p1
——分别为流体在截面1上的位能、动能、静压能, J/kg;
gz2、12
u
2
2
、
p2
——分别为流体在截面2上的位能、动能、静压能, J/kg;
模块一:管路输送技术
工作任务: (1)化工管路的基本构成; (2)流体输送原理; (3)管路的布置与安装 (4)管路的基本拆装技术 (5)化工管路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实训:管路拆装操作技术
一、管路的分类
类型
简单 管路
单一管路 串联管路
复杂 管路
分支管路 并联管路
结构 单一管路是指直径不变、无分支的管路 虽无分支但管径多变的管路
• 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小于外界大气 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真空表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 力的数值。
• 显然,真空度为表压的负值,并且设备内流体 的真空度愈高,它的绝对压力就愈低。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2)动能
动能是流体具有一定速度流动而具有的能量。 单位质量流体的动能为 1 u 2 (J/kg)。
2
(3)静压能
静压能是由于流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而具有的能量。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根据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守恒,输入系统的能量应等 于输出系统的能量
•能量衡算:
gz1
p1
1 2
u12
We
gz2
p2
1 2
u
2 2
h f
式中 gz1、12 u12、p1
——分别为流体在截面1上的位能、动能、静压能, J/kg;
gz2、12
u
2
2
、
p2
——分别为流体在截面2上的位能、动能、静压能, J/kg;
模块一:管路输送技术
工作任务: (1)化工管路的基本构成; (2)流体输送原理; (3)管路的布置与安装 (4)管路的基本拆装技术 (5)化工管路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实训:管路拆装操作技术
一、管路的分类
类型
简单 管路
单一管路 串联管路
复杂 管路
分支管路 并联管路
结构 单一管路是指直径不变、无分支的管路 虽无分支但管径多变的管路
• 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小于外界大气 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真空表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 力的数值。
• 显然,真空度为表压的负值,并且设备内流体 的真空度愈高,它的绝对压力就愈低。
《化工单元操作》流体输送设备

H 与qV ,T 无关 H 随qV ,T降低 H 随qV ,T 增加
w2
c2
α2 u2
w2
c2
α2 u2
w2
c2
α2 u2
(a)
(b)
(c)
图2-7 叶片弯曲方向及其速度三角形
H e∞
c β 2 >90
b β 2 = 90
a β 2 < 90
QT
前弯叶片:压力头小于动压头,冲击损失大。 后弯叶片:压力头大于动压头,冲击损失小。
② 离心泵基本方程
H
cu 2u2 g
c2u2 cos2
g
③ 影响理论压头的因素
理论流量qvT对理论压头H∞的影响
基本方程式:H k BqV ,T
H e∞
c β 2 >90
b β 2 = 90
a β 2< 90 为获得较高的效率, 常用后弯叶片。
QT
3. 离心泵的效率和实际压头 实际压头 < 理论压头 原因: 泵内各种能量损失
H
(z2
z1)
p2 p1 g
u22 u12 2g
② 测定数据
数据:不同流量下的压力差 3 操作: 调节泵的出口阀
计算 H、η:
0
Pe / P HqV g
P
③ 绘制特性曲线
z z1
z2
1 2
2 1
图2-13 离心泵 性曲线的测定装
1—流量计 2—压强表 3—真空表
0
(3)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 ① 物性参数影响
(c) 离心泵的NPSHa安全裕量 理论上, NPSHa > NPSHr泵不发生汽蚀 工程上,加一个安全裕量S(取值见表2.2.2) 对于一般的离心泵S取0.6-1.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机械振动。
V
0
23
(a) 单动泵的流量曲线
V
0
2
3
4
(b) 双动泵的流量曲线
V
解决方法:
0
2
3
4
(c) 三动泵的流量曲线
(1)采用双动泵或多缸并联 (2)在往复泵的压出口与吸入口处设置空气室,利用气体
的可压缩性来缓冲瞬间流量增大或减小。
4.往复泵的供液不均匀 度
泵供液的不均匀程度可用 脉动率σQ表示:
♦ σQ=(qmax-qmin)/qm
♦ 式中:qmax, qmin, qm分别 为表示最大、最小和平 均理论流量。
♦ 各种往复泵σQ的理论 值如表1—1所列,它与 曲柄连杆长度比λ= r/L 有关。
往复泵的性能特点
1.往复泵的理论流量: ♦ 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即活塞的有效工作面在单位时间内
所扫过的容积:
往复泵的输出流量
往复泵的理论平均流量V(m3/s)
单缸单动泵 V = ASn
60
单缸双动泵 V = (2 A a )Sn
♦ (4)检查平衡盘及平衡板,应无偏磨及较深的沟槽,平衡板固定螺 丝应无松动;平衡盘与平衡板的间隙应为靠背轮间隙之半。
♦ (5)检查电动机轴承、清洗脏油、注入清洁合格的润滑油脂,油量 应为其空间容积的三分之二。
♦ (6)清洗过滤器,但新投产的井站应提前进行。
往复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活结构:由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和排出单向阀(活门) 构成,有电动和汽动两种驱动形式。
原理:活塞往复运动,在泵缸中造成容积的变化并形成负压 和正压,完成一次吸入和排出。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的性能特点
3. 往复泵的瞬时流量
上述表达式是泵的平均流量。当工作面积为A (m2)的活塞 以速度v (m/s)排送液体时,
8、检查泵及管线各部位是否漏液和进气情况,防止泵抽空。
9、在连续输液运转中,应每半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 即排除。
♦ (三)停泵
♦ 1、向有关单位联系,说明停泵原因,按停止电钮,切断 电源。
♦ 2、在按下停泵按钮的同时,立即关闭泵的出口阀门,防 止回压造成泵反转。
♦ 3、停泵10分钟后关冷却水。
1、合上电源,按下启动按钮。
2、观察电流、电压是否正常,电流不得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3、当泵运转正常时(当泵压升到额定压力后)打开出阀门, 调好排量检查压力是否正常。(如:压力不起来应排空泵内 气体,压力高则流程未通,应停泵检查)。
4、检查电机温度,轴承温度。
5、检查盘根是否漏油过大,调整盘根盒。
6、各部位声音是否正常。 7、机泵运转时检查电机及泵的震动情况。
♦ (1)完成一保的各项内容。
♦ (2)清洗前后轴承盒,更换油料,要求轴承无损坏,油料清洁适量 (机油达到正常油面,黄油充满三分之二容积)。滑动轴承应检查 油环,保证油环转动灵活,无毛刺及变形。
♦ (3)检查联轴器的安装校正情况,要求其表面光滑、平整、无损 坏;与轴头配合在间隙0.12毫米至过盈0.03毫米之间;要求靠背轮 对中在两端上、下、左、右的差不超过0.10毫米;端面间隙在一周 上最大最小的差不超过0.30毫米;靠背轮间隙值(多级泵应在平衡 盘与平衡板靠拢的情况下测量)不得小于2毫米。
瞬时流量表达为:
q = Av
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故v和泵q将周 期性地变化。一般曲柄连杆长度比λ= r/L ≤0.25,v可用曲 柄销的线速度在活塞杆方向的分速度代替,
即 v = rω sin
式中: ω -曲柄角速度,常数;
-曲柄转角
单作用泵的流量也近似地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单作用泵
的流量是很不均匀的。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 要比单作用泵强。三作用泵(120度)流量的均匀程度不但 优于单、双作用泵,而且比四作用泵(90度)也强。
往复泵的输出流量
单动往复泵流量不连续,流量曲线与活塞排液冲程的速度变 化规律相一致,是半周正弦曲线。
后果:引起流体的惯性阻力损 失,增加能量消耗,诱发管路
♦ Qt=60KAeSn m3/h
(1—1)
♦ 式中:K — 泵的作用数;
♦
S — 活塞行程,m;
♦
n —泵的转速,r/min;
♦
A —活塞平均有效工作面积,m3。
2.往复泵的实际流量
往复泵的实际流量Q总小于理论流量Qt, 即 Q=Qt ηv
这是因为:
1)压力降低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逸出,液体本身汽 化;空气从填料箱等处漏入。 2)活塞换向时,由于泵阀关闭迟滞造成液体流失。 3)活塞环、活塞杆填料等处的间隙以及泵阀关闭不严等 产生的漏泄。 一般输送常温清水的往复泵, h v =0.80~0.98;
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 械_(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常见故障判断和排除
1、启泵后泵压下降,泵不上量,主要是因为泵内气体没有 排空,处理方法是重新放空直至液体自然流出为止。
2、离心泵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力排量明显下降,主要是过 滤器空隙太大,液体的杂质堵塞了泵的一级叶轮吸口, 处理方法是打开泵的低压端,清除叶轮内的堵塞物。
六、离心泵的保养
2、一级保养(运转周期400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 进行)
(1)检查联轴器,扭紧螺丝。
(2)更换盘根,做到压盖端正,压入1/2,渗漏符 合要求(每分钟不超过20滴)。
(3)清洗轴承更换润滑油。 (4)清洗进口过滤网。
(5)扭紧各部螺丝,处理渗漏,搞好机组卫生。 (6)检查各种仪表。
3、二级保养
♦ 4、擦洗泵外壳,关进口闸门,填写好泵运转记录。
六、离心泵的保养
1、例行保养(运转周期8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进行) ♦ (1)检查泵和电机轴承运行情况,润滑油的质量和油
量,必要时停机更换或补充。 ♦ (2)检查和调整盘根漏失情况。 ♦ (3)检查各部螺丝有无松动。 ♦ (4)处理一般渗漏。 ♦ (5)搞好机组工作场地的清洁卫生。 ♦ (6)各种仪表是否灵敏准确。 ♦ (7)如有问题及时向汇报,并组织修理。
3、启泵后输液正常,但压力缓慢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过滤 器太脏,影响液体通过,处理方法是停泵清洗过滤器。
4、离心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平衡盘磨损,泵串量超过规定 范围,这主要原因是由于泵上量不好、液体内杂质多造 成泵平衡盘很快拉伤磨损,这种情况应停泵更换平衡 盘,校对好平衡盘间隙。
(二)启动及启动后的注意事项
V
0
23
(a) 单动泵的流量曲线
V
0
2
3
4
(b) 双动泵的流量曲线
V
解决方法:
0
2
3
4
(c) 三动泵的流量曲线
(1)采用双动泵或多缸并联 (2)在往复泵的压出口与吸入口处设置空气室,利用气体
的可压缩性来缓冲瞬间流量增大或减小。
4.往复泵的供液不均匀 度
泵供液的不均匀程度可用 脉动率σQ表示:
♦ σQ=(qmax-qmin)/qm
♦ 式中:qmax, qmin, qm分别 为表示最大、最小和平 均理论流量。
♦ 各种往复泵σQ的理论 值如表1—1所列,它与 曲柄连杆长度比λ= r/L 有关。
往复泵的性能特点
1.往复泵的理论流量: ♦ 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即活塞的有效工作面在单位时间内
所扫过的容积:
往复泵的输出流量
往复泵的理论平均流量V(m3/s)
单缸单动泵 V = ASn
60
单缸双动泵 V = (2 A a )Sn
♦ (4)检查平衡盘及平衡板,应无偏磨及较深的沟槽,平衡板固定螺 丝应无松动;平衡盘与平衡板的间隙应为靠背轮间隙之半。
♦ (5)检查电动机轴承、清洗脏油、注入清洁合格的润滑油脂,油量 应为其空间容积的三分之二。
♦ (6)清洗过滤器,但新投产的井站应提前进行。
往复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活结构:由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和排出单向阀(活门) 构成,有电动和汽动两种驱动形式。
原理:活塞往复运动,在泵缸中造成容积的变化并形成负压 和正压,完成一次吸入和排出。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的性能特点
3. 往复泵的瞬时流量
上述表达式是泵的平均流量。当工作面积为A (m2)的活塞 以速度v (m/s)排送液体时,
8、检查泵及管线各部位是否漏液和进气情况,防止泵抽空。
9、在连续输液运转中,应每半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 即排除。
♦ (三)停泵
♦ 1、向有关单位联系,说明停泵原因,按停止电钮,切断 电源。
♦ 2、在按下停泵按钮的同时,立即关闭泵的出口阀门,防 止回压造成泵反转。
♦ 3、停泵10分钟后关冷却水。
1、合上电源,按下启动按钮。
2、观察电流、电压是否正常,电流不得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3、当泵运转正常时(当泵压升到额定压力后)打开出阀门, 调好排量检查压力是否正常。(如:压力不起来应排空泵内 气体,压力高则流程未通,应停泵检查)。
4、检查电机温度,轴承温度。
5、检查盘根是否漏油过大,调整盘根盒。
6、各部位声音是否正常。 7、机泵运转时检查电机及泵的震动情况。
♦ (1)完成一保的各项内容。
♦ (2)清洗前后轴承盒,更换油料,要求轴承无损坏,油料清洁适量 (机油达到正常油面,黄油充满三分之二容积)。滑动轴承应检查 油环,保证油环转动灵活,无毛刺及变形。
♦ (3)检查联轴器的安装校正情况,要求其表面光滑、平整、无损 坏;与轴头配合在间隙0.12毫米至过盈0.03毫米之间;要求靠背轮 对中在两端上、下、左、右的差不超过0.10毫米;端面间隙在一周 上最大最小的差不超过0.30毫米;靠背轮间隙值(多级泵应在平衡 盘与平衡板靠拢的情况下测量)不得小于2毫米。
瞬时流量表达为:
q = Av
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故v和泵q将周 期性地变化。一般曲柄连杆长度比λ= r/L ≤0.25,v可用曲 柄销的线速度在活塞杆方向的分速度代替,
即 v = rω sin
式中: ω -曲柄角速度,常数;
-曲柄转角
单作用泵的流量也近似地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单作用泵
的流量是很不均匀的。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 要比单作用泵强。三作用泵(120度)流量的均匀程度不但 优于单、双作用泵,而且比四作用泵(90度)也强。
往复泵的输出流量
单动往复泵流量不连续,流量曲线与活塞排液冲程的速度变 化规律相一致,是半周正弦曲线。
后果:引起流体的惯性阻力损 失,增加能量消耗,诱发管路
♦ Qt=60KAeSn m3/h
(1—1)
♦ 式中:K — 泵的作用数;
♦
S — 活塞行程,m;
♦
n —泵的转速,r/min;
♦
A —活塞平均有效工作面积,m3。
2.往复泵的实际流量
往复泵的实际流量Q总小于理论流量Qt, 即 Q=Qt ηv
这是因为:
1)压力降低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逸出,液体本身汽 化;空气从填料箱等处漏入。 2)活塞换向时,由于泵阀关闭迟滞造成液体流失。 3)活塞环、活塞杆填料等处的间隙以及泵阀关闭不严等 产生的漏泄。 一般输送常温清水的往复泵, h v =0.80~0.98;
流体输送与流体输送机 械_(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常见故障判断和排除
1、启泵后泵压下降,泵不上量,主要是因为泵内气体没有 排空,处理方法是重新放空直至液体自然流出为止。
2、离心泵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力排量明显下降,主要是过 滤器空隙太大,液体的杂质堵塞了泵的一级叶轮吸口, 处理方法是打开泵的低压端,清除叶轮内的堵塞物。
六、离心泵的保养
2、一级保养(运转周期400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 进行)
(1)检查联轴器,扭紧螺丝。
(2)更换盘根,做到压盖端正,压入1/2,渗漏符 合要求(每分钟不超过20滴)。
(3)清洗轴承更换润滑油。 (4)清洗进口过滤网。
(5)扭紧各部螺丝,处理渗漏,搞好机组卫生。 (6)检查各种仪表。
3、二级保养
♦ 4、擦洗泵外壳,关进口闸门,填写好泵运转记录。
六、离心泵的保养
1、例行保养(运转周期8小时,由值班工人负责进行) ♦ (1)检查泵和电机轴承运行情况,润滑油的质量和油
量,必要时停机更换或补充。 ♦ (2)检查和调整盘根漏失情况。 ♦ (3)检查各部螺丝有无松动。 ♦ (4)处理一般渗漏。 ♦ (5)搞好机组工作场地的清洁卫生。 ♦ (6)各种仪表是否灵敏准确。 ♦ (7)如有问题及时向汇报,并组织修理。
3、启泵后输液正常,但压力缓慢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过滤 器太脏,影响液体通过,处理方法是停泵清洗过滤器。
4、离心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平衡盘磨损,泵串量超过规定 范围,这主要原因是由于泵上量不好、液体内杂质多造 成泵平衡盘很快拉伤磨损,这种情况应停泵更换平衡 盘,校对好平衡盘间隙。
(二)启动及启动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