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现象分析与处理

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现象分析与处理摘要: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工作中的正确处理方法。
关键词: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处理1、引言目前,克拉玛依市自动站大部分都分布在沙漠腹地,自动站雨量传感器长期在野外使用,因其特殊结构而使其更容易受环境污染造成各种故障,轻者使降水记录比实际滞后,严重的造成降水记录缺测。
依据克拉玛依市自动气象站多年来的运行情况,发现降水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雨量传感器的运行状态。
本文以sl3-1型雨量传感器为例,就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探讨一些常用处理方法。
2、工作原理sl3-1型雨量传感器由集水器、漏斗、过滤网、计数翻斗、调节螺丝、磁钢、电路板、传输电缆等组成。
测量过程中,降水由集水器汇集,通过过滤网过滤,经小漏斗流入计数翻斗内,当翻斗承积的水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翻斗翻动,另一半翻斗开始装水,通过翻斗翻动带动磁钢移动,磁钢经过电路板上的干簧管时,使干簧管接点因磁化而闭合,送出一个电路导通脉冲,相当于0.1mm降雨量,离开时干簧管又断开。
这样周而复始对降水进行计数。
3、故障现象分析与处理3.1 有降水时降水无记录这种现象常见故障主要有集水器堵塞水流下不去、小漏斗堵塞、磁钢失效、干簧管损坏、翻斗不翻、通讯线路接触不良或中断。
处理方法:首先检查集水器中有无积水,如有则先取下过滤网进行清洗,用细铁丝疏通漏水孔;无积水,则应检查传感器的数据线有没有因清洗仪器时没接上或是没有连接到位;如果正常,则取下集水器,检查小斗有无积水,如有则同上取下过滤网清洗,用铁丝疏通漏水孔;无则检查漏斗内是否有水,如有水则用手轻轻翻动翻斗,检查翻斗是否翻动灵活,看是否有记录,如有记录且翻动次数与记录一次,则说明正常。
如翻斗翻动不灵活,则取下漏斗,检查刀口是否变形,如有变形则更换,再检查v形槽是否有异物,如有则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擦干。
检查v形槽是否变形,如变形则更换。
以上检查无问题则继续检查。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自动气象站中的雨量传感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重要设备。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雨量传感器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雨量传感器故障及其维修维护方法。
常见的雨量传感器故障之一是信号丢失。
这可能是由于传感器连接不良或者传输线路故障导致的。
在发现信号丢失时,首先要检查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并重新插拔连接线以确保连接良好。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那么需要检查传输线路是否有断裂或损坏。
如果发现了断裂或损坏,应及时更换传输线路。
还需确保传输线路没有被其他设备干扰,例如电磁干扰等。
雨量传感器还可能出现无法工作或读数不准确的情况。
这通常是由于传感器被水蒸气、雨滴或其他杂质阻塞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将传感器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净,可以使用软布或棉签轻轻擦拭。
如果传感器被严重污染,可以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洗,但应注意不要让清洁剂溅到其他部件上。
还要确保传感器的散热孔不被堵塞,以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雨量传感器还可能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故障。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传感器可能会因低温而结冰,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传感器周围安装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在高温环境下,传感器可能会因过热而导致故障。
此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或使用散热器来降低传感器的温度。
对于自动气象站的雨量传感器,定期的维护也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和表面是否干净,以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还应定期校准传感器的读数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定期维护可以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自动气象站的雨量传感器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故障,但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维修维护措施,就可以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2018年第8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8期Vol.45No.82018年8月Aug.2018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莫楠楠,杨静,高亚丽(遵化市气象局,河北遵化064200)摘要:文章结合遵化市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对自动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展开分析,提出雨量传感器维修维护建议,供同行人士借鉴。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维修维护作者简介:莫楠楠(1989-),女,河北遵化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工作。
1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现阶段,绝大多数新型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采取翻斗式仪器开展观测业务。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通常由各类部件组成:承水器、计数翻斗、干簧管、计量翻斗、汇集翻斗、上翻斗、等相关部件。
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到上翻斗中,这个雨水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在水本身的重力作用下,上翻斗会把水转动流到汇集翻斗中,在经过计数翻斗时,把各种不同程度雨水量均铁道地扫描记录了来。
当计量翻斗内所有的雨量为0.1mm 时,计数翻斗便会进行1次转动和干簧管1次扫描。
简单来说,就是每达到0.1mm 雨量时,就会进行信号数据的输送和相对应降水量记录。
2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分析2.1有降水实况但雨量记录异常在自动气象观测业务中,如实际发生降水天气,可是在传感器里却并没有记录降水量。
此时需检查传感器,查看故障。
但当天降水量如果非常小,传感器没记录下来,说明传感器计量精度不够精确,或是集水装置存在误差,要增强翻斗灵活性。
如果降水量较大,但传感器仍无数据,观察其内部有无堵塞并及时清理。
此时检查翻斗性能,查看造成其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变形而影响翻斗的翻转,需及时用新的替换。
如果传感器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检查线路部分,查看是否处在正常状态中,发现原因应尽快维修维护或及时更换仪器,使量传感器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2.2无降水天气但有雨量记录显示雨量观测工作中,有时会发生实际无降水但传感器却有降水记录显示故障,原因涉及以下几方面:①传感器不够紧固所造成的;②线路接触不良致使计数翻斗自行翻转,造成雨量数据异常问题出现;③人工调试引起的;④传感器在清洁时,没有充分干燥,存在残留积水导致传感器观测数据异常;⑤其它原因(大风、树叶、沙尘、昆虫等)引起。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自动气象站在气象观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时自动采集各种气象要素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而雨量传感器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量降水量,对于气象预报和水文预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长期工作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容易出现运行故障,因此对雨量传感器的维修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1. 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类型及原因在使用过程中,雨量传感器可能会出现各种运行故障,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无反应、测量不准确、数据漂移等。
这些故障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1)灰尘、杂物堵塞: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雨量传感器容易受到灰尘、杂物的侵扰,堵塞传感器的进水口或导致传感器敏感部件失灵。
(2)损坏、老化:雨量传感器零部件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老化或损坏,如线路断裂、传感器元件损坏等。
(3)环境条件影响:恶劣的气象环境条件可能导致雨量传感器的故障,如雷电、强风等天气条件可能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2. 雨量传感器维修维护方法针对雨量传感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修维护方法:(1)清洁传感器表面:定期清洁传感器的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杂物堵塞传感器进水口,影响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2)检查线路连接:定期检查传感器的线路连接情况,确保传感器的线路正常接触,避免线路老化或断裂导致传感器失灵。
(3)更换故障部件:对于老化或损坏的雨量传感器部件,及时更换维修,以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4)防雷防护:在安装雨量传感器时,应做好防雷防护工作,避免雷电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1)定期检查校准:定期对雨量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测量准确性。
(2)检查雨量桶:定期检查雨量桶、斗式雨量计等雨量传感器的雨量收集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4)保养雨量传感器:对雨量传感器的零部件进行定期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4. 高效的维修维护措施(1)建立维护档案:对于每一台雨量传感器,建立详细的维护档案,包括安装时间、维护记录、故障情况等,有利于对传感器的全面管理。
自动雨量站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下 , 误 差 时 可 以 慢 慢 调 试 定 位 螺 钉 问 有
的距 离。
集 ; 利 用 装 有 圆 护 网 的 漏 斗 以 及 下端 部 2. 雨量传 感 器干 簧管 损坏 再 2
位 的 引流 管 , 雨 水 注 入 翻 斗中 。 果 翻斗 将 如
一
() 1 雨量 桶是 否被 一 些柳 絮 、 层 、 灰 虫子
1 自动雨量站 的工作原理
自 动 雨 量 站 是 通 过 将 天 空 中 下 的 雨 水 , 过 截 面 积 为 2 O m。 通 O c 的集 水 器 进 行 汇
之 类 的 东 西堵 住 , 雨水 不 能及 时 下 流 。 使 影响数据的正确 。 ( ) 通 过 计 数翻 斗 时 是 否保 持 降 水 顺 2水 畅 流 走 , 果水 不 能 及 时 流走 , 积 的 水 由 如 聚 于 在 浮 力 作 用 会使 计 数 翻 斗 翻 转 变 慢 或者
工 业 技 术
SIC C NE&TCNLG E EH00Y.
皿团
自动 雨量 站 常 见 故 障 分 析 与 检 修 ①
龚 润 生 ( 北市 气象局 安徽淮 北 2 6 0 ) 淮 3 5 0
摘
要: 本文在认 真分析 自动雨量站 工作原理 的基 础上 , 结合 多年来 的实际工作 经验 , 雨量传感器 的常见故障和 日常维护 维修 方法进行 对
那 么 翻 斗 翻 转 的 时 间也 越 短 , 转 速 度 加 翻
器 , 别 是 虹 吸 雨 量 自记 读 数 和 雨量 传 感 特
测 员 的 工 作 量 , 进 的 仪 器 代 替 了 传 统 的 快 。 转 次 数 的 增 加 , 直接 影 响 雨量 测 量 器 数 据 的 对 比 , 时 刻 相 差 不大 , 如 , 先 翻 将 要 例 虹 调 mr 雨量 传 感 器 的 人 工 操 作 , 统 的 观 测 员 也 逐 步 走 向 以 维 值 的 变 大 , 节 的 方 法 是 将 调 节 螺 钉 向 外 吸 雨量 计 自记读 数 为 4 n, 传 护 仪 器 正 常 运 转 为 主 的 新 型 观 测 员 。 和 旋 转 , 各 基 点 定 位 螺 钉 之 间 的 距 离 发 生 读 数 才 1 n , 者 雨停 了还 有 雨 量 的 记 就 使 mi 多 或 人会生病一样 , 自动 观 测 仪 器 也 会 经 常 出 现 各 种 各 样 的 故 障 , 要 日常维 护 和 检修 , 需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自动气象站中的雨量传感器是用于测量降水量的重要设备,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维护方法,以保证雨量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一、雨量传感器无法测量降水量1.可能原因:传感器损坏、传感器接线错误、传感器积灰。
处理方法:a.检查传感器是否受损,如果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b.检查传感器的接线情况,确保接线正确;c.清洁传感器表面,将积灰清除,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2.可能原因:传感器距离地面高度不适宜、传感器位置不良、附近存在干扰源。
处理方法:a.调整传感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建议将传感器安装在地面上1.5米左右的高度;b.重新选址,将传感器安装在开阔、无阻挡的地方;c.排查附近是否存在可能干扰传感器正常工作的源头,如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可能原因:传感器受到强电磁干扰。
处理方法:a.排查可能的干扰源,如高压电缆、电气设备等;b.增加传感器的屏蔽措施,如在传感器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防止干扰信号的入侵。
2.可能原因:传感器防雨罩存在破损。
处理方法:a.检查传感器防雨罩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b.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传感器周围设置防雨罩,避免雨滴直接接触传感器表面。
维修维护:1.定期检查传感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
2.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保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3.定期检查传感器防雨罩的状况,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4.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在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记录故障情况、维修时间和维修措施,以便后期分析和总结。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与处理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雨量的观测是气象观测中是非常重要的气息要素之一,雨量传感器则是测量降水的重要仪器。
SL2-1型与SL3-1型雨量传感器是目前江西省气象台站广泛使用的传感器,数量众多,雨量传感器存在的故障点也是多样性的。
作者结合自身下站维修经验,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给出排查方法,为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排查雨量故障提供实例参考。
关键词雨量传感器;原理;故障;维修方法前言降水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十分巨大,实时监测降水量信息、及时发布暴雨、山洪等灾害预警,能第一时间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动观测设备在业务台站上广泛应用。
无论是大监站还是区域站都必不可少的安装了测量降水量的雨量传感器。
江西省自动气象站目前常用的雨量传感器分为“单反斗(SL2-1型)”和“双反斗(SL3-1型)”两种。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下站维修保障经验,总结了雨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并给出故障维修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建议。
1 常用雨量传感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1.1 双翻斗雨量传感器(SL3-1型)(1)结构原理双翻斗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承水器(常用口径为20cm)、上翻斗、汇集漏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和干簧管等组成。
新型自动站(DZZ4\DZZ5)使用的都是SL3-1型雨量传感器。
(2)工作原理承水器收集的降水通过漏斗进入上翻斗,当雨水积到一定量时,由于水本身重力作用使上翻斗翻转,水进入汇集漏斗。
降水从汇集漏斗的节流管注入计量翻斗时,就把不同强度的自然降水,调节为比较均匀的降水强度,以减少由于降水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当计量翻斗承受的降水量为0.1mm时(也有的为0.5mm或1mm翻斗),计量翻斗把降水倾倒到计数翻斗,使计数翻斗翻转一次。
计数翻斗在翻转时,与它相关的磁钢对干簧管扫描一次。
干簧管因磁化而瞬间闭合一次。
这样,降水量每次达到0.1mm时,就送出去一个开关信号,采集器就自动采集存储0.1mm降水量[1]。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自动气象站是用于自动监测气象要素的设备,能够实时记录和提供气象数据。
雨量传感器是气象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降雨情况。
在雨量传感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其正常工作。
进行及时的维修维护对于保证气象站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雨量传感器运行故障及原因雨量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传感器老化:长期使用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部件老化,失去原有的敏感度,影响准确性。
2. 积灰和杂物:雨量传感器一般设置在露天场地,容易受到雨水、风沙和杂物的影响,导致传感器内部堵塞或造成接触不良。
3. 外部环境影响: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大风、冰雹等,可能对传感器的结构和电路产生损坏。
1. 频繁误报:雨量传感器频繁报告下雨,但实际上并无降雨情况。
2. 误报率增加:雨量传感器的误报率逐渐增加,出现漏报或多报的情况。
3. 数据不稳定:雨量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不稳定,波动较大,无法准确反映降雨情况。
4. 无数据输出:雨量传感器完全停止传输数据,无法工作。
以上情况可能都意味着雨量传感器存在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维护。
三、雨量传感器的维修维护方法当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维修维护:1. 清洁维护:定期清理传感器表面的积灰和杂物,保持传感器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2. 内部检修:定期检查传感器内部的电路和连接情况,确保传感器的通电正常。
3. 更换部件:对于老化或损坏的传感器部件,及时更换以恢复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4. 调试校正:一些高精度的雨量传感器可能需要进行定期的校正和调试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损坏更换:对于受损严重的雨量传感器,可能需要进行整体更换。
四、维修维护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拆卸、更换或调试传感器时,务必确保安全,避免电击或其他意外伤害。
2. 专业维修:如果对雨量传感器不熟悉或难以处理,应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24T14:02:05.407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11期作者:王彩凡
[导读] 对雨量传感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探讨,最后还给出了一些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白银市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首先阐述了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对雨量传感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探讨,最后还给出了一些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故障;日常维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气象部门均开始广泛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
白银市气象局自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以来,整个气象观测业务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所取得的气象观测数据也更加精准化以及系统化,同时大大提升了新型自动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效率。
但是,新型自动气象站在长期运行中,有些测报仪器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雨量传感器作为新型自动气象站不可或缺的部分,该仪器主要对降水量进行测量,同时监测雨强的变化情况,雨量传感器观测数据在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防汛抗灾等业务中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进行分析探讨,以确保雨量传感器能够可始终正常运行,提升雨量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当前,大部分新型自动站的雨量传感器主要使用翻斗式雨量仪器进行测报业务。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主要各类部件共同构成:承水器、上翻斗、汇集翻斗、计数翻斗、干簧管、计量翻斗等一些部件。
通常,承水器所收集的雨水会借助于漏斗至上翻斗,假如雨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则水自身重力会致使上翻斗发生转动现象,流入汇集翻斗,在进入计数翻斗的时候,强度不同的雨水量或均匀配置。
假如计量翻斗内的雨量是0.1mm,那么计数翻斗会转动1次,并且这个时候干簧管往往会进行一次扫描,而干簧管的接点会在磁化的作用下出现1次短暂关闭的情况。
雨量每至0.1mm,便会进行1次信号输送,采集器通常会对相应的降水量自动加以记录。
2.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
2.1有降水天气出现但雨量记录不正常
在自动气象测报业务中,假如事实上有降水天气出现,但是传感器却无降水记录存在,这个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对传感器进行认真检查。
若降水量特别小,而传感器几乎没有任何记录,则极有可能是由于雨量传感器的计量精度仍然较差,亦或是集水装置有误差存在,应该对翻斗的灵活性进行逐渐增强;若降水量比较大,而雨量传感器数据记录显示仍然不正常,则应该对雨量传感器进行认真检查。
观察其内部有无堵塞状况,并且及时对堵塞部位进行清理。
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堵塞的位置小水口和小漏斗处等,一旦这些地方出现堵塞,则可能会导致降水完全没有办法至翻转翻斗内,从而导致计量翻斗无法开展计量工作。
还应该对翻斗性能进行认真检测,观察其是否存在形变,从而导致翻斗翻转缺乏稳定性,造成计数有异常现象,一旦检查发现有变形存在,应该及换新。
假如雨量传感器内部未出现任何故障问题,那么便应该认真观察和雨量传感器进行连接的电缆电路、磁钢、信号系统以及干簧管等设备,观察其是否均可以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假如出现了故障,就需要及时维修维护或者换取新的仪器,确保雨量传感器能够稳定运行。
2.2无降水现象出现但传感器却有雨量记录显示
在降水测报业务中,有时候会出现实际无降水天气现象出现但是传感器却有雨量记录显示的故障,一般发生此类状况的主要原因涵盖下述几点:(1)人工对传感器进行调试造成的;(2)传感器紧固性较差导致的;(3)在对仪器进行清洁维护时,未充分进行干燥处理,残留的积水引起;(4)线路接触不良导致计数翻斗翻转比较自由。
进而引起数据异常问题;(5)其它原因(大风、昆虫、树叶、沙尘、等)造成的。
一般而言,针对无降水现象出现但传感器却有雨量记录显示的故障的处理方法是:将该时段所有的小时降水量以及分钟降水量都加以清除,并且需要在测报值班记录中作出相应备注。
2.3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边降边化异常
在气象台站雨量观测业务开展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漏斗堵塞或者是固态降水边降边化的异常情况。
假如气象台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备份站测量到的量的差值百分率同别的正常时间段相符,则应该按照正常情况进行处理。
假如传感器记录到的降水量滞后严重或者明显偏小,那么该时段的分钟以及小时降水量均可以通过备份站传感器的记录加以代替;假如无备份站记录,那么所对应的降水天气现象出现过程中的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均需要按缺测处理。
3.雨量传感器日常维护建议
3.1加强传感器的检查维护
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检查维护,仔细查看雨量传感器的各个元器件是否存在灰尘、树叶等杂质,承水器内是否村子蜘蛛网或者虫渍等,翻斗内是否有泥沙残留,平时需要定期进行清理,需要强调的是在对翻斗进行清洁维护的时候,最好采取软毛刷将其表面的污渍清理干净,勿用手直接同翻斗以及漏斗的内壁进行接触,避免其因粘上污渍而对雨量的计量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防止灰尘杂质沾到了轴承上,禁止在轴承上添加油;在雨量较少时节或者无降水天气现象的时候,最好在雨量筒上添加1个盖,但需要记住一定要在出现降水天气之前将其打开。
再者,每月应至少应查看1次翻斗与干簧管是否处于紧密相连的状态,还要保证干簧管性能的稳定性,促使器口不会出现变形;在检查传感器时若翻斗存在转动不灵活的问题,需要及时利用清水对轴承加以清洁或者更换新的仪器。
恶劣天气应及时查看雨量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季节转换时或者雷电、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应依据相关技术要求对传感器、电线、避雷装置等设备以及配套设施进行仔细查看,确保雨量传感器的可用性。
3.2注意仪器精密度的对比
在采用新雨量传感器的时候,工作人员通常需要严格对传感器的精密度作出比对,尤其是新雨量传感器刚刚启用时、使用一个月之后碰到的首次大雨时和冬季首次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进行对比时,若出现±4%以上的误差,那么应该第一时间检测雨量传感器,观察仪
器的基点位置是否适宜、是否存在信号多发等情况。
为了尽可能提高雨量传感器的精密度,减少或者规避雨量数据观测异常问题,气象台站在平时应强化新雨量传感器精密度的比对工作。
4.结语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致使降水数据发生故障问题。
雨量传感器作为新型自动气象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降水观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时常会因为一些故障问题而影响降水观测数据质量。
因此,气象台站工作人员应强化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学习,不断规范日常操作行为,提升自身故障分析处理能力,降低错情率,确保雨量观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郝智利.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陕西气象,2014(1):46-47.
[2]冯艳霞,李琳,李政.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183-184.
[3]赵旭,张洪杰.雨量自动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0.
[4]张斌.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异常问题处理及日常维护[J].农业气象研究,2018(01):162,165. 作者简介:王彩凡(1980-), 女,甘肃省会宁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观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