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合集下载

特色小镇的申报标准

特色小镇的申报标准

特色小镇的申报标准特色小镇是指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支撑,以特色环境为基础,以特色社区为载体,以特色服务为保障,以特色管理为支持,形成独特的特色小镇形象和功能定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镇。

为了规范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特色小镇的申报标准,以便各地更好地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

一、总则。

特色小镇的申报标准是为了引导和规范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特色小镇的品质和水平,推动特色小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申报条件。

1. 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必须有明显的特色产业,该产业应当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特色文化,特色小镇应当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能够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3. 特色环境,特色小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应当优美,宜居宜业,能够吸引人才和资金,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4. 特色社区,特色小镇的社区应当有较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形成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5. 特色服务,特色小镇应当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各种需求,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6. 特色管理,特色小镇应当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申报程序。

1. 申报材料,申报特色小镇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规划方案、资金预算、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等。

2. 申报流程,申报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逐级递交申报材料,经过审查和评审,最终由相关部门批准确定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管理。

3. 申报时限,申报特色小镇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逐步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和递交工作,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申报评审。

1. 评审标准,特色小镇的申报评审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区建设、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特色小镇案例汇报

特色小镇案例汇报

特色小镇案例汇报特色小镇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产业特色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在保护自然、传承文化、发展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下面将通过介绍其中一特色小镇的案例,来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效果。

特色小镇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

该特色小镇依托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村特色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小镇。

首先,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特色小镇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保护和修复了周边的山水景观,修建了生态步道和湿地公园,提供了一个绿色、清新的休闲环境。

同时,特色小镇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实施垃圾分类、能源节约等环保措施,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特色小镇注重保护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小镇修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开设了传统手工艺品工坊,组织了各类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庆祝,引导居民和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文化旅游的推广,特色小镇不仅保护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再次,在发展产业方面,特色小镇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和特色产业资源。

通过改造和升级传统农业产业,小镇发展了旅游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小镇还发展了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养生产业,建设了温泉度假村、音乐剧院等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消费。

特色小镇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农民脱贫致富,并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就业机会。

最后,在市场需求方面,特色小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

小镇建设了商业街区、艺术街区和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同时,特色小镇注重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建设了一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精品】创建特色小城镇经验介绍材料-分类建设 综合施策 打造品牌

【精品】创建特色小城镇经验介绍材料-分类建设 综合施策 打造品牌

创建特色小城镇经验介绍材料-分类建设综合施策打造品牌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部署,切实搞好我市的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一镇一策研究、一镇一业研究、专项规划编制、示范试点推荐申报等活动,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步入正轨。

一、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共同发展的思路,聚焦支撑我市长远发展的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兼顾名优酒水、柳编、奇石、石雕、中医药、蔬菜、罐头等传统经典产业,打造了“木业小镇”、“静脉小镇”、“罐头小镇”、“美酒小镇”等一批镇园合一、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并扶优扶强,推荐列入国家、省创建计划。

目前,我市共有30个镇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小镇、省级示范镇、省级特色小镇、省级宜居小镇等省级以上称号,义堂、探沂、马站等12个镇列入全国、全省示范试点,褚墩、地方、兰陵等5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全面启动,省级示范镇、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步入正轨。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一)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定位小城镇发展思路。

近年来,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扩大)要求,我市坚持分类指导、共同发展的思路和特色建设、梯次推进的原则,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和任务目标,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小城镇健康跨越发展。

(二)坚持梯次推进,分类建设特色城镇。

紧密结合实际,梯次推进小城镇建设。

对规划保留的强镇,结合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打造了探沂、义堂、许家湖、马站等一批文旅名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风情小镇。

对产业特色突出的兰陵、地方、褚墩等镇,加大产业扶持,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打造特色小镇。

(三)持续强化组织保障,提升管理水平。

为强化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成立加快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临沂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了市委市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6位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市直38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了28名市级领导分工联系、36个市直部门现场帮扶、市直部门12名县级干部挂职县区委常委、24名科级干部挂职重点镇副书记、副镇长的规范化、无缝隙的重点镇帮扶队伍,优先选派“第一书记”到重点镇村庄任职。

全省特色小镇(街区)申报材料范例

全省特色小镇(街区)申报材料范例

遂昌县全省特色小镇(街区)申报材料——遂昌县湖山乡打造华东风情温泉小镇一、申报名称华东风情温泉小镇二、申报理由遂昌,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全国唯一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旅游。

湖山乡位于丽水市遂昌西北部,乌溪江上游。

距离遂昌县城35公里,拥有温泉、湖泊、森林、生态农业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湖泊+温泉”的资源组合在长三角地区具有唯一性的优势。

湖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有17平方公里的湖面;绿色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4%。

沿湖地带既有“小桂林”之称的低丘缓坡,也有“小三峡”之誉的峭壁峡谷,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休闲、度假、疗养、观光、娱乐的天然佳所。

湖山是浙江省四大温泉集聚区之一,湖山温泉素以“点位多、储量大、水温适中”而著称,现已探明水温41.5℃,日出水量1500吨,在省内四处温泉中单井出水量排名第一,含氡、锶、氟等元素,被称为“温泉中的极品”。

目前境内红星坪温泉度假村已于2009年对外营业,湖山欧陆风情温泉小镇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三、功能定位湖山风情温泉小镇,是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湖光山色为资源基础,中高端养生度假为核心,将湖山镇打造成集观光、游乐、运动、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小镇。

湖山风情温泉小镇空间发展方向是,积极拓展老集镇周边用地空间,向北发展温泉度假用地,向南发展山水观光与生态度假用地。

镇区职能是:养生度假、生态人居、综合服务。

形象定位:湖山世外风情•温泉养生小镇。

湖山风情温泉小镇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两轴三心五片区”。

其中两轴:城镇发展轴、旅游发展轴;三心:综合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行政商业中心;五片区:温泉养生区、老镇片区、新镇片区、生态工业园区、滨水休闲区。

四、产业发展现状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湖山温暖、湿润的库区气候环境,湖山人坚守着古老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农产品系列。

近年来,湖山充分发挥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湖山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的品牌打造。

2024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2024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2024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材料【申报材料模板】申报材料一:申报书申报单位:XXX市XXX旅游局特色小镇名称:XXX特色小镇申报时间:2024年XX月XX日申报说明:我市XXX特色小镇基于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秉承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理念,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创建一个集休闲度假、创新创业、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小镇,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一、特色小镇概况1.基本情况:(1)所在地:XXX市XXX区(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建设规模合理可行;(3)人口规模:预计常驻人口XXX人,非常驻人口XXX人。

2.特色定位:(1)依据小镇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制定特色定位为:XXX。

(2)特色小镇将融合XXX元素,打造XXX特色,形成独特的小镇魅力。

3.建设目标:(1)成为XXX地区的休闲度假胜地;(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旅游收入;(3)吸引人才和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二、特色小镇规划与设计1.规划布局:(1)根据特色定位,规划合理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创业孵化区等。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园区和绿地。

2.设施配套:(1)建设标准化的居住楼宇,配备完善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2)建设商业中心、餐饮娱乐场所、文化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

3.建筑风格:(1)选取与特色定位相匹配的建筑风格,打造独特的小镇形象;(2)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升生活品质。

三、特色小镇产业发展1.产业布局:(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和新增产业的发展方向;(2)根据特色定位,突出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2.优势行业:(1)依托当地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如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文化创意等。

(2)利用当地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创新创业平台:(1)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资金、政策支持等创业服务;(2)引进优质创新资源,培养和吸引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标准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标准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标准国家特色小镇是指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农业旅游园区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或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农业旅游园区周边的镇区,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域特色,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以及较强的产业支撑,以提升旅游度假区综合竞争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依法依规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合理管理的镇区。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特色小镇的申报工作,制定了国家特色小镇申报标准,以规范和引导国家特色小镇的发展,保障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一、国家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

1. 地域特色明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独特的地貌景观、传统的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美食等。

2. 具有较强的产业支撑,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和服务,如特色农业观光、乡村民宿、手工艺品体验等。

3. 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医疗教育等,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 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能够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国家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特色小镇的申报程序。

1. 申报材料的准备,申报者应当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环境评估报告等。

2. 申报材料的递交,申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将申报材料递交给相关部门,逾期递交的申报材料将不予受理。

3. 申报材料的审核,相关部门将对递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特色小镇进行评定和备案。

4. 公示和听证,对通过审核的国家特色小镇进行公示和听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建议。

5. 批准和备案,相关部门将对通过公示和听证的国家特色小镇进行批准和备案,颁发相关证书和牌匾。

三、国家特色小镇的建设管理。

1. 建设规划的实施,国家特色小镇应当按照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合理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中国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委员会遴选流程和标准

关于中国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委员会遴选流程和标准

关于中国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委员会落实民族特色小镇、村寨遴选、推荐和审议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民族特色小镇示范指导性要求民族特色村寨示范指导性要求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详细申报材料清单及分项说明一、申报材料清单:1、总体思路和目标1.1、概念和内涵1.2、创建思路1.3、总体目标2、特色小镇(产业型)2.1、建设目标2.2、建设任务3、特色小镇(应用型)3.1、建设目标3.2、建设任务4、特色小镇创建程序4.1、申报组织4.2、申报条件4.3、特色小镇(应用型)4.4、分批审核4.5、年度考核4.6、验收命名5、工作措施5.1、加强组织领导5.2、加强产业规划指导5.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分项指导简要说明1、总体思路和目标1.1、概念和内涵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以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或特色应用为依托,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互联网应用基础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小镇注重大视野、新业态,突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尤其是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定资源和产业,既是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新型社区,也可成为“园中园”、“镇中镇”,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

1.2、创建思路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以推进新技术与产业融合为目标,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引领新经济快速发展。

以城市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创建特色小镇(产业型),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新技术核心创新能力,推动特色产业形成集聚规模。

以特色产业小镇为依托创建特色小镇(应用型),推进互联网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互联网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加快新经济和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广泛应用。

1.3、总体目标在全国范围开展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力争 3 年内创建特色小镇(产业型)50-80个,创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应用型)120-150个,培育200家创新型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力。

培育特色小镇情况汇报

培育特色小镇情况汇报

培育特色小镇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小镇培育之路。

作为一名特色小镇的创建者和管理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振奋。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特色小镇的培育情况。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我们特色小镇位于山水环抱的地方,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片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其次,我们特色小镇在产业规划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我们还注重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除此之外,我们特色小镇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举措。

我们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我们也鼓励创新,支持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特色小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此外,我们特色小镇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了特色小镇的整体形象。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社会治理,建立了健全的社区组织和自治机制,保障了特色小镇的社会稳定。

总的来说,我们特色小镇在培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投入,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新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特色小镇培育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导读: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文一:
大泽山镇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全域、全时、全民旅游大框架和一心、一环、五区空间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计划投入48.5亿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塑造“山水大泽、平度原乡”品牌,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和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小镇及国家全域旅游特色镇。

中国葡萄之乡屡获殊荣
据了解,大泽山又名“九青山”,主峰海拔737米,属齐鲁名山。

据史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风光秀丽的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

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

大泽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积淀丰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天柱山摩崖刻石、岳石文化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山东省、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包括石雷战遗址、高家民兵联防遗址等。

大泽山镇位于大泽山脚下,面积150.6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人口6.2万,优质葡萄种植面积约3.5万亩,先后荣获“中国葡萄之乡”、“国家级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国鲜食葡萄第一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殊荣。

大泽山葡萄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8个项目突出特色产业
“大泽葡萄旅游古镇项目建设融资渠道以PPP模式、社会投资为主,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风貌整治、特色产业等18个项目,总投资规模48.5亿元。

”大泽山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镇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北京大地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全国知名设计单位,对大泽山综合资源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高起点策划,科学编制特色小镇规划,精准确定了大泽山总体定位、产业发展路径、游线组织、设施设置、空间布局、用地控制等。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为“乡村休闲旅游”,以葡萄产业为基础、历史人文为要素、旅游特色为主题,按照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岳石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框架,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将分别在风貌整治类项目、山体恢复及矿坑治理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类和特色产业项目等投入资金48.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项目计划投资24.8亿元,规划建设大泽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泽山葡萄酒庄项目、农民绿色创业园项目、大泽山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所里头民俗村项目、响山潘家民宿村项目、天柱山景区改造项目和季家疃壁画村8个项目。

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据介绍,大泽山镇依托资源禀异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立足中国葡萄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品
牌优势,激活岳石文化遗址、天柱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等现有资源,提升现代精致农业竞争力,实施“旅游兴镇、葡萄富民、宜居宜业、绿色崛起”战略,构建“山水田园城”为一体的胶东半岛独具魅力的全时全域旅游小镇。

预计建成后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可达8亿元,年税收收入达到1亿元。

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文二:
位于大泽山镇。

大泽山因其“雄、险、奇、幽、秀”而闻名,拥有瑞云峰、飞来峰、天柱山、御驾山、芝莱山等大小山峰2000余座,另有智藏寺、日照庵、邀月台、九连洞、书法胡同、耳枝书屋等著名景点,千百年来,名人雅士纷至沓来,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不朽的诗篇和隽永的石刻,大泽山镇也因此成为全国拥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魏碑、岳石文化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的乡镇。

大泽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7%,总面积数万亩,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大泽山葡萄,种植区域集中于大泽山西麓,该地区与法国的`地中海气候相似,被誉为“中国的波尔多”,特殊的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造就了大泽山葡萄优良的质地,留下了“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美誉。

雄壮巍峨的大泽山脉、源远流长的岳石文化、闻名中外的天柱山魏碑、一望无际的葡萄庄园、充满乡愁的山村民居,是大泽山永不褪色的靓丽名片,让人流连忘返。

●胶东王都人文小镇
位于古岘镇。

这里是胶东历史之根,是田单大摆火牛阵的发生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墨故城和六曲山古墓群。

这里古迹遍布,典故颇多。

当前古岘正以该区域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众多的历史典故为依托,重点构筑“胶东王都”、“胶东王苑”两大旅游板块,全面展现胶东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承和四季花海养生,全力打造集民俗乡愁、文化体验和休闲大健康旅游为一体的胶东文化第一镇。

●农谷小镇
位于店子镇。

当前正依托该区域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占地30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国家农业公园。

在农业部具体指导下,打造将田园生活体验融入农耕文化、科研文化、乡土文化的全新旅游模式,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农业公园的评选和审批参照标准旨在建设一个世界级的集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并借此打造集研发、体验、展览、民俗于一体的农谷小镇。

●甜美小镇
位于平度的西大门、胶莱河畔的明村镇。

依托大黄埠西瓜、樱桃西红柿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蓝莓山东省精品采摘园建设,结合三合山旅游文化,打造“悠然三合山、徜徉百果园”的甜美小镇。

●七色山矿坑花园小镇
位于东阁街道。

该小镇以历史形成的矿坑及周边5000亩山坡为开发用地,引入加拿大“宝翠花园”建设理念,以矿坑旅游为核心,
集主题娱乐、度假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元素为一体,旨在打造中国的“宝翠花园”,打造中国矿坑遗址生态修复示范园、世界七彩旅游小镇“世博园”。

●数梦小镇
位于凤台和同和两个街道。

目前该区域范围内拥有投资3亿美元万汇创新创业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海尔多媒体交互中心等新兴产业项目,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云数据应用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搭建健康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化的健康城市生态圈,后续还将有一系列信息产业类项目落户。

●南村·家电小镇
位于南村镇。

以海信工业产业园为基础,突出白色家电产业元素,改造老旧街区,完成风貌塑造,打造集家电生产、制作体验、产业文化于一体的江北知名的家电小镇。

●编艺小镇
位于新河镇。

平度草制工艺产业已有400余年历史,产品系列多、品种全,远销海外。

有“工艺品之乡”美誉的新河镇,目前拥有草编加工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是江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工艺加工出口基地。

当前,正加快建设总投资28亿元的国际工艺品城,整合原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打造集编织研发、生产、销售、展览、旅游为一体的编艺小镇。

●种业小镇
位于蓼兰镇。

该镇耕地面积24万亩,良种产业发达,年产小麦良种3万吨,是全国有名的“小麦良种之乡”,今年成功引进小麦专家赵振东并设立院士工作站。

当前,蓼兰镇正依托良种优势,加快良种研发中心、加工中心、展示中心、服务中心和10万亩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同步建设田园小品,增加民宿景致,着力打造集农业体验、万亩麦田于一体的种业小镇。

●360体验小镇
位于云山镇。

依托全国青少年体验中心,强化周边环境打造、功能配套,突出品牌宣传,形成全国知名的“360行”行行有体验的特色小镇。

【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文】
1.2017全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2.2017旅游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3.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4.文化创意小镇申报材料
5.建设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6.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范本
7.中国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的方法浅议论文
8.小镇作文范文
上文是关于中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