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2024.5).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寻访汉字之源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冲破时间、空间的,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汉字记录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与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禁锢suíyì相辅相承B.禁锢suǐyì相辅相成C.禁固suǐzhǐ相辅相成D.禁固suí zhǐ相辅相承任务二:鉴赏汉字之美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一撇一捺、扭转提按,行云流水....,无不直见风骨,扬显气韵。
汉字那么美,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的汉字便这样滋养着每....。
浩如烟海一个中国人。
闲暇之余,让我们拿起笔,沉淀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美不胜收....吧!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云流水B.休戚与共C.浩如烟海D.美不胜收任务三:感悟汉字之魂①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一定归汉字莫属。
2024年常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常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①“一泓碧水开明镜,绵绵青山列翠屏”。
②天目湖集太湖烟波浩渺之势、西湖浓妆淡抹(甲)之美于一湖。
③湖中碧波荡漾、岛屿散落,湖岸曲折yū(乙)回,远处朦胧的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就像几笔淡墨涂在天边。
④湖畔有画若棋盘的田畴,疏密错落的茶园,自然之景与人工造景(丙)。
⑤既然你是一位初来赏满湖春色的游客,也一定有轻松惬意的感受。
1.(1)根据以上文段,写出甲和乙两处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浓妆淡抹()yū()回(2)在丙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交相辉映B.相辅相成C.相提并论D.相得益彰2.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引用诗句时标点使用正确,该诗句突出了天目湖水清澈,山青翠的特点。
B.句③“碧波荡漾”“岛屿散落”“几笔淡墨”都是偏正短语。
C.句④划线处中谓语是“有”,宾语是“田畴、茶园”。
D.句⑤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正确,“赏”是动词,“惬意”是形容词。
二、综合性学习小语同学收集到以下四则材料,请研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清嘉庆二年,常州知府胡观澜修茸大观楼,其高百尺有余,可尽览周边风光。
“有图画不能尽,诚洋洋乎大观也哉。
”大观楼民国初被毁,地方志中尚有简画存世。
【材料2】2023年10月8号,备受瞩目的常州大观楼复建项目签约启动。
大观楼是常州历史上重要的园林景观建筑,项目重建将打造集城市景观、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地标”。
该项目将沿用大观楼原有建筑元素,“与古为新”,将古运河辉煌的大图景在当代城市空间中重现。
为此,常州老城厢文旅空间布局将得以重塑。
挖掘本市厚重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创造文旅发展崭新模式,弘扬常州传统文化并保留历史文脉。
3.有市民对常州要重建古建筑“大观楼”不理解,请你结合【材料2】内容,从重建意义角度完成下联,向该市民解释。
上联:下联:复建大观楼园林景观打造城市新地标【材料3】苏州拙政园借景周边的北寺塔,寄畅园借景近处的龙光塔,用视力范围内的美景配合陪衬,成为了我国园林佳作。
2024年山东济南历下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4)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作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推广人,小历同学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推介山东。
【走进山东】①山东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源头,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根深源远,齐鲁文化、海岱文化交相辉映;这里圣贤(bèi)出,文有孔孟,武有孙子,医有扁鹊,词有"二安"……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这里正气浩然,这种正气,镌刻于岱宗的摩崖石刻上,珍藏在"三孔"的古建形制中,记载于孝堂山石祠的斑驳石壁间….山东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人口、经济、文化大省。
②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
各地因地制宜开发文旅资源,A级景区数量全国第一,吸引各地游客陆续纷至沓来。
"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逐渐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文旅品牌。
③我省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④通过持续擦亮"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让齐鲁大地(huàn)发出勃勃生机。
1.加点字的读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辈B.cuǐC.juānD.换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才济济B.因地制宜C.纷至沓来D.家喻户晓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乐享山东】4.小历正在大明湖南门游玩,遇到一位游客问路。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中国书法自古至今产生了无数题cái()丰富、形式多样、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
以颜真卿为例,他一直坚持“书以载道,文以铸魂”的理念,其作品都灌注了丰pèi()情感和刚毅之气。
他的《祭侄文稿》通篇文章情怀激烈,书法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其书法点画之间透露的义气豪情、利国爱民等人文情怀和精神,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优秀代表。
今天,我们在书法文化传播中尤其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zài lù yùnB. zǎi lù yùnC. zài lòu yùnD. zài lù yǔ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题cái()丰pèi()2. 古诗词默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头发,不仅蕴含着父母的基因,也是年龄的标志,它记录着生命的成长,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在古诗词中,常借用对头发的描写,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木兰诗》中“①_______,②__________”表现出木兰恢复女儿身时的欣喜;杜甫在《春望》中用“③____,④_____”刻画出一个苍老的诗人形象,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⑤______,⑥______”表达不服老的豪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⑦______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⑧______”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
3. 学子爱阅读,书香满校园。
班级图书角书柜上需要贴一副对联,大家已经拟好了上联,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4个,组成下联。
上联:书香绕梁随思绪飘万里下联:____________备选词语:虽无君品千万卷阅千卷长新知藏书如兰4. 家风是家的名片,好家风弘扬好传统。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训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4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1.“跟着语文课本去旅行”,你能默出自选古诗文中一句完整的话(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尽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就可以享受到相关景点门票费用减免的服务。
(10分) 旅行地古诗文语句默写北固山西湖赤壁黄鹤楼雁门关3月28日消息(记者小徐)3月27日上午,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在经过隔离恢复、疗养恢复以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徐州沛县,前往初高中母校看望师生。
在初中母校的社团中心,音乐社团的同学们齐声高唱《我相信》,歌声缭亮激昂,让现场每一个人【甲】()。
科技社团的蔡同学从小就喜爱看星空,她把朱杨柱视为自己的偶像,她说:“。
”朱杨柱寄语学弟学妹,要( ),( ),( ),珍惜青春,不负绍华,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披荆斩棘,用智慧描绘星辰大海,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在高中母校,朱杨柱为师生们分享了一段从校园到太空的非凡旅程。
最后,他以曾经的语文老师孙老师的赠语“六心”来勉励学弟学妹们:“诚心爱心责任心,雄心信心平常心。
六心皆有之时,便是你我成功之时。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以朱杨柱学长为榜样,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甘愿为祖国【乙】(),无私奉献!(1)小徐忘记拟写标题了,请你帮他拟写出来吧,注意要简洁。
(2分)小徐的稿件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请你帮他订正过来吧。
①把改为②把改为(3)小徐在【甲】【乙】两处的用词上有所犹豫,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吧。
(2分)【甲】A.心旌摇荡 B.心潮澎湃()【乙】A.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4)小徐将蔡同学给朱杨柱说的话抄漏了,你能结合蔡同学的兴趣和理想,想象拟写她可能说的话吗?(2分)(5)小徐将朱杨柱寄语原话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排出正确的顺序吧。
( )(2分)①勤于圆梦②心中有梦③勇于追梦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6)小徐稿件中的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抄在下面吧。
2024年广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行头/行业拜谒/声嘶力竭B.伫立/贮存劳累/伤痕累累C.啜泣/辍学喷薄/日薄云天D.证券/豢养禁锢/忍俊不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秘决雕梁画栋舵手险象叠生B.惦记不屑置辩亵渎哗众取宠C.意蕴栩栩如生幅射不径而走D.暇想变换多姿渊博身临其境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我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里漫不经心地浏览。
B.这幅油画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着色相得益彰,有点类似中国画。
C.这出原创音乐剧中,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富有创新意识,多首歌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
D.中西方“庙会”尽管表现方式大相径庭,但其形式之美,及其个体冀望都是相通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法律文件,强烈地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焊接坦克的驾驶舱出现困难时,让中国首席焊接技师卢仁峰凭着一双巧手彻底解决了。
C.一些冒牌专家、教授,打着健康教育、养生为幌子,推销假冒伪劣保健品,坑害老年人。
D.外卖小哥雷海为能背近千首古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击败所有对手,荣获总冠军。
二、综合性学习5.你是羊城中学的一名学生,周六与同学到某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协助宣传“预防流感”的相关知识。
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向工作人员进行自我介绍,并询问工作内容。
(2)工作人员向你们提供了以下资料,希望你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列出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2022年广州市统一采购了38.4万支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用于免费接种。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年满65周岁的老人,符合条件者可前往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咨询。
2024年开封市尉氏县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开封市尉氏县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为响应河南省委“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旅策略,班级拟举行“河·和·合”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帮小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1.小文找到了下面材料,但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天高云淡,序属孟秋。
大河之南,沃野平畴。
作为千年治黄的主战场,河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黄河文化①(换焕)发新生,人、河、城自然和谐的新气象正扑面而来。
在黄河三门峡段,生态廊道与黄河蜿蜒相伴,游客三五成群骑行游赏;顺流而下,在新乡市原阳县黄河②(滩摊)区的蒋庄乡西王屋村,数百亩蜜瓜、葡萄长势喜人;在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袁坊村,生态廊道蝉鸣阵阵,1万多亩莲藕展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A.shòu qíchánB.shòu jìcánC.chóu jìcánD.chóu qíchán(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小文发现“河”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请你帮小文把下面古诗文句子补充完整。
“①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借河水的奔腾不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关关雎鸠,②_______”(《关雎》)借河畔雎鸠鸟的鸣叫起兴,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③_______,④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写出大漠苍茫之壮观,黄河浩渺无尽头的壮阔景象:“⑤_______⑥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写出山的雄伟与黄河波涛的奔腾咆哮之势;“⑦_______,⑧______”(杜牧《泊秦淮》)通过描写秦淮河两岸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引发思古之幽情。
2024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4.05)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8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①古城,如同一部厚重的史诗,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②古城,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且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老的济南城,像一幅自出心裁....的画,一部古朴..的线装书,记载....。
..着历史的悲欢离合..了城市的变迁。
班驳的青砖黛瓦,道劲..的参天古木,镌刻苍健的老城古迹,爵的小街流水川流不息....,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风雨。
当我们再次回眸,那些闪烁的千古烟云,依然溢彩流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③当春花落尽,夏荷初绽之际,济南城热情地敞开胸怀,吞吐着泉水,为人们送来甘冽和清凉;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济南城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喧嚣..闲客,然后洋洋自得地俯仰生姿....,静静地享受安宁。
④从这份安宁祥和中,我感受到济南人深藏心底的幸福感和人们脸上四季都挂满的笑容。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载.(zǎi)班驳B.道劲.(jìn)古朴C.镌.刻(juàn)沧桑D.慰藉.(jiè)喧嚣2.文中四个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出心裁B.悲欢离合C.川流不息D.俯仰生姿3.文中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4.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广播站推出"读书节"活动,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广播站征集宣传标语,请你以"读书"为主题拟写一条标语(恰当使用一种修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中考模拟(二)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拮据(jū)倔强(jué)拈轻怕重(niān)遒劲有力(jìng)B.匀称(chèn)干涸(hé)浑身解数(jiě)风雪载途(zài)C.剽悍(biāo)稽首(qǐ)嫉恶如仇(jí)苦心孤诣(yì)D.涟漪(yī)炽热(zhì)周道如砥(dǐ)脍炙人口(kuài)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俄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社戏》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C.《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D.《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家搬进了宽敞的住房,总算有了一块立锥之地。
B.作为一个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应该无所事事。
C.五·一期间,各大商场的顾客滔滔不绝,前去购物。
D.同学们一同爬山玩耍,尽情地享受这天伦之乐。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9年5月12日,广州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在广大市民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
B.“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旨在使亚洲各民族的心灵连接起来为目的,向世界展现一个和平的亚洲。
C.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动漫,不仅在国际上深受欢迎,而且也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追捧。
D.全文阅读是深圳文化建设的闪亮名片,深圳被联合国教研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夏夜的最后一枝百合花》,完成下列各题。
(1)街角处新开了一家鲜花店,我每晚遛弯儿回来都要经过那里。
(2)上个月,朋友从香港过来,送了我一只紫罗兰纹理的花瓶,非常漂亮。
于是从那一天起,晚上遛弯回来的时候,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到花店中转转,郁金香、桔梗、康乃馨、太阳花、海芋,黄菊,每次都随心所欲地买些不同的花,唯一不变的,是每次花束中必有一枝百合。
在我的感觉里,素淡清雅的百合花有着其它花种所没有的纯洁与安静。
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嗓门儿很大,喜欢穿纯棉的碎花衣服,每天像只巨型蝴蝶般在花丛中穿来穿去。
我曾想,这样的人也只能是卖卖花而已。
(3)一天晚上,已经快十点了。
虽然晚了些,可路过花店时,我还是走了进去。
我随手伸向花架上仅有的一只百合花时,胖女人忽然就拉了一下我的胳膊,一脸歉意地说:“妹子,今天就剩这一枝百合了,换枝别的吧。
”我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心底忽然涌起一股怨气。
我清楚地记得,前些天也有这么一次,明明花架上还有一枝百合花,胖女人却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我。
(4)“为什么我不能要这枝花?”我轻声质问着。
(5)“不为什么,换个别的吧,妹子,店里除了这枝花,别的你随便挑,我给你打8折还不行吗?”胖女人语气决绝。
“不行,我就要这枝。
”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
“这枝有人要了。
”“骗谁呢,都十点多了,谁会订了花这么晚了还不来拿?”正争执着,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大姐,今天还有要处理的花吗?”男人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6)“有的,有的”,胖女人的脸瞬间绽放成一朵硕大的秋菊。
(7)我正想争辩两句,忽然感觉一只胖手在花案下捅了我一下,抬头看时,胖女人正冲我眼色,示意我不要说话。
“兄弟,稍等呵”,胖女人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的拿起那枝百合,又从花束中抽出两枝玫瑰两枝勿忘我和几枝满天星,用粉色的手揉纸简单一包,递给了男人。
(8)男人接过来,说了声“谢谢”,递给胖女人10块钱。
胖女人接过钱,拉开抽屉,拿出5块钱来递给男人,男人再次说了声“谢谢”,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9)我狐疑地问“你为什么赔钱卖给他?”我知道男人拿走的那束花,进价也不止5块钱。
(10)“赔点就赔点儿吧,这兄弟挺不容易的,孩子才三岁,媳妇得的是乳腺癌,晚期。
”胖女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男人的媳妇一定非常喜欢百合吧,”我定定地看着胖女人的脸,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那张胖嘟嘟的脸竟是如此的可爱。
(11)“是啊,他说他媳妇特别喜欢百合,可是,这花太贵了,他们消费不起。
于是我告诉他,每晚10点以后我会选出一些影响第二天销售的花以极便宜的价格处理掉。
”(12)“于是,每天的最后一枝百合花便成了非卖品,你宁肯5块钱一束卖给他也不肯25块钱一束卖给我?!”我笑眯眯地瞅着胖女人,脸上写满了一种叫做敬意的东西。
(13)胖女人哈哈大笑,露出了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得了这样的病,那女人一定很痛苦,咱也没什么本事,帮不上什么大忙,送束花,只当捐给她一份好心情吧。
”(14)我的心,忽然就涌起一股久违的感动。
(15)许多时候,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最好的同情便是尊重。
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胖女人却懂得,在施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去维护一对年轻夫妇自尊的心,让他们在受施的同时也能笑起来。
(16)我忽然觉得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善举。
(17)因为那个夜晚,夏夜里的最后一枝百合花馨香了一颗麻木的心,那份不经意间透出的陌生的善良与关爱,温暖了我,温暖了一对病痛中的夫妻,同时也必将汩汩地润泽着这个世界。
5 . 选文中围绕“百合花”与“胖女人”叙述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一波三折。
阅读选文,补全下面表格。
6 . 第(2)段画线句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7 . 品味选文第(16)段加点词语,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我认为女人的行为是“最美丽的善举”?8 . 赏析选文第(6)线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9 . 题目《夏夜里的最后一枝百合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阅读老舍《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段(二)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
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慢慢的把宅门都串净,他又串了个第二回,这次可就已经不很灵验了。
他看出来,这条路子不能靠长,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车容易挣钱的主意。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
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
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
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
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
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10 . 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
(1)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一)中的画线句子。
(2)分析选段(二)中两处加点字“串”的作用。
11 . 选段(一)(二)突出了祥子性格的前后变化。
试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世隶耕(______) (2)父利其然也(______)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13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
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
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
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
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充满必胜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