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消化内科诊疗规范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胸骨后炙烤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减缓,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相识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辨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艰巨,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医治原则】1.一般医治:包括床头垫高15cm,削减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制止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2)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规范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规范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体格检查】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2.影像学检查:(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2)X线钡餐检查;(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1.根据病史和体征;2.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3.钡餐检查发现龛影。

【鉴别诊断】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2.胃肿瘤;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4.胃下垂;5.胃泌素瘤;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1)抑酸药物;(2)胃粘膜保护剂;(3)抗幽门螺杆菌。

2.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1)多年病史、发作频繁、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过正规疗程治疗,症状无减轻,或短期内又复发;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并发穿孔;4)胃溃疡不能排除恶变;5)十二指肠溃疡球部严重变形合并幽门梗阻;6)巨大溃疡或穿透性溃疡。

(2)术式选择:1)胃溃疡:一般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首选Billroth I式;2)十二指肠溃疡:可选择胃大部切除,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SV+A),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

保留交感神经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 AP)。

胃十二指肠溃疡ppt课件

胃十二指肠溃疡ppt课件
2019 48
早期诊断应重视:
(1)对40岁以上,无胃病史而出现胃肠道症状, 或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加重,规律改变。 (2)对胃癌前期病变,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 胃炎,应定期复诊。 (3)多年前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部切除, 近期出现消化道症状。 (4)对贫血、大便隐血阳性的人,应系统详查。 (5)综合应用多种检查。
2019 27
第二节 溃疡病急性穿孔
Acute perforation of Peptic Ulcer
2019
-
28
病因
诱因: 过劳、精神创伤、饮食不节、 洗胃、钡餐检查等
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胃幽门窦前壁小弯侧
2019 29
病理
流入 腹腔
8~12h
胃肠 内容物
化学性 腹膜炎
细菌性 腹膜炎
M1

国际抗癌联盟TMN分期法(1988年)
补充: 1.原位癌以Tis表示,TisN0M0也称0期 2.资料不足时可用TXNX及MX表示
2019
-
49
辅助检查
1.X线钡剂检查(GI)
2.胃内窥镜检查 3.胃脱落细胞检查 4.其他 胃液分析,粪便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验
钡餐、胃镜、胃液细胞学检查联合,早期诊断率可达98%
2019 50
胃癌
病史 短、进行性 疼痛无规律 治疗无效
胃溃疡
长、反复性 典型发作,治疗有效
体征
消瘦、恶液质 包块 转移表现
全身改变不大
2019
-
47
2、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 病变超过粘膜下层。 Borrmann分型: ① Borrmann Ⅰ型:结节型,为突入胃腔的菜花状肿 块,边界清楚。 ② Borrmann Ⅱ型:溃疡局限型,为边界清楚并略隆 起的溃疡。 ③ Borrmann Ⅲ型:溃疡浸润型,为边缘不清楚的溃 疡,癌组织向周围浸润。 ④ BorrmannⅣ型:弥漫浸润型,癌组织沿胃壁各层弥 漫性浸润生长,累计全胃整个胃僵硬呈皮革状,称 皮革胃,恶性程度最高,发生淋巴转移早。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第二章胃炎第三章消化性溃疡第四章肝硬化第五章肝性脑病第六章急性胆囊炎第七章溃疡性结肠炎第八章急性胰腺炎第九章上消化道出血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二章电子结肠镜检查第三章腹腔穿刺术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

【诊断要点】一、症状与体征1.反流症状为主: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加重,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

2.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烧感或疼痛。

3.咽下疼痛或不畅:早期为间歇性,后期或病变重时为持续性。

4.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咳嗽、咽部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

偶见夜间呛咳、吸入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

二、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2.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呈炎症改变。

3.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行食管滴酸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

三、鉴别诊断1.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者应与消化性溃疡、胆囊疾病相鉴别。

2.以胸痛为主者应与心源性疼痛相鉴别。

3.有吞咽困难者应与食管癌和贲门失弛缓症相鉴别。

【治疗原则】一、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二、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包括抬高床头15—20cm,降低腹压,避免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饮食,戒烟、酒。

2.药物治疗(1)促胃肠动力药:多潘利酮每次10mg,每日3次或莫沙比利每次5—10mg,每日3次,疗程8—12周。

(2)抑酸药①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2②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1—2次;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2次;雷贝拉唑10mg每日1—2次。

(3)制酸药及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次枸橼酸铋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胃溃疡可因基底的胃左、右动脉分支的侧壁被溃疡侵蚀而破裂大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可侵蚀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动脉破裂大出血。

【诊断】
一、临床表现症状:1、有典型的溃疡病史或过去检查已证明有溃疡病史。

2、突然大量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

3、病人感到周身软弱无力、心慌、口渴、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甚至发生晕厥、出现休克体征:1、活动性出血病人有轻度腹胀、上腹压痛及肠鸣音增多。

2、有腹痛的病人应鉴别有无伴发穿孔。

二、辅助检查出血24 小时内胃镜检查阳性率达70—80%。

三、诊断依据1、有溃疡病史。

2、发生呕血与黑便。

3、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应激性溃疡出血。

2、胃癌出血。

3、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4、胆道出血。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主要时对失血性休克的预防和急救1、补充血容量2、吸氧、镇静、H2 受体拮抗剂及生长抑素的
应用3、纤维胃镜检查诊断及止血
二、手术治疗1、胃大部切除术2、溃疡基底出血动脉缝扎及溃疡旷置术3、迷走神经切断术
三、术前准备急诊手术:1、胃肠减压2、输液、输血,抗休克3、抗生素皮试,抗感染4、备皮。

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百度文库

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百度文库

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百度文库篇一: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适应证1. 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如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及梗阻、嗳气、呃逆、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2.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

3. 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者。

4. 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5. 高危人群的普查。

6. 须做内镜治疗者禁忌证1. 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2. 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3. 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

术前准备1. 术前常规检查各种器械是否齐备完好,急救药品是否齐备。

2. 了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它检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

3. 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

4. 术前禁食6~8小时。

5. 咽部麻醉,含服麻醉祛泡剂。

有麻醉药过敏史者不用麻醉。

6. 不必常规应用镇静剂、解痉剂。

对个别精神紧张者可行清醒镇静麻醉。

操作方法1. 患者取左侧卧位,有活动假牙要取出,松解领口和裤带,轻咬牙垫。

2. 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在距离镜端20cm 处持镜插入内镜,到达咽喉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轻柔插入内镜到食管,切忌用暴力硬插。

3. 胃镜检查次序插镜后,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察食管、贲门、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

退镜时依次从十二指肠、胃窦、胃角(低位翻转)、胃体、胃底贲门(高位翻转)、食管退出。

应用旋转镜身,屈曲镜端等方法,观察全消化道,包括粘膜色泽、光滑度、黏液、蠕动及内腔形态等,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质、部位及范围,并详细记录,进行摄影、活检。

4. 摄影应在观察完毕,活检前进行。

5. 活检应取4块以上的粘膜,立即放入4%甲醛液中固定,并贴标签避免错误。

多处病灶活检粘膜应分别固定。

6. 检查结束前应抽吸胃内气体,同时退镜。

腹痛诊疗规范2022版

腹痛诊疗规范2022版

腹痛诊疗规范腹痛(abdominalpain)为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病因】(一)常见引起腹痛的腹腔与盆腔脏器的病变1 .炎症阑尾炎、胰腺炎、胃炎、肠炎、憩室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腹膜炎、腹腔内脓肿、盆腔炎等。

2 .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3 .肿瘤胃癌、肝癌、肠癌、胰腺癌等。

4,阻塞或扭转肠梗阻、胆绞痛、肾绞痛、肠粘连、嵌顿疝、肠扭转、卵巢囊肿扭转等。

1 .穿孔或破裂消化性溃疡、憩室穿孔,异位妊娠,黄体、卵巢囊肿,脾、肝癌结节,腹主动脉瘤破裂等。

2 .血管病变B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破裂、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等。

3 .其他肠痉挛、急性胃扩张、经期间痛(排卵痛)等。

(二)常见引起腹痛的腹腔或盆腔外脏器与全身性的疾病1 .胸部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叶性肺炎、胸膜炎、气胸、脓胸、肺梗死、食管疾病(包括痉挛、破裂或炎症)、带状疱疹等。

2 .外生殖器睾丸扭转。

3 .变态反应性疾病腹型紫瘢症、腹型风湿热等。

4 .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毒症、AddiSOn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血吓咻病、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Cl酯酶抑制剂缺乏。

5 .药物或毒物皮质类固醇、硫哩瞟吟、铅、酒精、阿片类药物、昆虫或动物毒液螫入(黑寡妇蜘蛛或蛇咬伤)等。

6 .血液系统疾病镰状细胞病、溶血性疾病。

7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害、脊髓瘠、神经根病、腹型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8精神心理性疾病中枢性腹痛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等。

9,感染性疾病伤寒、带状疱疹等。

10 .遗传疾病家族性地中海热。

11 .其他戒毒、中暑等。

【发病机制】内脏的感觉通过自主神经传导,腹壁的感觉通过脊神经传导,两者均汇集于脊髓背根。

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将腹痛分为四类。

(-)内脏性腹痛痛觉冲动主要经内脏神经传入,因空腔脏器的平滑肌过度收缩、扩张、扭曲、拉伸,或实质脏器的包膜张力增高或炎症而引起。

医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医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疗指南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疗指南上消化道内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壶腹至降段的粘膜形态及病变,如有病变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诊断。

【适应证】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

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

4.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

5.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的普查。

6.须做内镜治疗者。

【禁忌证】1.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2.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3.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1.器材内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各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

2.技术准备(1)了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等。

(2)向患者讲明检查目的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

(3)术前禁食6~8h。

已做钡餐检查者须待钡剂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

幽门梗阻患者应禁食2~3d,必要时术前洗胃。

最好排空大小便。

(4)咽部麻醉:检查前15min用含2%~4%利多卡因的胶浆(内有祛泡剂)或普鲁卡因喷雾或口含,有麻醉药过敏史者可不用麻醉。

(5)不必常规应用镇静剂、解痉剂,对个别精神紧张或胃肠蠕动强者可在检查前15rnin肌内注射阿托品。

患者条件许可时可行无痛胃镜检查。

(6)术前常规检查各项器材是否齐备。

【操作方法及程序】1.患者体位(1)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

(2)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宜取出,松解领口和裤带,轻轻咬住牙垫。

2.插镜目前均使用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在距离镜端20cm处持镜,使镜面对准患者舌根部,将镜端自牙垫中插至咽后壁,左手调节旋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喉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2.影像学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
1.根据病史和体征;
2.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3.钡餐检查发现龛影。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多年病史、发作频繁、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过正规疗程治疗,症状无减轻,或短期内又复发;
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3)并发穿孔;
4)胃溃疡不能排除恶变;
5)十二指肠溃疡球部严重变形合并幽门梗阻;
6)巨大溃疡或穿透性溃疡。

(2)术式选择:
1)胃溃疡:一般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首选Billroth I式;
2)十二指肠溃疡:可选择胃大部切除,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SV+A),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

保留交感神经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 AP)。

3)溃疡并发穿孔:胃穿孔多选择胃大部切除术或修补术;十二指肠穿孔可选择单纯修补、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大部切除术,修补术可选用开腹修补或腹腔镜修补方法。

【疗效标准】
1.治愈:术后症状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非手术治疗症状减轻、或单纯溃疡穿孔修补手术;
3.末愈:末治疗、或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经治无效。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或好转疗效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