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陈彩云;丁寅;刘亚京;张雅博【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颞下颌关节(TMJ)滑膜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升高咬合组、切除咬肌组以及切除咬肌加升高咬合组.通过切除人鼠双侧咬肌来削弱咬合力以及在大鼠双侧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上粘接树脂改变大鼠咬合垂直距离来诱导大鼠TMJ滑膜炎的发生.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双侧TMJ作石蜡切片,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定TMJ滑膜炎动物模型的确立.结果对照组TMJ滑膜未出现炎症性改变;升高咬合组和切除咬肌组出现滑膜下组织血管扩张和滑膜固有层细胞增生,但2组间炎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升高咬合组和切除咬肌组相比,切除咬肌加升高咬合组旱现明显的滑膜炎症特征性表现(P>0.05),包括滑膜下组织血管扩张、纤维素沉积、滑膜固有层细胞增生.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TMJ滑膜炎的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过程,且具有效果稳定、可重复性好的优点.【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8)001【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咬合垂直距离;滑膜;动物模型【作者】陈彩云;丁寅;刘亚京;张雅博【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6滑膜炎症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一些顽固性疼痛的原因之一,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咬合距离的改变将导致髁突位置的改变,引起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一系列适应性和病理性的改变,咀嚼力降低导致髁突形成减少和下颌升支高度降低,是错患者垂直向不调的主要原因。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腔隙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预防复发的研究

渐规则 , 骨陷凹空虚逐 渐减少, 骨小梁明显致密钙化 , 骨髓腔消失 , 突表面能见明显大量软骨样组织 , 分见薄层软骨 纤维层形 髁 部 成。结论 颞下颌 关节成形术后腔 隙内注射 H A能促进髁 突形 态学及 关节 面下骨 小梁改建 , 抑制 骨赘 生成, 促进 髁 突表 面软骨
样组织的形成。
滑 , 否有 陷凹、 是 骨赘 形成等; 然后 固定于 1%福 尔马林溶 液 中, 0 脱钙 , 制片 , E染 色, 察髁 突表 面有黏 弹性保 护膜 、 H 观 关节软 骨 ( 或软骨样细胞 ) 密质骨形成, 、 以及表 面下骨小梁和 骨髓腔组 织学变化情 况等 。结果 关节成 形术后腔 隙 内未注射 H 从 术后 A,
颞下颌关节强 直是一 种 常见疾病 , 下颌 关 节成形 术是 颞 治疗颞下颌关节 强直 的主要 方法 , 但术 后 内外 学 者 提 出 了 许 多 不 同 意 见 。透 明 质 酸 钠 国
(oi h a rnt, A) sdu yl oa H 已广泛应用 于膝关节病 、 m u e 类风湿性关 节炎 的治疗 , 以及腹 腔手术预 防术后瘢 痕粘连 等 。 , 在颞 下
【 关键词 】 颞下颌 关节强直 ; 下颌 关节成形 术; 颞 透明质酸钠 ; 兔 【 中图分 类号】 R72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 - 0 (08 0- 6- 23 34 20 )7 990 4 0 3
方 向行 2c m长 的皮肤切 口。进 行双侧颞 下颌关节成形术 。 124 A组实验标本制作 和取 材 : , . . A 组关 节成形 术后腔隙 内 未作任何 处理 , 关节成 形术后腔 隙内注射 1 H 由山 A 组 % A(
【 摘要 】 目的 探 索透明质酸钠在 颞下颌关 节成形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使用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并评价其牵引效果。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只,行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安置牵引器。
延迟5天后,两侧下颌骨均以0.5mm/次,2次/天的速度牵引15天,牵引结束后固定8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所有动物均良好耐受牵引及固定,未发生死亡,双侧下颌体均显著延长。
固定8周时,两侧新骨均接近正常骨。
结论: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牵引效果可靠,新骨再生良好。
标签: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通过一定频率和速度缓慢牵引骨裂隙,获得新骨再生的临床技术[1]。
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是进行牵引成骨临床研究的基础。
本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进行兔双侧下颌骨截骨,并安置牵引器,对称性牵引,获得了良好的骨再生,未发生动物死亡,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新西兰白兔8只,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全身骨骼系统发育良好,口颌系统无异常,体重2.8~3.2kg。
1.2 牵引器:为自行设计,由浙江省慈溪市慈北口腔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纯钛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
可牵引距离20mm,螺杆每旋转360°牵开0.4mm。
1.3 动物手术及牵引过程:予2%戊巴比妥钠,30mg/kg,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行全身麻醉。
颌下备皮,碘伏消毒铺无菌巾。
切开皮肤、皮下、肌层,分离达下颌骨下缘,贴骨面翻开骨膜,显露下颌骨体部及颏孔,在下颌第一臼齿与颏孔之间,裂钻垂直于下颌骨下缘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截骨,折断下颌骨,注意保护下牙槽血管神经束,避让近下颌骨下缘骨内段下牙槽神经,使用直径1.6mm钻头钻孔,直径2.0mm钛钉固定牵引器。
严密缝合皮下及皮肤术创,牵引杆由皮下引流口伸出。
术后每天予庆大霉素4万单位肌注,连续5天。
构建动物模型的方法

构建动物模型的方法动物模型是生物学、医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中使用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这些模型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分析动物的形态各种复杂的行为特征,并进行实验,以获得新的知识。
构建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很多,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构建动物模型的方法。
首先,生物学家可以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将多个动物的细胞放入一个培养基中,然后观察不同细胞的发育及其产物的表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各种细胞的发育及其表型,或者用于检测某种物质对细胞发育的影响。
其次,生物学家们也可以采用“模型动物实验”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建立各种动物模型,模拟动物的生活。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模拟动物的生活状况,探究动物的各种行为特征,从而为学术研究提供测量和评估数据。
第三,生物学家也可以采用“实时数据采集”的方法来构建动物模型,将相关行为特征的实时数据收集到系统中,以跟踪模型动物的行为和发育特征。
这种方法实时监测模型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动物特征的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发育特征。
第四,生物学家也可以采用“实体动物实验”的方法,在实体实验中通过观察模型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来构建动物模型。
借助实验,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以及不同环境、温度、营养状况等因素对动物形态和行为特征的影响。
最后,生物学家也可以采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分析动物在遗传上的表现型特征,从而构建动物模型。
通过基因敲除,可以发现动物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对其行为特征或发育特征的影响。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基因调节机制以及基因-行为表型的相互关系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构建动物模型的几种常见方法。
它们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效地检测动物各种行为特征及发育特征的机会,使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生活状况,从而促进和推进一系列生物学研究。
动物解剖生理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动物解剖生理颞下颌关节的组成英文回答: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is a synovial joint that connects the mandible (lower jaw) to the temporal bone of the skull.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ovement of the jaw, allowing for actions such as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mouth, chewing, and speaking.The TMJ is composed of several components. The mandibular condyle, which is the rounded portion of the mandible, fits into the mandibular fossa of the temporal bone. This forms the hinge-like joint that allows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mouth. The articular disc, a fibrous cartilage structur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ondyle and the fossa. It acts as a cushion and helps to distribute the forces during jaw movement.The TMJ also has ligaments that provide stability tothe joint. The lateral ligament, also known as thetemporomandibular ligament, connects the condyle to the zygomatic arch. It limits excessive movement of the jaw and helps to maintain proper alignment. The stylomandibular ligament, on the other hand, connects the styloid process of the temporal bone to the angle of the mandible. It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to the joint.Furthermore, the TMJ is surrounded by a joint capsule, which is a fibrous structure that encloses the joint and helps to maintain its integrity. The capsule is lined with a synovial membrane that produces synovial fluid, which lubricates the joint and reduces friction during movement.In addition to these components, there are also several muscles involved in the movement of the TMJ. The muscles of mastication, such as the temporalis, masseter, and medial pterygoid,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jaw. They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force for chewing and biting.中文回答:颞下颌关节(TMJ)是一种滑膜关节,连接下颌骨(下颚)和颞骨。
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进展

离散 成有 限个 单元 .以各单元 的结合体 代 替原 连续
体并 逐个 研究 每个 单元 的力 学性 质 .建立 单元 的刚
度 方程 .然 后根 据给定 的载荷条 件将 其组 集 成总 体 刚度方 程 .按 照 给定 的边 界位移 条件 求解 总体 刚度 方 程组 . 到单 元所有 节 点 的位 移 . 据此 计 算单 元 得 并 的 内力 和应 力 由于其 通用 性 和有效 性 . 随 着计 伴
【 ywo d 】 tm o ma db l itbo e h nc; ii lm n a a s ; o e rc n t c o Ke r s e p r n iu r o ; i c a is f t ee e t n l i m d l e o s u t n o a jn m ne y s r i
An Ove v e o r i w fThr e d m e son lFi ie El m e e - i n i a n t e nt
M o ei g M eh d n Te p r m a d b l rJ it d l t o so m o o n i ua on n
收 稿 日期 : 2 l 0 — 0 O一 9 06 基 金 项 目 : 上 海 市 重 点 学 科 ( 势 学科 ) 设 资助 项 目 ( 0 0 ) 优 建 Y 2 3 作 者 简 介 : 盛 潇 ( 9 5)男 , 1 8 . , 山东 菏 泽 人 , 士 研 究 生 . 硕
生物力 学是力学 与生理学 、 医学等学科 相互渗 透
形 成 的边 缘 科 学 .是 用 力 学 方 法 定 量 研 究 和分 析
部 分 I 。
动物造模方法

动物造模方法
动物造模方法是一种模拟人类疾病或生理状况的技术,通过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和治疗手段。
以下是动物造模方法的具体介绍:
1. 病理模型:通过在动物身上引入人类疾病相关的病理因素,如感染、毒素、损伤等,可以建立动物病理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2. 基因模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引入动物基因组中,可以建立动物基因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遗传因素,研究疾病的遗传机制和基因治疗手段。
3. 药物模型:通过给动物服用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建立药物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治疗过程,研究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4. 行为模型:通过训练动物模仿人类疾病的行为特征,可以建立行为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行为特征,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
动物造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的过程,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动物造模方法也有助于研究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动物模型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可以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疾病状态,为科学家提供了更深入的研究手段。
下面介绍一种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
材料准备:
1. 动物标本(如小鼠、大鼠等)
2. 硅胶
3. 硬化剂
4. 剪刀
5. 手套
6. 容器
步骤:
1. 准备好动物标本,并用剪刀将其头部、四肢等需要制作的部位分离
出来。
2. 将硅胶和硬化剂按比例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
3. 戴上手套,将混合好的硅胶涂抹在需要制作的部位上,厚度约为3-
5毫米。
4. 将分离出来的动物部位放置在涂有硅胶的位置上,并轻轻按压使其
贴合。
5. 等待硅胶完全干燥(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而定),通常需要
24-48小时。
6. 干燥后,用剪刀或刀片沿着硅胶边缘将其割开,取出动物标本部位。
7. 将硅胶模型放置在容器中,倒入石膏或其他材料,使其填充硅胶模
型的空腔。
8. 等待石膏干燥后,将硅胶模型撕掉,得到动物模型。
注意事项:
1. 使用硅胶时要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2.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材料误入口中或眼睛等敏感部位。
3. 切勿将硅胶涂抹在动物标本的毛发上,以免影响质量和效果。
4. 制作动物模型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周子凌3022007002口腔医学系十三队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摘要:颞下颌关节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将为疾病病因机制的探讨、治疗方法的比较及治疗效果的判定等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途径。
本文将根据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原则就不同的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效果评判做一综述。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颞下颌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种类较多,其中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及骨关节病最为常见。
其病因和病理机制不明,对其治疗始终处于探索阶段。
动物模型的建立则为病理机制的探讨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条件和辅助手段。
因此建立良好的颞下颌关节病模型对研究其病理机制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建立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的主要方法包括创伤法,腔内注射法,偏侧咀嚼法,心理应激法,咬合干扰法等方法。
实验动物主要有大鼠,兔,山羊,小型猪等。
1 创伤法创伤法旨在通过对颞下颌关节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创伤来破坏关节结构,从而诱发实验动物产生颞下颌关节疾病。
主要可通过外科手术和撞击法的方式构建动物模型。
外科手术法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直接破坏关节腔结构。
其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切除咬肌①,破坏关节表面软骨,去除关节盘,关节腔内植骨②,于关节镜直视下,于关节结节后斜面以电动削刨器行关节面钻孔,形成关节结节骨软骨缺损模型③。
外科手术法主要针对体型较大的动物如山羊,兔,小型猪等。
以上手术直接造成关节结构和内环境的破坏,创伤大,易留并发症,与人类颞下颌关节病发生发展过程差别很大。
④撞击法主要通过撞击机撞击实验动物下颌角的方法造成颞下颌关节间接损伤,建立颞下颌关节病动物模型。
撞击机一般包括固定系统(包括底梁、大小基座)、致伤系统(包括高压气室、发射管、撞击杆、投射体)、激光测速装置、激发装置、可调载物台及回收桶小车等部分组成;其中撞击杆前端携带不同质量的钢质投射物。
通过调节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的大小来驱动撞击杆使投射体产生不同的速度。
当撞击杆在运动过程中受阻而于瞬间制动时,其前端的投射体被仍以原速抛出。
.可适用于家兔、犬、羊、猴、猪等较大动物的撞击实验。
依动物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撞击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时动物受撞击后不能向后移动,便于在动物上布放许多传感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动态时动物不作任何固定,成自由撞击状态,模拟拳击、投射物等对人体的损伤。
⑤该方法常用动物模型为山羊。
方法为用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以10 MPa的气压推动撞击杆,使0.845 kg的钢质圆柱形抛射体以(18.46±0.31)m/s的撞击速度在开口状态下撞击山羊颏部,撞击能量为139.2~148.8 J,间接造成幼年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间接性损伤。
⑥也有采用兔或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
根据作者了解,由于这种方法花费较大,且重复性,可靠性较低,并且容易造成实验人员危险,现在已不再使用。
2 腔内注射法腔内注射法主要是通过向关节腔内注射一些物质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一定损伤。
常用物质包括细胞因子,酶类,抗原物质等。
2.1 细胞因子。
对老鼠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注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human recombinant interleukin-1,hrIL-1),可导致关节炎症。
结果证实,关节内注射hrIL-1所导致的关节炎症病变程度取决于注射的部位、次数、剂量和动物年龄。
⑦将hrIL-la(1.5×l U/0.01 lTl1)200 m1分两次、间隔10d注入老鼠的颞颌关节左侧关节上腔,可诱发关节炎。
⑧一些学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诱发骨关节病。
⑨2.2 酶类。
常用的酶包括胶原酶和木瓜蛋白酶。
通过山羊关节上腔内注射0.5%胶原酶,可制造颞下颌骨关节炎(TMJOA)实验动物模型⑩。
在大白兔的右侧颞下颌关节上腔以及下腔注射注射2%木瓜蛋白酶各O.2mL,注射两次,3天一次。
注射早期,颞骨关节面、关节盘、髁状突软骨即出现明显的骨关节病的改变;后期出现关节软骨纤维层剥脱,关节软骨以及关节盘中的裂隙明显,局部颞骨关节面和髁状突出现关节软骨剥脱等损害。
112.3 抗原物质用4ml卵白蛋白(ovalburmin)分别于第l天和第l4天两次注射于兔的皮下使其致敏,再于第19天关节腔内注射0.2 ml(20 mdm1)卵白蛋白诱发出了关节炎症。
122.4 其它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尚有激素(包括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13,P物质(substance P,10 M,0.01m1)14,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 s edjuvant,CrA),15角叉菜(carrageenan)16,尿酸盐结晶体(urate crysta1)17等。
腔内注射法不容易造成关节结构和内环境的破坏,重复性较好,绝大部分的实验动物都可适用。
但仍然与人类颞下颌关节病发病机制相差甚远。
3 偏侧咀嚼法偏侧咀嚼一直是颞下颌关节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许多研究通过拔除动物的牙齿造成牙列缺损,关系紊乱,从而改变关节负荷造成颞下颌关节损伤。
实验动物常为大鼠,采取间断磨除单侧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18或采取直接拔出磨牙的方法。
19该方法相似性,重复性好,实验成本低,且较好的模拟了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
但主要缺点是大鼠的牙齿为不间断生长,因此需要多次磨除或拔除新萌出的磨牙。
也有使用小型猪为实验动物20,但实验成本将大大提高。
4 心理应激法心理应激是指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长期心理应激可引起大鼠咀嚼肌超微结构及能量代谢的改变,咀嚼肌功能状态与颞下颌关节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
因此可通过心理应激诱导大鼠产生颞下颌关节病。
常用方法有大鼠心理应激箱法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
4.1 大鼠心理应激箱法21随机将90只大鼠平均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对照组,情绪刺激组(emotionalstress,ES)和足部电击组(foot—shocked,FsD),各组动物的体重、性别通过均衡检验,证实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动物模型的制备和饲养条件相同。
按照如下方法施加刺激因素。
实验开始前1周,将大鼠都放入相应的交流箱中适应,不给任何刺激,使其适应环境。
观察无明显全身疾病,无失牙及咬合紊乱。
各组大鼠按照分组因素分别放入相应的小室中。
ES组放入底部绝缘的小室,FSD 组放入底部导电小室,对照组不接收任何信息。
每只ES大鼠周围至少2只FSD大鼠相邻,以保证其接受到相邻鼠的信息。
实验时,交流箱通过电刺激发生仪给FSD 组动物足部电击,ES组动物可获得邻居FSD组鼠的各种信息,如叫声,跳跃,姿态,竖毛,翘尾,粪便及汗的气味等。
每天上午的固定时问给l h刺激,电压48 V,刺激频率0.5 Hz,对照组实验中不受上刺激影响。
各组动物饲养条件相同。
4.2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22使大鼠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昼夜颠倒(24 h)、禁食(24 h)、禁水(24 h)、45 oC环境(5 min)、夹尾(1 min)、4℃冰水游泳(5 min)、针刺(20次)、束缚应激(24 h)、摇晃、陌生物品等1O种应激因子按随机方法应用。
顺序随机,使动物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以避免发生适应性。
心理应激法较好的模拟了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病模型,可靠性较好,但个体差异明显,重复性较差。
且由于需要实验道具,使实验成本和复杂性都升高。
5 咬合干扰法牙合(读合)并不是单纯的牙齿间相互排列和接触的静止,而是咬合支持结构、颞下颌关节和神经肌系统的集成。
牙合干扰可能破坏咬合、颞下颌关节和口颌系统肌之间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成为诱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潜在危险因素。
23多数后牙缺失、内倾性深覆牙合等可使牙合平面及牙弓形态发生改变,引起咬合干扰。
24咬合干扰作为TMD的重要致病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25常用咬合干扰法有针对大鼠粘固0.4 mm厚度全冠制造咬合干扰26;通过正畸方法前移幼年及青春期雌性大鼠右侧上颌及左侧下颌第一磨牙,造成大鼠的实验性咬合紊乱模型27;前移大鼠第一磨牙的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咬合紊乱模型;28在胎面洞型内放入一个2mm牙用固位钉建立大鼠单侧高殆的咬合创伤动物模型29。
咬合干扰法可较好的模拟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病过程,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等都较为良好,但实验步骤较为复杂。
6 其他方法6.1 摘除卵巢切除青春期雌性大鼠卵巢后,大鼠髁突前部出现骨赘,后部骨量减少,关节软组织的厚度在髁突的前部和中部增加,证实大鼠青春期雌激素缺乏会诱发颞下颌关节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血清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的水平改变来实现的,对于成年大鼠雌激素缺乏则会导致骨质疏松。
30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造成全身性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6.2 高正加速度环境根据高正加速度环境可造成头部血流供应减少的原理,可选择无明显全身疾病,无失牙及咬合紊乱,无颞下颌关节运动异常的猴驯养后加载高正加速度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加速度生理动物模型。
31该模型需用到动物离心机,主要用于研究飞行员和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7 建模方法的选择原则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各异,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存在。
应根据研究目的灵活选择不同的建模方法和合适的实验动物。
在上述的所有方法中,以腔内注射法,偏侧咀嚼法,咬合干扰法最为常用,腔内注射法操作简便,偏侧咀嚼和咬合干扰法重复性,可靠性较高。
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方法都是模拟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某一病理过程来诱发疾病的发展,并不符合颞颌关节紊乱病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病变发展缓慢、破坏与重建共存的特点,而且更多侧重于疾病的病理变化,而非疾病的病因机制。
故所有动物模型均有其局限性,必须结合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
8 参考文献①陈彩云丁寅刘亚京张雅博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1):21.②杨辛沈国芳张志愿山羊颞下颌关节强直病理模型的建立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5(1):42③王旭东杨驰邱蔚六蔡协艺哈缕经关节镜建立颞下颌关节面急性骨软骨缺损动物模型上海口腔医学,2001,10(3):249④张娟张志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6):446⑤刘桂才周树夏张明胡开进刘彦普雷德林直接性兔颞下颌关节创伤动物模型的建立Jour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2003,19(2):106⑥刘桂才赵海涛胡开进刘彦普赵晋龙周树夏间接性TMJ损伤的MRI表现及意义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4):514⑦Chandmsekhar S,Harvey AK,hubey PS,et a1.Clin lmmunollnmmnopathol,1990,55(3):382—400⑧KawaiY,KubotaE,OkabeE.JDentRes,2000,79(7):1489—1495⑨胡建殷新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29(6):357⑩高占巍刘曙光王大章马海欢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关节滑液NO水平变化的研究广东牙病防治,2007,15(6):24611赵立星宋代辉魏魁杰殷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47(6):2512Tominaga K,Alstergrcn P,Kurita H,et a1.J Oral Pathol Med,1999.28(6):268~27313Sewall SR,Ryan DE,Kwm PH,et a1.J Oral Ma.~llofac Surg,1995,53(12),1435~14314Carleson,Alstergrcn P,Appelgren A,et a1.Life 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