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探规范

合集下载

钎探标准

钎探标准

1-3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
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ø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º尖锥形状,
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1.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

2.1.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
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1-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3 就位打钎
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
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钎探最新规范

钎探最新规范

钎探最新规范钎焊技术是现代焊接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钎焊在金属制品生产中广泛应用,并且以其结构简单、工艺灵活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钎焊工艺,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钎探最新规范发布了。

一、钎焊工艺规范钎焊工艺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1.选择合适的钎焊材料:钎焊材料包括钎料和基材。

钎料的选择要根据被焊材料的类型和要求来确定,基材的选择要考虑到可焊性及强度要求。

2.准备焊接准备条件:钎焊前需要对焊接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确保焊接表面无油污、氧化皮等,同时还需要调整焊接件的尺寸和间隙,保证钎焊过程中的焊接缝顺利形成。

3.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钎焊设备的选择要根据钎焊材料和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确保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得到控制。

4.确保焊接过程符合规范:钎探最新规范也包括了钎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规定,如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速度等。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下完成焊接过程。

5.进行焊后处理:钎焊完成后,需要进行焊后处理,包括冷却、清洁、除渣等步骤。

焊后处理的目的是确保焊缝的质量和性能,避免出现焊接缺陷。

二、钎焊质量控制规范钎焊质量控制是确保焊接过程和焊缝质量的重要环节。

钎探最新规范也对钎焊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

1.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钎焊证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操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保持技能的更新和发展。

2.严格焊接检查:焊接件在钎焊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焊缝质量检查等。

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焊接缺陷的修复:如果发现焊接缺陷,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修复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可以使用钎料再次进行钎焊,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修复。

4.焊接质量记录:钎焊过程需要记录相关的焊接质量信息,包括焊材配料、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追溯焊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钎探最新规范对钎焊工艺和质量控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地基钎探规范

地基钎探规范

地基钎探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砂:一般为中砂二、主要机具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米,孔深米。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地基钎探规范

地基钎探规范

地基钎探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砂:一般为中砂二、主要机具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人工挖孔桩钎探规范

人工挖孔桩钎探规范

人工挖孔桩钎探规范一、钎探的目的人工挖孔桩钎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桩底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探测,了解土层的分布情况、密实度、均匀性以及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等,从而为评估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供依据。

二、钎探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的设计要求和桩底所处的地质条件。

制定详细的钎探方案,明确钎探点的布置、钎探深度、钎探工具和操作方法等。

2、材料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钎探工具,如钢钎、穿心锤、轻便触探器等。

钢钎一般采用直径 22~25mm 的钢筋制成,长度约 18~20m,钎头呈 60°尖锥形状。

穿心锤重量一般为 10kg。

同时,还需准备好记录表格、测量工具等。

3、场地准备将桩孔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平整场地,保证钎探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钎探点的布置钎探点的布置应根据桩的直径和地质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桩径小于 800mm 时,钎探点应不少于 3 个;桩径在 800mm 至 1500mm 之间时,钎探点应不少于 4 个;桩径大于 1500mm 时,钎探点应不少于 5 个。

钎探点应均匀分布在桩底平面上。

四、钎探深度钎探深度应根据桩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钎探深度不应小于桩底以下 3 倍桩径,且不应小于 5m。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钎探深度应适当加深。

五、钎探操作方法1、人工钎探将钢钎垂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 30cm 记录一次锤击数。

锤击时,穿心锤应自由下落,落距为 50cm。

当锤击数达到规定的次数或遇到坚硬土层无法继续打入时,停止钎探。

2、轻便触探使用轻便触探器进行钎探时,应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记录每打入 10cm 的锤击数。

触探杆的贯入速度应控制在 15~30 击/min。

六、钎探记录钎探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钎探点的位置、钎探深度、锤击数等数据。

记录表格应清晰、规范,便于后续的整理和分析。

七、钎探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根据钎探记录的数据,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和钎探曲线,分析土层的变化情况。

地基钎探规范要求有哪些

地基钎探规范要求有哪些

地基钎探规范要求有哪些
地基钎探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钎探孔径和钎管尺寸
规定地基钎探孔径和钎管尺寸,以确保钎探取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钎探深度和取样频率
规定钎探深度和取样频率,以满足地基勘察的需要,同时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钎探设备和仪器的要求
规定钎探设备和仪器的要求,包括钻机、钻头、钎管、计量仪器等,以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钎探操作人员的资质
规定钎探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培训、认证等,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5. 钎探现场安全要求
规定钎探现场安全要求,包括钎探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规程、现场环境、人员安全等,以保证现场勘察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内容:
GB 50329-201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规范》
GB/T 50350-2015《建筑地基基础钻探取样方法标准》JTG E40-2007《公路工程岩土勘察规范》
CJJ/T 189-2012《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Q/GGWF 01-2015《钻探技术规程》。

地基钎探规范05882

地基钎探规范05882

地基钎探规范地基钎探是一种土层探测施工工艺,用以探测土层内隐蔽构造情况或粗略估算土层的容许承载力。

地基钎探规范主要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内容而定的。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地基钎探规范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1、地基钎探是用于天然地基的基础,由天然地基直接承受上部基础荷载,已经设计CFG桩基地基,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做基槽开挖后的地基钎探。

2、桩基础是由桩基承受上部基础荷载,因此桩基础不需要做基槽钎探。

3、钎探是将钢钎打入土层,根据一定进尺所需的击数探测土层情况或粗略估计土层的容许承载力的一种简易的探测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4、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钎探:(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 )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 )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5、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钎探:(1)基坑不深处有承压水层,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2)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

显然,基岩、以建筑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也可不进行钎探。

6、和基础类型没太大关系,关键还是之前的地勘报告以及开完之后会同甲方、监理、设计、地勘单位共同进行的验槽工作。

验槽时候,当发现基槽平面土质显著不均匀,或局部存在古井、菜窖、坟穴、河沟等不良地基,可用钎探查明其平面范围与深度。

所以你的问题要看实际情况。

按照地基钎探规范,标准做法,伐板基础应该满地布孔,探孔梅花状分布,孔距不大于1.5M。

也必须做好钎探记录并绘制钎探平面图,标明每个探孔深度,语探孔一览表中。

已备验槽时参考处理。

探孔验收完毕要用灰土或粗砂将其回填。

钎探的间距与深度一般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基槽宽小于80cm,中心一排布置,间距1.5m,深度1.5m;基槽宽80~200cm,两排交错布置,间距1.5m,深度1.5m;基槽宽大于200cm,梅花形布置,间距1.5m,深度2m;柱基,梅花形布置,间距1.5~2m,深度不小于1.5m且不浅于柱基短边。

钎探试验计算公式参照规范

钎探试验计算公式参照规范

钎探试验计算公式参照规范钎探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土壤工程性质的试验方法,通过钎探试验可以获取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在进行钎探试验时,需要根据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钎探试验计算公式参照规范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钎探试验。

一、钎探试验的基本原理。

钎探试验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钎杆插入土壤中,然后测定钎杆的阻力和侧摩阻力来推断土壤的性质。

钎探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钎杆在土壤中的插入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来推断土壤的密实度、含水量、抗剪强度等性质。

通过测定钎杆在不同深度的阻力和侧摩阻力,可以绘制出土壤的钎探曲线,从而对土壤的性质进行分析。

二、钎探试验计算公式。

在进行钎探试验时,需要根据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

下面将介绍钎探试验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规范要求。

1. 钎杆的侧摩阻力计算公式。

钎杆的侧摩阻力是指钎杆在土壤中侧向移动时所受到的摩阻力,通常用于推断土壤的抗剪强度。

根据规范要求,钎杆的侧摩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_s = k_s \cdot \sigma_v \cdot N_k \]其中,\( f_s \)为钎杆的侧摩阻力,\( k_s \)为侧摩阻力系数,\( \sigma_v \)为有效垂直应力,\( N_k \)为修正因子。

2. 钎杆的总阻力计算公式。

钎杆的总阻力是指钎杆在插入土壤过程中所受到的总阻力,包括侧摩阻力和端阻力。

根据规范要求,钎杆的总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_t = f_s + f_p \]其中,\( f_t \)为钎杆的总阻力,\( f_s \)为钎杆的侧摩阻力,\( f_p \)为钎杆的端阻力。

3. 土壤的密实度计算公式。

根据钎探试验的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壤的密实度:\[ I_d = \frac{f_s}{f_t} \]其中,\( I_d \)为土壤的密实度,\( f_s \)为钎杆的侧摩阻力,\( f_t \)为钎杆的总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