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成语集锦(一)

合集下载

1000个易错成语(精编)

1000个易错成语(精编)

1000个易错成语(精编)一、易错情况分类(一) 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1.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2.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3.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4.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5.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6.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7.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8.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9.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10.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11.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12.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13.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14.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15.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16.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17.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18.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19.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20.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21.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22.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23.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24.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2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27.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11、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3、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4、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

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5、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6、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7、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10、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

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11、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12、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3、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1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5、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16、付之一炬付:给;之:它;炬:火把。

一把火给烧了。

17、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18、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形容相处亲密19、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20、尔虞我诈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21、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50个易错易混成语 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50个易错易混成语 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50个易错易混成语高考易混易错成语成语大家都有听过,它们有哪些呢?下面是网小编带来50个易错易混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0个易错易混成语1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 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常考易错成语例析(一)

常考易错成语例析(一)

常考易错成语例析(一)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的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决不是空穴来风。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

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8.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简单易错成语

简单易错成语

简单易错成语1. 有个成语叫“莘莘学子”,好多人会把“莘莘”读错呢。

这“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可不能读成别的音。

就像我表弟,他老说那些上学的人是“辛辛学子”,哎呀,这错得可有点离谱啦。

你说要是在课堂上这么说,不得被老师纠正呀?这就告诉咱们,对于成语可不能想当然,得认真对待。

2. “暴殄天物”这个成语啊,也容易弄错。

“殄”这个字不常见,好多人就会读错或者用错。

它是指残害、灭绝的意思。

我有个朋友,看到有人把好好的食物乱扔,就大喊“你这是在报殄天物啊”,那发音和用法全错了。

这就好比你把珍贵的宝贝当成垃圾一样,多可惜,多不应该啊。

3. 再说说“安步当车”。

这成语是说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一样,“当”字在这里读“dàng”,可好多人读成“dāng”。

我邻居大叔就这么读错过,他还跟人争论呢。

这就像你明明知道一种游戏规则,却偏要按照错的规则玩,怎么能行呢?这成语也提醒我们,不要自作聪明,要尊重知识。

4. “乳臭未干”这个成语可有趣了,“臭”在这里要读“xiù”,不是臭味的意思,而是气味。

我以前有个同学,总嘲笑那些年纪小的同学是“乳臭(chòu)未干”,那可真是闹笑话了。

这就好比你把猫当成狗,完全没搞清楚状况嘛。

咱们可不能这么糊涂,得把成语的意思搞准确。

5. “博闻强识”也是个容易错的成语。

这里的“识”要读“zhì”,是记忆的意思。

我在图书馆听到一个人读成“博闻强shí”,当时我就想,这可不对呀。

这就好像你要做一道菜,却把盐当成了糖,味道能对吗?所以啊,对于这些有点难度的字,咱们得好好学。

6. “大腹便便”这个成语,“便”要读“pián”。

我见过有人读成“大腹便便(biàn)”,那听起来就很奇怪。

就像你把一个方盒子说成圆盒子,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爷爷就老说那些吃太多肚子大的人是“大腹便便(pián)”,他可从来没读错过呢,咱们得向他学习呀。

中考常见及易错成语(1)

中考常见及易错成语(1)

中考常用成语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2.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3. 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常见误用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4. 炙手可热:炙烤之手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盛,气焰高,含贬义。

5.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贬义。

6.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7.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8. 鼎力相助: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9.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宛如活的。

一定是指“并非活的”。

误例:李丽听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11.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应说别人使自己破屋生辉不胜荣幸。

12.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

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误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著作。

13.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14. 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5.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误例:考前虽然夜以继日地复习,但还是有两门课挂了红灯,其他科目也差强人意。

16.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7. 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易大词小用。

18.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9.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20.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需加标点”。

21. 侧目而视:拘谨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钦佩地看”。

语文知识清单:易错成语

语文知识清单:易错成语

语文知识清单:易错成语
1.画蛇添足:指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2.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3.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4.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于紧张或敏感,而出现毫无根据的疑虑或恐惧。

5.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事物上加上点睛之笔,使其更加完美精彩。

6. 守株待兔: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成功,不愿努力奋斗。

7. 杀鸡取卵:比喻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长远的利益。

8. 风马牛不相及:形容事物之间没有关联。

9. 蜻蜓点水:比喻做事不用心,只是走过场。

10.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

- 1 -。

48个常见易错成语

48个常见易错成语

48个常见易错成语1.万人空巷【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登堂入室【释义】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望其项背【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罪不容诛【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5.七月流火【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目无全牛【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7.首当其冲【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9.不刊之论【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10.明日黄花【释义】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的菊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成语集锦(一)黄海燕整理易望文生义而错的词1、.弹冠相庆错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错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不刊之论删不得)3、文不加点错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文不加点一气成)4、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错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错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不足为训非准则)7、始作俑者错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8、首当其冲错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而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因此,运用是不当的。

9、下车伊始错例: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分析:旧指新官刚到任(下车:指新官到任;伊始:开始)。

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例句将其误解为:刚下车。

10、从长计议错例: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放长时间商量考虑,不急于做决定。

并非放远眼光之意。

11、七月流火错例: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使莘莘学子从七月流火的最炎热的日子里解脱出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考生的关怀。

分析:指天气渐渐转凉。

例句将其误解为:天气炎热。

12、目无全牛:错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分析: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以比喻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境界。

这个成语是个褒义词,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例句将其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13、屡试不爽错例:为了明天的实验测试能顺利过关,他已将要做的实验做了很多次了,可屡试不爽。

分析: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往往将其误解为:多次实验都不成功。

14、罪不容诛错例:①张雄这次虽然犯了法,处理是应该的,但他毕竟是功臣,罪不容诛啊。

②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诛:杀死,判处死刑。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罪不容诛死有余)15、万人空巷错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分析: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被人误解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16、不忍卒读错例:①网络小说多有言过其实者,文笔太差让人不忍卒读。

②翻他的文章,不忍卒读.每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很多,但却全是些语法不通的病句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不忍卒读文章悲)17、久假不归错例:①“五•一”放了七天的长假,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久假不归。

②有个别工人经常请假,有时甚至久假不归,严重影响了公司形象。

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久假不归借东西 )18、山高水低错例:①一般只有赛事结束才知道山高水低,早一分钟都不可靠。

②每逢锣鼓比赛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

③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一座座小岛,仿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

山环水绕、山高水低的旖旎风光,令人陶醉。

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

(山高水低人死亡。

)①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19、不以为然错例:①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②一名官员对正在迫近的微软公司在搜索领域的竞争不以为然,③镇党委书记对失地农民的反映不以为然。

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含轻蔑意味)。

(不以为然不赞同)20、不学无术错例:①我开始旷工,师傅告诫我说:“你这叫不学无术”②别人都不学无术,红梅不学有术学:名词,学识、学问。

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含贬义,(不学无术没学问)21、不孚众望错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

(不孚众望人失望)22、豆蔻年华错例:我们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专指代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女十三四)23、五风十雨错例:①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②北方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含褒义(五风十雨风雨顺)24、不赞一词错例:黎兵最近两次考试都是全班的第一名,当他把这一消息告诉给父亲时,父亲非但不赞一词,反而说他学得不够好,仍需继续努力。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一句话也不说。

现指一言不发。

(不赞一词文章妙)25、人面桃花错例:软软的羊毛围巾又暖和又绚丽,衬着年轻女孩漂亮的笑脸,感觉如人面桃花一般青春亮丽。

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人面桃花情感追)26、人浮于事错例: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不能人浮于事,高高在上。

浮:超过。

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

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浮于事人员多)27、木人石心错例:这道题这么容易,我又给你讲了怎么解,现在你还做不出来,看来你是个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人石心意志坚)28、火中取栗黎明从浓浓大火中背出一个老人,他是在“火中取栗”。

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火中取栗被利用)29、出神入化错例:①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丰富的联想,我凝望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

②听李老师的课有一种出神入化之妙。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

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神入化技艺高30、功高不赏错例:学者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认为,年羹尧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不被重用,他的功高不赏令人同情。

功:功勋,功业。

赏:赏赐。

功劳极大,无法赏赐。

形容功劳之大。

(功高不赏无法赏)31、大方之家错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分析: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不能理解为:大方的人。

32、三人成虎错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分析: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

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多被人误解为:只要团结合作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3、明日黄花错例:老校长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分析:这个成语原出自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

以后人们便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沿用至今。

例句将其误解为:未来的花朵34、不名一文错例: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

谁能想象得到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员工呢?分析:连一文钱也没有(名:占有),形容极为贫困。

往往被误解为:不出名,没有名声。

35、寻章摘句错例: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分析:读书时只摘记漂亮的词句,不深入研究;写作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不能误解为:引用书籍中的话语,材料。

36、一言九鼎错例:他最看重诚信,总教育孩子要做个一言九鼎的人。

分析:说话有份量。

不能误解为:守信用。

与人为善错例: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

分析: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不能误解为:文明礼貌,和气待人。

37、炙手可热错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分析:源于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比喻一些人(权贵)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显然例句把“炙手可热”误解成为热门、抢手之意。

38、振聋发聩错例: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分析: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人。

上句将其误解为:声音很大。

39、罪不容诛错例:他不是有意的,况且他还不满十六周岁,我认为他罪不容诛。

分析: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例句却误解为“罪不至死”的意思。

40、坐地分赃错例: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

分析:(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物。

往往将其误解为:在犯罪现场分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