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实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总则(1)为了规范金相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操作,特制定本工艺。

(2)本工艺适用于DSM-Ⅲ型便携式金相显微镜及与其配套使用的OLYMPUS C-3030ZOOM型数码照相机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的现场金相检测工作。

其他金相设备的金相检测工作可参照本工艺,编制相应的专用工艺或检验方案。

2.0依据(1)GB/T13298(2)相关的规程、材料标准等(3)仪器使用说明书3.0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3.1 要求3.1.1安全要求(1)环境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环境中的作业,应当具备动火条件。

(2)位置要求:要求工位易于操作,即够得着。

(3)空间要求:打磨的空间,放置现场显微镜的空间,现场观察显微镜的空间。

(4)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准进行检测工作。

3.1.2 人员要求负责资料审查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经验,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检测的人员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或材料检验资质。

3.1.3 仪器、辅材要求(1)浸蚀液:4%硝酸乙醇溶液。

(2)工具用品:安全防护用具,电动砂轮机,电动砂轮盘机,不锈钢镊子,羊毛轮,320号砂纸片,砂轮片,01#、02#、03#金相砂纸,W3.5研磨膏等。

(3)抛光表面质量:抛光后金属表面为镜面,无划痕。

(4)电源:自备电源为2节1号串联,电压值3.0V电池,现场电源为220V 电源。

(5)相机像素300万以上。

(6)清洗液:丙酮。

3.2 程序、方法、内容3.2.1 资料审查(1)审查试样的设计、材料牌号、规格等资料。

(2)审查试样以往的检测、运行资料等。

3.2.2腐蚀液的配置(1)带好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取50ml洁净量筒,倒入24ml化学纯乙醇(乙醇含量≥99.8%),倒入100ml 烧杯;取5ml洁净液管吸入1ml化学纯硝酸,滴入装有乙醇的100ml烧杯,轻轻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100ml无色磨口瓶内,装入适量脱脂棉球,盖好瓶盖待用。

金属材料试验原始记录.

金属材料试验原始记录.
■ VI
*1
Mb

JLWrt
M?
%
*
■hoc«iuYtrtiaiau/awuft札
OMSV択:(TTH2 1MI
复核:试验:
\I Zr-A-
计昇:
222 1截面积=R =3.1415 8A=201.1伽
标距=16X5=80 mm
两支棍间距离L= (d+3a) ±).5a, L= (3d+3a) = (3X6+3X16) =96 m屈服强度二荷载(KN)
匕KU
Hny.vqui*
Al t »*«▼—
■ 4 *fT
If KijV7
•NM*于
■一i便
HA
■■பைடு நூலகம்rr
ruin t
Ito
• ¥
\0*1
CM
4


hM-

mriM
•w
w
KM

•・
KM
・k

fttt

H=*
ttl
■ bl
1
M1.I
<TB
>w
91M
■A
«>
W・・
JL*n
<1

的;
IIM
1* ■ z
m
E
威遵111.A122 ■!
皿力Ifii
fiJI飙忖
盒Mil I
HF
L
in
i、h
KM
■1*
NFtM
4 41 I「・•
IM

u Wh.
***
■ EN
BL

—n匚f
f!*A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 材料11(1)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小组组长: 仇程希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

三、实验原理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

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1.加热温度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高温回火(500-650℃)。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试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二、实验项目简介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XXX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XXX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实验要求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相关材料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

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3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记录实验过程;2. 根据金相照片分析成分和金相组织的关系;3. 要求用正规实验报告纸,书写清晰。

五、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材料1. 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

2. 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试样(成分:xxxxx )。

六、 实验步骤(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和浸蚀等步骤。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1. 取样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取其有代表性的部位。

例如研究零件的失效原因时,应在失效部位取样,并在完好部位取样,以便对比分析。

对于铸造合金,考虑到组织的不均匀性,应从表层到中心各个部位进行选取。

对于轧材,研究表层缺陷和夹杂物的分布时应横向取样;研究夹杂物类型、形状、变形程度、带状组织时应纵向取样。

对一般热处理后的零件,由于组织均匀,可任意取样取样时应保证试样观察面不发生组织变化,试样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手拿方便即可,其形状以便于观察为宜。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

2、目镜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将物镜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 当显微观察时,人眼能在明视距离处看到经目 镜再次放大的虚像。
目镜的构造比物镜简单的多,仅由为数不多的 几片透镜组成,由于通过目镜的光束近于平行, 目镜的像差并不严重,孔径角也小,所以目镜 的鉴别能力低,放大倍数也不高。目镜的类型、 规格等也常以文字符号标注在目镜的外壳上, 实验中常用的目镜为10、12.5、15、10(带有 刻度尺的)等几种,其所示的数字即为目镜的 放大倍数。
(3)显微镜的机械系统
金相显微镜的机械系统是由各种机构组 成的,它将光学系统和照明系统联成一 体,共同发挥作用。一般显微镜的机械 系统是由支撑装置和镜体部件组成。支 撑装置包括底座、镜架、载物台、微动 装置等,镜体部件包括物镜转换器、物 镜和目镜。
4型金相显微镜实物图
1-载物台;2-镜臂;3-物镜转换器;4-微动座;5-粗 动调焦手轮;6-微动调焦手轮;7-照明装置;8-底座;9 -平台托架;10-碗头组;11-视场光栏;12-孔径光栏
(2) 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金相显微镜与生物显微镜不同,它是利 用反射光将不透明的物体进行放大成像 的。金属试样不透明,需要有照明装置。 将光线投射在试样表面,借金属表面本 身的反射能力,使部分光线被反射而进 入物镜,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随 后在目镜中形成一个虚像。
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光源 滤色片 孔径光栏 视场光栏 照明器 照明系统的光轴调整
(6)照明系统的光轴调整
为了保证光线均匀地照射在试样表面以 及得到亮度均匀地映像,要求照明光束 或成像放大光束与目镜、物镜主光轴同 心,平面玻璃的倾角恰好450。检查时, 可将试样聚焦后,缩小孔径光栏,取下 目镜,看镜筒中的亮斑是否在中心,如 果不在,可调节光栏位置或转动平面玻 璃,使镜筒中的亮斑移向中心。

金相试样实验报告

金相试样实验报告

篇一: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金相试样制备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

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

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

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

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

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

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

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

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

金相试验实验报告.

金相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中北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一实验名称: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样品制备二实验目的(扼要说明研究对象,实验意义及作用等)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4.了解金相显微组织的显示方法。

三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包括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对着金相试样的透镜称为物镜,对着眼睛的透镜称为物镜。

借助于物镜与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是物体放大到很高倍数。

其光学原理如图所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下式来确定:M=M物·M目=L/f物·D/f目式中:M—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物——物镜的放大倍数;M目——目镜的放大倍数;f物——物镜焦距;f目——目镜焦距;L—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即目镜与物镜的距离);D—明视距离(250mm)。

2)显微镜的鉴别率:光学显微镜的鉴别率是指它能清晰的分辩物体上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

d值越小,鉴别率就越高。

鉴别率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它可由下式求得:d=λ/(2N·A)式中 d—物镜能分辩出的物体相邻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即鉴别率);λ—入射光线的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

数值孔径越大时,d值也就越小。

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数值孔径大的物镜的聚光能力强,能吸收更多的光线,使物像更加明显。

数值孔径可用下式求得:N⋅A=n⋅Sinφ⑶式中:n—物镜与物体间介质的折射率;φ—物镜孔径角的一半。

进入物镜的光线所张开的角度称为物镜的孔径角,其半角为φ,如图1-2所示。

图1-2 孔径角当n与φ值越大时,则数值孔径值就越大,物镜的鉴别能力也就越高。

3)透镜成像的质量单片透镜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几何光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使映像变的模糊不清或发生变形迹象,这种缺陷称为相差。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基础与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实验一铁碳相图平衡组织分析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5)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5)实验二碳钢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 (6)一、实验目的 (6)二、实验原理 (6)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8)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8)实验一铁碳相图平衡组织分析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2、分析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二、实验原理图1-1 铁碳平衡相图铁碳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是研究铁碳合金的性能及相变机理的基础,其相图如1-1所示。

通常将缓冷(退火)后的铁碳合金组织看作为平衡组织,具体分类见表1-1。

表1―1 铁碳合金的分类和组织分类含碳量(%)平衡显微组织碳钢亚共析钢0.02—0.77 铁素体+珠光体共析钢0.77 珠光体过共析钢0.77—2.11 珠光体+渗碳体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铁碳合金在常温下只有两相,即铁素体和渗碳体,由于含碳量的不同,这两个基本相的相对量,形状和分布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显微组织的基本特征:(1)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碳的浓度是可变的,在727℃时达到最大溶解度,为0.0218%,在常温下,碳的浓度为0.0008%左右,铁素体的硬度很低,塑性好,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亮色。

含碳量较低时,铁素体呈块状分布,随含碳量增加,铁素体量减少,在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呈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是碳与铁的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Fe3C,含碳量很高,达6.69%,坚硬而脆,抗浸蚀能力很强,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成白亮色。

在过共晶白口铸铁中的一次渗碳体是从液态中直接结晶成的,故呈条状分布。

在过共析钢和亚共晶白口铸铁中的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沿晶界析出的,所以呈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