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AB CD ∥ ,点E 在CA 的延长线上若50BAE ∠=︒,则ACD ∠的大小为( )A .100°B .120°C .130°D .110°2.如图,要修建一条公路,从A 村沿北偏东75°方向到B 村,从B 村沿北偏西25°方向到C 村.若要保持公路CE 与从A 村到B 村的方向一致,则应顺时针转动的度数为( )A .50°B .75°C .100°D .105°3.如图,直线AB ∥CD ,如果∠1=70°,那么∠BOF 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20°4.具有下列关系的两角:①互为补角;②同位角;③对顶角;④内错角;⑤邻补角;⑥同旁内角.其中一定有公共顶点的两角的对数为(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5.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ACB =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65°,则∠1的度数是( )A .15°B .25°C .35°D .65°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一条直线截另外两条直线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B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C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 .等角的余角相等7.如图,AB ∥CD ,AE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若∠C=70°,则∠AED=( )A .55°B .125°C .135°D .140°8.如图,12l l //,点O 在直线1l 上,若90AOB ︒∠=,135︒∠=,则2∠的度数为()A .65°B .55°C .45°D .35°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10.如图,直线AB ∥ CD ,∠ B=50°,∠ C=40°,则∠E 等于( )A .70°B .80°C .90°D .100°二、填空题 11.如图,AD ∥BC ,EF ∥BC ,BD 平分∠ABC ,图中与∠ADO 相等的角有_______ 个,分别是___________.因为AB ∥CD ,EF ∥AB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三角形DEF 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则点C 移动了________格.13.如图,在ABC ∆中,4AB =,6BC =,60B ∠=︒,将ABC ∆沿射线BC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A B C '''∆,连结A C ',则A B C ∆''的周长为______.14.下面三个命题: ①若是方程组的解,则或; ②函数通过配方可化为; ③最小角等于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15.设圆上有n 个不同的点,连接任两点所得线段,将圆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合的区域,记()f n 为区域数的最大值,则(5)_________f =,(6)________f =.16.如图,已知AB ∥ED,∠ABC=300,∠EDC=400,则∠BCD 的度数是 .17.点M ,N 在线段AB 上,且MB =6cm ,NB =9cm ,且N 是AM 的中点,则AB =___cm ,AN =____cm .18.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该命题的条件是_____,结论是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已知点A 是射线OP 上一点.(1)过点A 画OQ 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B 画OP 的平行线BC ;(2)若50POQ ∠=,求ABC ∠的度数.20.(1)问题背景:已知:如图①-1,//AB CD ,点P 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结,PA PC ,试探究APC ∠与PAB ∠、PC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将下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括号内写上相应理由或数学式)解:(1)APC ∠与PAB ∠、PC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360APC PAB PCD ∠+∠+∠=︒(或360()APC PAB PCD ∠=︒∠+∠只要关系式形式正确即可)理由:如图①-2,过点P 作//PE AB .∵//PE AB (作图),∴180PAB APE ∠+∠=︒( ),∴//AB CD (已知)//PE AB (作图),∴//PE _______( ),∴CPE PCD ∠+∠=_______( ),∴180180360PAB APE CPE PCD ∠+∠+∠+∠=+︒=︒(等量代换)又∵APE CPE APC ∠+∠=∠(角的和差),∴360APC PAB PCD ∠+∠+∠=︒(等量代换)总结反思:本题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从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2)类比探究:如图②,//AB CD ,点P 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结PA 、PC ,请同学们类比(1)的解答过程,试探究APC ∠与PAB ∠、PCD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AB CD ,ABP ∠与CD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P ,若128P ∠=︒,求P ∠的度数,请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21.如图,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在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D的点E,使S△BCE=S△BCD?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3,2m⎛⎫- ⎪⎝⎭在抛物线上,点P为y轴上一动点,求2MP+2PC的最小值.22.如图,在96⨯网格中,已知△ABC,请按下列要求画格点三角形A' B' 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1)在图①中,将△ABC平移,使点O落在△ABC的边AB(不包括点A和点B)上;(2)在图②中,将△ABC平移,使点O落在△ABC的内部.23.如图.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L1交y轴于点A,一次函数y=﹣x+3的图象L2交x轴于点B,L1与L2交于点C.(1)求点A与点B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4.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叫做格点.△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1)过B作AC的平行线BD.(2)作出表示B到AC的距离的线段BE.(3)线段BE与BC的大小关系是:BE BC(填“>”、“<”、“=”).(4)△ABC的面积为.25.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若∠1=∠2,∠3=∠4,则∠A=∠F,请说明理由.解:∵∠1=∠2(已知)∠2=∠DGF∴∠1=∠DGF(____________)∴BD∥CE∴∠3+∠C=180°( )又∵∠3=∠4(已知)∴∠4+∠C=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 ).26.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都在格点上.(1)过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不写画法,下同);(2)过点A画直线BC的垂线,并注明垂足为G;过点A画直线AB的垂线,交BC于点H.(3)线段_____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4)线段AG、AH的大小关系为AG_____AH.(填“>”或“<”或“=”),理由________.27.如图,AB∥CD,∠1=∠2,求证:AM∥CN参考答案1.C2.C3.C4.B5.B6.D7.B8.B9.A10.C11.4 ∠DOF、∠EOB、∠ABD、∠D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D∥EF 12.513.1214.②③15.16;3116.70°17. 12 31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9.(2)40°20.(1)∠APC+∠PAB+∠PCD=360°,理由见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APC=∠PAB+∠PCD,(3)∠P=56°.21.(1)y=x2﹣2x﹣3,D的坐标为(1,﹣4);(2)存在异于点D的点E,使S△BCE=S△BCD,点E的坐标为(2,﹣3);(3)最小值为23.(1)A(0,1),B(3,0);(2)5 324. (3) <;(4) 9 26.(3)AG;(4)<.。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多 ∠AOE=25°,∠DOF=45°,则∠AOC=_______。
C C
⊥E C C ⊥ F ⊥⊥ CC C O C B⊥
4的5∠6、、、位B如a如G、置图F图b=关,、,1系1∠c直8是º是A线,=_平1_则A2_面0B_∠°_内∥_E,_H的C_D∠D。三,=C_条=E_6_F不0_°与_同_,的A。EB直F、线与C,DA若B分、别a∥C相Dc交,分于b别∥G相cCC、,交则H于,aG与、⊥CCCCCCCCbHA⊥⊥C⊥⊥CCCCCCCC,F⊥⊥CC⊥⊥CCCC CCG⊥⊥CCCCH⊥⊥CCC⊥⊥CCCCE
二、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9、B 10、C 11、D 12、C 13、A 14、C 15、B 16、C
三、 解答题(每小题 9 分,共 36 分)
17、解:∵DE∥BC,∠ADE=62°,∠DEC=112°,∴∠B=∠ADE=62°, ∴∠C=180°-∠DEC=180°-112°=68°。 18、解: ∵AB∥CD,∠EFG=72°,∴∠BEF=180°-∠EFG=180°-72°=108°, 又 EG 平分∠BEF,∴∠BEG= 1 ∠BEF=54°,又 AB∥CD,∴∠EGF=∠BEG=54°。
CA C
C
⊥C

D
CE
⊥ C⊥
B ⊥ C ⊥C
C

C C⊥
C

C⊥
CC
CC
18、如图,已知 AB∥CD,EF 与 AB、CD 分别相C交于CE、F,EG C平分C ∠BEF,且∠EFG=72°,
求∠EGF 的度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每个圆纸片的面积都是30,圆纸片A 与B ,B 与C ,C 与A 的重叠面积分别为6,8,5,三个圆纸片覆盖的总面积为7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A .54B .56C .58D .692.如图33⨯网格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则b a -的值是( )A .3-B .2-C .2D .3 3.把方程13124x x -+=-去分母,得( ) A .2(1)1(3)x x -=-+ B .2(1)4(3)x x -=++C .2(1)43x x -=-+D .2(1)4(3)x x -=-+ 4.定义运算“*”,其规则为2*3a b a b +=,则方程4*4x =的解为( ) A .3x =-B .3x =C .2x =D .4x = 5.已知5x =是关于x 的方程4231x m x +=+的解,则方程3261x m x +=+的解是_________.A .53B .53-C .-2D .16.若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4,则它们的积为( )A .48B .240C .480D .1207.某市为提倡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20m 3,每立方米收费2元;若用水超过20m 3,超过部分每立方米加收1元.小明家5月份交水费64元,则他家该月用水( )m 3.A .38B .34C .28D .448.关于y 的方程331y k +=与350y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A .-2B .34C .2D .43-9.若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 ,它的面积就增加39cm ,则正方形的边长原来是( ) A .8cmB .6cmC .5cmD .10cm 10.在解分式方程31x -+21x x+-=2时,去分母后变形正确的是( ) A .()()3221x x -+=- B .()3221x x -+=-C .()322x -+=D .()()3221x x ++=- 11.如图,将长和宽分别是 a ,b 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 x 的正方形.用含 a ,b ,x 的代数式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 ) A .ab+2x 2 B .ab ﹣2x 2 C .ab+4x 2 D .ab ﹣4x 2 12.下列方程的变形,符合等式的性质的是( )A .由2x ﹣3=7,得2x=7﹣3B .由3x ﹣2=x+1,得3x ﹣x=1﹣2C .由﹣2x=5,得x=﹣3D .由﹣13x=1,得x=﹣3 13.若关于x 的方程230x m -+=无解,340x n -+=只有一个解,450x k -+=有两个解,则,,m n k 的大小关系是( )A .m>n>kB .n>k>mC .k>m>nD .m> k> n 14.某商场的老板销售一种商品,标价为360元,可以获得80%的利润,则这种商品进价多少( )A .80元B .200元C .120元D .160元15.某工厂一、二月份共完成生产任务57吨,其中二月份比一月份的23多13吨,设一月份完成x 吨,则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 +23x −13=57B .x +23x +13=57C .x +23x =57+13D .3x +2x =57−13二、填空题16.如果3m -与21m +互为相反数,则m =________.17.一条河的水流速度为3km/h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km/h ,则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的速度是____km/h ;18.某公司销售,,A B C 三种电子产品,在去年的销售中,产品C 的销售额占总的销售额的60%,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估计今年,A B 两种产品的销售额都将比去年减少45%,公司将产品C 定为今年销售的重点,要使今年的总销售额与去年持平,那么今年产品C 的销售额应比去年增加__________.19.定义一种运算:1(1)(1)x a b a b a b *=++++,若设5213*=,则34*=________. 20.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仍可获利2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______元.21.一般情况下2323m n m n ++=+不成立,但也有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m =n =0.使得2323m n m n ++=+成立的一对数m 、n 我们称为“相伴数对”,记为(m ,n ).若(x ,1)是“相伴数对”,则x 的值为_____.2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44cm ,长比宽的3倍少10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23.解方程:1225y y -+=. 解:去分母,得____________.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移项,得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_______________.24.已知关于x 的方程3223x m -=+的解是x m =,则m 的值为_________.25.(1)由等式325x x =+的两边都________,得到等式5x =,这是根据____________;(2)由等式1338x -=的两边都______,得到等式x=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 26.已知21535a x y -和2547a x y +是同类项,则可得关于a 的方程为________. 三、解答题27.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电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某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从2015年5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下表.若2015年5月份,该市居民甲用电100千瓦时,交电费60元.(1)上表中,a= ,若居民乙用电200千瓦时,交电费 元.(2)若某用户某月用电量超过300千瓦时,设用电量为x 千瓦时,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应交的电费.(3)试行“阶梯电价”收费以后,该市一户居民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时,其当月的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28.某家具厂生产一种课桌和椅子,课桌每张定价200元,椅子每把定价80元,厂方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每买一张课桌就赠送一把椅子;方案二:课桌和椅子都按定价的80%付款.某校计划添置100张课桌和x把椅子.(1)若x=100,请计算哪种方案划算;(2)若x>100,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把两种方案的费用表示出来;(3)若x=300,如果两种方案可以同时使用,请帮助学校设计一种最省钱的方案.29.一批皮鞋,按成本加5成作为售价,后因季节性原因,按原售价的七五折降低价格出售,降价后的新售价是每双63元,问这批皮鞋每双的成本价是多少元按降价后的新售价每双还可赚多少元?30.解方程:2x13+=x24+-1.。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A.l3∥l4B.l2∥l5C.l1∥l5D.l1∥l2【答案】D【解析】因为∠1与∠2互补,∠2与∠4互补,可知∠1+∠2=180°,∠2+∠4=180°,所以∠1=∠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l1∥l2,故选D.3.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B.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D.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答案】D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A【解析】三角板的∠CAB,沿着FE进行平移后角的大小没变,而平移前后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画图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B=∠BEF,∴AB∥EF;②∵∠B=∠CDE,∴AB∥CD;③∵∠B+∠BEC=180°,∴AB∥EF;④∵AB∥CD,CD∥EF,∴AB∥E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已知:a∥d,b∥c,b∥d,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a∥c【解析】∵a∥d,b∥c,b∥d,∴a∥c.故答案为:a∥c.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答案】答案不唯一,如∠1=∠3.【解析】∵∠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1=∠3.8.如图所示,若∠1=70°,∠2=50°,∠3=6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E;AC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如图,已知∠1=∠3,AC平分∠DAB,你能推断出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解析】可以推断出DC∥AB,理由如下:∵AC平分∠DAB,∴∠1=∠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3,∴∠2=∠3(等量代换),∴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如图,若∠1与∠B互为补角,∠B=∠E,那么直线AB与直线DE平行吗?直线BC与直线EF平行吗?为什么?【解析】BC∥EF,理由如下:∵∠1+∠B=180°,∴AB∥DE,∵∠1+∠B=180°,∠B=∠E.∴∠1+∠E=180°,又∠1=∠2,∴∠2+∠E=180°,∴BC∥EF.11.如图,已知∠A+∠ACD+∠D=360°,试说明:AB∥DE.12.如图,∠1=65°,∠2=65°,∠3=115°.试说明:DE∥BC,DF∥AB.根据图形,完成下面的推理:因为∠1=65°,∠2=65°,所以∠1=∠2.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AB与DE相交,所以∠1=∠4(__________),所以∠4=65°.又因为∠3=115°,所以∠3+∠4=180°.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习题(含答案解析)

1. 已知多项式(x -2a )与(x 2+x -1)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常数a(含答案解析)的值是 .2. 观察如图图形,并阅读相关文字:那么5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A .10B .14C .21D .153. 已知x -x 1=3,则x 4+x 14= .4. 已知(a 2+b 2+3)(a 2+b 2-3)=7,ab =3,则(a +b )2= .5.6.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OCD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已知∠AOC的度数比∠BOD的度数的3倍多10度.(1)求∠BOD的度数;(2)若OE,OF分别平分∠BOD,∠BOC,求∠EOF的度数.=x 3+(1-2a )x 2-(1+2a )x +2a 1.解:(x -2a )•(x 2+x -1)=x 3+x 2-x -2ax 2-2ax +2a ,∵多项式(x -2a )与(x 2+x -1)的乘积中不含x 2项,∴1-2a =0,解得:a =0.5,故答案为:0.5.2. 解:两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个;三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个);四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6(个);五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数为1+2+3+4=10(个).故选:A .3. 解:1194. 解:∵(a 2+b 2+3)(a 2+b 2-3)=7,ab =3,即(a 2+b 2)2-32=7,∴(a 2+b 2)2=7+9=16,∴a 2+b 2=4,∴(a +b )2=a 2+b 2+2ab=4+2×3=4+6=10.故答案为:10.5.6. 解:(1)设∠BOD =x °,∵∠AOC 的度数比∠BOD 的度数的3倍多10度,且∠COD =90°, ∴x +(3x +10)+90=180,解得:x =20,∴∠BOD =20°;(2)∵OE 、OF 分别平分∠BOD 、∠BOC ,。

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测试题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测试题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所形成的∠1,∠2,∠3,∠4中,属于对顶角的是( )A.∠1和∠2B.∠2和∠3C.∠3和∠4D.∠2和∠4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则∠3的同旁内角是( )A.∠1B.∠2C.∠4D.∠53.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点O,图中∠1与∠2的关系是( )A.∠1+∠2=180°B.∠1+∠2=90°C.∠1=∠2D.无法确定4.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 )A.80°B.100°C.110°D.120°5.在下列图形中,哪组图形中的右图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6.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7.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有( )A.1个或3个B.2个或3个C.1个或2个或3个D.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8.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9.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与a、b相交于点A、B.已知∠1=35°,则∠2的度数为( )A.165°B.155°C.145°D.135°10.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1=∠2B.∠3=∠4C.∠5=∠BD.∠B+∠BDC=18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13.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CD于点C,若∠BOD=38°,则∠A等于__________.14.如图,BC⊥AE,垂足为点C,过C作CD∥AB.若∠ECD=48°,则∠B=__________.15.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__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50分)16.(7分)如图,已知AB⊥BC,BC⊥CD,∠1=∠2.试判断BE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BE∥CF.理由:∵AB⊥BC,BC⊥C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90°(垂直的定义).∵∠1=∠2(已知),∴∠ABC-∠1=∠BCD-∠2,即∠EBC=∠BCF.∴BE∥CF(____________________).17.(9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画AB的垂线段PE;(2)过点P画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F点;(3)说明线段PE、PO、FO三者的大小关系,其依据是什么?18.(10分)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1)若∠AOC=60°,请求出∠AOD和∠BOC的度数;(2)若∠AOD和∠DOE互余,且∠AOD=13∠AOE,请求出∠AOD和∠COE的度数.19.(12分)如图,∠1+∠2=180°,∠A=∠C,DA平分∠BDF.(1)AE与FC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平分∠DBE吗?为什么?20.(12分)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和∠PAB、∠PCD的关系,请从你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变式练习1.C2.∵∠AOC=70°,∴∠BOD=∠AOC=70°.∵∠BOE∶∠EOD=2∶3,∴∠BOE=223×70°=28°.∴∠AOE=180°-28°=152°.3.C4.121°5.C6.8 复习测试1.D2.B3.B4.B5.C6.C7.D8.B9.C 10.A11.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12.40°,140°13.52°14.42°15.8016.ABC 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7.(1)(2)图略;(3)PE<PO<FO,依据是垂线段最短.18.(1)∵OD平分∠AOC,∠AOC=60°,∴∠AOD=12×∠AOC=30°,∠BOC=180°-∠AOC=120°.(2)∵∠AOD和∠DOE互余,∴∠AOE=∠AOD+∠DOE=90°.∵∠AOD=13∠AOE,∴∠AOD=13×90°=30°.∴∠AOC=2∠AOD=60°.∴∠COE=90°-∠AOC=30°.19.(1)AE∥FC.理由:∵∠1+∠2=180°,∠2+∠CDB=180°, ∴∠1=∠CDB.∴AE∥FC.(2)AD∥BC.理由:∵AE∥CF,∴∠C=∠CBE.又∠A=∠C,∴∠A=∠CBE.∴AD∥BC.(3)BC平分∠DBE.理由:∵DA平分∠BDF,∴∠FDA=∠ADB.∵AE∥CF,AD∥BC,∴∠FDA=∠A=∠CBE,∠ADB=∠CBD.∴∠CBE=∠CBD.∴BC平分∠DBE.20.(1)∠PAB+∠APC+∠PCD=360°(2)∠APC=∠PAB+∠PCD(3)∠APC=∠PCD-∠PAB(4)∠APC=∠PAB-∠PCD(1)过P点作EF∥AB,∴EF∥CD,∠PAB+∠APF=180°.∴∠PCD+∠CPF=180°.∴∠PAB+∠APC+∠PCD=360°.。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和∠2是内错角B.∠2和∠3是同位角C.∠1和∠3是内错角D.∠2和∠4是同旁内角【答案】C【解析】观察图形可得,∠1和∠2是同位角、∠2和∠3是对顶角、∠1和∠3是内错角、∠2和∠4是邻补角,所以正确的答案为C,故选C.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答案】D3.如图所示,∠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A.B.C.D.【答案】B【解析】A中,∠1与∠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B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C中,∠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D中,∠1与∠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属于内错角的是A.∠1和∠2 B.∠2和∠3C.∠1和∠4 D.∠3和∠4【答案】D5.∠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C.∠1<∠2 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因为不知道直线a、b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1与∠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选D.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如图,如果∠2=100°,那么∠1的同位角等于__________,∠1的内错角等于__________,∠1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____.【答案】80°,80°,100°7.如图,∠ABC 与__________是同位角;∠ADB 与__________是内错角;∠ABC 与__________是同旁内角.【答案】∠EAD ,∠DBC 和∠EAD ,∠DAB 和∠BCD 【解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进行判断, (1)ABC ∠与EAD ∠是同位角;(2)ADB ∠与DBC EAD ∠∠,是内错角; (3)ABC ∠与DAB BCD ∠∠,是同旁内角.故答案为:∠EAD ,∠DBC 和∠EAD ,∠DAB 和∠BCD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8.如图,∠A 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解析】根据内错角的边构成“Z ”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 ”形进行分析即可.A ∠与ACD ∠是内错角,它是直线AB ,DE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 A ∠与ACB ∠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AB ,BC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 A ∠与ACE ∠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A∠是同旁内角,它是直线BC,AC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与B9.如图:(1)找出直线DC,AC被直线B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2)指出∠DEF与∠CFE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3)试找出图中与∠DAC是同位角的所有角.10.如图所示,如果内错角∠1与∠5相等,那么与∠1相等的角还有吗?与∠1互补的角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解析】∠1=∠2,与∠1互补的角有∠3和∠4.理由:因为∠1=∠5,∠5=∠2,所以∠1=∠2.因为∠1=∠5,且∠5与∠3和∠4互补,所以与∠1互补的角有∠3和∠4.。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知识积累】一、相交线1、邻补角:如下图,∠1和∠2(或∠3和∠4、或∠5和∠6、或∠7和∠8、或∠1和∠3、或∠2和∠4、或∠5和∠7、或∠6和∠8)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如上图,∠1和∠4(或∠2和∠3、或∠5和∠8、或∠6和∠7)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4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1和∠4相等),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同位角:如上图,∠1和∠5(或∠3和∠7、或∠2和∠6、或∠4和∠8),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的同一侧,即左侧(或左侧、或右侧、或右侧),并且在另外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即上方(或下方、或上方、或下方),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4、内错角:如上图,∠3和∠6(或∠4和∠5),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5、同旁内角:如上图,∠3和∠5(或∠4和∠6),这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中间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垂直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垂直定义的两层含义:(1)∵∵A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2)∵AB∵CD(已知),∵∵AOC=90°(垂直的定义)2、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段的概念: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 . 4 对 B .8 对 C. 12 对 D. 16 对
6.如图,已知 FD∥ BE ,则∠ 1+∠ 2- ∠ 3=( )
A . 90° B .135° C. 150° D. 180°
E A
G B
C
D
H
F
第5 题
A 3
1
F
G
C
D
2
B
第 6题
E
A1
E
C B
2
F
D
第 7题
7.如图,已知 AB ∥ CD ,∠ 1=∠ 2,则∠ E 与∠ F 的大小关系
另法: 3 点所在的直线外的 3 点间最多能确定 3 条直线,这 3 点与直线上的 3 点最多有 3×3=9 条直线,
∴∠ GEF= 1 ∠BEF=30 °(角平分线定义) 2
3、解:过 E 作 EF∥ AB ∵ AB ∥ CD (已知) ∴ EF∥ CD(平行公理) ∴ ∠ BEF= ∠ B=40 ° ∠ DEF= ∠D=70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DEB= ∠ DEF - ∠ BEF ∴ ∠ DEB = ∠ D - ∠ B=30 °
。 。
12.平面内有 4 条直线,无论其关系如何,它们的交点个数不会超过
个。
13.已知:如图, DE ∥ CB ,求证:∠ AED= ∠A+ ∠B
14.已知:如图, AB ∥ CD,求证:∠ B+ ∠D+ ∠F= ∠ E+∠ G
A
A
B
G
A
P
B
D
E
E F
G
C
B
C
D
C S
E
第10题
QD
lF R
H
第 13 题
则 n 条直线共有交点个数: 1+2+3+ , + (n-1)= 1 n(n-1) 2
评注:此题是平面上 n 条直线交点个数最多的情形,需要仔细观察,由简及繁,深入思考,从中发现规 律。
5、解: 6 条不同的直线最多确定: 5+4+3+2+1=15 条直线,除去共线的 3 点中重合多算的 2 条直线,即能 确定的直线为 15-2=13 条。

8.平面上有 5 个点,每两点都连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有的
5 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

交点
9.平面上 3 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
个部分。
10.如图,已知 AB ∥ CD ∥EF, PS GH 于 P,∠ FRG=110 °,则∠ PSQ=
11.已知 A 、 B 是直线 L 外的两点,则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是
)条
A . 6 B. 7 C. 8 D. 9
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Hale Waihona Puke ()A . 3 B .1 或 3 C.1 或 2 或 3
D.不一定是 1,2, 3
3.平面上 6 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 3 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A . 36 条 B. 33 条 C. 24 条 D . 21 条
E C
图(2)
B G
F D
例 3.如图( 3),已知 AB ∥ CD ,且∠ B=40 °,∠ D=70 °,求∠ DEB 的度数。
C
D
A E
图( 3)
B F
例 4.平面上 n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 3 条或 3 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
1
例 5.6 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 3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 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 例 6.10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
第 14 题
15.如图,已知 CB AB , CE 平分∠ BCD , DE 平分∠ CDA , ∠ EDC+ ∠ECD =90 °, 求证: DA AB
A
D
E
B
C
第 15 题
16.一直线上 5 点与直线外 3 点,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最多确定多少条不同直线?
3
例题答案
1、解:∵ a∥b, ∴ ∠ 3=∠ 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1+∠ 3=∠ 2+∠ 4= 180°( 平角的定义 ) ∴ ∠ 1=∠ 2 (等式性质 ) 则 3x+70 = 5x+22 解得 x=24 即∠ 1= 142° ∴ ∠ 3= 180° - ∠ 1= 38°
评 注 : 证 明 或 解 有 关 直 线 平 行 的 问 题 时 , 如 果 不 构 成 “ 三 线 八 角 ”, 则 应 添 出 辅 助 线 。 4、解: 2 条直线产生 1 个交点,
第 3 条直线与前面 2 条均相交,增加 2 个交点,这时平面上 3 条直线共有 1+2=3 个交点; 第 4 条直线与前面 3 条均相交,增加 3 个交点,这时平面上 4 条直线共有 1+2+3=6 个交点;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典型例题
例 1.如图 (1) ,直线 a 与 b 平行,∠ 1= (3x+70) ° , ∠ 2=(5x+22) °, 求∠ 3 的度数。
l
3
a
4
2
b
图 (1)
例 2.已知:如图 (2), AB ∥ EF∥ CD , EG 平分∠ BEF,∠ B+ ∠BED+ ∠D =192 °, A
4.已知平面中有 n 个点 A, B, C 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A, D , F , E 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 除些之外,再
n 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 以这 个点作一条直线, 那么一共可以画出 38 条不同的直线, 这时 n等于( )
( A) 9
( B) 10
( C) 11
( D) 12
5.若平行直线 AB 、 CD 与相交直线 EF 、 GH 相交成如图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例 7.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的角中有 2 对对顶角, 4 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
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
n 条直线相
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
二、巩固练习
1.平面上有 5 个点,其中 仅有 3 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 2 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
评注:建立角度之间的关系,即建立方程(组) ,是几何计算常用的方法。 ∠ B - ∠D=24 °,求∠ GEF 的度数。
2、解:∵ AB ∥EF∥CD ∴∠ B= ∠ BEF ,∠ DEF= ∠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 ∠ BED+ ∠D =192 °(已知) 即∠ B+ ∠ BEF+ ∠ DEF+ ∠ D=192 ° ∴ 2(∠ B+ ∠ D) =192°(等量代换) 则∠ B+ ∠ D=96 °(等式性质) ∵∠ B - ∠ D=24 °(已知) ∴∠ B=60 °(等式性质) 即∠ BEF=60 °(等量代换) ∵ EG 平分∠ BEF (已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