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8T15:43:49.56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作者:袁竞田杰芳[导读] 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特点为分析基础,以某项目为依托,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直观反映其效益优势,本文采取与现浇式对比的手法进行说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经济性分析,就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

摘要: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特点为分析基础,以某项目为依托,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直观反映其效益优势,本文采取与现浇式对比的手法进行说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经济性分析,就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经济效益;现浇式;改进措施

我国众学者对装配式各方面进行研究,但对效益方面却是略少。本文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为日后的效益研究提供参考。

一、分析思路

(一)经济效益

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和方法有很多,装配式建筑也是近些年推行甚广的绿色建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节水性、节材性、节能性、节电性和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出发,将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与现浇式建筑进行对比,从而显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确定经济效益指标

(1)节水效益V1

由于建筑用水量在社会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很大,且建筑过程中主要用水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减少了混凝土养护工作与施工设备清洗的用水量。装配式的现场安装技术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工人专业性高且需要劳动人员少,如此,不仅便于现场管理,而且减少水资源浪费。

(2)节材效益V2

由于建筑构配件工厂化加工处理,不仅在材料的使用质量和用量上都是标准的,而且生产构配件的人员也是技术水平较高,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能够按照计划图纸进行生产和安装,不仅节省了材料,工作准确率也有很大提升。(3)节能效益V3

装配式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的保温材料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都是极大的。统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生活用电和工作用电等,对比传统建筑的用电和能源消耗。

(二)经济效益分析

本文以某项目为例,计算装配式建造方式和传统现浇方式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对比,从而说明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和推广的必然性。

1.项目介绍

某项目为建筑住宅楼,其结构为框剪结构。1号楼三层以下为现浇,4层开始至17层为装配式;2号楼为现浇式。为保证研究对象的一致性,选取1和2号楼的4至17层进行经济效益的研究和对比。

2.经济效益计算

(1)节水效益计算V1

根据项目数据显示,1号比2号多节水756kg/m3,查询当地水价可知P1=3.89元/t。得。(2)节材效益计算V2

本项目因选取的施工人员不专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设备的周转上失误过多,因此对节材效益的估算无法估计。V2=0。(3)节能效益计算V3

根据生活用电与工作用电的数据显示,装配式建筑1号楼比现浇式建筑3号楼节能用电量N31=7450.14KW?h,结合当地电费收费标准,节电效益为1.05元/m2,能耗节省为S=9.05元/m2,则节能效益元/m2。

(4)建筑成本计算V4

1)建造成本:对项目数据进行整理,装配式建筑1号楼的土建部分、装饰装修部分以及安装造价为1939.09元/m2,现浇式2号楼造价为1604.63元/m2。构配件的工厂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和现场的安装费用使装配式1楼的造价大于现浇式2楼,也正因如此,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使用成本: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由上式计算,NPV1=991.12元/m2;NPV2=1382.05元/m2。

由此可知,1号装配式建筑使用成本比2号现浇式建筑低1382.05-991.12=390.93元/m2。(5)小结

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期,由房产事业部组织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培训在溧阳宾馆如期举行,根据领导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将自己培训心得体会作一下分享: 一、在听取业内专家张方老师对国家及各地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相关政策的解读后,切实感觉到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政策对装配率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是建筑业的一个趋势,哪家企业能够在这次产业改革中走在前面,就占据了发展的优势。要想很好的发展,就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做为成本岗位上的一名员工,经过这次培训和张老师所讲所学,我对成本控制上再说一说自己理解的一点毛皮: 预制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按各专家实际分析统计,预制率每

增加10%,成本增量在170元/平方左右。EPC管理是成本管理控制的关键,这样可以整个使工程有一个完整有序的管理。首先,针对合同中关于装配面积的要求,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来平衡项目周期。由于预制构件要提前和工厂配合,且这些工厂的产能有限,对首期开发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选择预制构件重复率高的单体,一般构件重复率大于100件以上最好,重复越多越划算。最后,施工技术成熟的施工队也是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的关键。 三、通过听取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关介绍,对不同的结构体系、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及施工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 不同结构体系实现装配化施工的关键是构件拆分,合理的拆分及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设计阶段进行深化,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将构件进行合理拆分和吊点布置,方便构件的工厂化预制及吊装。不同构件安装就位后的’连接及节点现浇部位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的关键。 四、我再学习BIM建模时,老师讲过的BIM模拟管理,现在想想绝对是装配式建筑吊装、设计、施工的好工具。 因为要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运用BIM就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科学的运用管理工具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因即将久和公司会做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我将会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来不断的提高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装配式建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该装配式建筑项目计划总投资20406.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593.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41%;流动资金4813.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9%。 达产年营业收入452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132.96万元,税金及附加374.44万元,利润总额9111.04万元,利税总额10742.18万元,税后净利润6833.2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08.9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65%,投资利税率52.64%,投资回报率33.49%,全部投资回收期 4.49年,提供就业职位821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 主要内容: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项目建设内容分析、选址分析、土建工程分析、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环

境保护分析、项目生产安全、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安排方案、投资规划、经济评价、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装配式建筑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经济示范中心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5907.94平方米(折合约83.8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5.08%,建筑容积率1.6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7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0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5907.9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794.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452.7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2225.8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049.4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75台(套),设备购置费5135.08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30009.82千瓦时,折合151.17吨标准煤。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分析

大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作业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分析 学生姓名:徐磊 年级:2014 专业:建筑工程管理 形式:成教 指导教师:李霞 完成日期:2016年4月

目录 1 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2) 1.1 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行政管理 (2) 1.2 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2) 1.3有利于建设项目业主 (3) 2 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活动 (3) 2.1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评价组织 (3) 2.2 竞争力评价程序 (3) 2.3 前期筹备 (3) 3.建筑施工企业资源提升和优化的条件 (4) 3.1增大资源量 (4) 3.2优化资源 (5) 4.开拓新型市场环境建筑业企业市场环境 (5) 4.1研究新的产品和服务业务 (5) 4.2建立新型市场关系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1 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1.1 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行政管理 实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评价能有效地衡量建筑市场中企业间的相对竞争力状况,这种信息对监督建筑市场运行,制定建筑行业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针对个别项目正确选择建筑承包企业,以及帮助个别建筑施工企业提升竞争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建筑业行政管理部门已从传统上的对建筑业市场下达计划和任务的方式进行管理转变为借助市场机制“无形之手”,运用政策,法规,税收等杠杆机制对建筑市场的运用进行调控,监督和管理,以达到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竞争,高效运行的建筑市场。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再不能用行政指标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业绩。然而,由于建筑产品及其生产活动的特殊性,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建筑市场的运行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掌握承担建筑生产活动的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情况,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内生产效率,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状况。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获取这些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对建筑也企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的信息为采取正确的行政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首先通过研究历年来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总结规律,发现建筑市场竞争中的问题,从而制定有关政策以确保建筑市场规范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其次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府部门培育大型的有国际竞争力潜力的企业,从而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对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在实施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时选择能满足项目资格要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建筑施工企业,从而保证公共工程项目实施的多目标实现,提高公共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外资建筑企业竞争力,合资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等,发现不同类别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势和弱势,从而完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市场透明,开放,有序发展,保证市场公平公正竞争,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1.2 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任何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会关心自己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对自身竞争力的判断,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只是从营业额,中标率等从业记录来判断自身竞争力,还应该从企业的内部环节,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从企业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的发展潜力等方面来评价企业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评价对个别建筑施工企业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筑施工企业能了解自身在建筑行业内的竞争力大小,可以“明镜鉴得失”,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从而研究和实施提升企业竞争力战略;第二,通过了解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企业可以识别重点竞争对手,从而发挥自身优势,从而选择中标可能性较高的工程项目进行投标,以提高投标效率,扩大市场份额

装配式 经济性比对

本文依据现有文献并对国内外典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调研,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对新型子结构装配建筑进行经济性评估。说明新型装配式房屋建筑在我国具有技术经济综合优势,值得研究并推广使用。 1998年国家政策的转向,全面开放了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问题也日益显露。为解决建设周期长、资金占有率高、运营效率低、资源消耗严重、工程质量不均等长期困绕建筑行业的问题,装配式建筑重新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目前,美国每16个人中就有1个居住在工业化住宅中;日本高层集合住宅中的85%使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占全日本所有住宅总量约50%;法国预制技术从5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形成成熟的与之匹配的技术和行业平台;香港在07年,已有65%的住宅项目采用了预制技术;新加坡1981年开始推广工业化建筑,目前79%的组屋采用了预制技术。 (一)装配式建筑优势分析: 1.工期、成本可控。 由于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以把施工现场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利用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预制生产线进行工业化生产,再结合构件的定型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劳动效率显著提高。预制装配施工中,构件制作工时占总工时的65%,安装占20%~25%,运输占10%~15%。由此可知,大量的工作已从现场转移到工厂,从而显著缩短了施工工期。 据欧洲国家统计,按传统建筑方法,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约需2.25工日,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仅用1.0工日即可,可节约人工 25%~30% ,降低造价约1O%~15% ,缩短工期约5O 左右。如日本一幢100户的五层住宅建设工期,采用传统施工方法为240天,当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以后,只用了180天就完工了。【1】 2.质量有保证。 由于使用工厂的现代化设施生产,在许多方面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混凝土强度可以比现浇方法高得多,稳定性也会好得多,并且预制构件的生产与现浇建造相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检验。此外,构件生产时,可以把构件摆放在最有利的方向进行浇筑,从而提高质量。美国学者Basler曾对预制工厂的混凝土和现浇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数月的统计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时期预制混凝土的变异系数仅为7%,而现浇混凝土则达到17%。【2】 3.是减少了浪费。包括人力、原材料、时间、工序方面的费用节省。 构配件实行标准化工厂生产,“量体裁衣”,无浪费。现场实行装配式施工,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 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 模式一一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 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十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 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 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 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建筑用地供地面积率中,各地块均需要落实一定比例面积的装配式建筑。可 见,建筑产业模式的转变已引起政府的重视,未来发展趋向于朝阳产业。表1装配式建筑与 常规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差异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缩短项目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各国的推崇。而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之一,相较于预制混 凝土结构(PC)有“轻、快、好、省”诸多优势,有望在国内民用建筑中 得到广泛推广,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 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 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该装配式建筑项目计划总投资8338.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83.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15%;流动资金2155.12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5.85%。 达产年营业收入2059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004.65万元,税金及 附加165.27万元,利润总额4585.35万元,利税总额5383.08万元,税后 净利润3439.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44.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99%,投资利税率64.56%,投资回报率41.24%,全部投资回收期3.92年,提供就业职位334个。 概况、项目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预测、投资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地 方案、土建工程方案、项目工艺技术、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生产安全、 项目风险评估、节能说明、项目计划安排、项目投资分析、经济效益评估、项目综合结论等。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六章项目工艺技术 第七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第八章项目风险评估 第九章节能说明 第十章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第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十二章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三章经济效益评估 第十四章项目综合结论

建筑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建筑工程行业概况 (4) (1)水利水电建筑行业 (5) 1)水电工程 (7) 2)民生水利工程 (9) 3)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1) (2)非水利水电建筑行业 (12) 1)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12) 2)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 (15) 3)疏浚与吹填工程 (16) 2、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 (17) (1)行业的周期性 (17) (2)行业的地域性 (17) 3、建筑行业竞争格局 (18) (1)建筑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18)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承包行业竞争格局 (18) 4、建筑业的技术水平 (19) 5、建筑行业的监管 (19) (1)主要监管部门 (19) (2)建筑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20) (3)建筑业企业相关业务资质要求 (21) (4)有关招标及投标的规定 (23)

6、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5) (1)专业技术的限制 (25) (2)企业资质的限制 (26) (3)从业经验的限制 (26) (4)资金规模的限制 (27) (5)人力资源的限制 (27)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二十大行业之一,主要划分为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四大行业。根据市场准入制度和专业化分工的不同,上述四大行业又划分为11 个子行业,涉及房屋、铁路、道路、隧道、桥梁、水利和港口、矿山、电力工程与发电机组设备安装、海洋石油工程及安装、架线和管道等方面。 1、建筑工程行业概况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始终占较大比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扩张期,未来15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家将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的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从建筑市场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八年突破20%。由于GDP 对投资的依赖性很大,而且由于基础设施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 .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的报告 一、分析的几点说明: 1、本次分析对象 PC 板高层住宅。 2、PC 板高层住宅:取定对象为长沙市某保障房 15#栋与某开发公 司的 3#栋对比分析,执行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 3、成本分析只针对地上建筑部分进行分析。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 PC 建筑高出传统建筑 250-350 元。钢结构住宅高于传统建筑 350-400 元每平米。另政策带 来的优惠 255-410 元每平米。 二、装配式 PC 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分析 本次取定的两个项目,是于 2017 年上半年同时间段编制的高层住 宅,是在同一预算水平及价格、预算范围的进行的成本对比。 长沙市高新区某保障房 15#栋,28 层,层高 2.9 米。两梯四户, 每层建筑面积为 774.38 平方。 世坤 3 栋,34 层,层高 2.9 米,两梯五户,每层建筑面积 990 平方。 1、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经济指标) 装配式 PC 建筑每平方 米造价为 1998.83 元每平方(其中装配式 PC 板每平方单价为 779.1 元,叠合板材料单价为 2760 元每立方,其它 PC 板单价为 2500 元每 立方);传统建筑每平方米造价为 1720.12 元每平方;每平方米单价 装配式 PC 建筑高出传统建筑 278.71 元)。

价建筑工程PC部分装饰工程 安装工 程 包干价 暂估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 序号项 目 名 称 建筑面 积 (㎡)工程总造 总造价(元) 价 单方总 造价 单方 造 建筑工P 程 115#21682.1243338962.8614245955.3416892598.603682503.484311681.404013942.84192281.201998.83657.04 23#33549.5857709460.5339184986.5612532993.864286521.581704958.531720.121167.97 3对比278.71-510.94 2、根据以下表格的分析结果(主要技术指标):根据主要技术指标含量的差异分析板、外墙内墙天棚、地面、保温等主要含量进行分析统计,每平方米单价装配式PC建 .

装配式建筑体会及建议

装配式建筑的个人体会: (一)、近些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积极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中,有强制性的,如上海、深圳、沈阳等城市出台的土地出让前置条件规定,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上的体现:①、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9月27日印发执行(国办发〔2016〕71号);②、为深入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住建部拟定并实施“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③、2017年4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粤府办〔2017〕28号)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将珠三角城市群列为重点推进地区,要求到2020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④、省住建厅正逐步完善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城市、部品部件生产示范基地、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⑤、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在2017年8月底前完成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优越性:①、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②、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效率即回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③、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质;④、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行业普及以后,可以降低

青岛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投资公司

摘要 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聚集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品种和规格,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建立部品部件质量验收机制,确保产品质量。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建造方式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以及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具有结构性能好、产品质量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工业化建筑,具有良好的灵活

性和适用性。由于与传统应用较广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一脉相承,因此 也是目前装配式建筑三大结构体系中推广最顺利,覆盖范围最大的一种。从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来看,混凝土 结构占比最大达46%,其次为装配式钢结构,占比16%。而装配式木结 构由于在我国应用范围较小,占比仅有3%。 该钢混结构项目计划总投资7971.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72.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70%;流动资金1299.03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6.30%。 达产年营业收入12560.00万元,总成本费用9736.15万元,税金 及附加149.03万元,利润总额2823.85万元,利税总额3362.38万元,税后净利润2117.8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44.49万元;达产年投 资利润率35.43%,投资利税率42.18%,投资回报率26.57%,全部投资回收期5.26年,提供就业职位197个。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 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 利用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 1、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以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2011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未来50年,中国预计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然而,从全国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静态分析,河南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并且,河南省的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比较严重豫西地区和豫中地区的差距达到8%左右,豫北、豫东和豫南与豫中地区的差距更是明显。所以河南省的城市化道路还很漫长,这也为河南省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建筑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我校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认识: 人才需求量大。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固定投资的60%左右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庞大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岗位和值为,这种需求也将解决大量的专业人才就业。“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扩展到逾90个,几乎翻了1倍,在国家与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长显著。但在此期间,该行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有相应的措施。 当前阶段,河南省建筑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8T15:43:49.56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作者:袁竞田杰芳[导读] 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特点为分析基础,以某项目为依托,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直观反映其效益优势,本文采取与现浇式对比的手法进行说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经济性分析,就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 摘要: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特点为分析基础,以某项目为依托,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直观反映其效益优势,本文采取与现浇式对比的手法进行说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经济性分析,就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经济效益;现浇式;改进措施 我国众学者对装配式各方面进行研究,但对效益方面却是略少。本文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为日后的效益研究提供参考。 一、分析思路 (一)经济效益 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和方法有很多,装配式建筑也是近些年推行甚广的绿色建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节水性、节材性、节能性、节电性和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出发,将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与现浇式建筑进行对比,从而显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确定经济效益指标 (1)节水效益V1 由于建筑用水量在社会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很大,且建筑过程中主要用水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减少了混凝土养护工作与施工设备清洗的用水量。装配式的现场安装技术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工人专业性高且需要劳动人员少,如此,不仅便于现场管理,而且减少水资源浪费。 (2)节材效益V2 由于建筑构配件工厂化加工处理,不仅在材料的使用质量和用量上都是标准的,而且生产构配件的人员也是技术水平较高,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能够按照计划图纸进行生产和安装,不仅节省了材料,工作准确率也有很大提升。(3)节能效益V3 装配式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的保温材料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都是极大的。统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生活用电和工作用电等,对比传统建筑的用电和能源消耗。 (二)经济效益分析 本文以某项目为例,计算装配式建造方式和传统现浇方式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对比,从而说明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和推广的必然性。 1.项目介绍 某项目为建筑住宅楼,其结构为框剪结构。1号楼三层以下为现浇,4层开始至17层为装配式;2号楼为现浇式。为保证研究对象的一致性,选取1和2号楼的4至17层进行经济效益的研究和对比。 2.经济效益计算 (1)节水效益计算V1 根据项目数据显示,1号比2号多节水756kg/m3,查询当地水价可知P1=3.89元/t。得。(2)节材效益计算V2 本项目因选取的施工人员不专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设备的周转上失误过多,因此对节材效益的估算无法估计。V2=0。(3)节能效益计算V3 根据生活用电与工作用电的数据显示,装配式建筑1号楼比现浇式建筑3号楼节能用电量N31=7450.14KW?h,结合当地电费收费标准,节电效益为1.05元/m2,能耗节省为S=9.05元/m2,则节能效益元/m2。 (4)建筑成本计算V4 1)建造成本:对项目数据进行整理,装配式建筑1号楼的土建部分、装饰装修部分以及安装造价为1939.09元/m2,现浇式2号楼造价为1604.63元/m2。构配件的工厂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和现场的安装费用使装配式1楼的造价大于现浇式2楼,也正因如此,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使用成本: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由上式计算,NPV1=991.12元/m2;NPV2=1382.05元/m2。 由此可知,1号装配式建筑使用成本比2号现浇式建筑低1382.05-991.12=390.93元/m2。(5)小结

装配式建筑课程总结(学习总结)

装配式建筑总结报告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工业生产模式取代现场施工模式,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意义:“两提两减”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 二、装配式发展历史 中国古建筑几乎都是采用装配式施工理念,采用榫卯这种独特的建造工艺,将预制好的建筑材料进行拼装。而对于木架构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河姆渡时期,而在秦汉时期木架构建筑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古建筑都按照严格的方法和标准施工。 榫卯这种巧妙的建造方式正是装配式施工方式诞生的产物,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之所以走向定型化,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配合制造和施工中的“预制”和“装配”要求,各个工种、各种构件“制度”(大小和规格)的制定,目的就是为“批量生产”服务。 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三、行业趋势与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发展装配式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建造方式现代化。 1、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2、各省市对保障住房、商品房全装修/装配式装修的要求 3、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方向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装配。随着各行业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深入研究,内装系统越来越倾向于高预制率、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架空地板、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的研发和应用 也日趋成熟。 四、装配式建筑特点 质量好(未出现漏水)、节能环保、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耐久性好,可预制异形结构;内浇外挂居多。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7618320.html,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 (用途: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报送发改委立项、审批或备案、申请土地、申请国家专项、申请补贴、上市募投、企业工程建设指导、企业节能审查、对外招商合作、环评、安评等。 【报告名称】: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收费标准】:根据项目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核定,请致电详细沟通 【服务流程】:初步洽谈—-签订协议—-多方面地深入沟通-—编制执行—-提交初稿—-讨论修改—-排版印刷—-交付客户 【完成时间】:3-7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电子版格式+精美装订印刷版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 【报告说明】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核心提示: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装配式建筑生产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工程市场分析

建筑工程(装饰)市场分析及造价一、市场分析: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实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对家装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的诞生不但要满足工程物质形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观感性和环保性。因此,我个人认为,将来的装饰市场必然会分为两大块:原生态装饰和绿色环保装饰两大块。 (一)首先,我潜谈一下原生态装饰。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在属于自己的家里,用亲手收集的物品来装点一下,回归自然,一直是都市人内心的一种渴求。如今,众多人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在家里摆几盆花花草草,而是追求一种更浓郁、更地道的自然风情。于是,不少业主在装修时都会要求设计师在居室装修中用木、石、藤、竹等天然材料来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我想,在未来的市场上家庭原生态装修将会成为施工企业抢占的重要目标。 其次,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物质需求不断的提高,家装的风格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创新,以前华丽的装饰已经走向成熟,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简约的风格势必成为家居生活的主流,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将会占据市场一定的份额。 (二)健康是“居家生态系统”最关注的问题。尽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人们在装修时都尽量有意识地使用绿色建材和在室内布置各种盆栽花木,在客厅里布置一个水族箱,

室内花卉相映,池中鱼逐虾戏……既美化了居室,又充满趣味。 二、材料(价格)分析: 现在装修所采用的大部分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地砖、墙砖、木地板、地毯、木工板、纸面石膏板、乳胶漆、门窗及照明和卫生洁具。其中,照明和卫生洁具对施工单位而言,大部分是由甲方指定和安装。 (1)地砖早已成为装修地面的主要部分,它的品种、质量和价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地砖常用800*800,通常价格在30-120元左右,从价格和质量对施工单位而言一般采用30-40元的地砖。 (2)墙砖则采用300*450,价格在7-70元左右,一般采用11-25 元左右。 (3)木工板的价格为45-130元,在家装的时候则采用90-130的居多,但我个人认为属于隐蔽工程的产品质量起码要保证,如果采用比较差的产品,会对将来的维修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4)纸面石膏板现在市场的品种繁多,对于家装公司采用泰山石膏板的比较多,质量和价格都比较合理,普通型的价格在24-30元左右。 (5)乳胶漆一般采用135元左右的,比如立邦漆。 总之,无论是从施工质量控制,还是材料的购买,我个人觉得每个供货商的底价都基本一样,价格的高低在于市场周密调查和人际的

装配式建筑考察之感想

装配式建筑两日考察之感想 12月4日、5日,天津公司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考察,我也有幸参加,内心无比激动。关于装配式建筑我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它是将混凝土构件在车间里加工,然后运输到现场组装,它很环保,国家正在下大力气扶持,再具体点的我就模糊了,怀着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想法,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装配式建筑考察。 我们考察的第一家企业是三一重能北京基地,三一集团创建于1994年,通过打破国人传统的“技术恐惧症”坚持自主创新而迅速崛起,目前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重能北京基地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大而整洁,基地的功能划分很明确,露天堆场机械设备的摆放也很整齐。我们主要参观的是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车间和样板工程。车间给我的印象很深,它让我很直观的了解了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过程,它将现场浇筑的施工工序变成了车间里模块化、流水线施工,与现场施工不同的是它更加的机械化,仅需要几个清理模具和混凝土找平的工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仅需要工人在电脑上操作,实现完全的机械化,所以说未来潜力巨大。在露天堆场里,我见到叠合楼板、空调板、预制楼梯等成品装配构件,书本上的一些名词一下清晰了。偌大的堆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预制构件,顿时我不禁有一个疑问,这么多构件怎么能准确无误的找到摆放的位置?我问了一下现场的师傅,原来

每个构件都有二维码,通过它就可以找到准确的位置。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个小二层的样板工程,结构形式为预制承重墙结构,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两个预制构件是怎么连接的?问了一下技术人员,原来是预制构件到达现场,安装到相应位置后通过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连接或者是直接螺栓连接。听到他的回答,我又对抗震性产生了怀疑,他说想样板楼这样的结构,预制率已达到95%,节点采用少量钢筋加灌浆料连接,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0米,可见装配式建筑要想大有作为,实现100%的装配率,还要在抗震上面下一番苦工。 就这样我们第一天的考察就结束了,我的收获很多,明白了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过程及结构形式。我感觉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安装的整个过程和我们的钢结构很相似,如果我们利用钢结构现有的资源(比如技术人员、设备、分包商)与装配式构件生产结合起来,我想在国家加速推进装配式的今天能快速具备从设计、生产到安装的能力,形成竞争力。 第二天,我们先后参观了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和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要说第一天的参观让我们直观了解了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过程,那么,第二天的参观让我们从理论和实际上都了解了PC构件的生产。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大地的柔性生产线和游牧式生产线,它将PC的生产变得更加的灵活、效率更高,对环境的要求更低。 通过这两天的考察,我对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已经有了一个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摘要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缩短项目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各国的推崇。而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之一,相较于预制混 凝土结构(PC)有“轻、快、好、省”诸多优势,有望在国内民用建筑中 得到广泛推广,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本报告所涉及到的项目承办单位近几年来经营业绩指标,是以国家法 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为准,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 性均由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负责;公司财务部门相应人员负责提供近几年 来既成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有弄 虚作假等行为导致的后果,由公司财务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直接法律责任; 报告编制人员只是根据报告内容所需,对相关数据承做物理性参照引用, 因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装配式建筑项目计划总投资9132.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50.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8%;流动资金1682.02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8.42%。 达产年营业收入126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093.88万元,税金及 附加153.53万元,利润总额2591.12万元,利税总额3102.05万元,税后 净利润1943.3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58.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37%,投资利税率33.97%,投资回报率21.28%,全部投资回收期6.20年,提供就业职位202个。

项目总论、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调研分析、产品及建设方案、项目 选址方案、土建工程设计、项目工艺说明、环境影响说明、安全生产经营、风险应对说明、项目节能评估、项目实施方案、投资规划、盈利能力分析、综合评价等。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 核心提要: 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这种优势已在海外建筑市场崭露头角,海外订单捷报频传。因此,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建筑企业,未来将真正跨出国门,驰骋海外建筑市场。由于行业运营环境等无明显改善,除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类建筑公司以及管理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质民营建筑施工公司能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的好处外,普通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普遍不佳。 而基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渐进性还会维持相对高位,而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水泥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弹性在加大,以及目前水泥价格和盈利所处阶段,预计水泥行业景气及盈利处于上升的中继阶段。 上游平板玻璃价格和成本压力会趋于缓解,但景气能否明显回升以及回升幅度取决于产业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下游深加工玻璃因需求前景广阔及附加值较高而发展趋势良好,高景气将延续。 在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中,门窗型材、石膏板、玻璃纤维行业虽然在建设节能社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仍面临门槛较低、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无序等问题的困扰。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由于技术附加值大、应用前景广而面临长期发展良机,但目前也存在产品分散、品种多、规模小等问题。 A 景气上升建筑行业向全球发展

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同时,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行业利润高速增长建筑业景气正持续上升 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24%。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工程建筑市场的规模,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7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较去年同期稍有回落,为23.7%,但依然维持相对高位。 在良好的宏观数据支持下,2007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为6373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总额为103亿元,增长59.7%。业内人士认为,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实属罕见,建筑业正沿景气上升通道加速上行。 因此,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所以业内认为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升阶段。 交通基建领域的投资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政府总计计划3.8万亿元的交通基建投资,这个数字相比“十五”期间增长73%。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0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万公里,2006年新通车里程4400公里,2007~2010年年均通车里程将保持在3000公里以上,国家对公路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