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文言文阅读(29分)(一).默写(8分)1.(1)会当凌绝顶, 。
(2)予独爱莲之,(3) ,波撼岳阳城(4) 欲把西湖比西子,(5) 烽火连三月,(6) 水是眼波横,。
(7) 纸上得来终觉浅,。
(8) <<陋室铭>>中表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2.无案牍之劳形. ( )3.陶后鲜.有闻 ( )4.九华之胜.,不在山( )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8分)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解】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子]通“仔”。
下同。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④[漫浪]随随便便。
⑤[急]要紧。
6.本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教育家(2分)7.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8. 选文作者就如何读书提出了三点看法,其中最紧要的一点是:(2分)9.读书要善于积累。
古人关于读书,学习有许多名言名句,请你写出最赏识的一句。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9分)魏文侯期猎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③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④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一,动词,始终如一,引申为一贯遵守④罢:取消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②是.日,饮酒乐,天雨()1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岂可不一会期哉?12. 魏文侯面对“天雨”和“左右”的劝说是如何对待“期猎”这件事的:(用原文回答)(2分)13.读完本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
2024年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2024年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正确读音选一选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水汤.汤(shānɡ tānɡ)恬.静(tián qià)笨拙.(zhuòzhuō)菜畦.(qíwā)尴.尬(ɡān jiān)荒谬.(miùniù)澄.碧(chénɡdènɡ)攒.动(cuán zǎn)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铁锹.(qāo qiāo)日晷.(ɡuǐ jiù)停泊.(bó pō)畜.养(xù chù)挣扎.(zhā zā zhá)忠仆.(pú bǔ)苦闷.(mèn mēn)叛.(pàn bàn)乱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柏.林(bǎi bó)战役.(yìméi)咔嚓.(cāchā)嗤.笑(chīcī)傻.笑(shǎsǎ)重.复(zhònɡchónɡ)4. 把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唱和.(héhè)塞.(sài sāi)外要.(yāo yào)挟呻吟.(yíng yín)恶劣.(lüè liè)避.(bìpì)免号.(háo hào)叫石缝.(fèng fèn)5.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笨拙.(zhuōzhuó)渲.染(xuān xuàn)蒙.古(méng měng)参差..(cēn cīcān chā)鸣啭.(zhuǎn zhuàn)婆娑.(shāsuō)形近字词6. 比一比,再组词。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选词填空。
辽阔 广阔 宽阔 宽敞1、我们坐在( )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
2、( )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3、( )的天空中,群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4、骏马在( )的草原上奔驰。
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凝然( ) 摸仿( ) 遮挽( ) 沽萎( ) 勿忙( ) 2.支体( ) 名义( ) 优稚( ) 堂惶( ) 甜密( ) 3.予备( ) 稀奇( ) 元霄( ) 面俱( ) 枚瑰( )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 4、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沪教版六(下)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8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 ,长郊草色绿无涯。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2.斜阳流水推篷坐,。
(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3. ,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 ,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暝”的意思是,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
(2分)7.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的“山间月夜图”。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上文选自《》(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2分)齐人固善盗乎?10.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的挑衅,用“枳”的形成来说明。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作者:————————————————————————————————日期: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一、默写: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3、,天气晚来秋。
4、此地一为别,。
5、,不亦君子乎?6、天时不如地利,。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②最爱湖东行不足()8、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9、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2024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有答案〕

2024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正确读音选一选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畜.养(xùchù)缰.绳(jiānɡ qiānɡ)叛.乱(fǎn pàn)混.乱(kūn hùn)停泊.(bōpō)眩.晕(xián xuàn)徘.徊(fēi pái)远眺.(tiào zhāo)2. 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伯.牙(bái bó)绝弦.(xuán xián)善哉.(cái zāi)拊.掌(fūfǔ)谬.矣(miào miù)峨峨兮.(fēn xī)3.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勾勒.(lè lēi)斜.阳(xué xié)静.寂(jìn jìng)渲.染(xuān xuàn)迁.回(yū yú)散.开(sàn sǎn)吟.唱(yín yíng)拨转.(zhuǎn zhuàn)4.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拊.掌(fǔfù)入场券.(juàn quàn)驰骋.(pìn chěng)纳.鞋底(nàlà)尴.尬(jiān gān)戛.然而止(jiágā)5.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冠.冕(guān guàn)散.居(sàn sǎn)南庑.(wú wǔ)蜷.缩(juǎn quán)拧.开(níng nǐng)搁.板(gé gē)形近字词6. 比一比,再组词。
境(______)忍(______)巷(______)贯(______)稻(______)镜(______)念(______)港(______)惯(______)蹈(______)7. 形近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沪教版 (附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沪教版 (附解析)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心()肉()()()如洗()()安席()()望重可见()()()()石出4、选词填空。
造就炼就1、舞台如一炉火,()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2、父母亲为了()一个真正的小新凤霞,让我正式拜师学艺。
来不及等不及3、我()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4、母亲唱完戏()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的降生。
5、辨字组词。
嫌()驰()辨()洋()谦()弛()辩()痒()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选词填空。
唱反调泼冷水拦路虎下马威(1)、当我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父亲就会给我(),让我认清自己。
(2)、学习上有时会碰到(),但我从来不害怕,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它。
(3)、在赛场上,他非常有针对性和攻击性,一上来就给了对手一个()。
(4)、他总爱跟我(),我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 请认真阅读这句话,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文今读。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沪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沪教版 (含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读拼音,写词语。
2、词语对对碰。
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纸上谈兵()指鹿为马()(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4、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窗()艺 ( )柜 ( ) 奋 ( )颤()慑5、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是()。
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思考判断。
1.()“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2.()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
“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4.()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2017)(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1.本试卷共25题,书写2分。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分)一、默写(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红泥小火炉。
3.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看到农家丰盛的生活时,不禁写下“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似乎总能激起文人墨客的情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月下独酌》中含有“月”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6分)5.下列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逞.强(chěng)琳琅.(lán)招揽.(lǎn)济.济一堂(jǐ)B.攥.着(cuán )斑斓.(lán)镌.刻(jùn)拖男挈.女(qì)C.烂漫.(màn )老窖.(jiào)聒.耳(tián)纤.薄单弱(qiān)D.迸.裂(bèng)跳蚤.(zǎo)剿戮.(lù)不无裨.益(bì)6.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正月十五那天,大街上的人济济一堂....,非常热闹。
B.盛开的白玉兰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惟妙惟肖....。
D.一些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三、语言运用(2分)7.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你从大自然中收获了什么启示呢?仿照划线句,写一则你的启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言诗文阅读(15分)四、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8题。
(2分)钱塘湖春行春夜喜雨白居易杜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两首诗都是律诗,第一首是七言律诗;第二首是五言律诗。
B.第一首诗中钱塘湖指的是杭州西湖;第二首诗中锦官城指的是成都城。
C.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D.第一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第二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五、阅读【甲】【乙】选文,完成9—13题(13分)晏橘逾淮为枳(节选《晏子春秋》)【甲】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谏齐景公(节选《晏子春秋》)【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
台成,又欲为钟。
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
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
”景公乃止。
注:○1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有大有小。
古人很讲究音乐,尤其是宫中,所以齐景公要筑台,在台上置钟。
○2胜:控制9.两篇文章都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是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
(1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其来也为:于B. 何以.也?以:用C.齐景公为.高台为:为了 D. 今复.为钟复:又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从楚王“笑曰”可以看出楚王尴尬和自讨没趣的情形。
B.【甲】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要羞辱齐国。
C.【乙】中齐景公最终停止筑钟的原因是听从了晏子的意见,听取百姓的心声。
D.两篇文章都能看出晏子的临危不乱,反应灵敏的临场应变才能。
13.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25分)六、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1分)蚂蚁的文明徐永康①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它陆生动物。
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______是高山洞穴,______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2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
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3刚出生的幼蚁,它们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在“托儿所”里有职业保育员,这些“保育员”经常带领“婴儿”在“托儿所”附近散步。
蚂蚁一旦生病,有“医生”给以精心治疗。
“医生”每天实行预防性检查。
当蚂蚁受伤时,医生就会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来为伤员治病。
○4在南美洲有一种会种庄稼的蚂蚁,它们先在树木裂缝中装满泥土,然后在这些独特的土地上栽种各式各样的作物。
一到收获季节,所有成员全力以付,一起参加收割庄稼的劳动。
有些蚂蚁家族利用自己的前院后宅来种植庄稼。
它们把收得的果实作为粮食,而把又短又软的禾秸作为建筑材料。
○5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
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幼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物。
每晚,它们把幼虫驱赶到寄生植物的顶叶上去放牧;拂晓,蚂蚁又把幼虫赶回地面洞中,留下一些蚂蚁守卫。
○6蚂蚁还具有一种类似人的感情。
当同伴或幼蚁死亡时,蚂蚁明显地表现出闷闷不乐。
它们还有送葬仪式哩。
“掘坟穴工人”把已故者抬到坟地,坟地通常位于自己家园附近,掩埋深度为2~2.5厘米。
○7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
至于说到与人类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
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蚁专鲸吞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
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
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娄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前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林效果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14.第①段中划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2分)A、无论……还是……B、不仅……还是……C、不但……而且……D、除了……还有……15.第○4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字应改为______ (1分)16.本文从分工、_______和________和等方面介绍了蚂蚁作为高级社团性昆虫所具有的文明。
(2分) 17.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很生动,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第○3段划线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14分)我长大了○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6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13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14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5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9.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1分)20.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1.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
”“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2.家里“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