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音乐赏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高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跨文化音乐的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乐器和韵律。

3.常见的拉丁美洲音乐类型和舞蹈。

4.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分析音乐特点教师为学生播放多个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特点、韵律和乐器使用。

让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学习拉丁美洲舞蹈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舞蹈,让学生尝试学习其中的简单舞步和动作,并结合音乐进行实践。

4. 团体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组合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类型和风格,将舞蹈和音乐进行组合,完成小型表演。

5. 回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同时,让学生拉丁美洲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自主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分。

同时,让学生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资源1.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书籍、资料和音乐CD。

2.舞蹈教学视频和音乐合辑。

3.班级舞台和音响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跨文化音乐,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创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教师也能够对活动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2)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2)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设计【学生】高一年级【教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内容】《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一课时欣赏课《雄鹰之歌》《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教学目标】1、感知安第斯山脉印第安人的音乐及乐器——排箫、盖那笛;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独特的节奏、“松”的歌舞表现形式;感受个性鲜明的——探戈的节奏与旋律。

2、体验拉丁美洲热情、奔放的音乐及对其文化的认知。

3、说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融合”的原因及意义。

【教材分析】:最具代表性的三首拉丁美洲音乐作品:《雄鹰之歌》、《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

《雄鹰之歌》是一段关于印第安人音乐的视频,人与音乐、自然融为一体的温馨画面,柔美的淳朴的印第安音乐,突出了排箫、笛子演奏的印第安音乐——质朴、自然、唯美。

《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三拍子的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

抒情浪漫的音乐表达了年轻人美妙、缠绵的爱情。

《小伙伴》是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曲。

特殊的节奏音型,起伏跌宕的旋律和特有的动作,表现出徐缓、深沉又紧张激越的矛盾音乐情绪。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亚洲、非洲、欧洲音乐之后,再来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对拉丁美洲音乐融合的理解,有了一定的铺垫。

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文化,帮助学生深层次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融合。

【教学重难点】分析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旋律、节奏、节拍、音色),唱旋律、打节奏、做动作,感受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以历史文化为背景,阐述印第安音乐、欧洲民间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相互融合的意义。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命之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主题曲歌手瑞奇马丁——拉丁美洲音乐风潮的标志性人物,国际拉丁流行乐团的新天王。

充满激情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拉丁美洲的热土。

今天我们将走近拉丁美洲,了解那里的音乐。

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加勒比海、中美洲、南美洲四个地区。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课前伴着音乐循环播放一组拉丁美洲风景图片。

提问:刚才看到的风景来自于哪个大洲?(拉丁美洲)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旅。

观看图片,感受拉美风情。

激发学生对拉美音乐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回忆搜索记忆中对拉美音乐的点滴印象。

拉美歌舞音乐特点探究:一、拉丁美洲地理文化知识(一)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社会等印象。

(二)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二、探戈(一)播放探戈乐曲《小伙伴》视频提问:音乐主旋律的演奏乐器有什么?(小提琴,低音提琴,手风琴)(二)介绍探戈乐队主要组成乐器(小提琴,低音提琴,手风琴,钢琴,都是来自欧洲的乐器,从探戈音乐的演奏乐器中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探戈音乐里融合了欧洲的音乐风格)提问:音乐舞蹈有什么特点?(音乐:以 2/4 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

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

舞蹈: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舞蹈中融合了欧洲华尔兹舞蹈多旋(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回答)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总结观赏视频后对其音乐和舞蹈方面的特点通过思考和讨论,结合学生在历史和地理课中掌握的拉丁美洲的地理文化知识和课前的准备,更好的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音乐。

从歌舞音乐特点入手了解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阿根廷是三个国家中欧化的最明显的一个,从乐器的了解中就能明显的感觉到。

从音乐和舞蹈双方面找寻探戈歌舞集合和欧洲音乐风格的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与亚洲民间音乐一样,都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节的学习内容依然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等音乐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技能)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相融合的的特点以及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特点;(2)、结合地理、历史背景等对“拉丁美洲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加以理解。

五、说教法:根据学生情况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音乐本身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开发创新思维。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促进对音乐的理解。

3、情景式教学;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一些符合本课意境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1、播放拉丁舞蹈视频,看完后同学们请讨论回答:这种舞蹈叫什么舞蹈?这种舞蹈起源于什么地方?节奏有何特点?(学生根据录象舞蹈动作归纳:这是拉丁舞;选择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链接:拉丁舞以其节奏鲜明,个性奔放的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它是拉丁美洲的艺术奇葩,但拉美土地上除了这动感十足的舞蹈外,更有许多风格独特的音乐作品。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领略拉美音乐的独特、魅力。

拉丁美洲音乐赏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赏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拉丁美洲音乐赏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1.歌曲有什么特点?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归纳: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设问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森林的早晨飞驰的雄鹰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概述2. 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3. 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介绍4. 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5. 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演示法: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4. 欣赏法: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音响设备。

2.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动作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3. 演示: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5. 欣赏: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音乐实践活动。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拉丁美洲音乐音乐会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

2. 邀请拉丁美洲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或示范,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开展拉丁美洲音乐比赛或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拉丁美洲音乐》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目标:1、能够对拉美音乐产生兴趣、拓宽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够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3、初步了解印第安民间器乐风格、辩听音色,认识探戈音乐特点和舞姿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探戈音乐节奏和旋律,掌握探戈音乐特点,了解歌舞音乐在拉美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多文化融合特征。

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的第十三节,一课时。

2、拉丁美洲音乐与亚洲音乐一样,都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美洲音乐的多文化融合特征、尊重多元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特点而受到年轻人喜爱。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试听结合欣赏—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总结提高。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一、导入1、《化装舞会》律动引导学生打击节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音乐律动和节奏特点。

2、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及其风格二、新课教学(一)拉美介绍(二)拉美代表性歌舞音乐——探戈1、探戈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简介探戈(2)介绍探戈乐队,重点介绍手风琴。

2、探戈音乐特点(1)完整的欣赏《化妆舞曲》乐曲体现了什么音乐情绪?在乐曲中如何体现?(2)探戈典型的切分与休止节奏学习(3)主题旋律分析与模唱3、探戈舞的音乐及舞姿特点。

(1)欣赏探戈舞蹈《化妆舞会》(2)师生配合、体验探戈舞姿4、小节探戈的魅力体现在音乐风格上还是个性的舞姿更吸引人?(1)学生讨论发表看法(2)教师补充说明拉美歌舞音乐的特征和重要地位。

(三)哈巴涅拉1、欣赏探戈舞曲中包含的特殊节奏——歌剧《卡门》片段,哈巴涅拉。

2、欣赏受哈巴涅拉影响的墨西哥歌曲《鸽子》,体现拉美的混血文化。

3、师生交流、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音乐赏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吕小步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表现什么?
巩固伦巴的节奏特点
在讨论分析中理解转调
在本歌曲中的的作用
2.归纳
⑴汲取伦巴的节奏,伦巴的优美抒情表现对爱的真情流露。

⑵柔美的小调——明朗的大调形成情绪上的对比。

表现男女青年表达爱意是由委婉含蓄变为明朗直接。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三种类型的作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非常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已经很好的融入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当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